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淼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货运中心
货运装车站控制装车质量,确保装载后的货车不超载不偏载,是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货运计量设备是对货物、集装箱、货车进行科学计量和超偏载检测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轨道衡、超偏载检测装置、集装箱超偏载仪、汽车衡、轮重仪、电子平台秤、吊钩秤等。因此,强化货运站货运计量设备管理,有效运用货运计量设备,是控制装车源头,实现货运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日常和定期货运计量设备监督检查发现,虽然货运计量设备运用管理总体规范,但仍然存在台帐设置不全、填记内容不准确,计量管理信息更新维护不及时,计量设备溯源不及时,现场设备定置管理粗放、维修养护不到位等问题,距离标准化管理仍有差距。因此,就货运计量设备在实际运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实现货运计量设备管理标准化。
一是货运中心货运计量管理办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对计量器具流转过程制定相应的制度,导致计量器具从申请、领用、停用或报废没有办理相应的手续及记录,现场停用或报废的设备也没有张贴相应的标识,导致现场出现停用或报废的设备在使用,失去安全防控的作用。二是岗位职责不明,没有明确货运计量设备现场管理责任人。致使货运计量设备现场使用人员在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时相互推诿,存在只用不管不修的情况。
一是设备管理台账数目不清、目录不明。货运中心未按集团公司计量管理考评标准要求,建立设备管理台账目录,并根据目录索引,建立管理台账,分类存放,导致设备台账管理紊乱,查找、填记不便,容易欠缺。二是台账记录内容没有按照相应台账填记要求填写,存在部分内容填写错误,如技术审查表的量值范围,计量器具ABC管理分类和管理周期等填写不符合要求。
一是量值溯源计划性不强,没有提前认真梳理货运计量设备的溯源周期和有效期,到报送时间节点,随意填报,报送计划不严谨,出现错报、漏报,造成部分设备不能有效及时溯源,影响现场的使用。二是溯源计划兑现率不高,没有按照溯源计划时间及时组织送检,影响溯源计划兑现率,造成现场使用设备存在溯源超期的问题。三是溯源完成后,未认真审核溯源证书,导致溯源证书信息不全或有误。
一是存在现场设备没有定置存放,随意放置,一些显示仪表摆放地上,线缆走线混乱,没有防护;二是货物长期放置在秤台面上,影响设备检测精度;三是设备周围及一些汽车衡磅房或轨道衡控制室废弃杂物较多,摆放零乱,环境卫生差;四是设备溯源标志标识脱落,使用操作规程破损脱落缺失。
一是没有认真落实维修保养制度,部分单位既没有设置维保人员也没有将维保业务委托给有资质和能力的维保单位,不能有效保证现场设备的使用质量。二是设备故障处置不及时,一方面是现场使用人员或保管员没有认真执行故障报修处置流程,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另一方面现场人员故障报给维修单位后,管理人员没有盯控故障处置进度情况,维修单位维修不及时。
一是对各级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对计量管理办法、计量考评标准等规章制度学习领会不够,对货运计量设备管理的要求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确,甚至不清楚。二是管理人员没有能够结合货运计量设备管理和现场使用实际,全面分析查摆日常运用管理过程的潜在问题和潜藏隐患,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制定管控措施。三是日常检查力度和深度不够,日常检查频次相对较少,深度不够,没有认真对照标准和风险项点防控措施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相对较少。
重新修订计量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管理职责、流程及标准。一是进一步明确货运中心机关科室和经营部两级部门职责;二是制定计量器具申请、领用、停用或报废等流转操作流程,明确流转审核部门和程序。三是明确现场设备使用人员岗位分工和职责内容,明确设备使用、维护、日常保管、交接和监督检查责任人及职责要求。四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日常检查量化要求和检查标准。
一是根据集团公司计量管理考评标准建立货运计量设备12项管理台账目录、台账样本和填记规则,分类摆放,目录索引清晰。二是认真梳理管内计量设备品类,按照集团公司计量管理要求,建立计量器具管理目录,明确ABC分类、管理周期及用途;根据铁专计量器具类别,逐一进行技术审查,填写技术审查确认表。按照管理台账样本和填记规则,及时规范准确记录各类台账,并收集、整理、装订归档。三是统一制作计量器具管理标识,按照“计量标准、合格、限用、停用和封存”五种标识分类,根据计量器具的溯源及使用状态,在其醒目位置粘贴不同颜色的计量器具状态标识,以表明计量器具的使用状态。
一是有效应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认真核查并及时维护好计量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确保计量信息系统数据准确,账物相符。二是利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编制并提报月度量值溯源计划,根据溯源计划及时组织检定,确保无遗漏、应检必检,确保现场在用计量器具在检定有效期内。三是通过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审核溯源证书,确保溯源证书准确无误。四是每日登录系统,查看系统提示的工作信息,及时完成信息系统提示工作内容,确保信息系统运行高效。
一是强化现场设备标准化,细化设备标准化要求,统一标准。明确现场设备的定置区域位置,标画定置停放标线,电路管线捆扎排放整齐,设备及环境干净整洁,秤台面无杂(货)物。统一制作操作规程并上墙揭挂,管理标识张贴同一位置并且牢固清晰。二是严格遵守使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落实作业标准。三是加强维修养护工作。对于有自行维修和保养能力的单位,加强过程质量把关,维修保养人员要严格对照检修标准,逐项检查落实保养,管理人员要到场负责验收把关,确保现场设备保养质量;对于没有维修和保养能力的单位,积极找寻信誉良好、资质优良、技术精湛的维保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协议,明确保养设备数量、内容、频次、标准、故障处置响应和修复时间、经济责任制约等等,同时要派人对保养质量进行把关验收,确保保养质量符合要求。四是加强故障处置工作,加强管理人员与现场人员的信息沟通,现场使用人员或保管人员发现故障应及时上报,管理人员要时时盯控,及时处置销号。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教育,通过班前学一条带一条、模块化学习考试、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掌握货运计量设备管理要求。二是加强货运计量设备的安全风险研判、评价和控制,动态完善安全预防控制措施。三是各级管理人员结合安全管理新机制和双重预防机制,认真检查货运计量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维修养护等管理制度和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肃问责考核。
通过对货运计量设备在运用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落实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后,货运中心进一步完善了货运计量设备运用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考评机制,可操作性较强,台账设置齐全,填记质量明显改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准确维护及时,现场设备使用管理进一步标准化,故障处置较为迅速,现场设备运用稳定,质量良好。虽然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对策与措施后,货运计量设备管理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但我们还要将其转化为常态化的管理工作机制,同时还要不断创新理念,改进工作方式,强化过程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货运计量设备的安全风险防控作用,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