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华,周梨洪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54)
文章编号:1674-8425(2019)09-0109-0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这一科学论述为解决好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劳动教育的讲话精神既是一个理论课题,又是一个时代课题。因此,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历程及其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不同内容和要求,以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和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为依据,按时间顺序可将我国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4个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其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2]我国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源于《纲领》中的国民教育,把包括“爱劳动”在内的“五爱”国民公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旨在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参加劳动、在生产实践中热爱劳动。1949年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1950年5月颁布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均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 “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1953—1956年,教育规模与青年学生升学就业的矛盾成了教育的主要问题,许多地区出现了青年毕业生由于无法按照意愿升学而参加游行的现象。随后,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关于忽视劳动教育、没有批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等问题,对此教育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缓解了当时青年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劳动教育得到了重视。
“三大改造”时期注重对青年学生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的教育,以专业学习为教育主要形式开展了劳动生产技术教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生就业问题,缓解了国家经济压力。当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未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劳动教育并未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受制于禁锢的社会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条件,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基于当时国家教育经费紧张、青年学生就业压力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伴随的教育需求, 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195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4]首次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一系列重要文件丰富了“劳动者”的时代内涵,把劳动教育从青年学生成才发展层面提升到国家社会建设层面,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战略意义,是自古以来中国劳动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
1957年到1966年期间,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此时推行劳动教育是为了服务阶级斗争、政治改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劳动教育被反革命集团曲解,“政治意义被过度拔高,甚至把知识与生产对立起来、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起来、把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对立起来,使劳动教育不能按照正常的内在规律进行”[5],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批判和纠正了“四人帮”鼓吹“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知识越多越反动”等错误思想,重申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恢复了毛泽东提出的“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慎重调整了劳动教育的方针定位,强调“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6]10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7]1990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和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均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劳动教育正式列入了教学计划,强调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和学科地位。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劳动教育的技术之维更加凸显,显而易见,当时我国推行并强调劳动教育是为了服务经济建设,加强现代化建设。
1995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的原则问题上,增加了教育要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要求,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增加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内容,提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8];强调“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确定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四个尊重”也被写入到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劳动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俨然成为新时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青年学生劳动教育,通过一系列规划和法律条款规定了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相关事项。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9]2015年印发的《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丰富了“劳”的内涵,提出通过劳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同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新增了“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内容。这一修订立足时代发展,体现了劳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劳动教育目标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取向。2017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作为中国第一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从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发展事业,旨在通过推进青年社会实践、青年就业创业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意见》中劳动教育被单列一条,被全面纳入到培养体系,填补了此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空位,其地位被大大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反复强调“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0],对青年学生劳动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1]。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12]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强化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投身实践、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第一次将“劳”作为一项素质要求同“德智体美”并列作为教育方针,丰富完善了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
70年来,党和国家遵循教育方针与时俱进的规律,不断发展完善对“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界定和阐述,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认知和丰富发展的过程。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论述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13]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党和国家结合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生态,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一理论源泉,形成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12]这些重要论断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新时代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识到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事业、劳动与理想间的紧密联系,让劳动价值观成为每个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的深入实践。
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加强劳动教育做出重要部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学生的劳动观是青年学生对劳动的根本认知和态度,决定着青年学生的劳动价值判断和劳动价值选择,不仅直接影响青年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更关系到就业创业态度等方面的精神特质。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西方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断涌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部分青年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逐渐功利化,缺乏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品质,并且有的学校更多关注青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淡化了劳动教育,加之家庭对子女的溺爱,导致了青年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因此,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好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更能体现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深化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点,要求他们能够由劳动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上升为课程实践学习的透彻性,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把党的教育特色和教育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也是学校技能教育的内容,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曾有学校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一项主课,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也有学校自办校办工厂和实验园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新时期教劳结合展开研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化和规范化,随后颁发了《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把劳动技术课正式列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时间安排进行了具体说明。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依然重视劳动教育,但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大纲并未作出明确的要求。在21世纪新一轮课改中,劳动教育的外延不断延伸,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被归并到综合实践课程中。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4]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单列了劳动教育内容,为学校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指出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15]。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青年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制定或修订劳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代码等。
明白劳动课程设置目的。劳动课程教学大纲要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体现劳动的科学内涵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其关键在于课程性质和任务的设置。劳动课程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实践教学课程。课程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的劳动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激发和调动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保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要通过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的本质,了解人与人、人与劳动、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和创造劳动的观念,具备一定的生产劳动技巧和劳动行为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劳动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劳动课2学分,每学期开设劳动教学周不低于1周。根据劳动的类型,劳动课程包括劳动理论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其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占1个学分。在课时分配方面,实践课程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40%,也可根据青年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结合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确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分配情况。要求形成指导、管理、教学和考核“四位一体”的劳育机制,一般由教学分管领导负责劳动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负责劳动课程教学,学生处、教务处负责劳动课的岗位设置、管理考核、表彰通报等日常工作,保卫处、后勤处等部门提供教学保障。劳动课成绩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得分构成。理论课程成绩参照理论知识考试得分判定,60分为及格分,实践课程考核工作由学生所在岗位带岗教师完成,考核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质量3个方面,实践课程成绩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划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均达到及格方为通过课程考核。由教务处汇总教学单位提供的学生劳动课程考核记录成绩,劳动综合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必须进行补考或者重修,并将其纳入学生是否发放毕业证的指标中,对无劳动课成绩或不参加重修和重修不及格的,不予毕业。
明晰劳动课程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劳动课的德育因素,将其他思政课程与劳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劳动技术项目,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环保意识,劳动实践课教学应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教师上岗前应掌握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每堂实践课都应有安全措施,以确保安全;学生的劳动时间、强度要适当;劳动实践课教学应配备教学辅助人员,协助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各单位都应积极地、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实践课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的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各教学单位要保证正常开展劳动实践课教学所需的物资、经费。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从本质上说,劳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由实践而得,实践是劳动课程培养相关内容的发源之处,社会和生产实践就是劳动教育在当下能够起作用的原因之一。当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发生演变时,劳动理论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劳动的时代内涵日益丰富,但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始终不会变,劳动教育内容的本质不会改变。
理论教学层面。其一,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视角,劳动教育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劳动本体论、劳动认识论、劳动实践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历史观,构建青年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知识理论结构,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新实践作出的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包含劳动主体论、崇尚劳动论、劳动使命论、劳动模范论、劳动光荣论等内容,夯实当代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其二,从理论与实践、史论与史实有机统一的视角,劳动教育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汉唐清等历代帝王建国治国的历史内容,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参与到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历程,深化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世界的认识,增强对劳动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劳动热情和无穷智慧,在劳动中敢于打破常规逐渐释放创新和创造的潜能。其三,从人才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视角,从知、情、意方面进行系统的劳动认同教育,讲解新生的劳动岗位和劳动工具,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知识面,为劳动实践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介绍团队精神的实质内容,明白真正的团队是一个有机整体,讲解团队合作的意义,比较个人与团队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个人如何融入团队的方法;介绍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和劳动模范的时代精神,确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认同,讲解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自觉自愿地从事劳动实践,并将自身的劳动意愿和劳动实践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献身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实践教学层面。《意见》指出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15]。其一,参与校内清洁卫生、维持秩序、文明督查等工作,一是负责部分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保证楼道地面清洁、讲台桌椅无污物,按照要求清扫水池、便池杂物,做好垃圾杂物的清理工作和卫生工具的保管工作;二是参与校园安全稳定的协管工作,协助保卫人员做好校园日常巡逻、学校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维护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治安秩序,协助主管部门开展义务消防工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三是其他临时岗位的劳动任务。其二,参加校外专业实践、义务劳动等工作,一是到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开展“社会第一课”专业实习;二是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等节假日,前往敬老院、社区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呈现出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处于“简单回归”的状态,舍弃课堂学习甚至以劳动替代学习,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劳动教育要求在课堂理论学习培养青年学生热爱劳动的基础上,培养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意见》从劳动实践平台层面,明确劳动教育实验区的建设,“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提供保障”[15]。学校作为教育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阵地,构建劳动实践体系,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劳动的魅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热爱劳动。
统筹校园资源,打造校内劳动育人平台。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与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内在需要相结合,统筹校内资源,出台学校劳动实践育人实施意见,打造校园劳动育人平台,将劳动实践育人与校园日常管理、校园资助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劳动育人浓厚氛围。其一,要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打造寝室卫生清洁等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一是设立义务劳动实践课程。以学校现有场地、条件为基础,设立义务劳动课程,将其列入学生必修课,如公共场所清洁、图书维护、校园巡逻等,让学生从简单体力劳动做起,摒弃鄙视体力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二是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校内临时工岗位,在“助管”“助研”“助教”三助岗位的基础上增加“助卫”“助维”等岗位,如进实验室给老师当助手、参与所在院系的科技攻关和开发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做事,锻炼青年学生的生活自理、实际操作及管理服务能力,一定程度上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校园的治理当中,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培养校园主人翁意识。其二,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为目的,打造理论学习与实践等学生专业技能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利用校园社团活动,如文体活动、科技竞赛等,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智力体力或是具有科研水平的劳动,丰富青年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实行奖励机制,以奖励促发展,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
利用社会资源,打造校外社会实践育人平台。畅通社会渠道,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拓宽劳动育人的社会实践途径。首先,以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为目的,打造专业实训等专业探究性劳动教育平台。一是基于学生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对口的工厂、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合作兴办产业,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入企业,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二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高智力和高科技的劳动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大力扶持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孵化工作,抓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其次,以提升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增进人民感情为目的,打造公益志愿活动等学生服务类劳动教育平台。一是组织青年学生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要建立义务劳动教育基地,如帮助社区居民义务维修家电等;二是利用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公益志愿类活动,搭建服务类劳动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让学生学会生活、善于工作、服务社会。
在整合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和劳动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物质与制度并举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是落实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有力举措,主要包括以下两大保障:
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物质保障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必备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保障和设施设备保障。经费投入保障是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年度支出计划,确保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教师参加相关专题研讨会、培训会,参与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和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经费。二是配备齐全的劳动教育设施、设备以及场所。“学校应把适应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基地等建设纳入总体建设规划,并从基本建设费和设备费中给予保证。”[17]同时,劳动实践场所也需要配备齐全。如开展劳动模范报告会必备的理论教学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以及宣传劳动相关知识所需的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文化墙、宣传栏、校报等宣传阵地。这些经费开支不仅需要制定合理比例、纳入核算体系,同时还要把劳动教育经费单项拨款,保证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经费投入和支出。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刚性的教育监督手段,是为了引导、规范学校劳动教育相关部门和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而制定的条例、规则或工作指南,对顺利开展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具有保障作用。其一,建立劳动教育组织管理制度,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党政领导部门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统一领导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各级职能部门及教职员工紧密配合的领导小组,党委负责指导制定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分管教学的校长负责劳动教育中劳动观理论教学部分,分管就业行政的校长负责劳动教育中实践操作部分。其二,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18]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是指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一是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19]根据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和学校党政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劳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一方面,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体系,青年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把基础知识内化为信念、态度、情感,并运用劳动观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劳动行为,提高自己分析、判断、解决劳动相关问题的能为以及创新劳动的能力;另一方面,重点考察青年学生把劳动观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公益劳动时、在择业时所表现出的劳动态度,在分析、处理、解决劳动相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以及其具有的创新创业能力来综合考察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只有将青年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行为能力等方面综合起来考核,评价制度才能够使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得到真正重视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