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艺术创作突破

2019-02-17 10:41姜丹
艺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突破艺术创作

姜丹

【摘要】 《决胜时刻》作为一部时间紧、任务重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红色主旋律作品,影片在创作上有其局限性和被动性,但是在现有的条件和框架内,它毋庸置疑是一部既保证了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又令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对于同类型作品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决胜时刻》;革命历史题材;艺术创作;突破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电影局于7月23日下发《关于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影展映展播活动的通知》,《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烈火英雄》《决胜时刻》《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七部重点影片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

电影《决胜时刻》,聚焦1949年3月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在北平香山组织国共和谈、指挥渡江战役、筹备开国大典的重大事件,取材新颖而独特,重点讲述特定时间内发生在香山的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影片主创阵容堪称豪华,由曾经担任《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导演、《建军大业》监制的黄建新监制和执导,由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宁海强共同执导,由著名编剧、作家何冀平担任编剧,由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师获得者邵丹担任摄影指导,由中国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获得者霍廷霄担任美术指导。影片总制片人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凭借“山河海系列”(《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的成功,博纳成為国内民营影视公司中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今年更是推出了“中国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来为祖国70岁生日献礼,《决胜时刻》作为其中的第二部,不仅拥有博纳影业以往的成功经验,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摄制,为其保驾护航。

《决胜时刻》自上映以来,获得了豆瓣6.8分、猫眼9.2分、淘票票9.0分的三项佳绩,并以超过一亿的票房在年度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处于领先地位。尽管这一票房成绩未能达到预期,但在国庆前夕大盘不景气的情况下,《决胜时刻》连续4天成为当日票房冠军。作为一部时间紧、任务重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红色主旋律作品,影片在创作上有其局限性和被动性,但是在现有的条件和框架内,《决胜时刻》毋庸置疑是一部既保证了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又令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对于同类型作品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相比起《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的编年体叙事手法,《决胜时刻》叙事策略更主要集中在影片中的人物身上,因此尽管影片的中文名叫做“决胜时刻”,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北平香山发生的一系列决定中国命运的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的故事,但是英文名却很忠诚地表述为“MAOZEDONG 1949”,力图通过银幕让观众走近在新中国成立这一年,带领四万万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毛主席。

《决胜时刻》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人物传记片,本质上是故事片,核心是故事。“电影不是历史教科书,记载已经发生的事往往不是艺术的主要使命。如果说历史结果已凝固,艺术则是对已经远去的历史的激活。而艺术与历史最大的差异在于,历史更关注事,关注发生了什么和怎样发生;而艺术则更关注人,关注人做了什么和为什么做。”[1]因此,影片在叙事上,在保证方向正确和主体事件准确的情况下,对一些细节的人和事进行合理的艺术化想象和加工,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就显得格外可贵。

大事不虚,意味着影片在呈现历史事件时,能够尽可能做到客观和冷静。影片不仅展现了国共唇枪舌战谈判、百万雄师过大江等宏大事件,也加入了紧张刺激的谍战故事线,其中对于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毛人凤和戴鹏程(赛狸猫)的塑造,可圈可点,值得推敲。蒋介石知道大势已去,在蒋母墓前仰头将手中的油纸伞抛开,对着苍天无奈叹道:“云起云灭,云卷云舒,气象万千的背后,到底为什么?”马晓伟有力的表演、何冀平精准的台词,将蒋介石困兽犹斗、无力回天的败军之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没有刻意去脸谱化、漫画化国民党反派人物,反而维持了可贵的旁观语态,因此尽管出于篇幅的考虑未能将蒋介石在开国大典前取消轰炸任务的心路历程讲得足够充分,但是却保留了这一事实,并且在这一幕的结局用了大仰拍拍摄站在楼道落地风口,背对观众的蒋介石。毛人凤的形象也区别于以往影视作品中的臭名昭著,影片丝毫没有回避蒋介石派人暗杀宋庆龄、却被毛人凤救下的事实,张涵予塑造的毛人凤,还被蒋介石评价为“人中龙凤”。特务戴鹏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在开国大典前筹备了一系列破坏事件,尽管因为篇幅原因未能将其具体的破坏和结局讲清楚,但至少这个反面人物的塑造,不再像以往影片中对反派特务刻意丑化、表现得毫无战斗力,即使是看似无所不能的陈有富,也在戴鹏程手下屡吃败仗。而戴鹏程最终选择自杀,也是因为大势所趋,新中国的成立是历史必然、民心所向,连蒋介石都已认清这一点,取消了轰炸任务。戴鹏程早已没有退路,他最终遥望家人照片的一枪,成为国民党反动派失败的一个注脚。

小事不拘,意味着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影片具备更多的戏剧性和故事性,这是故事片的基本出发点,却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难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在香山祭拜孙中山,对应蒋介石和蒋经国在溪口抽签和拜蒋家祠堂,这一段故事情节并不具备历史资料的记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和呈现人物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而此刻的蒋介石,更注重自家祠堂和蒋家王朝。

二、以人写史,以事带史

《决胜时刻》在叙事上虚实结合,不仅呈现了前所未见的崭新的领袖形象,还围绕领袖塑造了其身边的一系列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或多或少有其人物原型,但是却进行了全新的形象和故事塑造,“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的合二为一是这部影片着力表现的主题”[2],小人物在烘托领袖形象的同时,也发展出自己的人物故事线,让平凡的小人物在伟大的时代背景和洪流中与革命领袖并肩而行,共创辉煌。

影片集中讲述了毛泽东在香山的生活片段,在进京赶考的火车上,他缓缓抽烟凝视着窗外,当年离开北平的时候,他不过26岁,弹指一挥间,少年变成了领袖,中国换了人间。对于毛泽东这一人物形象,他作为一位伟大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卓越的诗人,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但是对于毛泽东形象内心的探索和性格的塑造,用更为艺术化和电影化的语言去理解和展现历史人物的真实、深刻、复杂,是迄今为止同类型电影创作上的不足。

电影《决胜时刻》中,毛泽东与其警卫员陈有富、田二桥之间的人物关系塑造是一大看点。作为毛泽东的警卫员队长,陈有富在与毛泽东的日常相处中产生了一系列趣事、乐事。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当陈有富因为执行任务、错过了几次与心上人孟予之间的约定时,不知如何知情的毛泽东亲自写了锦囊,来撮合两个年轻人之间的革命爱情。毛泽东教陈有富念《诗经》中的情诗成为影片的众多经典笑点之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毛泽东将这首诗解释给常年跟随自己在外带兵打仗的警卫员听,将他浪漫、博学的诗人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陈有富的一句“主席您怎么什么都知道”,也反映了他关心下属、关心民生的一面。警卫员田二桥是影片的亮点和泪点。田二桥原本是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他曾陪伴毛泽东小女儿李讷抓小鸟。毛泽东批准他回乡探亲,把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写信告诉他,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盖上房子、吃上饭。16岁的少年怀着对于毛主席的感恩和对于新中国的期望投入了革命大军,在渡江战役中成为光荣的“护旗手”,并为此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影片中对于田二桥的牺牲进行了夸张和扩大化处理,毛主席一家对其的祭拜,也充分反映了他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尽管田二桥本身是虚构的小人物,但是在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和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程中,类似这样的小人物数不胜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的中华儿女。从这个层面和意义上,田二桥是他们的一个集中代表。

影片对于毛主席家庭生活的表达,也是同类型影片的一大突破。在香山的这段时间,毛泽东享受着人生之中难得的天伦之乐,毛岸英、李敏、李讷等几个儿女都在身边。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亲的毛泽东,能够抽空陪伴最小的女儿李讷捕鸟;也有对于从小在苏联长大的李敏不会说中文的担憂和伤神;更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满意于长子毛岸英在工农兵全方面的工作提升,并催促其完成婚姻大事。同时,影片又借助毛泽东帮助女儿抓麻雀等情节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战略奇才:“这个小麻雀鬼得很,可是它馋啊。”影片还借助一件件家庭琐事,展现了毛主席爱吃红烧肉的一面和他始终坚持学英语的状态,这样的伟人形象,更为亲切和蔼、贴近观众。

几十年前在北平,因为工资不高,没有钱去看梅兰芳的戏,因此,在香山的这段时间,去戏园子里看梅兰芳的戏就成为了毛泽东的心愿。城里全是特务,警卫员万分紧张,他却云淡风轻、怡然自得。在休息室等候梅兰芳的毛泽东,宛如一个低调的粉丝,他对梅兰芳说“您的名气比我大”,明明一天好几包烟,却因为屋子狭小,为防止烟味熏坏梅先生的嗓子,而绝口不抽。当看到《霸王别姬》中的精彩段落,大多数人眼角泛着泪光,他却及时冷静思考,对几位战友直言“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不足取”,这是以史为鉴。电影画面讲述的是毛泽东看《霸王别姬》这场戏,但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渡江战役,怀着打倒一切国民党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理想信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瓦解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不良企图。

电影中对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香山的表现,更多的是其生活化的一面,这些事件曾留下一些宝贵的照片资料,它们都陈列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真实可考。这些事件的串联,使得影片像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这个不散的“神”,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观众能够从影片中看到一个崭新的、丰满的毛主席形象,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陪伴小女儿,操心儿子的婚姻并希望尽快抱孙子;但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的一个个亲人都相继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是一个平凡的观众,也会希望实现多年以前的愿望,但是即便是梦想达成的时候,他也是心系天下和苍生的;他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领导,关心下属,关心百姓,关心民生。他告诉小吃摊摊主,自己的名字叫做李德胜,是个最一般不过的名字,但是因为他做的事,而成为了一个伟人。影片在事件的选择上,尽管看似选择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却从这些小事中窥见伟人何以成为伟人的原因。

三、以真动人,以情致胜

影片《决胜时刻》讲述的是中共中央入驻北平香山至举办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间的故事,开国大典成为影片的落点和高潮。开国大典对于中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崭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时刻提醒当代人们“为什么出发”的起点。然而,因为资料库的一场大火,多年以来,对于开国大典,后世观众只能看到黑白的、清晰度不高的一段影像资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在新中国70华诞到来之际,献礼影片《决胜时刻》作为一部有情怀的史诗巨制,特意修复了开国大典的彩色资料,在修复的彩色高清4K画面中,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人民招手,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利用当下的科技手段,影片将这段激动人心的场面修复,作为结尾和最大的彩蛋,画龙点睛,使其情节更上一层楼。时隔70年,观众首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彩色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幕依然令人震撼、令人感动,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热爱祖国这件事情上,观众之间是没有代沟的。尽管开国大典的修复不是首次,之前也有纪录片对其进行了展出,但是电影《决胜时刻》将其应用在影片高潮段落,并且在上映前进行大规模宣传报道,造成了观众强烈的观影期待。影片在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方面,也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力量。

影片中,任弼时在病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疗之前,为四位战友拉了一首小提琴,将自己最后的生命和最深沉的爱和依恋都献给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这一段落是电影《决胜时刻》的小高潮。新中国成立前,任弼时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电影中展示的其实是他的“告别演出”,他像写请柬一样,给几位老战友都写了一封信,将他们邀请到自己的住处,眼含热泪,为大家拉了一首小提琴,这段音乐,选择了《灯塔》,改编自基督教宗教音乐《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在传统的宗教民谣中,这首歌的歌词展现了一个忏悔、感恩、赎罪、重生的故事,但后世很多影视作品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改编,《战狼2》和《无问西东》都曾经用它作为影片插曲,抛开原有的宗教和歌词,这首曲子多被运用在影视作品中以表达拯救、依恋以及唤醒情感。影片中用小提琴演奏这首曲子,旋律悠扬而深情,与整场戏的感情基调一致,配合这首深情而凝重的曲子,《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艰苦创业、爬雪山、过草地、筚路蓝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场景一幕幕闪过。崭新的中国就像是彼岸的灯塔,“灯塔的光,划破浓雾”,我们的先辈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光,他们怀着对灯塔“屹立不倒的爱”“披星戴月,日夜追逐”。在这个过程中,以任弼时为代表的一些先辈,半途就离开,来不及享受新中国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任弼时拉起这首小提琴曲,既是代表自己,也是代表为了新中国奉献一生但未享受美好生活的先辈,表达对新中国的依依不舍,也表达对新中国的殷殷期盼。影片没有选择用《国际歌》的慷慨激昂来鼓舞战斗,而是选了这首缓慢、深情的曲子,站在电影创作的层面上,更加贴近这一场戏的气氛和内容,更还原了领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能够引起情感的共振。

电影《决胜时刻》2019年3月21日于香山开机,用了67个工作日才拍摄完成,辗转了65个地方,剧组工作人员没有休息一天。电影主创用自己的态度、专业完成了对于祖国母亲70岁华诞的献礼。电影中用一个个小故事以及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串联起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香山筹备新中国成立的种种事件,突出了这段特殊的时间在我国历史上的决胜作用。影片实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艺术创作上的突破,不仅揭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也是对于中共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种表达和致敬。影片的创作凸显了香山和双清别墅,有利于北京市文化中心的建设,从影片创作的选题上也另辟蹊径,为当下同类型电影和其他领域的文艺创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尹鸿.《决胜时刻》:以人为本 激活历史[N].文艺报,2019-9-27(008).

[2]路海波.耐得寂寞 自有芳华——从电影《决胜时刻》看何冀平的编剧艺术[N].文艺报,2019-9-27(008).

猜你喜欢
突破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古诗词教学中的“增删调补”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