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素香
(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二科,山东 淄博 255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是所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出现脑组织的缺血及缺氧性的病理变化,而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脑梗死后经常出现的并发症,可能会引起患者下肢的疼痛、肿胀,若救治不及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近年来研究发现,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防止脑梗死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对60例脑梗死后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分析康复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男性39例, 女性21例,年龄在42岁~74岁(52.1±15.3岁),病程在1~7天(4.58±0.67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1],经CT或MRI确诊的,初次脑梗死时间在一周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可以坚持完成试验者。排除标准:严重全身性疾病;凝血功能账障碍;精神类疾病不能完成试验者。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①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转移运动及平衡训练,对双下肢重点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同时应鼓励患者主动训练,循序渐进;②中药贴敷及红外线灯照射,于患者中脘或神阙穴放置中药,同时给予红外线灯在相应穴位处照射;③相关知识的宣讲,部分患者在发生脑梗死后有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解除不良情绪,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病情的基础上积极接受治疗;④每日对患者定时翻身,做四肢向心性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血栓形成;饮食指导:⑤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包括低盐饮食预防水肿,低脂饮食,同时多食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减少刺激;⑥避免在患侧穿刺,穿刺部位重点护理,避免多次穿刺,操作熟练,减少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TT)的改变。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比较发现,给予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的凝血指标的比较发现,试验组APTT及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PT及FIB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比较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滞缓、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所引起的周围血管疾病,该病可引起下肢水肿、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严重时可能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2]。而脑梗死患者由于术后长期卧床,血流变缓,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从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凝血增加,并且在脑梗死术后进行的深静脉置管所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都可能导致血栓出现。因此在脑梗死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本项研究中发现,通过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解除患者在脑梗死发生后体内血液高凝的状态,从而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