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发凡

2019-02-17 10:41邓水兰
艺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造物

邓水兰

【摘要】 针对艺术学学科学人们对《考工记》的色彩研究文献中“以偏概全”与“不成系统”的现象,通过以社会学为理论支撑,从造物色彩学的学科高度,基于《考工记》中百工的造物色彩事象,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着力于挖掘《考工记》的造物色彩与建构《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发凡,建构《考工记》造物色彩学的本体论、设计论、制度论、文化论、价值论、审艺论与误读论,不仅能够全局性地关注《考工记》造物色彩,还能从学科的视角对其进行理论建构,为色彩学学科填补造物色彩学中的《考工记》造物色彩研究空白。

【关键词】 考工记;造物;造物色彩学;《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自艺术学科独立为门类以来,学者们掀起了对《考工记》的“关注热”。《考工记》作为先秦造物活动规范化的文本载体,展现了百工的造物科学与造物人文精神,是百工造物活动的指导手册。百工造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特定时代条件和历史情境等外生态因素是造物活动的制约因素之一,造物活动的制约因素之二则是对“材美、工巧”的“物”本体诉求。在造物规范化生产模式的规约下,百工对造物之“色”的选择也是成系统的,其造物色彩的运用,在“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1]906的“四合”造物价值观引领下,形成了相应的造物色彩规范。本文通过对《考工记》原典及其周边(研究论文与研究专著)的调查与研究,以社会学的理论为切入点,以造物色彩学为学科视点,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对《考工记》的造物色彩进行系统性研究,以建立起《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

一、何为造物色彩学

造物色彩学是针对造物色彩研究的学科,即是对各种造物色彩的事实、原理、规律等造物色彩事象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一)造物色彩学的“学科”视点

造物色彩体系作为色彩学学科建构的系统内容之一,以学科视点来审视“造物色彩学”,来扩宽、推进色彩学学科的研究范畴。以学科的视角:1.从学科从属关系来看,造物色彩学从属于色彩学。2.从学科构架逻辑来看,造物色彩学由造物色彩的内生态系统与外生态系统组成。3.从学科研究范畴来看,有造物的类型研究、用途研究、形制研究等。4.从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可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

综上,从不同角度看,造物色彩学是一门研究造物活动中关于所有色彩问题的系统性学科。

(二)社会学取向的造物色彩学

社会是造物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造物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又反向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规律的学科。以社会学的视角切入造物色彩的研究,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反映与塑造关系(图1)。

在社会学理论的介入下,造物色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造物色彩的社会文化本质与文化因素。2.造物色彩的社会群体生活与生产方式。3.造物色彩的社会管理制度与制约因素。4.造物色彩的社会群体价值与审艺认同。因此,社会学取向的造物色彩学研究,包括两方面:一是以社会来看造物色彩;二是以造物色彩来看社会。

二、建构《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

(一)关注《考工记》造物色彩学

《考工记》中有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六大类30个工种,在不同的工种造物活动中,造物已经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目前艺术学科的学者们《考工记》的研究都集中于造物思想、工艺、规范等,研究专著都为释义性的解讀(1),针对其造物的“研究”专著空白,针对其造物的色彩关注也为空白。面对这种已经形成的《考工记》研究显学,以社会学为视点结合色彩学的学科建构,使之与《考工记》的造物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对《考工记》的造物色彩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解读中国特定社会语境下的造物色彩文化,推进人们对造物色彩的认识与理解,提请对中国“设计”艺术历史的关注。

(二)《考工记》造物色彩本体论

1.百工造物系统中的色彩

《考工记》中,除抟埴之工外,其它五类中的工种都与色彩相关,图表1中针对原文记载,分别列出了与“色彩”相关的叙述语句(摘自清代阮元校刻的善本《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出版)。由图表1可知,从以“色”选材、以“色”为造物进程情状判断、以“色”来规范物的装饰、以“色”来彰显人的身份地位,到以“色”来评价“物”的优劣,“色”的“标准”几乎贯穿于百工造物的全过程。

2.百工造物个体中的色彩

百工造物过程中,在“四有”的造物价值观引领下,不同工种与“色彩”的关系各不相同。将各工种的“色彩”与其造物相联系,则有:(1)木工中的轮人、弓人与刮摩工以色选造物所需之材;(2)攻金工、攻皮工与设色工以色清造物进程之状;(3)皮工鲍人以色辨造物产品之质;(4)色工画缋以色规范画衣之事;(5)木工梓人以色表达礼制;(6)色工钟氏以设色技艺来实现工艺;(7)木工匠人以白灰饰墙来提升宫室之明亮。

综上,在不同工种的造物体系中,“色”在造物活动过程中都为“在场者”,且造物之“色”有其内在性与外在性的规范化系统。

(三)《考工记》造物色彩设计论

因百工集设计者与制造者为一体,在“产品”的生成与作用于受众的过程中,其“色彩”行为,对物质载体——材料的选择、加工与“消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以色辨造物材料

“材美”是百工的造物原则之一,选材是造物必备的知识技能。材料即是产品造型的物质条件,其本身又具美学价值[2]37,不同工种的造物,其选材标准之一是以材料的色彩为标准:(1)轮人以青白选毂材;(2)弓人以“赤黑”“青白”、选用“干”“角”材,以青白、赤白、火赤、黑、筋腱色、黄色来选胶材;(3)矢人以栗色选箭杆(图2-4)。

2.以色辨造物情状

“工巧”是百工造物原则之二,在造物进程中以材料加工技术体现。在先秦的手工业生产时代,百工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色彩现象,成为其材料加工程序的判断条件之一:(1)栗氏以青色辨冶铸之时;(2)鲍人以白色辨洗涤之时;(3)钟氏以色辨染色工艺进程,染羽以朱砂粉作为染料之一,染织羽毛的不同染色次数会使羽毛呈现不同的色彩。

3.以色辨造物质量

“为良”是百工的造物追求,是设计与制作共同的作用结果,其“产品”要被受众接受才是完整的、有生命的产物。被受众接受的条件之一则取决于产物本身的质量,在设计者、制造者、受众对产物的判断过程中,产物的色彩即质量判断条件之一。皮工鲍人所制的皮革要如茅莠花一样白才是质量优良的产物。

(四)《考工记》造物色彩制度论

造物色彩的制度论是对造物色彩现象在政治制度规约下所呈现的形态特征研究与色彩作为政治符号参与制度构成的方式的互动关系研究。

1.“礼制”规约下百工的造物色彩行为

《考工记》百工六类的造物“职业”活动在周礼的统治下,器物的设计及制作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在“礼制”的规约下,百工以礼的规范来指导造物的色彩行为,造物色彩形态成为礼制制度的物化表现之一。周礼中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其中的嘉礼则指亲善万民,包括饮食、昏冠、宾射、飨燕等礼。[3]96古人以射为礼,梓人以五采画五正之侯服务于射礼,根据《周礼·夏官·射人》:“若王大射,則以狸步张三候。”[4]643可见,以内二尺为朱、白次之、苍次之、黄次之、黑次之的五采侯并非大射礼的候,且“以射是相尅伐之事。”[5]1649所以五正之侯具制服、约束、克制之意。即在天子大射时为“九节,五正”即画五采;诸侯为“七节,三正”即去玄黄;大夫、士、卿等为“五节,二正”即又去白青,以画朱绿。五正候、三正候、二正候,以色表尊卑之差别。

2.百工造物色彩符号参与“等级”构成

在“礼制”器物的色彩也成为使用者身份等级的象征之一,使礼藏于器,以色彩作为符号来显身份等级,造物色彩也无意识地承担了维系政治权威的重任。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玉器进入“礼”领域被使用的第一高峰期,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玉器制造业的发展,玉器被赋予了等级分层作用。《说文》:“以玉事神。”根据先秦时期人们的天地观念,玉用于人神沟通,且天子才拥有这般神力,所以天子具有最高权威。玉人之事,是为朝聘、祭祀、聘女等礼仪所用,且玉器的使用上,以天子用纯色的玉(2)、上公用杂色的玉石为玉器色彩规范,体现等级尊卑。将器物色彩作为阶级的符号代表,又强化了玉器色彩使用主体的等级尊卑之制。

(五)《考工记》造物色彩文化论

造物色彩文化论是指在艺术学科范畴下分别对造物色彩的文化背景及作为文化构成的造物色彩本体进行研究。《考工记》的造物色彩文化作为造物文化中的子系统,一是从造物色彩文化创造角度来进行综合性把握。二是关注人与造物色彩文化间的关系去来探讨造物色彩文化中人的色彩行为自觉与造物色彩自觉。

1.祭祀行为规约下的祭器色彩

造物色彩形态的背后,具有内在的文化规定,在整个社会文化形态下,受主流思想的约束,形成了造物色彩选择。天子在巡守时,以马为祭品,先杀马再以瓒作灌礼祭山川。与人做瓒,因山川为地神,故用黄金做勺;内涂朱漆,是以示人神沟通,且朱色常在礼仪场合中被使用;外以青金装饰,是因“青金乃金之精者也”[6]337,是以此来显示对神的尊重,以此来达到祭祀的目的。

2.宇宙观念导向下的画缋五色

古人造物尊崇“尚象”,且此时的宇宙观念为六合,即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上下构成的空间观。在宇宙观念意识形态的导向下,造物色彩也形成了五方五色之说,但五色并非固定的色彩,而是一种现象之色,仅取象之意。《考工记》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在《考工记·画缋》中:“画缋之事,杂五色。……地谓之黄。”[1]918据清代阮元对《考工记》中画缋之事的校刻与汉代郑玄注、唐代贾公彦疏对《考工记》中画缋之事的解释,都提到“六方有六色”。可见,画缋为衣,其杂五色实为六色所象,六方对应于六色,天与地相对,谓之天玄地黄。在六方的空间认识下,形成了“六方色”意识形态(图表2)。

3.《考工记》造物色彩文化的创造

作为文化本体的造物色彩,是人根据造物形制的内在规定与造物色彩的外在环境因素来进行创造的,人与造物色彩文化是一种互为的双向建构关系。《考工记》的造物色彩文化,从文化创造的角度看,是人与物的一种交互作用产物。一方面,百工是造物色彩文化的创造者与生产者。另一方面,透过造物色彩文化的反作用,指导了百工造物活动中对色彩的选择。即作为等级观念深植的时代,造物色彩也作为等级符号被规定,表现为在玉器的色彩使用上,且作为人神沟通的天子所用的祭器,有特定的色彩形态要求。

(六)《考工记》造物色彩价值论

造物色彩价值论是指包括实用、功能、伦理等在内的各个价值形态共性的“价值一般”。百工造物的过程即价值创造的过程,其价值在造物主体与客体、物与社会、物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实现。

1.百工“四合”造物价值观下的色彩认知

造物色彩价值存在于百工的造物活动之中,造物价值的实现就是造物者的最高标准。造物色彩在百工的色彩价值认知指导下,使造物色彩形态的存在变得有目的、有意义、有价值。《考工记》中百工造物的过程包含了对材料的审查与对材料的使用,在“四合”的造物原则指导下,百工对色彩的认知成为造物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其一,百工以材料之色来辨别材料的优劣;其二,百工以造物产品之色来辨别产物的质量;其三,等级观念调节百工造物色彩的行为。

2.受众认同下百工造物色彩价值的实现

百工造物色彩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物的潜在色彩价值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被激活、被认同,同时潜在的价值存在又制约认同行为,二者间相互作用。在分职严密的制度规约下,百工的造物对针对于不同的物需求指向,创造出不同面向的造物色彩价值,以得到不同使用主体的认同。其一,得到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的色彩价值认同;其二,得到不同使用场合的使用主体的色彩价值认同。

(七)《考工记》造物色彩审艺论

造物色彩审艺论是研究造物者与受众对造物色彩的审视判断及其色彩行为表现,旨在以艺术学的本体视角来对造物色彩艺术进行审视,建构造物色彩审视主体的独立性认识、审视、守候、选择与表现。

1.造物色彩审艺指导下百工判别表现造物色彩

《考工记》中的百工造物,在造物色彩审艺论的视域中,其造物色彩的现象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百工对造物色彩的认知与表达,主要体现在:(1)百工对造物材料色彩的独立选择;(2)百工对造物进程色彩的独立判别;(3)百工对造物色彩行为的独立表现。二是造物色彩帮助百工实现造物价值的作用。

2.造物色彩审艺引导下受众审视领悟造物色彩

人们从审艺的视角是易于发现造物的艺术学内涵的。[7]52将造物色彩与审艺相结合,以审艺的视角,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对受众进行引导。一是使受众认知和审视造物色彩事象,主要体现在两点:(1)感知生存环境的造物色彩价值;(2)审视自我身心的造物色彩需求。二是能使受众认识和领悟百工造物的色彩行为,帮助受众自身形成对物的合理需求。

(八)《考工记》造物色彩误读论

在《考工记》中的30工种涉及到的色彩事象共14项,分别为攻木之工6项、攻金之工1项、攻皮之工2项、设色之工2项与刮摩之工3项。但现有《考工记》色彩研究中:(1)研究都以“画缋”之色为主,且将画缋的五色概之以《考工记》的所有造物色彩规范;(2)学者们对“画缋”中的“五采”之源流众说纷纭,对五方、五色、五行之源流关系不明;(3)现存研究对梓人“五采”与画缋“五采”的解说不一,没有达成共识。

1.画缋“五采”之源流误读

从现有的对《考工记》的色彩研究文献来看,有的学者认为《考工记》中的五采就是五行五色,或有的学者认为是与阴阳五行所对应,亦或认为是五方五色,都各执己见,这里旨在将《考工记》中的五采源流进行梳理。从“五采”的词本身来看,有中国人的尚五意识,彩是色的同义词,古文写为采。[8]22由五帝之说,“至数字必以三五计算者,则因汉民族思想,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故尊三重五”[9]27。“缋”,通绘,《说文解字》:“缋,五采之绣也。”[10]26《考工记》中的画缋五色,在行文中实为六色,六采对应不同的方位,且为现象之色、观念之色。首先,在古文献中:汉代郑玄注、唐代贾公彦疏、经彭林整理于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周礼注疏·下》与清代阮元校刻、1980年于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认为六色是奉六方有六色之事;1988年世界书局出版的《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中,认为六色是取古人观象之色。其次,在相关文献,如《礼记·礼运》与《周礼·春官·龟人》中,认为画缋中的五色为奉方之色。再次,在现有的对五行五色、五方五色的文献研究中:肖世孟认为“五行说”来源于商代发端至西周、春秋时代依然盛行的“四方”“四国”等方位观念,西周晚期之后,“六府”“五材”观念才逐渐形成了五行观念[11]192,即五行与五色相配晚于五方与五色相配;陈彦青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五色观念已经初有建构,此时与之后融入阴阳五行观的五色观念有不同,且由五材构成的五行和色彩之间还没有形成联系[12]38;闻人军认为阴阳五行则至战国时最初发生,到了秦汉时期才盛行,且与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影响。[13]178

综上,五色与五方、五行、阴阳五行的关系发展,是有一个时空关系的,即先有五方,再发展到五行,再发展到阴阳五行,而色彩早在人们的方位意识下与之相联系,形成了与人生活相关的方位色系统。基于《考工记》的成书年代与作者,所以画缋五色并不能肯定是出于五行五色或阴阳五行观念色,因此,则可以认为画缋之五色是因人们的宇宙空间观念,将方与色的相配而产生的观念之色。

2.梓人“五采”与画缋“五采”误读

《考工记》中不仅画缋之事有“五采”,木工梓人为侯也有“五采”。但画缋为画衣绣裳的工种,为六方六色,因天不可谓之黑,故玄黑同色,而梓人制五采箭靶,是以五采画正之侯。画缋五采为广义的现象之色:(1)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天玄、地黄,即为天地四方之象六色,而非实指之色;(2)青与白相对,赤与黑相对,玄与黄相对,两两分别形成新的色彩;(3)青与赤相交,赤与白相交,白与黑相交,黑与青相交,分别组成不一样的花纹,为十二种不同意义的图案文章;(4)画土、画天、画火、画山、画水等各有规约,且要合理调配四时五色;(5)画缋先施五采,然后再施白粉勾勒,以衬托画面的光彩和鲜亮。故画缋之五采所蕴含的除了设色技巧与取象之色象外,还蕴含着宇宙空间观念、色彩搭配观念、尊天敬神观念与阶级观念。

梓人五采为狭义的具体之色。古代的射礼可以分为大射、乡射、燕射、宾射,《考工记》中梓人之侯为宾射服务。宾射是诸侯之间会盟或朝拜时所举行的一种射礼活动,射于王庙,使用三种箭靶,绘制五采,寓以文德接待远方客人之意[14],在天子大射画时五采、诸侯去玄黄;大夫、士、卿等又去白青,以画朱绿,即为尊卑等级之色。五采之侯为中央朱方二尺,白次之,苍次之,黄次之,黑次之,五采之侯为具体所画之色,其中有朱、苍与画缋五采中的表达不同。“朱”为赤的一种,其一是指朱砂的设色材料;其二是“朱加言成诛,与杀、色的意思类似,表砍头见血,朱比赤尊贵。”[15]44“苍”为青的一种,其一为颜色词,指发灰的青;其二苍不等于青,如苍天,是春天的天空,比较朦胧,非纯正的青色。[16]40所以作为春季的宾射之礼,一要根据尊天而设含苍色之侯,二要根据等级设含朱色之侯,且朱色中为二尺画正。故梓人五采为具体之色,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礼仪观念的体现。

综上所述,梓人制侯的“五采”并不等同于画缋画衣绣裳的“五采”,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之处。

3.画缋“五采”与《考工记》造物色彩误读

通过对学者们现有的对《考工记》色彩研究的文献统计与阅读,发现现有的《考工记》色彩研究多集中于对画缋之色的解读,且欲将画缋之五采以偏概全为整个《考工记》造物系统的设色规范。而其实在古文献的注释中,画缋之事为画衣绣裳之工,是画缋之事中画衣绣裳之工的色彩规范,而《考工记》中所涉及到的有六类30工种,且有五类11工种涉及到造物色彩,根据前文所述,可知,画缋五采并非《考工记》的造物色彩规范,所以,不能将画缋五采概括为《考工记》的造物系统色彩规范。

结 语

总之,站在造物色彩学的学科立场上,从社会学领域切入审视、研究《考工记》造物色彩学,将《考工记》中的造物色彩内外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寻求能够系统性地深入建构其造物色彩学的特色理论,将有助于促进色彩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对我国古代造物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人们对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关注、有助于建立中国色彩学的本土话语体系,也为当下的造物活动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唐济川.艺术设计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冯天瑜,任放,杨华.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正英,常佩雨.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郑玄.周礼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经部·第四十八册[M].台北:世界书局,1988.

[7]梁玖.审艺学[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8]彭德.中華五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9]孟世杰.先秦文化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

[10]范志民.《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琐谈古代色彩的萌芽[J].新美术,1988(2).

[11]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2]陈彦青.观念之色:中国传统色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3]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4]郭锐.古代射礼仪式探析及现代价值分析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15]张道一.艺术学科研究生应用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16]杨梦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分析论纲[J].艺苑,2017(3).

猜你喜欢
造物
基于传统造物观的博物馆陶瓷文创品设计研究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浅谈传统造物设计之美
创客教育的科学做法(十六)
从器物之美论设计形态学中的造物与造形
以木造物
淘宝造物节引爆创造力的盛会 华晨宇献唱 天天兄弟PK奇葩说
观花解语
设计与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