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分类研究

2019-02-18 10:01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文化

姜师立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规模庞大的航运工程体系,同时又是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廊道。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到元明清大运河贯通,再到近代,大运河沿线一直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贸兴盛、科技先进、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地区,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最活跃的地区,文学、艺术、戏剧、书法绘画、音乐高度繁荣,天文学、医学、农学等科技先进,名家辈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来分类,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作一个探析。

1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要讨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概念,首先要讨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载体——大运河的概念。现在业界和学界对大运河的称谓比较乱,有说京杭大运河,有说南北大运河。笔者认为,自从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后,中国大运河应该成为大运河的专有名称,无论是讨论大运河遗产保护,还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应该指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指我国自春秋时期开凿邗沟以来,先后在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元明清运河)及浙东运河的总称。中国大运河地跨南北,北至北京,南抵杭州,东达宁波,西到洛阳。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相交汇。本文讨论的大运河文化范畴为中国大运河的范畴,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其延伸段浙东运河的文化。

从地域上看,中国大运河流经6个省、两个直辖市共35座城市,全长3200Km。这里计算的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主线部分的总长,减去了其中重复的部分。中国大运河流经市域面积31万多Km2,占陆地国土面积3.2%。

从功能上看,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近900Km在正常通航,发挥着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功能。中国大运河沿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22%(2008年),沿线35个城市GDP占我国GDP总量的25.08% (2010年)。

从价值上看,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悠久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是这样评价中国大运河的价值的:“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中国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载体——中国大运河。

那么,什么是大运河文化呢?目前,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术界对大运河文化都没有一个准确定义。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只是提出“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是依托于运河这一实体产生的,并随着大运河的历史变迁而形成和发展、创新和升华。”[2]但对什么是大运河文化并没有回答。江苏省编制的《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也没有对大运河文化的概念提出定义。国内众多的研究者也尝试着对大运河文化的概念进行定义。有研究者认为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非国家因素。一言以蔽之:大运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与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共同融合出的独特的江河文化,并紧密与中原文化相承。”[3]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首先,从地域上将大运河文化界定于京杭大运河文化在范围上就不科学。其次,将黄河流域文化作为大运河文化的核心也不合理。大运河文化应该是跨区域的,涵盖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它的核心显然不是或不仅是黄河流域的文化。学者张友茂认为:大运河文化是“中国漕运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从文化内涵上并不能完全概括大运河文化,特别是缺少了思想领域的内容。

要解读什么是大运河文化,首先要对文化定义。一般的文化定义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族群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人类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哲学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王永波先生在《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中提出:“运河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跨自然水系的通航、漕运,促进运河流域不同文化区在思想意识、价值形态、社会理念、生产方式、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等领域的广角度、深层次交流融合,推动沿运河流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网带状区域文化集合体。”[4]

按照以上关于文化的定义,笔者在《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一书中就给中国大运河文化下过定义:大运河文化是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5]中国大运河见证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流经了6个省、2个直辖市、35座城市,中国大运河在地理上吸纳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兼收并蓄,交流融合,汇聚成个性鲜明的中国大运河文化。

2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特点

中国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贯通南北的唯一交通大动脉,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而且在其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中,吸纳沿线各个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明成果,积淀形成了内涵深厚、千姿百态的运河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收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楚文化、吴越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大运河文化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上还是精神文化上,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因此,运河文化不单是一种乡土文化或商业文化,而是一种以交流、开放、融合、进步为特点的动态文化。

表1 中国大运河文化典型的时间与地域性特点

2.1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时代和地域性特点

安作璋先生在《中国运河文化史》一书中写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其所以存在着文化上的多元化,是由于各个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起的社会条件的差异,生活习俗不同所带来的文化背景的各异,军事上的封建割据所形成的政治上的隔绝,这一切都足以造成区域文化的不同特色。随着运河的南北大贯通和迅速开发,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与繁荣,这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接触、融会、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7]

大运河在千百年的疏浚、修筑过程中,其流经的各个城市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为沿线城市提供着地理、交通、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同时,也促使运河两岸的城市自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渊薮的城市共同体。经济上联系着南北、东西,在文化上横贯着京津、燕赵、齐鲁、淮扬、江南、中原等区域文化。表1从总体特点、地域性特点和文化特点三个方面,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典型时间和地域特点进行了列表分析。

2.2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与功能特点

那么,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国大运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交流。大运河首先是为了漕运的目的而修建的,大运河的原始功能是运输,而货物运输与人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这才有了大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文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包容与统一。善于沟通、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是大运河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就是沟通。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的愿望,便不会有文化的诞生。这一点,对大运河文化的发展更加重要。运河的本质也是沟通。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它不仅直接串联起南北,沟通了黄河与长江,而且间接地连接起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中国文化大格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联系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是古代东方主要的国际交通路线之一。运河上的洛阳、宁波分别是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这两座城市,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流和人际交往,也影响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无论是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游历中国,都是通过运河。胡乐、胡舞、胡服,在运河流域风靡。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沿着运河传播。兼容并蓄中,中华文明得以丰富。

二是扩散与开放。大运河为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通道,体现了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人类价值的交流。大运河与长城,人们往往把两者比作中国版图上一个大大的“人”字,皆是人类智慧的伟大体现,其实从深层次看,二者有很大的不同,长城之修建是防御型的,客观上阻碍了多民族之间的往来和交流,而运河之开凿是贯通水系,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与统一,换而言之,长城是“对外闭锁”,而运河则是“对内搞活”。大运河的开通与整修,则不仅直接刺激与活跃了中国区域间的物流与人际交往,同时也影响到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及其路径。大运河的开通,使东部地区与中原,南方与北方的联系更为直接而紧密,带来了大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加上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沟通,使运河流域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区,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

三是创新与发展。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又一特征。千余年来,大运河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沿大运河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大运河文化传播方式,呈现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大运河是古代东方世界主要国际交通路线的组成部分。隋、唐、宋时期大运河的南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明州港(宁波)、泉州通向海外诸国,西端则从洛阳西出通过横贯亚欧内陆的“丝绸之路”通往中亚、欧洲,元代以后则由于蒙古帝国的建立使欧亚大陆交通畅通。大运河使中国与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与亚洲、西方的僧人、官员、商人、传教士、旅行家、使团等频繁由运河南来北往中国内地,并经由海上、陆上交通,形成了古代中国与亚洲、欧洲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古代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3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分类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廊,沿线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运河沿岸各种文化节庆及带来的品牌符号,有各地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余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大运河孕育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景观,且不说其漫长的河道、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就是那些厚重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民俗、史学等等不同领域的精神镜像也数不胜数。

那么,对中国大运河文化怎么分类呢?聊城大学李泉教授提出,运河文化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运河的本体文化,又包括物质、非物质、制度文化三种。物质的文化即运河文化遗产,非物质的文化包括观念、思想、信仰、礼俗等,制度文化则是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文化现象,如漕运制度。第二个层面,是因运河影响,在运河区域产生的文化现象,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等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学、风俗等市井文化。[8]这种分类有一定的道理,但缺点是这两个层次相互交叉,界限并不分明,同时无法分清什么是运河的本体文化,因为制度文化如漕运实际上已经不是运河的本体文化了,而且也无法回答运河的区域是什么,是运河流经的城市了?还是运河影响波及的区域?还有人将大运河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建筑、文学等;大众文化,指沿途习俗、仪式、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深层文化,指价值观取向,即黄河文化延伸出来的那种民族精神,早已渗透在大运河文化深处。”这种分类显然不太合理,建筑、文学怎么就是高级文化,高级文化怎么对应深层次文化?还有人将大运河文化内部结构分为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但这显然不完全是对大运河文化的分类。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的吴欣教授则认为:“运河文化的内涵包括了技术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三大类”[9]。吴欣教授的分类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能涵盖中国大运河众多的文化类别,特别是其第三类社会文化的概念不太清晰。

表2 中国大运河文化分类表

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大运河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是指与大运河相关的各种遗存所代表、蕴含的文化,以大运河沿线遗存的“物”为基础,其载体是大运河沿线的运河文物遗存、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以及其他关联遗存。通过这些遗存,可以充分了解具有突出地域人文特征和时代特色的漕运文化、造船文化、水工文化等,梳理出周边城乡建设与运河关系的发展脉络。第二类是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是指与大运河相关的各类非物质遗产和传统习俗等为代表的文化,以大运河相关的“人”为基础,其载体是与大运河沿线的手工技艺、工程技术、戏曲文艺、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餐饮习惯、礼仪规制等。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等,能够更好理解和继承在长期历史变迁中大运河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三类是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是指大运河数千年历史中在推动南北融合、东西交汇、中外交流过程中逐步凝练、升华形成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其载体是大运河沿线乃至全体中国人所具有的伦理道德、理想信念、情感性格等。[10]这一分类从运河文化的产生上进行分类,科学性较强。但是还有不足,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和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界限不明显,如运河工程遗存既反映了水工文化,也反映了工程技术;运河沉船既反映了造船文化,又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又与第二类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如戏曲文艺、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餐饮习惯、礼仪规制等相交错。因此,这一分类也不尽科学合理。

笔者以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分类,以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领域三个部分分类更为科学合理。物质文化中有大运河水工文化、大运河建筑文化、大运河园林文化、大运河城市文化等类别,非物质文化中有大运河文学艺术、大运河非物质文化等类别,思想领域中包括大运河宗教文化、大运河商业文化等类别,当然有的文化类别是既有物质的成份,也有非物质的成份或思想领域的成份,如大运河漕运文化既有思想的层面,也有物质的层面,还有大运河旅游文化既有精神层面,也有物质的层面。但不影响大的三个部分的分类(表2)。

因此,中国大运河文化是指中国大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在地域上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特征是包容与统一、扩散与开放、创新与发展;内容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领域。具体大运河文化分类上包括表2中十个类别。

中国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文化,不仅具有丰硕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廷皓先生建议:“要研究大运河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建设,体现的是中国的文化自信。”[11]笔者认为,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上要兼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强化精神内涵挖掘,发挥当代文化价值,促进对外交流开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要通过“保护好”,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提升保护水平,划定保护空间,严控开发强度,实现各类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通过“传承好”,加强记录保存,鼓励传承弘扬,倡导教育实践,再造保护传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空间。通过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等。要通过利用好,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运河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在大运河沿线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要通过“利用好”,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同时又通过大运河经济的大发展,推进大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国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文化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谁远谁近?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