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春霞 过伟敏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学术界一直盛传1953年建成的同济大学文远楼是“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第一栋”,也是“中国唯一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建筑”。这种说法的背后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对现代主义建筑认识的误区,即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未形成主流之势。造成这种误读根源在于受革命史、政治史影响,将1949年之前的中国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来研究,低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若放弃建筑的政治话语功能之后,回归建筑本体,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及其原则符合中国国情,也是贯穿20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的主要历史脉络。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可挖掘大量与之相关的时代文化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体系的完整性。
从建筑的可考证性看,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质量可观,由于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且采用的是当时最高建造技术、最好建筑材料、最先进建筑设施,现存建筑样本虽多数被功能置换但基本都在使用,为研究提供可考证的物质载体。从建筑的艺术特性分析,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建筑式样特征、空间形态、结构体系等建筑本体具有近代时期其它建筑类型所不具备的艺术特质,对其研究有助于现代主义建筑得到全面、系统、准确的社会认知,为未来对其再利用探索提供扎实的理论体系。从建筑的历史价值总结,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是中国第一、二代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探索的产物,先辈们创作过程中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是当今建筑师学习的重要历史参照。从建筑的文化角度探索,现代主义建筑见证了中国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型与发展,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发展研究有重要促进作用。
因此,研究我国近代“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述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研究进展,首先对近代建筑研究进行文献梳理,总结中国对近代建筑研究的特点,旨在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体系研究作指导,然后从概念内涵、研究内容针对性分析当前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相关现状,从中概括目前研究成果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现代主义建筑一词来源于西方“modern architecture”,以1919年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建立包豪斯为标志,作为理性主义产物的现代主义正式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对于现代主义者来说,建立在全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建筑应当选择现代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现代与传统的纠葛也一直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传统包含生活方式、生产关系、风俗习惯,也包含新教伦理。针对人类普遍贪欲和欲望所进行的“宗教改革”虽不是西方理性主义发展的本意,却是西方学者眼中现代主义理性化过程的重要表现,影响了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科技文化。现代主义建筑主张科学、理性与由此而形成的功能美是在反对奢靡之风基础上适应时代需求的正确探索,顺应建筑本性发展。
国内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囿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时间(1919—1949年)的尴尬性,社会各界以及学术界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价值与意义尚不明晰。
以“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为精确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清华知网(CNKI)中进行检索,发现只有少量的几篇,并且都是以期刊为主,博硕论文几乎没有。这说明国内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专门系统化研究。当以“早期现代主义风格”、“早期现代性建筑”、“建筑现代转型”等内涵相近词作为检索词,以“关键词”或“篇名”或“主题词”为检索入口,时间截止为2018年,最后通过整理得到相关论文数量57篇。从涉及学科分析,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与工程40篇,其他来自历史学10篇、艺术学2篇、文学1篇、政治学1篇、新闻学1篇、经济学1篇,这说明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相关研究仍以建筑学领域为主,也凸显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相关主题的跨学科性;从研究层析分析,基础研究(自科)占34篇、工程技术(自科)占11篇、基础研究(社科)6篇等,呈现研究的综合性特征;从研究时间分析,中国对涉及“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研究始于2002年,然关注度并不高,直到2011年,发文量才呈现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在近代建筑体系的研究框架下进行。从研究机构分析,“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多于其他研究单位,且以岭南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体现研究的地域性;从基金支持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项,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1项,资助力度明显不够。
从研究内容分析,国内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以城市史为视角的个体城市现代化转型研究、以建筑史为基础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研究、以地域属性为视角的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
(1)以城市史为视角的个体城市现代化转型研究
近代后期是连接近代开启现代的过渡时期,也是各个城市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近年来,历史学领域中关于城市现代转型研究成果显著,研究对象丰富包括杭州、济南、青岛、益阳、蚌埠、哈尔滨、中山等。以高质量的博硕论文为例,如孔卓博士论文《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2016),以城市现代转型为研究核心,以历史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史料的梳理分析常州早期城市现代转型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转型过程,总结出常州早期城市现代转型的动力、主导力量以及局限性,为常州的现代发展提供依据。聂家华博士论文《开埠与济南早期城市现代化(1904—1937)》(2004),主要从历史学角度分析济南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商业、教育、城市文化、市政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提出济南城市现代化转型是外力推动下的因商而兴。江珊硕士论文《济南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904-1945年)》(2014),基于原始史料将城市与建筑放在时间轴线上,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建筑管理运作制度等分时期总结济南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饶晓晓博士论文《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比较研究(1840—1937年)》(2016)通过对比分析法对1840—1937年以来宁波、杭州城市建设管理制度进行总结,并以第四章专门梳理杭州、宁波于近代后期(1927年后)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整体框架,进而分析这两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异”、“同”。这些学位论文虽未对近代时期现代主义建筑本体特征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研究,然对城市所在时期的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了较为详实的分析概括,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城市社会发展背景及其地域文化重要资料参考价值。
(2)以建筑史为基础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研究
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然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多包含在近代建筑研究中,如邓庆坦(2009)分析了中国近代建筑转型的内因外力,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划分为初始期(1840-1900年)、发展期(1901-1927年)、兴盛期(1927-1937年)、凋零期(1937-1949年),系统梳理了不同时期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态势,提出了1901-1927年期间是中国向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演进的前奏和萌芽期,1927-1937年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与高潮期,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萌芽与欧洲新艺术运动、分离派以及装饰艺术运动之间的关系,为界定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文化内涵提供理论依据。李海清(2004)以近代建筑史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段史论述了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1840年前)、中西建筑体系交汇(1840—1900)、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1900—1920)以及建筑技术的全方位发展(1920—1940),其中从建筑技术、建筑制度、建筑观念三方面对1920—1940时期的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进行详实分析,总结出“现代运动”在中国冷场之原因是技术层面的硬件系统工业化的不发达、制度层面的管理系统标准化的不完备以及观念层面的价值系统现代化的不健全,亦提出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规律是技术、制度与观念的逐层推进与互动。钱海平等(2012),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从建筑思想、建筑作品、建筑理论、建筑制度、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教育等方面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年)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文中提出建筑技术体系于1927—1937年这一时期发展步伐相当快;建材工业与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已基本满足当时国内建筑业的需求,打破国外建筑材料和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些著作的问世给本文对近代后期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价值。
互联网环境下的评价可从多个维度呈现客服面试者的综合情况,除个人基本信息外,如性格评价、行为评价(包括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其他行为习惯等)、心理素质评价、相关技能评价(包括岗位相关技能评价、管理技能评价、职业化素养评价等)。
近年来涉及现代主义建筑研究的相关论文也开始出现,如王芳博士论文《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内陆传统城市近现代建筑研究》(2011)、刘佳博士论文《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2012)、罗晶博士论文《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式样的产生于演变》(2013)、路中康博士论文《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2009)等等,这些论文不只局限于对建筑本体的史学与建筑文化的分析,从不同视角挖掘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生方法开始成为研究重点。其中刘佳博士论文《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2012),主要运用建筑形态学、建筑文化学、类型学和结构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特征和形态演变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镇江近代建筑形态演变的一个趋势与两条路线。对论文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方法指导,但全文通篇围绕近代建筑进行分析,略提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将成为近代后期的发展趋势,亦指出简洁、大方、务实是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演变中的特征,但并未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专门、系统研究。此外,《论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2006)、《现代主义本土化—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演绎》(2009)、《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2004)等期刊文章也是本文参考的重要文献。
(3)以地域属性为视角的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研究
在西方建筑史上地域性一直是建筑的重要特征,尤其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与地域性形成了相关理论,并以建筑的“地域主义”理论重新唤起“地域意识”的觉醒。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柯布西耶、赖特、阿尔托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建筑思潮中均有“地域主义”理念。20世纪20—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主义”都以“潜流”形式存在。如1922年,柯布西耶在巨著《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并且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以这样的理念践行,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这种对工程师美学的崇拜却出现在柯布西耶开始丧失他对机器时代必然胜利的信心的时刻,1932年,柯布西耶与拉穆尔分裂,成为地域主义和辛迪加主义运动委员会的成员。”阿尔托虽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但他一直都关注建筑的地域性问题,强调根据地方文化融合地方建筑材料的“有机”建筑理念与赖特不谋而合。1947年,芒福德提出的“海湾地区的建筑形式”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具体本土和人文的形式”,从理论上对国际式现代主义进行批判。1957年,斯特林在《论地区主义和现代建筑》一书中具体分析柯布西耶设计思想转向“地域主义”的具体表现即采用地方传统技术适应地方大众审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域主义以一种重要趋势的建筑面貌出现。以亚历山大·佐内斯夫妇首次在建筑界提出的“批判的地域主义”为标志,“地域主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与国际现代主义进行“抗衡”,与以往“浪漫的地域主义”、“后现代的沙利文主义”不同,“‘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质在于既能精辟地关注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能高瞻远瞩地发扬时代批判与创新精神。”总而言之,在西方建筑学界里,建筑的地域属性一直存在,并且也在以不同形式发展着,只是因为同时期的现代主义发展势头迅猛,学者、专家、建筑师们大多视现代主义建筑为标杆,所以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不一致的“地域主义”发展遭遇冷场,与之相关的研究也较少。
在中国建筑史上,一直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诸多建筑遗产研究中,均强调区域文化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但其关注基本都是改革开放之前的近代建筑和传统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地域主义的差异,其中以吴良镛先生为代表,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1989)一书中提出的“地区性”引起国内很大反响,之后对地区性的相关课题亦作了大量研究,在以理论指导创作,再通过实践探索文化的方式对“地域主义”做了较多相关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如《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城市细胞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建筑学报,1987)、《基于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建设信息,2001)、《从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看江苏省城市化道路》(现代城市研究,2003)等等,这些理论研究的主体虽不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然以不同地域间的社会文化为背景所进行的相关理论学术为论文的研究提供指导性帮助。
随着近代建筑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作为近代后期重要建筑类型,已经成为建筑学、设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专门系统化研究微观层面是对中国历史建筑发展史上某一建筑类型的深化探索;宏观层面是进一步推进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体系的完整性。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法对我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研究进展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和总结,发现:
(1)对本体认知不够深入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从未中断和被打破,但我们的认识和研究却曾经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全过程出现了间断”目前对近代建筑的研究日趋成熟,从本体的“形态—风格—功能”等物质要素到建筑所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非物质要素、从静态记录史实到动态衍进路线等均得有应有的认知与保护。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的认知却不够深入,这直接导致对价值定位不准确、价值评估不充分,进而导致保护理论挖掘与保护实践探索发生偏差。现代主义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链的重要一环,提高对其本体系统化认知有助于从历时性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2)缺乏专门系统化研究
目前专门针对近代后期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系统化研究基本没有,这与对本体认知不深入有直接关系。部分涉及到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多集中在近代建筑的“一揽子”研究中。相对于近、现代性建筑,处于“夹缝中”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由于界限模糊、界定不明确、发展“不彻底”等因素没有的得应有的重视。然而正是时间上的承上启下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以社会文化为研究视角,挖掘史料,分析原因,探索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传入中国的方法、路径、特征,对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日趋雷同的现代建筑发展不失为一个较新的探索。
(3)研究存在地域差异
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分布本身存在一定不平衡性。从相关研究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目光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以及殖民地统治下的租借和商埠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图像性、语言性的普查式定性研究为主,且多集中在建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亦存在不足。这不仅不能全面分析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特征、价值体系,错误的形成以偏概全观点;对于建筑深层的空间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内涵,也会有难以全面性完整呈现之苦。
(1)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中国建筑界对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建筑认识一直存在误解,即“现代主义思想最终在中国没有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建筑运动”。这种认识的局限性主要源于对民族主义的理解陷入过分夸大的“中国固有形式”的社会基础的误区。接受西方正规建筑教育的建筑师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的探索虽有“中国固有形式”的痕迹,但这也是在适应当时中国国情所做的努力,对“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实则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这是立足现代对传统的重新审视,在传统形式、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某种契合基础上实现的现代化转型。换言之,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中国已占主流之势,并且有着发展的相对适宜的经济、文化土壤,它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根基上生产出来的,而是一种异质文化,从弱势起步,逐渐成为一种强势建筑文化。因此,要打破“现代主义潮流没有在中国形成主流之势”的片面结论,首先,史学界从总体史观念出发整合近、现代建筑史注2注2整合近、现代建筑史观念在2003年邓庆坦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史料证明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只有从整体史观分析才能挖掘某一类建筑本体的规律性与必然性,才能对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其次,学术界要认可20世纪上半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对中国的影响,界定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厘清其与近代建筑、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相关概念的关系,唤起学术界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这类文化资源的重视。
(2)加强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专门系统化研究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任何研究均需要建立在对建筑遗产全面、准确、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对建筑遗产本体研究是整个保护工作的起点与基点。从近代建筑研究层面分析,国内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对处于“夹缝”中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研究却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将目光转向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研究显得极为重要。针对目前保护不力、研究缺乏局面,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为什么保护?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急需基础研究和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首要目标理性建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价值的合理评价体系和甑选分类机制,针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设计师、建筑师以及规划管理者提供一个可参照的评价体系;其次,系统梳理重要区域现存建筑遗产分布分类情况、建筑生存状况等基本信息,再以点连线成线对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网状知识体系研究;最后,在共性普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强调建筑本身发展的内容,关注建筑发展的历史性动态演进,重视不同区域间建筑的特征与价值、个性与共性,积极探索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跨学科研究。
(3)关注“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研究
地区性本身是带有“小历史”和“边缘性”特征的,通过最为丰富和多样的地域性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来改变一直存在的单一的“中心论”思想是关注地域性差异的主要目的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动态等因素,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分布呈现明显地域差异,以通商口岸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主,辐射到周边开埠城市,“三线”及“三线”以下的小城镇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遗产较少。“沿海的发达城市、主流城市代表了一种新兴的状况,但远不能代表全部。”中小城市的发展少了政治因素的干扰,建筑师更能回归建筑本性,建筑呈现的形式更加朴实,更具地方代表性。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就是理性主义下的功能至上,这符合中小城市当时发展的需求,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研究体系有着重要的充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