中外对比视野下中国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研究

2019-02-19 00:27张九海
社科纵横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书籍读书大学生

张 静 张九海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4)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习近平总书记有言,“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1]大学时代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的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左右,这就迫切需要发挥阅读的导向作用,通过阅读相关文化知识,促使自身思想行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一方面,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便利的手段与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致使大学生对传统纸质阅读逐渐丧失兴趣,引发以功利化、娱乐化、浅表化阅读等形式出现的大学生“阅读危机”,这既直接降低了大学生文本阅读率,而且间接影响到高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大学生阅读危机问题研究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对中国当代大学生阅读危机的表现与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外关于大学生阅读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提出了缓解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对策建议。

一、群体镜像:大学生阅读危机的表现与成因

受社会大环境(如互联网普及、就业严峻、考证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阅读倾向、阅读目的、阅读兴趣)的影响,以阅读方式的转变和阅读兴趣的转移为表现形式的大学生阅读危机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基于对天津市某理工科大学的访谈调查和实地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拟从四个方面来揭示我国大学生阅读危机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阅读氛围不浓厚

大学生阅读所花费的时间和大学生阅读数量是衡量阅读氛围是否浓厚的重要指标。本文中大学生阅读时间是指大学生阅读所消耗的精力与时间,大学生阅读数量是指大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对天津市某理工科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显示,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低于一小时或无课外阅读时间的比例高达半数,大学生人均阅读书籍的数量较少,每周能坚持至少读完一本书的学生人数不足半数。此外,大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次数、人均借阅册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昔日图书馆门庭若市、排队借书的景象已很罕见,有些本科生甚至从未查阅与利用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闹出不知读秀、知网为何物的笑话。可见,当代大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数量明显不足,高校的阅读氛围不浓厚,大学生阅读危机日趋严重。经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专业课学习负担重,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课程设置繁多,大三大四学生忙于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得其静下心来阅读书籍的时间较少。第二,大学活动丰富多彩,部分大学生忙于参加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时间与阅读时间冲突。第三,随移动网络的普及,移动智能手机人手一部,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部分大学生热衷于在网上快速浏览精短信息,碎片化阅读现象严重,难以集中精力阅读一本完整著作。

(二)功利性阅读盛行

“功利性阅读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阅读”[2],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指向性。笔者在访谈中得知,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与考试、就业有关的书目,他们青睐的阅读书籍类型主要包括,公务员考试书籍、考研书籍、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教师证相关书籍、会计证辅导书籍以及与其所学专业相关书籍,经典名著、哲学伦理等经典书籍却备受冷落。从阅读这些书籍的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考前,例如,在四六级考试或期末考试临近前的一个月,相关图书的借阅量达到最高值,图书馆或自习室会出现“爆满”、“一座难求”的情况,而在考试结束后则变得无人问津、冷冷清清。不可否认,功利性阅读能让读者在短期内实现目标,但其追求眼前利益,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势必阻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长远发展。功利性阅读之所以在大学逐渐盛行,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就业形势严峻,鉴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大量本科生加入考研大军队伍中,试图通过提升学历获得市场竞争力,读书俨然成为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另一方面,很多本科院校规定只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才能拿到学位证书,这些硬性规定催生了考证热,大学生被动阅读“有用”书籍,“一张文凭,多个证书”成为大学生进行阅读的目标与动力。

(三)浅表性思考日盛

阅读的浅表性也称为浅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求快感,不耗费大量脑力、不走心,对文字内容缺乏深刻的理解与领悟的一种阅读方式。在访谈调查与实地观察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喜欢读一些内容浅显的书籍,而蕴含人生哲理与深厚积淀的经典作品备受冷落,标题党博人眼球,对书籍内容的主旨和价值不做深入挖掘,阅读内容相对肤浅;在读书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学生认真做笔记,大部分学生只是进行跳跃式、粗略式翻读,阅读态度不端;由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缺乏深刻理解,阅读完后便将知识扔到脑后,理论与实践未能有机结合,阅读效果不佳。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点日益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使当代大学生脱离纸质书籍的束缚,据2018 年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阅读电子书的人群中,59%集中在16 至25 岁这一年龄段。[3]面对海量信息文化资源,学生阅读往往以求快的简单浏览为主,大脑参与度较低,缺乏对知识信息的深入思考,这种由视觉看到的信息只处于“知”层面,达不到“情”和“意”层次,无形中会慢性扼杀大学生创造力、思考力、想象力,难以发挥阅读启蒙益智的作用。

(四)娱乐化阅读风行

娱乐化阅读是以纯粹的娱乐、享受和消遣为目的的阅读。近年来,各种公众号、网络直播平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使得阅读方式由传统的单一文字阅读转变到声音、视频阅读并存。众多的网络用语一时盛行,各种娱乐信息深受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刷微博、聊微信、看直播、逛淘宝俨然成为大学生阅读时间的重要活动,阅读各种娱乐新闻、网络小说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当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必再靠浏览群书来解决,转而通过网络寻求帮助。从积极方面看,适当的娱乐能带来短期视觉享受,帮助大学生缓解学业和就业压力,网络文化凭借其自由开放、方便快捷、趣味性强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消极方面看,过于强调感官刺激和娱乐性,对大学生三观教育缺乏正确引导,大部分学生自制力差、明辨是非能力不足,容易沉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陷入由研究性阅读到过度娱乐享受型阅读的泥潭。此外,传统纸质书籍理论性强、内容固定、时效性差,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是致使娱乐化阅读风行的导火索,长此以往,势必会浪费大学生宝贵时间,麻痹大学生的神经,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他山之石:国外关于大学生阅读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美国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独特经验

根据2007 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发布的国家报告,美国大学毕业生的阅读能力呈下降趋势,美国全国学者协会在2016 年发布的美国大学生暑期阅读评估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大学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越来越浅显,越来越缺乏挑战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生同我国大学生一样,都面临着以阅读能力下降、阅读意愿降低、阅读行为数字化为特征阅读危机。[4]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摆脱阅读危机对大学生的侵蚀,美国采取了两种独特的方式。一是实行“新生共同阅读计划”,部分高校为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准备一本书,要求新生共同阅读,同时也鼓励教师或其他年级学生参与该活动,如俄克拉荷马大学的“一校一书”活动,[5]倡导全校同读一本书,并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读书感悟,这不仅促进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且在相互合作中提升了大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二是在高校中开设为期两年的阅读课程,并将其作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课上师生共同阅读经典著作,同学之间还需进行课堂思考讨论,使学生真正融入情境之中,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爱好。

(二)英国营造大学生阅读氛围的鲜明特点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阅读年”概念的国家,通过设立“阅读年”开展各种阅读相关活动,比如学者讲座、读书营等,不断深化人们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推动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进而带动大学生积极进行有益阅读。第一,英国政府格外重视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加大在阅读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购书经费,加强对阅读课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第二,多方通力合作是英国营造阅读氛围的显著特点,国家文学委员会、图书基金会联合学校、图书馆等各个机构,共同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举社会各界之力,提高大众对阅读的重视度,为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此外,英国注重发挥名人效应,社会知名人士(画家、作家、歌手、诗人等)对国家阅读年活动的开展表示大力支持,他们以身作则,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宣传阅读益处,主动与人们分享阅读感想与乐趣,[6]这一做法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总之,提升全民阅读水平与能力已上升为民众与国家共同发展目标,社会阅读风气逐步形成。

(三)韩国培养大学生阅读兴趣的显著特征

韩国十分注重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已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与浓厚的阅读兴趣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韩国江原大学作为韩国大国立重点大学,对大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并将读书认证制度纳入毕业资格认证体系之中。学生从外语认证、计算机认证、读书认证三个领域中选择两项,通过至少两项毕业资格认证考试才准予毕业,三选二政策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性选择、减轻考试负担,又起到调动大学生阅读积极性、有效引导大学生阅读行为的作用。读书认证制度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在机构设置上,成立了读书认证运营委员会,同时出台了《运营规定》等配套规章制度,读书认证运营委员会的职能包括选购图书、设立评价标准、统计选择读书认证的学生数量等,健全的机构设置是该项制度正常运行的必备保障。第二,在读书认证评价体系上,采取点数积累和阅读数量两种方式,[7]学生通过参加读书研讨会、学术会等活动以获取相应积分,累计达到100 点以上才能通过认证,鉴于不同群体阅读素质能力的差异,对特长生的认证标准略低于一般学生。第三,在阅读内容上,推荐的图书种类繁多,基本涵盖了各学科领域的先进文献资源,根据学生阅读书目的类别和难易程度的不同,会获得不同的积分点数,这不仅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而且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功利化、娱乐化阅读向求知型、研究型阅读转化。总之,读书认证制度的设立,旨在运用阅读激励性原则,扩大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开阔阅读视野、深化阅读层次,实现从被动“阅读”向主动“悦读”的转变。

三、“攻玉”之道: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建议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深受学校大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风、学风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首先,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知识交流、科研创新的主要场所,理应为师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优雅整洁的环境、干净舒适的桌椅是每个图书馆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硬件条件。同时,图书馆的藏书量要丰富,并定期更新书籍,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不断加强对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以增强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其次,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开展读书达人评选、读书周、读书知识竞赛等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基于共同地缘、趣缘而形成的非正式小团体(社团、老乡会)成员共同阅读、彼此共享,激发大学生阅读动机与兴趣,在校园中形成人人乐于阅读的文化氛围。最后,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学校官方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搭建校园读书平台,了解大学生阅读需求,开设阅读专栏,推送优质阅读内容,为大学生阅读提供充足的资源。

(二)加强大学生阅读推广队伍建设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离不开学校各个部门、各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阅读的引领作用,将先进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增强课堂趣味性与新引力,引导学生勤阅读、善思考、敢表达,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紧跟学术前沿,做到堂堂有新意、课课有创新,杜绝照本宣科、满堂灌输。其次,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接触较多、联系密切,他们担任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完成学业的重任,理应是大学生阅读推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将日常工作与阅读推广传播联系起来,通过开展阅读主题讲座、阅读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并对表现优秀的个人、集体给予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动力。最后,注重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招募大学生担任阅读推广活动的志愿者,同龄人之间交往频繁、内聚力强,同辈群体成员间容易形成较高的认同感、归属感,因此,由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一方面能有效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效收集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与建议,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在策划组织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三)大学生自身注意培养阅读能力

社会心理学中的场动力理论认为,内部力场决定人的行为取向,大学四年时光是大学生积累知识、磨练意志、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生自身要严格规范自己,端正自身的阅读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文化修养。首先,在阅读目标上,要避免过于追求功利化阅读,那种“考前死记硬背、考后抛到脑外”的应试阅读不值得提倡,大学生应以提高文化涵养、陶冶情操为阅读目的,静心阅读寻找乐趣。其次,在阅读方式上,应将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结合。电子资源方便快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极强,但部分大学生自制力不强,容易在对电子阅读产生依赖,内心浮躁而无心学习,相比之下,纸质阅读更能启迪智慧、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心得体会,强化对阅读内容的记忆与思考。最后,在阅读时间上,要合理安排好考证学习时间、专业课学习时间、经典阅读时间以及娱乐阅读时间,适当的娱乐阅读可以放松身心,但缺乏深刻内容,因此阅读应遵循学习为主、娱乐为辅的原则。总之,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多读书、读好书,通过有益阅读全面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与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明志、立德、树人。

小结

2014 年—2019 年间,全民阅读已经6 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积极展开,人们在畅读书籍中感知文化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坚定文化自信。青年大学生群体是阅读的重要主体,积极健康的阅读不仅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而且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当前大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举社会各界之力缓解大学生阅读危机。

猜你喜欢
书籍读书大学生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大学生之歌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读书为了什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