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君
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广大人民群众更要追求丰富和多元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文化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领域,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时代趋向。通过审视引进剧与我国文化建设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引进剧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建设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代变革中,政治和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的各层面都进行了显著的改革。国民经济隆隆日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境况中对追求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着更强烈的希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坚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为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引进剧文化,是新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外来文化,犹如雨后春笋活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迅速发展变为一种被我国大众广泛接受的新型文化。无论什么文化都有优秀与过时之分,马克思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常学常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透析引进剧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就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一.引进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
1.引进剧的含义
引进剧,又称境外剧,是指从境外(海外)引进的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批允许在国内(境内)播放的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的合称。[2]其引进流程和播放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管控。这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下,一种中外电视文化交流、为满足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形式。
2.引进引进剧的原因
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水乳交融,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中国文化的水平曾经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它的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我们56个民族之间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对我们的国家亦有强烈的归属感。然而,由于封建社会末期一段闭关锁国的历史,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其缓慢甚至将近停滞,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物质发展的缓慢,以及大众思想的愚昧。我们都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然而,在当今世界,文化落后不仅仅要挨打,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尊严、和谐以及繁荣程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就是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文化必须要与世界接轨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固有要求。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看电视是人们最普遍的娱乐方式,而當时电视剧的产量和种类较为贫乏,无法丰富改革开放后民众日常的娱乐生活需要。引进剧的出现,不仅增加了荧幕文化的多元性,更推进了本土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互换。同时,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必须尊重其地位,培育我国人才的成长,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引进剧引入的不仅是外来文化,更是崭新的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热切学习着国外文化的精华,激发出我国的电视剧行业无尽的潜力,杰出的电视剧人才层出叠现,电视剧作品越发成熟和精良,而且热播电视剧的题材及数量有大幅的增长,我国的电视观众可以从心所欲地在任何时间收看喜爱的影视剧。引进剧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电视剧行业的繁盛发展,真确实现了电视剧的百花争艳。
3.引进剧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我们大众接触和了解相对较多的引进剧主要来自于亚洲和欧美的一些国家。首先,由于亚洲各国在地理位置上与我国临近,且国与国之间的价值体系及文化背景、人民大众之间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有相似之处,中国电视观众更容易接受亚洲电视剧。其次,欧美剧新鲜的题材、丰富的想象力、多彩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力中国的观众,尤其是中国的年轻观众。经常看美剧的人都知道,美剧的表现主题的方式和叙事角度常常很新颖,剧情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反常性,人物性格刻画淋漓尽致,使我们能感受到很多在国内电视剧和电影中不一样的体验。相比较美剧而言,英国电视剧通常表露出一种英式独特的诙谐感,剧情大多深沉、蕴藉,这当然与其底蕴深厚本土文化有关。
二.我国文化建设对引进剧的“扬弃”
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的潮流依然存在,我们无法阻挡任何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推进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进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内在要求。当下,我国民众通过引进剧知晓国外的风俗人情和文化生活,其所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发展趋势锐不可当。从这方面看,引进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可谓是有大好前途的。众所周知,辩证的看待事物发展的两面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引进剧在我国发展的光明前途和它或许存在的消极影响正如硬币的正反面,我们不能忽视。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在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双重视野下,理性地审视引进剧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联,不只是创新繁荣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兴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1.“扬”引进剧对我国文化建设之长
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我们熟记于心,精神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必然要与我国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呈现相互呼应的变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曾讲到过,社会主义的两只手分别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必须都要抓”“两手一定要硬”。[3]而想要实现物质与精神富裕的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4]电视剧因受众群众广、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等特征,成为男女老少最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其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世界的地位不容小觑。无论国产剧,亦或引进剧,它们都是本国群体社会的智慧结晶及意识形态的展现。大量的国外电视节目类型引入我国,对我国本土的电视剧制作与电视文化创新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
首先,随着互联网视频的发展,以美剧、韩剧和英剧为主的网络引进剧已成为互联网视频的大热门。在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探索、学习和腾飞阶段,引进剧起到了正向作用。其一,我国电视节目在引进剧的激发下,表现模式多样化。随着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大量引进,各大卫视先后推出了引进的不同类型的娱乐、歌舞和真人秀节目。在这股风潮之下,电视剧生产也借鉴了引进剧的创作模式、创作理念和经营方式,翻拍与合拍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产电视剧市场。其二,杰出的中国电视剧人才层出叠见。在我国引进的一些影视剧中,一些演员因为演技好被观众熟知和喜爱,成为了最初中国观众崇拜的偶像,由此,形成了一股中国观众追星的热潮。优秀的电视剧人才,演技好只是作为一位演员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是普通群众行为的标杆,恰当的行为会对大众产生教化作用,不当的举止会对大众造成不良的引导。
其次,在文化建设中,人民不仅仅是创造的主体,也是享有文化的主体,并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引进剧是一种由境外引进到国内的电视娱乐文化,在当代大众生活文化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大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地影响。第一,引进剧拓宽了大众的生活视野。对于大众生活的理解,如果只是局限于普通日常生活的层面上,而不去探索开发其它的未知领域,我们就会成为“井底之蛙”,狭隘的个人视野不仅对我们发展前途有消极作用,更会阻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提升。而引进剧文化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通过观看境外的影视剧,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以外的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第二,引进剧的兴起,使得大众的娱乐生活更加多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电视娱乐使文化越来越多样化发展,大众生活的内容也不再单一枯燥,变得更加充实,经常观赏一些引进剧,使人们能够从更高的文化建设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外来文化。第三,优秀的引进剧有利于引导大众的价值走向。我国在引进境外电视剧的题材、内容的审查及筛选过程中,要求很严格,涉及暴力低俗内容、涉案的等影视剧是被禁止引进的。因此,引进剧大多是具有正能量、符合大众价值取向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去审视电视娱乐文化的内在价值,电视娱乐文化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电视娱乐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充分发挥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有的特色和强大的吸引力。
2.“弃”引进剧对我国文化建设之短
当前,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和文化产品在使我们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正在不知不觉地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惯的消极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引进剧的泛滥会使大众将注意力转移到外来文化,从而失去了对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无论是韩国和泰国的电视剧,還是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都是一种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在观看这些引进剧时,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效仿,最明显的事情就是这些年有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洋节”热潮,西方节日愈来愈受到大众的追捧,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了解甚少,只把其当做假日而非传统节日。第二,引进剧在默化潜移中改变着大众的价值观。在很多好莱坞大片中,暴力、枪战、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情节镜头特别普遍。有些人过于迷恋这些情节,就会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寻求刺激,从而对他人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也成为危害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与此同时,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及金钱至上的观念在一些引进剧中频频显现。这些畸形的价值观正在使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变化,使我们背离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促进引进剧在我国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文明的“地域空间”正在被“世界空间”所取代,外来文化中引进剧不可回避会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负向作用。人必然生活在某种环境中,环境是由人造就的,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法。由于中西方文化中的糟粕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会侵蚀我们的思想意识,因此,要综合考虑国家和人民在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主体作用,全方位的治理文化建设中不和谐的因素,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天然优越性,发挥媒体宣传先进思想和满足大众娱乐方面的需要的作用。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主要和基本的概念。理论联系实践,要求我们在新时期,鼓舞大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一心。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人民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公民所应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引导我国人民提高文化水平和意识的价值导向。
2.注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民群众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启示我们,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发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重中之重,从人民的角度与时偕行地传承和复兴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丰富新时代文化,坚持切近生活,清切群众,贴近现实,抵制低俗现象和负能量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深入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和奋斗史使我们清楚的明白,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只是民族财富的外在形式,而真正起决定作用、内在的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它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作用。文化强则国强,精神富则国富。引进剧是外来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新生力量,是我们接收外来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使引进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事业下符合21世纪的东方与西方文化建设的方向,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增强人民精神世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助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曾栩.英剧在中国内地的传播及启示[D].暨南大学,2014.
[3]沈壮海.文化建设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N].湖北日报,2011-11-03(13).
[4]王建中,郑志飚,路光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