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宇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关键字:物资流通;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最大任务,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物资流通成为产业分布中的“黑马”。物资流通行业正在以每年近10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支撑第三产业崛起与产业结构调整,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与进出口贸易的兴盛,物资流通行业前景看好。工程建设物资运输成本在其造价中占据重要位置,对物资流通与工程造价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如何实现科学高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义非凡。
物资流通是指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受市场价值规律影响所产生的“钱货”置换体系。这种置换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即物资流通与其他领域相结合时,会自发采取成本最优原则完成置换。
工程造价指的是在工程施工中对整个建设过程成本的计算、控制活动。工程造价的三大基础要素为数量、价格与费用,此处价格指向直接用于建设之中,与建设成果一同计价的物资。费用则是指在建设工程中所产生的管理、办公等费用。工程造价范围很大,广义来说工程造价涉及到水运、铁路、电力、通信、水利、市政等等与建设相关的领域都需要开展工程造价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前期的投资、设计、施工图预算,实施过程中的人工、材料、设备、管理费用,以及结束后的工程竣工决算。
从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来看,拍卖购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上附着的建设完成或正在建设中的固定资产、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与设备都在物资流通的范围之内,可以说物资流通成本占据了工程造价总额的六成以上,成为工程造价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即是说物资流动成本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总额的变动。为了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使企业工程建设获取预期利润,对物资流动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物资流通是一个经济概念,因此物资流通成本也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全部能够直观反映,一般来说物资流通成本受到两种因素影响:可见成本与隐性成本,笔者将在以下部分对其进行表述。
在工程造价中可以直观观察到的影响因素就是采购价格,也即是在工程建设初期土地所有权的竞拍价格,建设时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施工用机器的采购或租用价格等等,这些成本由于质量、数量可以通过措施进行测量与比较,因此可以将其称为可见成本。物资流通中这种可见成本的比例占到二分之一以上,扮演着物资流通成本中的重要位置,也是成本控制中能够较好控制的部分。通过掌握物资所包含的天然价值,市场上对此物资的供求状况就可以很好的预估和控制物资的采购成本,从而较好的控制物资流通成本。
隐性成本则是指在工程造价中不易被发现或不易控制的成本,是物资流通成本管理中的难点,一般将物资流通中与人力、资金、信息相关的因素计入隐性成本之中,人力包含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当雇佣的建设人员的工作效率与配合度处于较高水平时,在同等人员数量下物资流通成本降低,物资流通在人力部分秉持人少成果大的原则,而这一质量应当如何检测与把握难度较大。而资金与信息则与人力部分相似,企业建设资金的越能够获得融资成本最低的渠道,同时企业获得的市场信息越精准、越超前,企业越能够降低自身在物资流通中的成本。
除以上影响外,物资流通在各个环节的成本也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情况。
物资采购环节中包含了物资流通中大部分的可见成本,例如上文所提到的土地使用权购买,土地附着物购买等,因此此环节会对工程造价控制造成不小的影响。在大型的工程建设中,一般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其逻辑就在于使投资方或委托方能够以最高的性价比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物资,通俗来说即是物美价廉的完成采购工作,但在招投标中徇私舞弊、恶意围标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为了保证物资采购环节工程造价在其预算之内,扩大招标范围,做好市场调查与询价工作,严格招投标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招投标采购形式程序较多,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与较大成本,因此仅用于高价值物资采购,而对于零星物资与较小价值物资的采购则更多采用直接订购,询比价方式选择物资供应商,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成本。
物资运输是指将采购到的物资运输至工程建设所在地之中所花费的成本,在物资运输环节中主要的损耗在于运输成本与物资的状况,因此需要抓住此两点来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的。首先从运输成本来看,提前做好物资统筹计划工作,预计物资需求时间与区域,保证在工程建设中以最少的运输次数完成计划内工作,尽量减少物资的二次运输,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物资运输成本。其次在物资状况来看,运输中造成的物资损坏也会计入物资运输成本之中,在此时选择快捷安全的运输方式,如公路或铁路,既能够运输足量的物资,也能够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物资受到极小损失成为关键。
当物资运输至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后,并未能直接应用与项目之中时就会产生物资储存成本,物资储存成本也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储存场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一种是储存管理需要花费的成本,为了降低此部分成本,需要首先尽量做好物资统筹规划工作,在物资需求期完成物资的运输,降低物资储存的时间,争取达到“零库存”状态。这样就使得物资储存的成本降至最低,即是不能达到最优状态,使项目地物资周转速度加快,周转周期缩短也是降低物资储存的办法。
工程造价工作对于成本的把握贯穿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首先要做项目成本预算,大致计算出整个项目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后要分阶段进行成本计算,控制整个工程进行中建设进度与投入成本成比例增长,传统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较为粗放,对于施工原料、施工进度与投入比计算都不精确,相比之下,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达到原料节约、进度投入比精准确定、人力资源合理配比的效果,最终能够科学合理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但施工过程中或完成后难免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施工变更,例如投资方要求更改项目设计、施工技术的变更、施工进度变更等等,在此时对工程造价也同样产生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物资流通之前以及物资流通三大环节中的多方面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时物资流通在最快的情况下使用施工变更的要求,此时可以选择在项目施工前做好物资流通紧急预案,即面对紧急状况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方案,例如建筑材料的可替代材质、用国产材料或设备替代进口材料设备、从已有库存中调取急需物资、在建设单位子公司之间完成物资调配等等,使施工变更后能够快速获得解决方案,降低因物资流通速度慢而造成的损失,保证工程造价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物资流通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状况,因此做好工程造价控制首先需要做好物资流通成本控制。物资流通控制主要可以从其可见成本影响因素入手,关注物资流通三大环节中的成本控制情况,考虑到工程施工突发变化的可能性与预备方案,从各个方面一起下手做好物资流通控制,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超过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