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求视域下“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性

2019-02-17 08:38黄晓云刘洁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黄晓云 刘洁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9世纪以来,德国研究性大学理念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准,科研在大学规范及价值等方面占主导地位,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是全球领先地位的科研机构。20世纪末,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工作来推进国内大学走向世界一流水平。从近些年一系列国际大学评价体系来看,我国已有部分大学和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列。2015年,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后文简称“双一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谋划,旨在助力国内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整合教育资源,培养一流人才,缔造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一、国家战略需要“双一流”

教育强则国强,大学发展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是血脉相通的。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历来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双一流”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双一流”。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以稳速度、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创新驱动发展为特征的新常态。高等教育是连接教育与社会的枢纽,是理论与经济结合的庄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以扩大规模、设齐学科的传统发展模式已无法对接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高等教育必须与国家社会经济目前形势及其发展目标接轨。“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高等教育改革“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2],这正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而作出的教育战略决策,能使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转变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相一致,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需要“双一流”。全球化的进程不曾停止,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由经济竞争转变为科技创新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体现国家实力的关键因素。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能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尖端人才,创新具有国家比较优势的科研成果。同时,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核心要素。从目前来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是我国发展中的短板,这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不高直接相关。鉴于此,“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与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价值导向是相符合的。要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必须顺应国际发展趋势,把握国际发展规律,发挥“双一流”建设这一战略杠杆作用,以强高等教育来强国家。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整体性的长足进步。对该进步影响较大的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这一成功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点大学建设的中国方案,如德国的“精英倡议计划”和“卓越计划”、日本的“21世纪CEO计划”以及印度的“卓越潜力大学计划”和“创新大学计划”等。这也表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际性的竞争抓手。全球化带来世界的新发展,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刻不容缓。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需要“双一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共同孕育的成果,受中华传统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影响,我国已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显著的成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新方位给我国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新的时代背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依托。历史证明,同质化必然走向穷途末路,多元化才是坦途正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双一流”建设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建设者、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智慧的重大责任,要站在国际高度透过世界来继承和丰富中国特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中国客观实际,为解决国家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丰富的智慧源泉和持续不断的人才支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到世界标准中去。[4]我们要紧扣新时代新责任,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把薪助火。

二、大学发展取向“双一流”

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大学发展问题。在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主要借鉴的是美国模式,一方面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会染上“美国病”。[5]因此,推进中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必须使中国大学返璞归真,探索新的发展道路。鉴于此,“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创新,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学科建设取向“双一流”。学科是大学的核心基础,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高校规模的扩大引发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并出现了单科型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设置趋同化等现象。[6]但是,大学的规模以及学科门类齐全的程度并不与学科水平成正比,齐全的学科门类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考证。另外,学科建设过程中贪大求全易使高校学科建设力量使用平均,造成特色优势学科无法较好地发挥其带动作用。传统高校综合化发展是基于特定的历史境况,即使遗留了一些弊端,但也具有一定合理性。因此,急于改变现有结构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这就需要转变学科建设理念,循序渐进,探索更好的教育模式,回归学科的本质以及学科建设的本质,塑造学科文化,提高学科学术能力。“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2]这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大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向“双一流”。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是高校运行的润滑剂,其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已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模式,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给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弊端,其中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协调、行政目标与学术目标不一致以及师生民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尤为突出,抑制了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推进和高校建设的活力。大学管理体制机制应基于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运行规律及其组织属性,尤其应把握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双一流”建设条件下的管理体制机制的价值导向以其服务性为主,并科学发挥其调控作用,其行政权力的作用在于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术,强调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及管理,使学术更科学自由、学术研究能量充分释放,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营造卓越的校园文化,使行政体系与学术体系达到高度耦合而非对抗。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管理体制机制的目标导向性、需求导向性以及问题导向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对大学发展的规范、激励以及保障作用,这也是当代大学内部治理的现实愿景。

大学精神塑造取向“双一流”。大学精神浸润于大学文化之中,贯穿于大学的各个领域。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凝练,更是引领大学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一环。不同的大学具备不同的精神气质,但纵观历史,世界一流大学精神有其共性,总体表征为:对学术自由的坚持,对科学真理的探求、对多元文明的包容以及对民族发展的关切等。现行大学建设重科研产出而忽视其精神塑造,没有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知识教育的引领作用。“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国家将无法前进。”[3]而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双一流”建设是将我国大学及学科逐步推向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教育战略,其根本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培养一流的德行兼备的人才,重在以德育而塑学生之行。大学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有其独立性,但必须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时代。“双一流”建设强调现行高校在发扬其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于大学精神,将世界优良的价值理念汇聚于大学精神,使独特的校园文化、坚定的家国情怀、多元的世界文明贯穿于大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这是“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引领,更是当今中国大学精神塑造的必然方向。

三、技术进步趋向“双一流”

大学是时代前沿知识传播、创造、垄断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大学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域或国家科研技术发展水平的决定性指标。培养新技术背景下所需人才,构建出能与这个时代的脚步契合的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是大学必须承担的重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战略对高校教育的嘱托,也是技术进步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技术发展背景趋向“双一流”。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给社会的运行模式带来了巨变,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无法袖手旁观。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逐渐普及使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等教育处于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在受其影响的同时,更应主动转变,突破传统,适应新技术新环境。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固定化、程序化。在课程安排下,学生在同一时间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教师甚至学生本人是无法发掘学生独特的感知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发展潜能的,新的科学技术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改善这一不足的新契机。信息科技渗入教育之后,“泛在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大数据、新算法能为师生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互联网、人工智能能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教育资源的融合架起桥梁。“双一流”建设倡导学科包容性、开放合作性,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入教学研究之中,利用新科技技术突破传统学习模式的壁垒,推进学习、研究以及教育的交流互鉴,推进高校跨学科教育,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给予相关经济、政策支持。这是在新技术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指引,契合时代技术发展的背景以及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推进现有技术发展趋向“双一流”。技术的发展需要人的反复运用和推敲,需要不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投入。而人只有在具备相关技能的前提下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才能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作用,并发现问题,推进现有技术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通讯手段、机械制造等的发展已逐步使人们从繁重的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经济高质量发展形势不断催使劳动力技能结构、劳动力资源配置等进行转变,现有产业体系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是现有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由此可见,社会实践中知识与劳动始终密不可分。在社会大环境中,高校是技术相关知识汇聚的场所,因此,高等教育始终关注现有生产劳动以及技术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相较于社会其他领域,高校对于社会技术发展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这是高等教育的内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技术发展肩负的现实使命。高校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对接社会发展,对接现有技术发展。“双一流”建设强调社会需求导向,强调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资源共享。这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人才与市场劳动、现有技术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有技术的发展。

探索科技创新趋向“双一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7],也是大学最本质的特征之一。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目前科技创新力不足是我国各领域发展中的短板。即使是国内顶尖、影响力较大的高校,其科技创新效率、创新能力在国际上相对并不十分出彩。师生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设施的改善还不明显、高校管理体制机制的限制等问题依旧存在。这些都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了阻碍,而高校作为国家的智力之源和人才之源,这无疑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束缚。最近发生的“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更是给我国科技创新带来了重要警示和启发。为此,国家揆情审势,为加快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激发大学探索科技创新的潜力,以“双一流”建设为出发点,要求破除束缚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稳定科技创新的师资及学生队伍,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并加大对高端科研设备的投资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高校必须担当的重大使命。

四、学生成长选择“双一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人格的健全、劳动技能的发展都需要经过良好的教育。一方面是学生成人问题。立德树人是大学之根本,学生面临未来的生活,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态度,这需要高等教育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是就业问题。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终将走向劳动市场,而大学期间就是学生储备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键期。因此,对学生而言,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面对社会思潮良莠不齐、劳动市场诸多变数的环境,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成长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对高等教育做出革新,为学生的成长担起责任。

增强学生实践技能选择“双一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学生上大学的基本目的、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以及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根本保障。基于一定现实条件及观念限制,传统教学重主观知识传输而轻客观实践体验,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同步,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缺陷使迈出校园后的大学生文凭学历高、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弱。这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困扰,更是社会发展中的消极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反思:大学在给予学生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应适时适当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完善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技能,达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关政策的督促和教学价值的引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拓展学科育人功能,加强科研实践,促进知识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8]这既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高等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学生全面成长、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现实诉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选择“双一流”。农耕时代讲传承,工业时代讲标准和效率,而当今的信息时代则要求创新。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竞争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应对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激发和调动自身创造能力的潜力。”[9]而学生在培养其敏锐的问题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快速认知新兴事物能力的同时,需要在青年时期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是高校教育知识的更新和创新,另一方面是高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工程师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10]“双一流”建设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2]这对高等教育来讲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而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时代机遇。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得到更多的科研创新机会和更大的智力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探索精神的塑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择“双一流”。学习、科研的终极目标还是人的自我实现。高等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成长规律,激励学生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渊博与人格健全的有机统一,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面临当今全球化时代,新时代青年需要培养现在所提出的“全球胜任力”,即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及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在大学里面完成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实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调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方面要素来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选择能力,这也是学生为终身学习需要做的必要准备。“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等人才,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也是当代大学生应为之努力的学习目标。

五、结语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我国高校迈向高水平大学的可靠桥梁,是我国技术进步、科学创新的新兴动力,是新时代新青年积极成长的历史机遇。推进我国高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应不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历次改革的经验,保留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剔除其产生的弊端。自推行“双一流”建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我国部分重点高校以及高水平学科已被划入国家“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之列,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建设”。推进我国高校迈入世界一流高校之列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双一流”建设要积极推进,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