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2019-02-18 12:22程众李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观文化产业指标体系

程众李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论文以创意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在见分析了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的基础上,从文化产业的视野下剖析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理解和挖掘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精髓的同时,并对亚太区域国家文化产业评价框架,波特的钻石评价体系和瑞嘉丽娜·罗玛(Raija-Leena Luoma)的文化产业的金字塔模型作为理论依据等现代最新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理论进行借鉴、归纳和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了在融合和升华了创意文化产业下的S生态文化观,以其作为休闲农业评价指标的文化基础,并以此作为休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风向标。

一、S生态文化观(S-Eco-Culture)的精髓及其理论模型

《易传》中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老子在《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都在阐述一个普遍存在的哲理,那就是古典哲学思想中的“太极”理念。太极中的黑白两极就具体事物而言,指构成它的阳与阴两因素。太极图所表现的的就是是交替运动的阴阳二素。这对因素互相独立但又互相对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观点也可以来分析太极理论中两个因子如何相互转化,看似矛盾的双方却在无时无刻不在相互渗透。

1.S生态文化观的理论精髓

在一个地区的休闲农业体系这样一个复杂又统一的系统中,由从业人员及行业人才、农业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环境、技术等构成了休闲农业外围圆环的基础即物质层面和基石,由宏观政策、管理制度等制度层面的因子构成了太极圆内隐因子。最后S生态文化观将人才生态观、生态资源观这类基础资源类观点与经济效益观、生态科技观等更高一层次的理念与众多文化层面的因子融合。在物质层面与文化层面的对立中找到平衡点,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进行取舍、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中解决今后发展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休闲农业看做是一太极。休闲农业这种有着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的产业,是由人与社会、经济构成的阳因子和自然生态构成的阴因子两个方面组成。同样可将人对自然的人为制约与自然界本身承载能力视为太极中的两级,将人类社会投入与自然生态生产看成又一个统一对立整体,将人的影响力与生态自然本身的驱动力看做一对因子,人类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理解为一个整体。而介于阴阳二素之间的“S”型曲线阐释着这样一个问题:虽然S曲线看似分割了对立面的统一,将经济问题与自然生态变成对立,但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动态的平衡:盲目开发资源,低效率的利用资源是对生态的破坏同时也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如果保守发展,固步自封,又会很大限制经济发展。这是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观的取舍,如何找到这个尺度和平衡点正是S生态文化观要解决的问题。

2.S生态文化观的特征

S生态文化观是一种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理论,S生态文化观涵盖了两大学科的特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既有对生态自然的尊重,又有对文化产业理念的引用。不同学科的内涵相互包容,互相作用构成了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的S生态文化指数完整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有:

第一,系统性。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因素组成的、拥有功能的整体性和行为的综合性的集合体。S生态文化观和其他理论体系一样具有系统性所具有的的包容性和变异性,这是S生态文化观不断进化与升华的重要原因。

第二,整体性与协调性。S生态文化观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同时把学科间的分歧,如生态学、文化学、经济原理等看做是关乎人类生存的所有影响因素的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不是对立,而是求同存异式的统一整体,如何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更加和谐才是S生态文化观真正的立脚点和原则。

第三,科学发展性。S生态文化观是站在宏观全局的、长期性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它即考虑了经济发展活动的可持续性,也同时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S生态文化观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

1.从S生态文化观视角理解休闲农业概念

从休闲农业个体行为角度来看,农业休闲化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人们需要休闲农业体验的经历的动机不外乎求新、求乐、求异。消费者主要还是追求一份消散多年的乡土气息的缅怀,一份独特的感受和记忆,而并不是单纯为了购买几份有机蔬菜、水果,或者简单观光一下而已。

随着S生态文化观的慢慢发展,现在已经逐渐变为相对成熟的理论。这就更好地让我们将其看做一个发展理念来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因为S生态文化观的内涵与休闲农业发展的初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休闲农业的发展的初衷。S生态文化观展现出的基础意义之一也是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当高质量的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服务被人们广泛接受之后,休闲农业就会有更加自由广阔的定价空间,这才能是休闲农业不会忙于自己的利润,降低服务质量。其次,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的休闲农业,其产业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类“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以人为本、尊重人类和文化是S生态文化观和休闲农业的核心所在。再次,对自然环境无穷无尽的索取来寻求发展的老思想的转型,也使得休闲农业能围绕S生态文化观寻求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更有创意的发展。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到感恩回馈式发展也是S生态文化观和休闲农业的共同点。

依据以上的分析,从S生态文化观视角可以这样定义休闲农业:以传统农、副产品和农业工艺为道具,以休闲文化和生态文化为舞台,以创意文化产业为新兴立足点的提供农业体验的文化旅游形态。也就是说,休闲农业是以尊重人性,保护生态自然、持续发展、创意文化为原则,适度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如地理空间、农业工艺、生态环境等,在满足人们体验农业的同时,休闲身心,也为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经济门类。

2.关于休闲农业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有坚强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这里所说的理论基础,是指对构建评价体系的理论和方法起到支撑或指导作用的理论。对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我们从指标框架,测度变量,产业链结构三方面考虑。这里我们选取了UNESCO Jodhpur论坛所提出的亚太区域国家文化产业评价框架,波特的钻石评价体系和瑞嘉丽娜·罗玛(Raija-Leena Luoma)的文化产业的金字塔模型作为理论依据。

(一)指标框架理论基础

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从全面性,文化性,科学性,持续性等多方面出发,选取了亚太区域国家文化产业评价框架作为体系框架建立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最早由UNESCO Jodhpur论坛所提出的。UNESCO Jodhpur论坛提出评价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从文化资产(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和文化产出(产品及服务)三个方面来考虑。文化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文化投入;而文化产品及服务成为文化产出的象征。

论坛提出用产业影响力来衡量文化产业的产出状况,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它在三个方面的影响力来体现: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其产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产出效率等。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艺术创造这三个方面。介于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影响,主要是从就业以及从业人员的收入方面来考虑。

文化产业的投入状况用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驱动力因素来衡量:社会组织与价值、人力资源的开发、文化资产管理、技术发展、政策环境与基础设施(法律框架,机构组织框架,融资框架,物理基础设施)。对于目前国际上没有确定和统一政策指导的文化产业,文坛文件中强调在文化产业发展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二)产业链结构理论基础

产业链的结构特征是衡量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技术经济不断更新的条件下,产业链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产业链的变化实际上是产业分工的变化,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通过知识的分工和知识的共享创造递增的报酬,从而使得产业不断发展演化的价值链和知识链的结合。关于文化产业产业链结构的确定,主要依据芬兰学者瑞嘉丽娜·罗玛的金字塔模型。

罗玛认文化产业有两层含义,即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文化产业因不同因子组成而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哪种因子会成为主导因子。在产业链金字塔模型中,文化产业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有经济技术和艺术三个因子组成了金字塔的三角支撑。瑞嘉丽娜·罗玛的金字塔模型很好的展现了构成文化产业产业链各个组成部分的循环作用机制,但是该模型明显只展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文化产业的来源,将经济、技术和艺术来剖析文化产业,并没有很好的找出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集合的动力机制,尤其是模型中缺少了“人”这个重要因素,这是该模型的主要不足之处。

(三)测度变量理论基础

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是测度变量指标的选取标准。休闲农业产业的测度标准需要具备测量方便,易于量化,能够对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休闲农业进行比较等特点。本文研究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所产生的指数测度变量的选取主要依据波特钻石评价体系(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见图 1)

钻石评价体系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钻石评价体系最早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原因,即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研究。波特对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的研究之后认为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投入要素,需求要素,市场竞争及产业战略,相关支持产业和政府行为等五个要素。加上机会等辅助因素与五个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其中,生产投入要素,需求要素,市场竞争及产业战略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共同构成钻石评价体系主要的框架。休闲农业产业具有产业属性,具有产业一般发展规律。因此在评价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时,可以参考钻石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图1 钻石评价体系

3.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评价,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状态,更是要从对休闲农业的资本和资产投入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对其发展的创新和潜力进行挖掘,对支撑和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因素要进行尽可能的剖析。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必须要科学、恰当,因为只有符合一些原则才能使直评价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就要求休闲农业指标体系不仅要全面地反映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项重要因素,还要做到客观、合理、全面。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了下面各项基本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设置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关注系统要素的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全面地评价休闲农业。

第二,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建立在对休闲农业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从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出发;指标的设置要有相关依据,各指标要求概念清楚、内涵明确,准确性、适用性、代表性、独立性强;指标的组合应该层次分明,能集中反映所要评价的要素;指标的数据应该有可靠的来源;指标处理方法的选择要科学;所建立的模型应经得起检验。

第三,简洁性原则。指标的选取须有代表性,指标体系力求简洁,不盲目追求繁琐和高深,在涵盖所有评价信息的基础上,尽量精简指标,以便节约评价的时间、成本、精力,使后续的评价便于实施。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为对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评价提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数据要可获取、资料要可收集。

第五,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在评价指标的性质关系处理上,以定量指标为主,尽量选取能用客观数据表示的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采用合理的定性描述,再通过数学处理方法转换成可统一量化处理的数据。在指标体系的处理上,既要求使用客观的定量分析,又要求准确的定性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才能增强结果的可信度,使指标体系更准确。

第六,规范性原则与特殊性原则相统一。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休闲农业具有产业发展的一致规律。同时考虑特殊的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

4.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概念框架

要发展休闲农业需要有投入和外界驱动力。发展休闲农业是欲求其对农业和第三产业结合与发展,加快城乡结合一体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要体现效率。图3为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的概念框图。

图2 概念框架图

从图2可以看出本框架以投入为源头,以产业驱动力为经济循环的动力,最后分析休闲农业的产出情况。生产要素和资本资产的投入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这里即包括生态-文化资本的资金投入,又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等关注度的投入,最后还需要加上生态资源的天然因素。而休闲农业的外部环境可以提供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这里的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管理上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管理、甚至在网络和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上也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动力。休闲农业的产出即休闲农业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希望在投入,驱动,产出因素间能产生循环和相辅相成的效果,最终能对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提供帮助,再加上基于S生态文化观的考虑和审视,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效果:经过文化资本投入之后会产出的产品和服务,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优势互补情况下继续促进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入进来,形成新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推动使得休闲农业的产业规模扩大,效率提高,整个休闲农业在不断提升的状态中发展

(二)指标框架

总框架以S生态文化指数为基础,在参考2005年UNESCO Jodhpur论坛所提出的亚太区域国家文化产业评价框架之后,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和驱动力,用文化产业金字塔模型阐述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休闲农业满足文化产业的原因,并结合了休闲农业现有的发展状况(见表1)。

表1 指标总框架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书构建的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研究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第一,本文是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的问题讨论,同时也是对S生态文化观的一次深度理解和升华,这有别于传统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不单单局限于对休闲农业本身的资源资本,经营情况等常规的因素进行评价,更是将休闲农业放在文化产业的高度上,对休闲农业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和角度去看待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和战略意义。

第二,主要侧重于硬件、软实力等方面,考虑了人的因素,也关注了人的参与度。该指标体系旨在提高基础经营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引导政府,民众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同时不断提高人民对休闲农业的参与水平,也提高更广泛程度上不同人群的共同参与。

当然,本指标体系还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休闲农业,在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新兴事物,也将逐渐被纳入考察范围。

2.研究启示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照前两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我们不难发现在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下的休闲农业是一种新立意新角度的文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不但要求休闲农业未来朝向专业化、服务化发展,也要求休闲农业更贴近产业需求,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思考:

第一,树立全民休闲(Leisure for all)意识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逐渐出台详细的、适应本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行政法规,给休闲农业发展以正确的引导。同时也为了树立全民意识,给人民营造一个生态健康、文明和谐的休闲农业体验环境。让休闲农业不再孤立于一片地区、一种文化和一个停滞不前的经营环境。

第二,休闲农业发展应走向创意文化产业之路

休闲农业本质的内涵和天然的属性决定了休闲农业发展不能像既定旅游与农业结合的简单发展道路前行。将休闲农业与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即是一种大胆尝试也是天然属性的暗合。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细致化的挖掘休闲农业发展 潜力,我们才能把休闲农业转变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资源。

第三,生态-文化资源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又一个核心

依靠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等天然优势所构建的休闲农业只能满足一时的发展需要,只有重视在生态基础上对文化的引用和对生态文化观的深度挖掘,才能更有创造性的指导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

最后,如何才能应用本文所构建的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休闲农业发展内在潜质是我们未来仍将面临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文化观文化产业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