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锋, 杨 明, 唐俊峰, 徐洪耀
(东华大学 a. 分析测试中心; b. 资产管理处, 上海 201620)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依托和核心,因其“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等独有管理模式,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对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① 加强资源共享,减少仪器设备低水平重复购置;② 提高利用率或者延长使用寿命,实现仪器设备效益最大化;③ 拓展仪器功能、建立测试方法,保障测试水平和服务质量;④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力人才培养;⑤ 提供社会服务,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等[1]。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和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既面临着《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等政策带来的地位保证和利好,也因扩大开放和经费不足带来的仪器老化问题而面临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自有仪器设备的硬件代差,甚至导致在校内地位的边缘化。如何确保在服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支持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否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几经沉浮的历史轨迹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到应对新一轮学科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的有效方案?愿分析测试中心从历史回顾和现存挑战展开,分享中心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我国高校第一批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世界银行贷款大规模购进大型仪器设备,并吸取国外高校“专管共用”的模式进行集中管理[2-3]。在随后的10余年里,专管共用模式确保了在经费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对大型仪器的统一购置,并在专业人员的管理下使仪器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3]。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后续政策和经费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分析测试中心的人员队伍萎缩、流失严重;设备老化、维修、更新困难等问题日趋严重,致使一批分析测试中心解体。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211”工程一、二和三期建设和“985” 工程的实施,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经费投入明显增加,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获得了新生,分析测试能力不断提升[4]。多年来,分析测试中心以服务为第一宗旨,并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取得并保持计量认证资质,不仅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而且还通过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强化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上不再大力度支持包括分析测试中心在内的公共平台建设,而是优先扶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多数学校经费直接到重点学科。院系内重点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所属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性能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人而大幅提高,分析测试中心对内的分析测试作用被逐渐削弱。
随着《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的颁发,为了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将向社会有偿开放,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因其完善的收费服务功能有望凸显在大仪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虽然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新时期既迎来新的机遇,但面临着新的困难。
(1) 仪器的运行与维护成本高。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的大多是价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仪器维护和更新成本高、周期长,动辄需要采购国外配件或返回国外原厂维修。同时,中心多数仪器的服役时间普遍在8~10年,正处于更新升级的高频阶段;在仪器老化和设备损坏率高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自主测试,以适应愈加旺盛的测试需求;同时科研水平提高对仪器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高自身测试水平,并解决中心的运行维护经费、仪器设备的更新经费,实现持续发展,是摆在绝大多数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面前的突出问题。
(2) 平台人员的稳定与发展难。高质量的服务需要高水平的人员,专业、专管的高素质测试人才队伍是中心区别于院系实验平台的主要特色,是进行高水平测试和服务的重要保障。大型仪器负责人不仅需要承担一般管理职责,还需具有深入和全面的科研背景,否则无法保证对仪器的充分和创新使用。然而在多数分析测试中心,由于多重领导,编制、岗位、职称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发展的问题一直没有理顺,导致人才队伍不够稳定[5]。有些分析测试中心还存在部分工作量难以体现的问题:分析测试中心,尤其对计量认证单位来说,分析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维持校准状态和认证的资质,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在考核工作量、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时,这些工作无法量化[5]。如何将开放共享、维护和运行质量体系等工作,有效体现在评价标准中,为中心人员争取应有的业绩认定和福利待遇,是调动现有人员积极性的关键。
(3) 中心的功能与定位不合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合理定位是其能够保持良性和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4, 6]。是服务单位,还是科研机构?如何平衡好服务工作与科研工作、分析测试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关系到分析测试中心面对客观困难如何破局、走哪一条路、往何处去的问题。
目前有3种倾向。① 强调要做好测试服务工作,不搞教学和科研,但长期下去必然导致中心人员水平下降,不能提供高水平的测试服务,因为仪器设备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仪器本身的先进性,更取决于使用和管理仪器的人员的素质[1]。② 考虑到中心和中心人员的发展,中心向教学科研单位发展,例如有的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挂靠在相关学科,招本科生、研究生,成为与院系一样的教学单位;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削弱中心原有的服务职能,引起中心与院系、学科间矛盾[1]。③ 倾向于服务加科研,仍是以测试服务为主的独立单位,适当进行与仪器功能拓展和方法创新相关的科研工作。如何理顺服务与科研、平台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找到合理定位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对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事实上,历史发展的轨迹颇相似。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诞生起,关于其功能和定位就始终是学校管理者长期思考的问题[1];前几年,曾将办学经费投向学科而忽视平台建设以及很多学校将早期的“211”经费都投向,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导致大型仪器设备分散在各学科和专业实验室,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分析测试中心则面临仪器设备老化、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国家在总结“ 九五”“211 工程”建设经验和不足时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十五”和“211 工程”后期建设中大力推动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就是在这一新形势下, 脱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新成为校级分析测试中心,并得到学校 “211 工程” 建设经费的支持[7]。
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1年,重建于2004年,是直属学校领导的校级分析测试公共平台,目前已成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中心成立后学校先后从两期“211工程”建设经费中安排2 000万元用于建设校级分析测试公共平台,为中心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中心在职教师20人,具有高级职称有10人(教授1名,副高9名),具有中级职称有8人,40岁以下有11人,具有博士学位有9人,具有硕士学位有10人。
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目前是上海所有高校中仅有的3家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分析测试中心之一,并且在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中较早开展了开放共享的探索和研究[7-8]。中心也和兄弟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一样,面临仪器老化、建设经费不足、评价机制不合理等相似问题。
目前关于大仪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方兴未艾[1, 2, 4-6, 9],但是具体涉及分析测试中心在新时期的困难和发展的思考和报导不足[3]。站在分析测试中心自身的角度看,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革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唯有加强管理与制度创新,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才能促进中心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学科建设大潮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最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管理创新。
一直以来,中心坚持为培养人才而开展分析测试工作,始终坚定推行大型仪器逐步向校内师生开放使用[7-8]。特别,由于原有的半自动化电子平台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中心于2016年完成新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并与区域平台及国家平台对接,实现全社会共享,以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同一年,共享平台代表东华大学,成为教育部63所参建高校中仅有5所完成“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和“制定发布开放共享制度”2项任务的单位之一。
2017年又对共享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以平台为依托,使中心全部仪器24 h对外开放,实现高效、公开、透明化网络管理,大大提高了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有效配合了学校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促进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1) 统一认识。统一认识首先体现在对分析测试与学科建设、测试服务与科研工作、仪器维护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矛盾关系的理解上。既要服务教学与科研,又要参与教学与科研,目的是提升测试水平和分析能力,最终回归服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既要仪器维护,又要扩大开放;扩大开放才能充分发挥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所辖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益,更好地支持我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仪器开放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真正有科研需求的单位和个人。为此,中心鼓励师生自己操作仪器设备,对培训合格的本校师生、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实行“24 h开放”服务;鼓励对大型仪器的充分利用,或使用中心仪器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鼓励正常使用仪器达一定机时的用户以及在中心从事助管工作的研究生,给予其适当的照顾与优惠。
(2) 学校支持。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依托和核心,离不开学校从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上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支持是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对外服务的重要保障。学校事实上视中心为校级大仪共享平台的试点和示范,通过修购专项资金等形式对中心电子平台的前期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维修基金等形式减轻了机组人员对仪器开放过程中正常老化或操作不当引发故障的后顾之忧,更作为担保和中间人参与到中心、学院和资产管理处的“共建共管”三方协议签订过程中,有力推动了分析测试中心和学科、学院间的东华特色的协作共建。
(3) 搞好培训。为确保校内师生更好地利用中心大型仪器从事科研工作,同时维持仪器设备的良好服务状态,建立了分类型、分等级的严格培训制度,并与预约优先级和操作权限挂钩。 ① A类培训为具有中心特色的理论知识培训,采用自编教材结合授课讲解的培训方式。突出实用性,重点解决“仪器能做什么” “如何使用仪器”“如何准备样品”“如何获得好的结果” 等实际问题,从而有别于学院开设的一般仪器课程。② 类培训主要针对有科研需求并预先通过A类培训的人员,进行上机操作等深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制样方法、仪器操作、数据处理软件使用、仪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关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制度等。B类培训按等级进行,并向重点客户适度倾斜,以确保仪器资源的高效使用。
初级:针对A类培训考核通过者,主要目的是服务教学。培训合格者给予基本独立操作的资格,并由中心颁发培训合格证,允许安排工作日的白天机时。
中级:培训对象为无过错使用仪器达一定时间之后的初级考核通过者,目的是服务高级应用。培训内容针对客户使用特点覆盖多数常规操作,以及仪器运行日志的完整记录、常见小问题的解决、仪器的简单维护等。中心对中级考核通过者优先安排常规机时,并授予工作日内“24 h开放”权限。
高级:无过错使用仪器达一定机时的中级考核通过者可申请高级培训。培训内容在高级应用之外涵盖仪器故障的简单分析及日常维护等,以使高级用户能够完全独立操作仪器;给予开放任意机时段(含节假日)并优先安排。中心从高级用户中选聘条件优秀者作为助管,并额外给予适当经济报酬。
(4) 加强保障。为确保大型仪器设备在开放中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宽进严出的严格培训,更需要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约束或激励。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对预约采取分类分级的二级审核管理、对自主上机过程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和监控、对用户实行和预约优先级和操作权限相关联的积分制信用管理等。对确认由上机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故障,上机人员所在课题组要承担仪器维修费的20 %,学校资产管理处从大型仪器设备专项维修经费中支付维修费的70 %,分析测试中心承担其中的10 %。
共享平台是管理智慧和模式的集中体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是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为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全面开放,提高使用水平与效率,中心在前期仪器开放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统一思想,制定与推行“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研究生培养制度”“大型仪器开放使用管理办法”“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办法”“仪器上机培训管理制度”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AB岗轮值制度”“分析测试中心人员考核方案”等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了大型仪器“7×24 h”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中心的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2.1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分析测试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很强,需要有一定专业背景以及长期实验操作经验,才能对外提供优质的分析测试数据。专业、专管的高素质测试人才队伍是中心区别于院系实验平台的主要特色,是保证进行高水平测试和服务的重要人才保障。中心从人才培养、科研支撑、社会服务等方面革新管理、激活动力:推动岗位聘任和考核制度改革,分类管理、提高待遇,提升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推行小组化管理,鼓励中心教师接受多项仪器培训,实现“一专多能”,充分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创新服务,支持中心人员与国内外有成就的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和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与分析测试有关的科研工作和仪器功能开发工作,提高测试能力与服务质量;有效推动了队伍建设。
(1) 岗位聘任。熟练的分析测试技术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然而,目前各学校普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而对实验技术队伍则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中心的仪器专管教师(机组人员)一直和学院平台的实验管理人员一样被看做教辅人员,同一职称、同一档次的仪器专管教师待遇没有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待遇高, 造成中心教师积极性不高或者队伍不稳定,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效益[6]。
先前学校对于中心教师定为专业技术岗位,并按照专业技术岗位进行考核,按照专业技术系列进行职称评定,但却按照管理岗位进行岗位津贴发放,造成了人员考核、职称评定、津贴发放之间的脱节(最大问题在于中心教师的职称和职务晋升、业绩提升均不与岗位津贴挂钩),也给中心的管理带来了困扰。在中心教师的积极呼吁下,学校在新的聘任周期按照“其它专业技术岗位”发放津贴,既体现了中心教师的工作价值,更充分调动了中心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一人多岗、小组化管理。中心对机组人员推行小组化管理,优化人员搭配,实现“以老带青,以青促活”,促进整体服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确保仪器功能开发、开放和分析测试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依据“专业相近、优势互补、忙闲搭配”原则设立3个协作小组,合理覆盖不同方向的测试和科研需求;鼓励教师组内流动,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提高工作效率;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及对仪器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测试能力与服务质量。在共享平台上相应开通“二次核定”功能,谁最终核定算谁的工作量,确保“一人多岗”的顺利实行。
实践表明,按机组实行一岗双人的人员设置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相关机组人员的积极性,比学赶超,相互交流、促进和提高;又有利于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做到机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师的后期进修培训和职称晋升,为教师创新性使用仪器以及个人的进步和晋升从时间和空间上提供充分的可能[6]。
(3) 改革考核制度。为加强中心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心服务技术水平和效能,顺利配合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促进全校大型仪器平台开放共享服务,同时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根据国家教育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东华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中心对原有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考核制度进行了改革。围绕仪器的开放共享组织年度考核,考核内容除教师基本职责外,着重强调仪器有效使用率、送样等待时间、开展仪器培训情况、服务质量和仪器功能开发等,服务质量重点考虑仪器功能的开发与拓展、新测试方法建立(包括制样方法)、新仪器的开发设想与实现、以及其它重大研究成果等。对开放共享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中心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彰。对因设备管理维护人员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和操作水平等问题而影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中心将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理,促使其尽快达到要求或对人员进行岗位调整。
建立双向评价体系,鼓励用户对中心教师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进行反馈和评价,把用户的满意度作为平台考核的重要依据。由中心学术委员会负责评估和处理投诉与建议。
2.2.2 共建共管
由于近年国家经费主要支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导致中心设备相对落后,新购的同型号先进设备主要在学科和学院,而学院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为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与开放共享,经与相关学院沟通,在设备处和材料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大胆提出推行“设备共享”管理改革,依托分析测试中心的人员优势和学院的资金优势,谋求中心与学科、学院的共建共管,将价值100万元以上且通用性强、可供3个及以上学院共同使用的拟购置或已购置安装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放置于分析测试中心,由中心负责管理和维护,并确保学院、学科的优先使用权。相较以往由学院、学科平台进行分散管理,“共建共管”模式具有以下的鲜明优势:
(1) 发挥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率和使用效率。在确保学院、学科对共建仪器的优先使用权的前提下,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对全校开放共享。
(2) 严格按照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体系进行管理,保障大型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与运行,确保分析测试的结果与质量。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后,实现了相关大型仪器设备对全社会开放共享。
(3) 专业的技术力量保障大型仪器的正常运行,且不需要学校增加额外的人员编制。
(4) 统一规划实验场地,合理安置大量大型仪器设备,充分缓解学校实验室用房面积不足的难题。
在对共建单位的权益保障上,共建共管制度具有如下特点:① 仪器所有权归学科、学院,使用权由学科、学院与分析测试中心共享,管理由分析测试中心负责。② 分析测试中心指派有经验和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对该仪器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并负责对学科、学院的学生进行仪器操作培训与实验指导,优先保证该学科、学院师生教学与科研使用。③ 仪器设备所需的通用耗材以及仪器正常维护与维修费用,根据分析测试中心公共服务机时与学科、学院自主测试机时比例分摊。仪器出现较大故障时的维修费用由学校资产管理处、学科、学院与分析测试中心根据仪器设备维修费管理办法进行分摊。
实践表明:“共建共管”管理模式开辟了中心与学科、学院间共享共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先河,避免重复建设和大型设备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解决了学院场地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难题,也使中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至2017年,中心基于自己主导制定的“学院大型仪器设备与分析测试中心合作共管协议”,已先后与材料学院就核磁共振波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3台仪器、与纺织学院就场发射扫描电镜实现了共建共管,中心的大型分析仪器总值也由2年前的4 000万元增至7 000万元。
2.2.3 服务社会
中心在做好校内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支持区域经济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中心加入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纳米材料检测专业服务平台”,使中心大型仪器在社会层面上实现开放、共享和服务。最近,中心正通过筹建功能纺织品检测中心以及多种合作形式,深度参与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并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在对外服务过程中,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级测试机构“国家计量认证”管理要求开展工作,积极参与质量体系建设。中心2008年元月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国家计量认证)首次评审,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先后3次通过复查评审,具备了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质和能力。目前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分析测试服务工作按评审通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确保提供公正、科学、可靠、准确的分析测试结果。中心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育行业标准、方法通则、鉴定规程、标准规范的修订。2016年,中心教师参与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全部28项大型仪器分析方法通则国家标准当中的11项标准制定,输出了1名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和3名副组长。
(1)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2017年,中心全年共测试送样样品数49 544个,比上年度增加16%。开放自主上机6 836机时,比上年增长49%,开放程度大大增加,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2017年参加A类培训学生307人,完成上机操作培训421人次,并颁发上机合格证。大多数获得合格证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已利用中心的仪器,自主开展科研工作。现上机操作B岗总人数达322人,其中初、中、高人数分别为151、124、47人(2016年初级322人,中级88人,高级13人)。中高级人数明显增加。研究生通过取得上岗证书, 长时间的管理和操作, 获得了扎实的技能训练, 接触到更多的科研项目, 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中心组织教师和主办了14次学术讲座,校外专家13人次(会议),向全校学生介绍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近350名各类学生听取了讲座。提倡“想学生所想,急教师所急”的换位思考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耐心,改进服务态度,全年未发生测试服务质量投诉事件,中心的服务得到多数课题组老师的赞赏。用户满意度几乎100%。
(2) 开展科研工作与分析方法创新。中心2017年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3项,共国家级项目5项。其它省部级1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1、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中央高校基金2项,合计共21项各类科研项目。有力支持了分析测试中心大型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分析方法创新工作。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期刊发表20篇,EI期刊发表2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共有30人次参加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
(3)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提高社会影响力。中心除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2017年还为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高校、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各类企业测试样品2 189个,协助解决在科研、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2017年5月,承办了“上海市第八届分析测试论坛暨华东联校分析测试研讨会”,来自上海以及华东地区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检测机构和企业的约25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有助于交流和提升分析测试水平,进一步提高东华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近几年分析测试中心以“革新管理”和“激活动力”为抓手,努力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主动作为、理顺关系、鼓励创新、扩大开放,依托升级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走出了一条“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分级管理、优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好地支持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并融入了区域经济建设。
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和经验累积,深深感到:对于中心发展,制度建设是基础,管理改革是关键,仪器开放是核心。通过改革不仅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而且还通过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战略构想开始进入实际实施阶段,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在加快。为配合开展“双一流”建设,高校需要建设真正国际一流的科研共享平台,以吸引和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区域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