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材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9-02-18 06:26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材核心素养语文

蓝 玉

【摘 要】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言建构与作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论述语文老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 教材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15-03

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语文课程在教育改革中肩负着母语教育的重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属性。为了明确语文课程在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上的责任和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其内容多是前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与智慧的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语文老师聚焦教材,将教学根植教材,才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思想与智慧变成学生精神成长的丰富养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聚焦教材,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笔者将教学实践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立足教材,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带动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语语言建构的初步能力首先是语感。语感可以在熟读文章和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对于高中生来说,母语语感已经初步形成,要想提高语感质量和语感品味,必须使用一定的语理来调整。所谓语理,就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语感和语理相互促进,语理对语感有解释作用,能够借助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规律,形成语言运用的自觉性。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高中生的语理存在较大的欠缺。这与基础教育对语法教学的忽略有密切的关联。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加强引导,让学生学会按照语言内部系统建构话语,建构自己的言语表达体系。

比如,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立足教材进行教学,将语理分析常态化,那么学生就能够从中总结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就能够有效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例如,我的学生借助教材将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总结为四句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放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据此,他们画出了句子成分排列顺序示意图(见下图),将原本深奥的知识具象化,从而有效地掌握了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四种倒装句。

形成语理之后,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能够准确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对语序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做病句题的时候,能够根据语理进行精确判断;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避免语法错误,进行合乎规范的表达。总之,加强语感,深化语理,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整合教材,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语文课程中,语言运用与思维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语文老师既要着力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类型的均衡发展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学会整合教材,采取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创设合适的情境,厘清学习的目标,通过任务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对重要的专题进行深入探究,提升项目化学习的实效,这对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极为有利。

项目化学习最早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思想。他的学生伯克屈提出了“项目化学习”这一概念。项目化学习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着重思维训练,通过任务设计让学习有章可循,它对培养核心素养具有显著作用。项目化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倡导合作学习的理念,因此在近几年引起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关注,笔者也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人将《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天空的航程》整合为一组新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阅读新闻的方法,掌握阅读技能。

第一步:提出项目。全班同学分成8个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确定项目的主题。有的小组侧重于研究“新闻怎么读”,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在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学习新闻精神;有的著力于钻研“新闻怎么写”,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同时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培养社会责任感;有的致力于探究“怎么拍摄新闻图片”,学习如何借助视觉图像及时生动地报道新闻,实现文字报道和图片报道“两翼齐飞”。总之,项目学习要以教材为抓手,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教材既是学生研习、模仿的文本,又是促使学生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

第二步:规划方案。学习小组根据项目的主题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实施解决。要善于理清教材文本的思路,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理清思路、探究规律。挖掘文本内在逻辑,使自己对现象的认识逐步具有自觉性,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第四步:展示评价。这是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思维碰撞,落实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评价可以采用多元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评价、检测评价和综合评价等方式。

整合教材,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着重思维训练,融合核心素养和语文能力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以利于学生通过探究解决复杂、真实的问题来提升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生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三、深挖教材,突出审美鉴赏与创造

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认为:“一部作品审美功能是最为紧要的。人们必须首先感受到美,并被美深深地吸引,在愉快地享受了美之后,才能认识社会和接受教导。”这表明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深挖文质兼美的教材,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让学生认识美的标准和审美的情趣、品位,学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第一,以感受和品味语言为逻辑起点,丰富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感悟能力。第二,以体会和分析情感为基本方式,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评价能力。第三,以挖掘和拓展教材为突破口,培养审美创造能力,提高审美表达能力。

以《窦娥冤》的教学为例,首先,让学生阅读、欣赏文质兼美的戏曲,感受用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文学形式所传达的独特艺术趣味。其次,根据鲁迅先生关于悲剧的论断——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设置课堂任务,让学生分析窦娥形象,明确窦娥是一个勤劳善良、符合当时价值标准的人。再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悲剧之美。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悲剧主角,只有临危不惧、奋起斗争、宁死不屈的人才最富有严肃崇高的悲剧精神。窦娥刚毅、坚强、勇于反抗黑暗社会。她临死前想的不只是自己,也不只是婆婆,而是天下百姓,表现了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精神,这正是窦娥价值的最高体现。最后,要整合、挖掘教材,进行感性延伸、理性提升和生活拓展,让学生对悲剧的美有深层次的理解。

1.感性延伸—— 文学中的悲剧美

杜十娘、刘兰芝、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纯真的爱情,她们以死抗争,她们的执着勇敢深深地感动无数的读者。

2.理性提升—— 悲剧,美在哪里

悲剧美,美在它毁灭了价值之后,能震撼心灵,能启迪智慧,从而唤醒人们心中的高尚品德和美好情感,帮助人们更加深切地理解真善美的巨大意义和价值,甚至衍生崇高的行为。

3.生活拓展—— 人生中的悲剧美

通过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深刻认识悲剧美的价值。

在语文课程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中,通过分析与比较、表达与交流,让学生去感受汉语的丰富和优美,对文学作品产生审美的理性认识,是需要贯穿始终的重要任务。

四、超越教材,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新时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立德树人。因此,语文课程需要实现的是双重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要让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实用目标和文化目标缺一不可。

传承中华文化,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必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要处理好实用目标与文化目标之间的关系,落实文言文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篇目都是名家名篇,从文化传承、道德教化角度看,皆为上乘之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汉字的作用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读文化经典,启发学生的文化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当代语境中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荣生教授认为,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这对于文言文教学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笔者以此为线索,设计了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目标:

(一)文言层面: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

(二)文章层面: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烛之武、晋侯、秦伯、佚之狐等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文学层面:鉴赏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谏艺术。

(四)文化层面:从儒家“礼”文化的角度赏析“外交辞令”。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仁、义、礼、智、信。《礼记》曰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又云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作为儒家文化元素在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譬如,称谓之“礼”。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仅用了短短 125 个字,其间一共 8 次以“君”相称。为什么不称“王”而称“君”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了“王”和“君”的区别(见下表 1)。

表 1  “王”和“君”的区别

含义 王 君

①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如公子王孙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如君主

②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如王侯 古代的封号,如信陵君

③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如山大王 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子

④ 大,如王父(祖父) 对对方的尊称,如诸君

通过比较,学生认为,以“君”相稱,不仅符合外交礼仪,而且表达了烛之武对秦穆公的敬重之意,既展现了烛之武良好的外交素养,又满足了秦穆公作为强国之君的心理,这为烛之武退秦师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如说辞之“礼”,烛之武对秦伯说明越过晋国攻打郑国的危害时,说的“越国以鄙远”,而非“越晋以鄙远”;说的是“邻之厚,君之薄也”,而不是“晋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在指称“晋”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将之称为“国”“邻”,其中有何深意?学生通过探究,终于明白。首先,“邻”字能够清晰地表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关系,晋国处于秦国与郑国之间,以此含蓄的方式让秦伯明白“邻国土地增加,其实就是增加对自身的威胁”的道理。其次,当时秦晋仍然是盟友,如果直接说“晋之厚,君之薄也”就会有挑拨离间的意味,而非立足秦国利益,这不仅有损外交风度,而且不易获得秦伯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对文章细节的分析,我们以教材为基本,又超越教材,深挖传统文化精髓,强调学习内容的内化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学好思、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要躬身实践,知行合一。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借鉴台湾地区传统文化评价导向,教师不仅要关注传统文化中实用性知识的教学,还要自觉关注传统文化原本的“价值性知识”。在考试中设置让学生体验和反思的环节,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总之,正确地认识教材,进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廖志文,蔡绮虹.高中作文的教学现状及归因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2)

[2]吴 岚.高中阅读教学设计中进行语言运用与思维提升的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6)

[3]左小文.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6)

[4]赵 桐.史传散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边界——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04)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教材核心素养语文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