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9-02-18 06:28王舒
卷宗 2019年35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互联网

王舒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时代需求,同时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基于此现状,本文研究將“互联网+”与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互联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得格外有必要和格外紧迫。作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将“三农”工作作为总抓手,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关键。为此应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抓好新时代乡村党建工作,通过“互联网+基层党建”,加强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建宣传,服务农民群众,推进从严治党,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1]。

1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不够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党建工作谈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将党建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融合起来。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村支书既要处理日常事务,也有义务作为发展致富的排头兵。由于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支部书记“领头雁”的作用发挥“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乡村振兴这样的重任,在需要广开思路、谋求致富门路的时候就显得捉襟见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显得很是不足[2]。有的村支书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到位,将自己等同于普通党员,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单一,在较为复杂的问题处理和工作落实上,缺乏应有的担当;有的党员干部因为自身政治素养不高,对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够,不知道如何去抓,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工作方法有待改进;有的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不透彻,认识上有偏差,落实过程中走形变样。

1.2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失衡

当前,农村党员整体队伍结构存在年龄老化、性别不均、学历不高等问题,党员中以中老年党员为主,年轻党员较少;男党员居多,女党员偏少;农村党员的文化程度大多数都在高中或中专以下,很少有大学及以上的学历,而且只有少数大学生在毕业后会将党组织关系留在村里。在基层党组织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党员都是年轻同志,基本都在外地工作,留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党员的老龄化以及低文化程度,严重制约着基层党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把握新动态,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斗中发挥先锋作用。

1.3 农村党员管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不少乡村加快吸纳高素质年轻党员步伐,不断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力量,但进展非常缓慢,加上农村里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有些村子连续几年都未发展党员、党员发展后备力量不足。有的村级党组织要么多年不发展党员,要么高论资排辈、“近亲繁殖”[3]。党员整体普遍存在着年龄大、文化低的问题,有的村甚至长时间未发展新党员。很多年轻党员常年不在本村居住,“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格,对党员的日常教育方法简单、载体单一,制约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导致部分党员“四个意识”不强,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2 制约农村基层党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因素分析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与乡村振兴新形势不相适应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整体软弱涣散,个别党支部书记文化偏低、能力偏弱,没有把服务真正纳入到为民办事中去。农村工作“多、细、杂”,有的村党支部对村里的大事小事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偏离了抓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两者职责关系的不明,势必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

2.2 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新要求不相匹配

由于农村生活、待遇等条件相对较差,党员干部队伍处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主观上,不少基层干部重经济、轻党建;客观上,各家各户从事农活,外出务工的人又多,有的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统一集中学习的难度比以往加大,以及教育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对党员放松教育、疏于管理。有的“三会一课”效果不好、质量不高,有的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意识不强,往往还习惯于经验办事,这种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低下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高标准、新要求。

2.3 农村基层党组织脱贫带富的能力与乡村振兴还有差距

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不断提高,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攻坚难度更加显现,对镇村两级干部对处理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想方设法调动包联对象生产积极性,适时地把脱贫措施细化,在产业制定上不够因村制宜、因地制宜,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村村有产业,但未能实现片片有特色、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

3 运用“互联网+基层党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3.1 以“互联网+组织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积极构建“互联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把“互联网+”、信息化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议事日程,促进网络技术和信息化与传统组织管理深度融合,有效应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常态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推动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3.2 以“互联网+党员管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针对农村党员集中难、教育难、管理难、组织难等问题,通过“互联网+”,建立统一的党员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打造党员信息资源库,实现党员信息、党员动态、党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党员考察等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党员管理的系统化,实现基层党建网格化覆盖。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平台,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的联系,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方式,宣讲政策、传达文件、召开党课,让更多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存在及温暖。

3.3 以“互联网+党建宣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将“互联网+”与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深度融合,通过两微一端、党员手机报推送、网络学习教育专栏等新媒体,开设工作动态、上级精神、典型报道、文件精神、工作简报等内容,制作视频、图表等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定期更新推送内容,方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开展讨论交流,展示学习心得,互通学习方法,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延伸了基层党组织党建宣传工作的触角,也增强了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认识。

3.4 以“互联网+服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互联网+”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载体,推动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打通联系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网站、微博、微信、App等网络资源,将基层党组织动态信息管理、农村网格化管理、行政审批服务等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直接推送到群众家里、用户手上,既方便了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密切了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付玉联,闫建.以党建为抓手促进乡村“五个振兴”[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8(6).

[2]崔辉.“互联网+基层党建”的党建云模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3).

[3]张燕.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基层党建工作探析[J].社科纵横,2018(9).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互联网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校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及创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