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前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计划调控、间接调控、政策调控和稳进调控四个阶段。这四种宏观调控思路分别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这些思路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发展演进的。其中,“稳进调控”的思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4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演进始终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好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条主线而展开的。
〔关键词〕 改革开放,宏观调控,计划,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9)01-0109-06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的深刻变革,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计划调控、间接调控、政策调控和稳进调控四个阶段。
一、计划调控
自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这种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是政府通过中央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进行直接、全面的控制,依靠计划手段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在这种体制下,人财物等资源完全由国家集中控制和统一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全靠计划部门的计划指令来解决。当时我们只有计划控制理论,没有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理论,甚至没有宏观调控思路。随着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思路才逐渐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否定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已经认识到这种体制的缺陷,开始把市场元素和市场调节引入经济活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新中国成立30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虽然没有使用“市场机制”“市场调节”的提法,但是“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实际上是向市场化改革迈进,破除计划经济迷信的重要思路和举措。
不过,这个时期的市场机制调节还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并且由于价格改革还没有开始,各种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还是计划价格,所以市场调节的作用还十分有限,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仍然是资源配置和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笔者把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这种以计划控制为主的宏观调控思路称作“计划调控”。
这种思路的理论依据是 “板块论”:社会主义经济由两个板块组成——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服从有计划按比例,后者是次要的、从属的,并且是自发的、盲目的。既然計划经济是基本的、主要的,那么资源配置自然就是计划主导的。陈云同志对这个思路的依据表述得最为清楚。陈云《计划与市场问题》这篇讲话中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让它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既掌握了政权,又有了第一部分经济,就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第二部分只能是有益的补充(基本上是无害的)。” 〔2 〕71陈云认为,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这两块都必须加强,而不是相互替代,“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这两个部分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调节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相应地增加。” 〔2 〕71
党的十二大报告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确定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思路。这个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为何”要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即:“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3 〕22这个报告具体规定了哪些行业、企业和产品生产必须实行指令性计划,哪些产品和企业要实行指导性计划,至于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则可以让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灵活地自行安排生产。〔3 〕22-23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把经济分割为两个板块,一块由计划来控制,另一块由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的那一块在范围和比重上都很小,并且还要服从于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以不损害计划调控为前提。这种宏观调控思路的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这种“计划调控”的思路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它承认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计划能够管得了管得好的,计划会有失误会有偏差,实际上否定了计划控制的唯一性和完全正确性。其次,它引入了市场调节,不再把市场调节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肯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最后,它把宏观调控划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方式。虽然还强调这三种调控方式有各自的范围和界限,但是为了建立市场调节的体制机制基础,已经提出了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而这些改革的结果将是市场价格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形成。而市场价格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计划调控”思路及其实施客观上启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是迈向现代宏观调控思路的“开步走”。
二、间接调控
“计划调控”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控制和直接调节。“间接调控”则是政府试图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来影响经济活动。“间接调控”思路是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设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借用了雅诺什·科尔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思路。“间接调控”思路的基本点是:(1)就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来说,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面向市场独立自主地进行。(2)就国家、市场、企业的关系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里所说的“国家”是指政府或者国家集中计划,“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且概括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基本点:第一,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第二,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辅助的但不可缺少的作用;第三,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第四,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则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按照以上要点改革的计划体制,就是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4 〕570
关于宏观调控,《决定》指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只能是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决定》提出了间接调控的思路是:“就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来说,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至于少数由国家赋予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责任的政府经济部门,也必须按照简政放权的精神,正确处理同所属企业的关系,以增强企业和基层自主经营的活力,避免由于高度集中可能带来的弊端。” 〔4 〕573为了实行间接调控,《决定》提出对价格和价格体系进行改革。《决定》认识到: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决定》提出,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有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使价格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比较好地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4 〕571
《决定》作为中共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了“宏观调节”的概念。“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对外经济往来,等等。” 〔4 〕572与党的十二大强调“必须坚持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不同,这个《决定》提出国家计划就总体来说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计划是着眼于把国民经济中“大的方面管住管好”。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并且把这种宏观调控方式概括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在十三大报告中,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宏观调节体系”的改革目标。
总的来看,十三大对宏观调控思路的发展主要有:第一,强调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破除了计划与市场的板块分工论。与“计划调控”相比,“间接调控”思路有了质的飞跃,它把市场调节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不再局限于经济的一小部分,撤除了计划与市场之间人为设置的隔墙。第二,明确提出要“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第三,强调把经济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不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这里所说的经济手段是指价格、税收和信贷,《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这些手段称为“经济杠杆”。第四,明确“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现” 〔5 〕26。这实际上是要放弃指令性计划。第五,提出“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5 〕25-26
需要指出的是,“间接调控”思路中的“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提法看起来很美好——似乎市场和企业都在国家的掌控之中,经济发展仍然可以做到有计划按比例,但是仔细推敲,这个提法在实践上和经济学逻辑上都有一些问题。首先,国家凭借什么来调控市场?如果说通过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经济政策来调控市场的话,那么这些政策也直接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并不是先影响了市场,然后再通过市场来影响企业。例如,降低某种企业税赋的税率会直接增加企业的净收益,中央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会直接增加企业间接融资的成本。其次,国家能否调控市场?市场机制本身是一种自动、自发的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我们如何控制它调节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种受国家计划或政府调控的市场(机制)还能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市场(机制)吗?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要克服市场失灵,克服市场自发调节带来的不利后果,弥补市场调节的真空地带,而不是调控市场本身。再次,如果说宏观调控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那么谁来引导消费者呢?消费者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微观主体,宏观调控对象不可能只作用于企業,不包括消费者的宏观调控是一种“跛足”的宏观调控,这种宏观调控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最后,根据现代经济学的知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体企业构成这种商品市场的供给方,而购买这种商品的全体消费者形成这种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企业构成生产要素的需求方,消费者则形成生产要素的供给方;经济政策的变化往往是通过影响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来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各种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最终导致宏观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变化和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化,而“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提法不符合这种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逻辑。
三、政策调控
“政策调控”思路是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策调控”与“计划调控”“间接调控”的主要区别是,后两种调控思路的实施主体都是计划部门,而“政策调控”思路的实施主体则是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计划调控”和“间接调控”主要着力于经济的(总)供给方,“政策调控”则主要着力于经济的(总)需求方。宏观调控思路由“计划调控”“间接调控”转向“政策调控”表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政策调控”思路的基本含义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主要方式由指令性计划让位于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方式上,政策主导调节取代计划和行政手段主导调节。这里的政策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策调控”思路也可以叫作“政策主导(调节)”思路。
1992年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讲话,二是价格改革(价格闯关)取得了决定性成功。前者指明了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后者是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它奠定了市场调节的基础。以这两件大事为铺垫,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定位,十四大报告为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确定了基调:“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6 〕19这段话也确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计划调控”思路没有了立足基础,也不再存在计划与市场各管一块的分工;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而宏观调控本身要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6 〕19
应当指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提法还带有计划经济思想的烙印。因为这个提法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限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似乎市场的作用不能脱离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能够控制好市场的作用。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政策主导的宏观调控奠定基础,十四大报告提出要认真抓好几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加快价格改革,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和工资制度,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6 〕23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这里所说的“间接手段”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决定》明确提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6 〕530-531。
通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商品市场包括资本(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来,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逐步市场化并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企业逐步成为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观经济主体,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机制逐渐形成。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宣布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 〔7 〕25。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种调控体系中,“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8 〕27
政策调控思路自党的十四大以后被付诸实践,在应对1993-1995年经济过热、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我国政府都使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
四、稳进调控
“稳进调控”是笔者对“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思路的简称。这个思路是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稳中求进中的“稳”,是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稳中求进中的“进”,是指要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进调控的总体思路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稳进调控”的思路是“政策调控”思路的升级版:稳进调控仍然以宏观经济政策作为调控的主要手段,但是强化了改革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稳进调控既强调保持宏觀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又强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促进经济和社会新发展。“政策调控”主要着力于经济的(总)需求方,通过总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和协调经济比例关系;“稳进调控”则是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双方发力,力图在保持总需求适度增长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促进改革和创新来不断提高总供给能力。并且,“稳进调控”还把宏观稳定和微观搞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这三种组合同时推进作为调控目标。可见,“稳进调控”与前三种调控思路相比,内涵更丰富,目标更宏大,更富有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每一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2016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把稳中求进明确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同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稳中求进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宏观调控思路升级为稳中求进的背景和逻辑是:(1)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变了——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传统的以经济总量和速度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思路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宏观调控对于促进落后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经济快速增长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它难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升级版的宏观调控应当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稳”的基础上不断求“进”。(3)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动力由投入要素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追求数量规模转向追求质量效率,经济发展由追求速度快转向追求经济结构协调优化和可持续,产业结构升级——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替代市场起基础性作用。(4)中国发展设定了新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 〕28要实现这个新的“两步走”战略目标,稳定地推进改革开放,稳定持续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充分必要条件。(5)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挑战。新挑战既来自于中国经济内部,也来自于中国经济外部。从内部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决战期,中国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常态化。从外部来看,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特别是少数国家惧怕中国成为其竞争对手进而取代其现有国际地位,因此着手围堵中国,打压中国。这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我们必须稳住阵脚,保持战略定力,立足国内,努力搞好改革开放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
“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思路主要有以下特色:
1. 在改革中完善宏观调控,协调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宏观调控模式和调控机制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调控模式和调控机制的有效性大小又决定于改革的力度和深度。经济稳定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稳进调控注重把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使政府更好更有效率地发挥作用。
2.以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将宏观调控目标由“稳增长,调结构”扩展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统筹各类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3. 突破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管理模式,放弃强刺激和“大水漫灌”的调控模式,创建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由过去“保8”的定点或定位调控转换为区间调控,明确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等新举措。
4. 实行(总)需求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宏观调控由过去侧重于调控总需求转换为向总需求和总供给双向发力,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协调起来,结合起来:注重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过程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持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过程中进行“三去一降一补”,进而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体系现代化。
5. 宏观调控立足短期,关注长期,长短期相结合。西方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控总需求来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中国特色的稳进调控不仅着力于总需求管理,而且强调结构调整;不仅着力应对短期波动,而且重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注重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
6. 注重统筹协调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世界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提供了资源,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处于深度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统筹协调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更多地推动中国企业、产品、技术和资本走出去,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作出中国的应有贡献。
回顾4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宏观调控思路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的,由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我国的宏观调控思路依次是“计划调控”“间接调控”“政策调控”和“稳进调控”。调控思路由“计划调控”发展到“稳进调控”,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变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进入新时代,反映了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逐渐完善。“间接调控”思路以及它的体制基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思想和过渡阶段。“政策调控”思路更多的是借鉴参考了凯恩斯主义的思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稳进调控”的思路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演进始终围绕着如何处理好市场和政府(计划)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什么手段和机制来配置资源以及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这条主线展开的。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市场和政府关系处理得好,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快一些好一些;这个关系处理得不好,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有挫折,甚至会停顿。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是一篇大文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思路和宏观调控方式也将具有中国式特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思路,必将对人类的经济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把我国的宏观调控思路发展成宏观调控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1978-12-24(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于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