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2-19 00:03高家骥
社科纵横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宋 辉 高家骥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300)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P39)这是党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有效对策,对做好新时代条件下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探析

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一专题已经为学术界普遍热议并广泛关注。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语程度的不断增强,不仅体现了党对新时代民族关系新形势认识的深化,也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对深入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体现新时代民族关系的重要词汇,含义深刻而广泛。从词义来看,所谓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通常来说,民族在历史文化渊源、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习俗以及社会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由此可知,民族就是一个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而所谓共同体则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等)(或相似性)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还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而且还可以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2]{P1}我国作为一个由56 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全体56 个民族群众共同组成的国家民族共同体。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而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共有的公共利益、社会制度、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呈现出理解、支持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转化成自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共同社会心理。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我国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即已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格局,虽然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大一统的格局几经分裂和战争的冲击,但是正是这种多族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能够绵延至今。探寻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进程而形成的多元的、立体的、历史的意识体系。因此,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应该“把共同体认同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重维度中进行考察”。[3]

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体现在各民族命运的唇齿相依和休戚与共,也就是说所有中华儿女的命运是共兴共荣的。历史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且始终具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交汇融合、互联互通的命运整体。因而,中华民族的命运因具有极强的整体性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论是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儿女齐心协力、共兴共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共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富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新时代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发展中国特色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同时也是各单元民族的自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的前提下,强调要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民族地区利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繁荣发展的伟大成果。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就需要各民族群众从心理上正确认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正确认识民族自身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持续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创共传的文化共同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P349)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融汇而成的,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文化同样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充分发挥共有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从而有力凝聚各民族成员,不断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责任感,为实现国家统一、主权独立和民族振兴汇聚强大力量。

4.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建共治的政治法律共同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和法律问题。理解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于依法治国这个政治法律基础。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础上,始终强调通过政治途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不断完善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政治法律体系在民族工作中彰显并释放出了巨大的制度优势,有效保障了各民族同胞平等享有各项政治民主权益。显而易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主和法治层面是实现和维护各民族同胞政治民主权益的政治法律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1.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和民族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几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广袤疆域,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使我国各民族在地域上相互交错、文化上相互借鉴、经济上相互交融、情感上相互联结,形成了互融互通、相互依存的多元一体格局。所谓多元,一方面是指中华民族是由56 个单元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在民族构成上具有多元性;另一方面是指中华各单元民族在长期交流互鉴、相互融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自具有文化上的独特性,因而在民族文化整体上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谓一体则是指:“中华各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5](P1)中华民族与各单元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整体与其成员的关系,而各民族间关系则如同大家庭中和睦相处的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与各单元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辩证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6]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既要维护“一体”的共同性,又要在维护共同的基础上尊重“多元”的差异性。

2.共治与自治的辩证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制度依据,是“各少数民族在拥护祖国统一和保护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对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自治。”[7](P16)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形式,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维护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处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法治精神。同时,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民族利益的一致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还强调各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实行民族自治的基础上遵从民族共治的相关要求。所谓民族共治是指:“由统一国家或同一政治领土单位内各民族共同造就的以共和为最高目标、以权力共同行使为核心内容、以权益平衡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价值取向的政治结构、运作机制和实现工具。”[8](P253-256)从实践的角度讲,民族共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对国家的共治;二是民族自治区域内的各民族对本地区公共事物的共同治理。[8](P268)通过对上述两个概念的辨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民族共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拥护祖国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这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的自治与共治,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形成的,是维护保证“一体”前提下自治与尊重保障“多元”基础上共治的辩证统一。如果我们单纯片面强调自治或共治,都会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统一,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3.核心与同心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共产党必然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中国梦既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也是各民族同胞自己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就是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因此,各民族同胞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护核心、团结同心,充分凝聚和汇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

4.共同与认同的辩证关系。我国是由56 个民族共同缔造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及各单元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实现民族繁荣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命运之所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认同是实现团结的前提和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9]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各民族人民在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共有属性的前提下,在坚持和尊重客观实在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共同”与“认同”的辩证关系,通过不断引导各民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

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挑战

1.部分边疆民族地区狭隘民族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有所抬头。长期以来,我国部分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派生出的各种社会问题,加上境外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挑拨、教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聚合力。

2.境外反动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渗透。近些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益崛起对西方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形成挑战,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民族问题来分化和制约中国的阴谋愈演愈烈,他们通过对分裂势力进行影响和渗透,不断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以达到分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我国西藏、新疆、昆明等地发生的暴恐事件中,大多有境外反动敌对势力从中作祟。这对新时代深化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严峻挑战。

3.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极少数的民族歧视。坚持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和消除民族歧视,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消除民族歧视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当今社会中仍存在极少数的民族歧视问题。如一些内地居民将来自某些民族地区的少数流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或不正确的维权行为方式与其所属的民族相联系,甚至将该民族“标签化”。此外,虽然大汉族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中已经被普遍消除,但其作为一种历史传统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较强的思维惯性。这些民族歧视问题的存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铸。

(二)影响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原因

1.部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小康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民族地区仍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等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民族地区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有时会导致少数民族群众产生心理落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培育和铸牢的发展过程来看,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心理方面的基本前提。但民族群众的共同体认同,需要经一系列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得以实现,而教育则是受教主体实现社会化最简便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新时代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显得重要。从现状来看,近些年来由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滋生负面情绪,加之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等反动势力的挑拨煽动,导致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本位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有所抬头,致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难度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严峻挑战。

3.新媒体时代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伴随网络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在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对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监管等问题提出严峻挑战。境内外极端主义、民族主义、恐怖主义将网络作为传播非法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利用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宣传分裂思想,策划恐怖活动,并且通过网络联系、组织、协调等开展恐怖主义活动。大量良莠不齐的民族宗教信息资源在微信微博等媒体终端中相互传播,极易侵蚀和消解不明真相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建议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领导,引导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合法性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戮力同心的奋斗精神,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因此,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民族工作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10](P8)中国的民族问题只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共同事业中逐步解决。因此,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1]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制度遵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以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经验表明,这项基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只有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才能在相互尊重、共同奋斗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共同创造和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并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意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行了深刻认识和全面部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些内容突出强调“全体人民”,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包括民族群众在内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给予的深刻关切,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引导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了努力方向。

1.切实把握民族地区民生短板。从社会矛盾形成部位的角度看,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形成多集中在与基础民生或民众切身物质利益直接相关的部位。[12](P4)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思想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民生问题仍然存在诸多短板,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和弱板,在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发展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让民族群众在发展中切实拥有更多获得感,从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补齐民生发展短板,还需要有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作为动力支撑。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许多边疆民族地区在就业、医疗、教育、人才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放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党和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各民族间相互尊重理解,增进各民族间相互信任沟通,引导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1.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总书记多次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3](P11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和滋养,更离不开各族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涵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和“魂的”深度认同。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4](P18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凝聚全国各民族强大力量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和精神纽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是要在把握各民族地区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状况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把教育引导融入到帮助教育对象解决现实困难的实际行动中,促进教育对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外化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爱国敬业的实际行动。

3.主动适应和运用新媒体技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注重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教育对象关注度和认可度较高的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客户终端,进行内容丰富有趣、形式新颖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引导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政治法律共同体意识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维护和保障民族团结的政治法律基础。

1.加强民族地区法制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15](P89)引导民族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坚定法律信仰,需要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注重将法律知识教育与身边案例教育相结合、将春风化雨与举案说法相结合、将法律援助与法制宣传相结合,引导民族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

2.坚持和完善民族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制是维护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基础、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及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的条例规章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对维护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新时代加强民族法制建设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相关部门在制定涉及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时,要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二是要健全和深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三是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时,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进行,依法维护民族群众切实利益,依法打击反动分裂势力破坏活动,不断推进民族工作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