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展人心

2019-02-17 15:32程永华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面店炒米佳作

程永华

内容空洞,名人故事堆砌,与考生本人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当前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而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明确提出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这两方面的要求。所以考生必须强行入轨,写自己的生活,讲自己的故事。许多考生在写作时不敢选择记叙文文体,主要原因还是觉得没有好的写作素材。其实这只是懒惰思维造成的后果,只要有意识地放出眼光,多留心观察生活,就会源源不断地有动人素材,进而讲述一个有趣味、有深度的故事,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便不是难事。

一、观察自己的父母,感恩至爱亲情

亲情是人类相通的情感。世间没有什么爱可以超越父母对子女的爱。这份沉甸甸的爱,大家观察到了吗?请看下面这个作文片段: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戛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有什么呢?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考场佳作《踮起脚尖》)

如果不是时刻留心观察生活,考生不会去倾听父母轻微的脚步声;如果不是情感丰富,考生也不可能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经典形象进行类比,从而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去观察父母呢?建议大家多关注父母的喜怒哀乐,留心观察父母在这些情绪下的言行举止,最好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思考。长期坚持,到高考时,就能从中挑出三四个能给自己带来触动的故事,作为自己独有的个性化的写作素材。

二、观察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感谢相伴成长

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是教材中的名篇,文中老师那支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的教棒,中国学生尽人皆知。作家梁实秋写自己的国文老师骂学生:“某某某,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仅这一句有个性的训话,整篇文章立马生动起来。相较老师,观察同学更直接、更方便。如:

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每次放假后回学校我们都比规定时间早那么一点,然后一起去玩,去买衣服。可是,每次的结果总是谁都买不到合适的,却总把卖家弄得无语。直到现在,老板们都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谁知道是哪个丫头的嘴巴太损了呢?

还记得,我们一起减肥。“怎么办?我又肿啦!”……可我们谁都不想用运动减肥法,斟酌了三秒钟,都举双手赞成食物减肥法。于是我们抛弃了主食,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水果以及零食。结果,可想而知,瘪下去的不是人,而是钱包,人都吃肿啦。

还记得,每当看到别人有朋友带吃的来看望时,我们便会投去羡慕的眼神,继而都会不屑地说:“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自己买东西来看望自己!”结果呢……大群吃货“共产”,我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还记得高考一百天倒计时“誓师”那天,我们憧憬着会出现电影《青春派》中的“等一下,泰戈尔曾经说过……”的画面,可直到“誓师”结束都没有那句“等一下”。

还记得毕业那天,我们不顾形象地在班里给同学们表演节目,即使歌已不成调。谁都知道,这是我们在校的最后一天了。我们紧紧相拥,没有谁会掉眼泪,因为这是应该高兴的时刻,可第二天,我们的眼睛都肿了。(考场佳作《不朽的青春》)

誰的青春不张狂,谁对青春不留恋,阅卷老师也不例外,他们喜欢看考生讲述年轻人的故事。像这样讲述同学间的趣事、糗事,表现同学间真挚感情的文章,阅卷老师必定会读得有滋有味,也能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三、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为你提供服务的人,感悟奉献人生

除了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就是那些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人了。观察这些人的言谈举止,并用文字表现出来,就有可能写出有个性、接地气的记叙文。如:

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缥缈烟雾,我分明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目光中,看到了人世沧桑。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床,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面香从睡梦中叫醒,走进小店,端坐桌前,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碗清香。这时,我才顿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面店客人少时,便由老人的儿子招呼着。人多时,就由老人来协调。每当“上班族”和“学生党”急着吃了去上班、上学时,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个歉,那些不忙的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我自然属于赶时间的“学生党”,所以坐下来不久,便可获得一碗清香扑鼻的面条。吃完后,向周围的人道个谢,携着众人善意的目光走出小店,迎来新的一天。有了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终不乱,时时溢出三分韵律,七分诗意。(考场佳作《小巷面条香》)

这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段。短短几百字,生活味特浓,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谈论家长里短。“民以食为天,吃中有学问。”很多作文题的立意在饮食行业都有大量素材可挖掘,有大量故事可讲述。如:

走上前去,那正被三五个人围着的,不须再辨,正是我幼时常见的那位炒米匠。他端坐在不知谁家砌房留下的水泥墩上,正专心致志地边旋转边望着早已呈炭黑色的葫芦形炉膛。他的右手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燃烧的嗞嗞声。轻轻一嗅,糖汁熔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

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轻轻一唤:“要炸喽!”平淡中渗出一丝威猛,把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吓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轻咧,围观的大人们倒是笑了起来。只见他娴熟地把炉膛塞入布箧中,手中一根杵棒猛力一拨,“嘭”的一声,白烟缭绕,浓郁的香气混合着糖汁软软的清甜让人心旷神怡。

“还是当年那般香呦!”我轻轻说了一句。炒米匠这才抬头,上下打量着我,愣了好一会儿方才恍然大悟。他笑盈盈地望着我:“还行还行,真没想到你居然长这般大了。”我笑着问道:“如今生意如何?要知道,当年我可对你特崇拜。”他似有心事般轻轻一叹:“曾经,我也以为这手艺会传下去。这才十多年时间,唉……时间过得真快呀。”我品出他心中有一丝不舍,便悄悄离开,心中萦绕着些许困惑。回头望去,炒米匠和他的活计儿沉浸在薄暮里。

薄暮依旧,炒米香。吆喝声渐渐地,渐渐地,寂了下去。(考场佳作《薄暮依旧炒米香》)

在作者笔下,传统的炒米这一事物虽延续至今,但却面临即将消失的窘境,所以作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对即将消失的炒米的不舍。尤其是那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就像一组特写镜头般在阅卷老师的眼前一幕一幕地闪过,极易勾起他们对儿时往事的回忆。其实,生活中,为大家服务的人有很多:公交车司机、门卫、售货员、宿舍管理员……你可能天天都会与这些人打交道,如果你认为他们做的事情能体现你的写作主题,就可以放大他们身上的某一个优点,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加一些虚构的情节进去。如此一来,想要成就一篇记叙文佳作就并非难事了。

猜你喜欢
面店炒米佳作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最是香甜炸炒米
故乡的食物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