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博
有几个乘坐地铁的故事历久弥新。
其一发生在北京。刚毕业的笔者,在尚不发达的网络上,寻觅到一张地铁月票,成为抓住那一段记忆的最后一部分人。随后经历了纸版月票升级为磁卡的转变,每次出行都小心地保护着自认为珍贵的卡片。现如今,那张卡早已成了压箱底的存在。
其二发生在上海。世博会那年,采访所需,地铁出行。却不曾想在换乘时“迷了路”,早早出发感受了早高峰的热情,迟迟到达却让被访者苦苦等候。多年后又一次出差,抵沪已晚,打车不易,排队买地铁票更不易,把一张十元纸币塞进机器还被认可,尤为不易。
其三发生在深圳。也是去采访,同行人建议乘地铁。首次拿着圆圆票卡的笔者,手足无措地在出站时观察前人,发现竟和投币机一样操作,一口气还未呼出,刚从上口放进去的票卡顽皮地在下口出现。自此,这种票卡就成了某种执念。
在从“汽车人”演进为“城轨人”的过程中,从关注个体出行到群体出行,再至关注个体出行,所发生的变化除了立足行业特质所导致的视野、角度不同,还有着深刻的行业价值进化所带来的对业态模式的理解和期望。
现如今,笔者身上已经不再带卡,也不用再担心薄薄的卡片不小心从口袋跌落。过了安检,拿出手机,刷一下进站,甚至都不会打断正在收听的节目。此时回想起曾经乘坐地铁的种种故事仿若隔世,发展脉络又清晰可辨。
我们知道,经过5年多的努力,我国宣传思想工作从“正本清源”进入到“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不变与变的辩证规律。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是第一位的,解决的是去哪里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守正的实现路径,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
笔者认为,守正创新既可以指导我国宣传思想工作,更可以“移植”到我国城轨交通发展的思考上。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城轨交通发展也在从“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的历史转变中,朝着由大及强的目标前行。
笔者多次在老领导、老专家的口中听到的一句话,既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又具备鲜明的时代感,那就是“地铁是让人坐的,要让乘客乘车更舒服”。然而,曾几何时,这句话在更多场合反而听得不多。围绕着城轨交通,我们关联、延伸出许许多多细领域、新行当,加速了“城轨交通+”的融合进程,却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怠慢”了城轨交通究竟为谁服务的核心话题。
简而言之,城轨交通多年来对于规模扩大、科技进步的不懈追求,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解决在城轨交通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前的矛盾?
城轨交通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成果,足以证明我们并未忘记初心,更未忘记使命。
守正,是根基。历史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进程,守正即是要坚守正道,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就此而言,城轨交通行业做得多、说得少,甚或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如何说。然而,只要我们的精神内核和服务城市、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不偏离,守住城轨交通行业发展的正道,自然毋庸置疑。
创新,是源泉。创新,是强起来的关键,就是要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始终挺立在时代潮头。放眼世界,我们是后进者,却不是后进生。让我们实现赶超的根本动力,是坚守正道,是在守正中获得了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可以说,正是不断前行的路途中,始终坚持自我审视与适时调整,才使得城轨交通的创新兼顾了趋势引领和服务支撑。
在百度百科词条中,有关表述是: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姑且不论这一表述是否需要在行业现状背景下予以完善,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等层面的基本诉求,仍然在规范、引领着行业前行的方向。
但是,站在更高角度来看待、分析,不得不坦承行业发展的重要方位还是基于服务的升华——服务城市发展,服务人民出行,进而实现引领,促成人民群众对更美好出行体验的向往。
也只有基于这一方位,再来审视城轨交通行业发展理念的每次与时俱进,技术水准的每次突飞猛进,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城轨交通行业的担当和使命。
就像移动支付大行之道的今天,笔者也不用再揣着票卡乘坐地铁一样,当互联互通的诉求得到此起彼伏的相应,城轨交通行业自然也有着积极、妥善的应对。无论是城轨业主单位在移动支付和相互合作上的开放、包容与执着,还是协会组织从大局出发的统筹规划,无不彰显出城轨交通行业在服务这一“守正”上的“创新”升华。
放眼看去,发生在城轨交通行业的每一个焦点、热点事件,都不再是行业高昂的“独奏”,在越来越融入社会发展节奏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协奏”,让我们行业的创新,不仅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还为巨人递上了一架看得更远的望远镜。
看得远,还得走得稳、走得到。城轨交通永远不是独孤行驶在轨道上的独行侠,而是关联着千千万万乘客,衔接着一座座城市的东南西北,是集萃着行业智慧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不断为城市、为人民提供更富有价值服务的关键助力。幸运的是,在这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城轨交通行业新意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