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
(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
校本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在推动教育课程改革,彰显学校办学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课程同质化、定位模糊化、实施盲目化、手段单一化等问题层出不穷。“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于1980年提出差异化战略,该战略以独特性、多样性、创新性和不可模仿性为主要特征,以现有的资源水平为基础,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最终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该战略的核心理念为校本课程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路径。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积淀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具体的开发、实施以及管理等实践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剖析问题,反思成因,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困之路势在必行。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校本课程拥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但由于起步较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未能准确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内涵及功能作用,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各执一词。他们认为校本课程就是“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校本教材”;或认为校本课程占用了备考时间,分散了学习精力。所以,校本课程不得不让位于所谓的“考试课程”。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条件、运行机制、开发管理等都缺乏充足的条件和经验,在具体开发和实施过程当中,学校缺乏科学的指导,教师缺乏开发的信心,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理论认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主体对于校本课程的认同度低和重视程度低,参与意愿不够强烈。
校本课程是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资源特色等自主开发的课程。由于每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资源等各不相同,其开发的校本课程本应该各具特色,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主体缺失、盲目跟风、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各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主任朱华生,于2016年从申报校本课程建设材料的学校中,筛选出11所中小学,发现校本课程的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 如书法、手工、剪纸、球类、经典诵读等课程, 这些学校都在开设。[2]盲目趋同的校本课程,不能充分发挥各学校独特的地域优势或资源优势,不利于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化、个性化和特色化, 最终难以形成学校特色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需要校长领导力、教师胜任力、学生支持力等,同时也需要校外资源的支持和供给,包括政府政策和财力支持、课程专家的指导、社区和家长的认同等。数据显示目前印刷一门5万字左右的校本课程教材500册需要费用约1.2万元(不计算教师编审费)[2],同时,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表示个人开发能力不足[3]。资源缺乏致使许多学校出现了仅开设无需教材的“活动课程”“穿新鞋走老路”“为开发而开发”等形式化倾向,校本课程难以发挥有效功能。
差异化战略以独特性、多样性、创新性和不可模仿性为主要特征,因其与校本课程所追求的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存在目标和功能上的耦合与共生。通过将差异化战略的核心理念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为主体,以核心资源为载体,构建一个合理化、特色化、易操作的校本课程模型,我们可以有效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功能,满足课程主体的内在需求,最终达到主客体价值的有机统一。
以科学化、规范化、简洁化为特征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通常会更多关注主流意识形态和系统化知识体系的传递,以满足规模化招生育人的需求。相比之下,基于差异化战略的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师生主体的兴趣爱好、能力获得等内在需求,以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有效改善各主体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偏差,增强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认同。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人才的个性发展需要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差异化战略下的校本课程关注资源、品牌、内容、方式等不同层面的差异性,以实现课程目标多元化、课程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学习平台多元化发展,最终促进多元主体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基于学校,又发展于学校,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小学必须清楚认识到,学校发展需要提升办学质量,形成特色管理,而校本课程正是带来这一优势的有效途径。在实际过程中,受学校校本课程价值取向不明、开发主体意愿及知识经验储备缺失、课程资源的配置不足等各因素的限制,校本课程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盲目复制和移植所谓的成功经验,脱离学校的文化和地方特色,出现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差异化战略以找准定位、强化优势、减少同质化为特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发展追求,与校本课程的特点与功能不谋而合。在二者的耦合与共生功能的引导下,各中小学通过对自身的价值追求、发展目标、资源条件的反思,寻求符合自身学校特色与文化理念的发展空间,减少同质化竞争,强化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和稀有性,最终形成其他学校难以模仿或超越的特色化管理。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丰富和改善学校课程结构、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特色化进程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基于差异化战略的校本课程,就是通过对意愿调查、需求采集、能力鉴定、资源诊断等系列工作的缜密考察,以及校内外各项资源的分析、整合、规划、组织、协调、配置等,展现出与其他学校与众不同的、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办学特色,最终促进学校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的协同。创新既是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思想,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校本课程的资源的创新,有赖于资源的投入,更有赖于现有资源与新资源的协同利用。所谓“渐进创新”,就是通过对现有技术或能力的改进与创新,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比如在学校经费支持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差异化战略,整合学校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所谓“突破创新”则是基于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等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打造全新的校本课程,最终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协同互补,使整体作用大于各部分作用之和。
以系统论创始者贝塔朗菲(Bertalanffy)和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卡斯特 (Kast)为代表的开放系统理论,认为组织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并与环境相互作用。[4](P149)基于此,在进行校本课程理论建构时,既要重视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要重视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及资源,充分考虑当地人文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区域性、多样性、实用性、可行性等原则,通过聚焦区域、品牌、资源等外部差异化,以及内容、模式、时空等内部差异化,进行校本课程理论体系的建构,最终实现内部和外部的有机统一。
利用资源优势,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品牌和声誉,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吸引力,是差异化战略的核心内涵。通过外部差异化战略实施,提升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进而增强学校竞争力和吸引力,是促进学校之间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区域差异化:传承地方文化与特色
由某一地区成员集体实践、共同创造和界定出来的地域性文化,能够使个体内心深处滋生出共同的地方性情感,并具有使人获得归属感的品质。地方文化能够丰富个体生活经验、塑造个体人格心灵、孕育个体爱乡之情、传递地方特色和精神文明。个体是构成地方文化的主体,也是传承地方文化的载体。赋予校本课程以文化底蕴,是学校承担历史使命、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以及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的现实诉求。与此同时,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又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充分条件。我国区域特征十分明显,不同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同的人口分布、工业区、农业区等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沿海和内陆、东部和西部、北方和南方、城区和山区等也都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依托这些区域差异化特征设计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适应当地实际需求,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家乡发展,提升社会责任感,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实现课程与文化的共生。例如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石庭中心小学,依托乡土红砖建筑传统文化,构建“多彩的瓦艺”校本课程体系[5];河南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依托周口市拳种众多、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构建“武为特色, 德才兼备”为特征的“心意六合拳课程体系”[6]。江西修水一中以“水资源”为主题,构建《修水文化名人》《修水特色作物》《修水文明》等乡土课程[7],激发了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热爱,彰显了地方特色。
2.品牌差异化:提升学校社会认知度
品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识别标志、精神象征、价值理念。美国著名营销战略家艾·里斯 (AL Ries)和杰·特劳特 (Jack Trout),在前人提出的品牌形象理论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品牌定位理论。该理论通过寻找差异点联想和共同点联想,实现品牌的精准定位,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和形象,在顾客心目中建立积极的核心品牌联想,并与竞争品牌形成差异, 从而建立竞争优势。在设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社会、知识与信息、教育改革等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生、教师、教学设施、组织氛围等学校内部环境分析[8](P60~88),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寻找差异点,进行课程定位与设计,创建别具一格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品牌课程,与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合力,并通过多渠道的传播和推广,以充分发挥品牌的社会效益,最终提升学校的辨识度、知名度和信誉度。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以“生态校园”为特色品牌,积极围绕“生态素养的培育”,着力打造生态绿色校园,开发并逐步完善“3C 课程”,即生态Campus、生态Country、生态City,近三年学校教师共开发近 200门生态领域的特色课程,成果丰硕,屡获佳绩。[9]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以“给学生以选择和尝试,让学生去亲历和体悟,服务于学生成长和成才”为目标,开发建设了三大校本特色品牌课程[10],即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少年农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以“少年书画院”为载体的艺术校本课程,获得家长和社区一致好评。
3.资源差异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1991年美国管理学学者杰恩·巴尼(Jay B. Barney),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资源理论模型,认为组织之间资源的差异造成企业的竞争差异,组织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VRIN”(Valuable有价值的,Rare稀缺的,Imperfectly Imitable无法仿制的,Non-Substitutable难以替代的)资源的获得。因此,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除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基础资源作为支撑之外,还需要寻求自身的“VRIN”资源,以提高校本课程的竞争优势。以杰弗里·佩弗尔 (Jeffrey Pfeffer) 和杰拉尔德·萨兰奇克 (Gerald Salancik) 为代表的资源依赖理论,则认为组织作为开放系统,还需要依靠环境中的其他组织,获得自身所需的重要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除了学校自身的教材教具、仪器设备、教师能力等内部资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挖掘和利用政府、社区、家长、企业等外部资源,是学校获取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关键。通过内外资源的挖掘、整合和创新,寻求最佳优势资源,通过优势资源差异化,实现课程多元化和丰富化,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上海市同凯中学,实行馆校合作模式,通过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实施“动物的自我保护”校本课程。[11](P282~287)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从2011年开始,依托所在地区海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海洋场馆等单位的海洋教育资源,实施中学海洋主题校本课程,目前已形成海洋科普讲座课程、海洋实践活动课程、海洋课题研究课程、海洋课程超市四个系列的课程,形成了以海洋资源为核心的竞争力,创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生机勃发的中学课程改革模式。[12]
校本课程是关注和尊重每所学校及其广大师生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产物[13](P117)。外部差异化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特色化、持续化发展;而内部差异化则聚焦课程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1.内容差异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泰勒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提出连续性、顺序性以及整合性三个基本原则。我国学者施良方认为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学生和教学、学科知识价值问题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等因素。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也是如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与实施过程中,实施差异化战略就是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取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与学生兴趣相符合的,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丰富多样的知识和内容,并加以合理化组织,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人都面临不同的任务和挑战,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任务,提供差异化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各阶段不同品质的获得,帮助学生克服各阶段的冲突和危机,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较强、自控力较弱的特点,选择以情感体验和兴趣培养为主的课程内容;针对高年级小学生思维活跃和表现力丰富的特点,选择以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的课程内容;针对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觉性和自控意识增大的特点,选择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课程内容,实施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彰显以及能力的提升。如河南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开发的心意六合拳校本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运动规律,进行了差异化的内容选择。低年级学生以心意六合拳健身操 (英雄少年、武动青春) 为主;中高年级学生以五行连环拳、心意六合拳12式、心意六合拳28式为主。[14]
2.模式差异化: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高考指挥棒”导致一元化化标准课程和多元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尖锐矛盾,致使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穿新鞋走老路”“为开发而开发”等现象屡见不鲜。模式差异化是教师基于个性化发展理念,在校本课程设计、内容和方法等选择过程中,依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群体,以及不同主题和方向的课程内容,所采用的差异化课程实施模式,通过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和直接实施者,教师需要实现从一元到多元的角色转换,并综合考虑办学理念、资源设备、学生兴趣及能力、课程内容等多方因素,不断丰富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文本类的课程,可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对话式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比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实行自主探究模式,借鉴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让学生来做小先生。[15]对于活动类的课程,则需重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比如江阴市周庄职业高级中学,根据周庄镇周边模具企业发展的需要,实施校企合作式的《模具制图》校本课程[16],也可以运用 CDIO模式(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进行课程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除此之外,还有师生互动式、跨学科合作式、社团参与式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具体需求,实施科学合理的模式。课程开发和实施,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专业智慧和专业情怀。从这一点来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3.时空差异化:强化师生趣味探索体验
根据戴尔“学习金字塔”原理,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基本上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基本上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校本课程的学习领域主要是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应用性学习等[17],为时间的弹性管理和课程场域的转换提供了可能性,以弥补标准化、学术化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时空较为固定的缺陷。时空差异化就是在校本特色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灵活把控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突破传统的时空壁垒,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弹性转换,提升课程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丰富师生真实的探索体验,提升对校本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在时间上,可以利用四季变换、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实施不同的校本课程。比如北京小学“四季课程”,就是借助北京鲜明的四季变化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而构建的学校课程体系,在春夏秋冬四季各安排一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周”,分别是“科技创意周”“传统文化周”“律动健身周”和“读书实践周”,给学生以不同的体验。[17]在空间上,不拘泥于日常授课教室,依据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授课地点,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如江苏太仓市明德小学,依托健雄少年科学院,构建科技特色校本课程,设有科学教室、网络教室、机器人教室、未来教室、无人机教室、创客空间、物联网教室、科技实践室等不同的体验基地[18],激发学生探索科技、追求创新的热情和活力。
只有当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校本课程才具有真正的育人价值。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密切联系差异化战略理论模型,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径规划。
差异化战略强调个性和与众不同,关注差异和创新,在该战略引导下的校本课程必然会呈现多元化特点。由此, 在校本课程建构过程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前提,建构多元化发展取向的课程逻辑。
1.以学生个性发展为逻辑起点,建构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在制定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时,首先要从学生需要出发,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兴趣,并且与其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紧密相连;其次要与教师专业程度以及研发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相匹配,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相契合,最终在差异化战略理念引导以及“SMART”(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有时限的)目标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校本课程目标体系。比如,巴蜀中学结合学校“善·雅·志”的育人理念和“公·正·诚·朴”的校训,创新开发并实施了以学校特色为主的“人文·经典”校本课程,以及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为目标的人生课程、科学课程、健康课程[19],减少了同质化和盲目性,效果颇佳。
2.以学校校本课程研发小组为中心,建构多元化的课程内容
准确预测消费者偏好的定位及变化,是实施差异化战略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元,符合学生需求,可供学生选择。区域经济学创始人瓦尔特·艾萨德,特别强调社会力量在实现区域发展共同目标、解决社会认知冲突、实现一致行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校内和校外力量的共同推动,这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开发和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联合校内广大师生和校外政府、专家小组、社区等多方力量,成立以学校课程研发小组为中心的课程开发实施共同体。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学生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经验、认知和能力等信息的收集整理,由研发组结合当地文化、学校理念、教师能力等,进行资源差异化评估,最终组织教师队伍在优势资源中选取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如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面向1~6年级所有学生开发出的“棒·棒·唐全人教育校本课程”[20]内容多元而富有特色,其中《光阴的画卷》选取四个季节、二十四节气成为课程内容,以引导学生体验自然之美、光阴之美、诗意之美;《一树花开》选取诗歌、散文、杂文、回忆录等多篇精美文章为课程内容,以培养阅读习惯等等。
3.以教师角色转换为关键,建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群体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中坚力量,不仅承担课程实施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教师承担着课程开发者、研究者、设计者、决策者、评价者等角色。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不是仅仅按照预设的实施计划按图索骥,而是通过自主创新和调节,使课程锦上添花。教师角色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有效促进教师内部角色的积极转化,需要学校给教师赋权增能,并为教师提供集中培训和经验交流的机会,体验差异化过程带来的成长与体验。同时通过差异化战略的竞争与激励机制的引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以提升教师的主动性。如湖北省葛洲坝中学,通过采取对优秀的校本课程教材择优公开出版的方式,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师能力。[2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校条件、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及兴趣等因素进行教学内容的甄别,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和特征,设计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通过概念获得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小组竞赛模式、萨奇曼探究模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多样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理论体系,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把学校课程体系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校本课程体系则是该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此时的“生态”已经超出其原有含义,而延伸为整体性思维下的概念,其内涵是和谐,目的是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实践生态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及动态平衡原则。校本课程生态系统要想克服同质化、形式化、单一化的缺陷,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独特优势,以实现特色化生长,就需要该系统内各因子相互合作以及该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协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协同效用和整体性功能。
1.注重方法的适切性
方法适切性是促进校本课程实践生态特色化生长的前提和基础,方法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以生态化的方法为指导,就是从系统的、整体的角度看待校本课程。就具体实践而言,一方面,在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规律,不可一概而论或一刀切。比如技术教育类校本课程强调实践和运用,就不能单纯采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要关注学生真实的体验,以促进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合理化的创新,采用差异化的方法,提升课程的独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样是德育校本课程,不同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不同教师之间,都可以采用“同题异构”的方式,依据实际资源、条件、内容进行差异化的选择,采取情景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真诚说教法等等,采用PPT演示、故事讲授、小组讨论、影片观看、实地参观等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
2. 注重过程的协同化
以赫尔曼·哈肯为代表的协同理论代表人物,认为只有当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整体性功能,以达到系统的有序状态。这与生态观中的整体性特点不谋而合,它与差异化战略的共生关系,就在于二者目标的内在一致性,都是为了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和谐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仅有学校参与的校本课程因力量单薄、资源不足,只能实行短期的差异化。只有包括学校、师生、政府、社区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才是长期差异化校本课程持续存在的动力;也只有长期差异化的校本课程,才能带来长期的比较优势,使学校特色得以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组织形式的差异化,根据隐性或显性的、文本类或实践类等不同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确定差异化的组织形式。比如课程实施是以原班级为单位,还是打乱班级以兴趣领域为主;是以思维启发为主还是动手实践为主;是班级授课还是分组教学;是校内授课还是校外探索等等,依据现实条件和学生需要,选取差异化的模式和组织形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实施效率和效果。
3.注重评价的动态化
校本课程生态体系并非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化、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兴趣的改变等不断变化的。因此,通过对校本课程动态性评价,有助于对特色化部分精益求精,对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在评价动态化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差异化。在评价主体上,将校内的领导班子、师生以及校外家长、外部专家、社区等主体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形成多元互动评价机制;在学生评价内容上,除了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维度的评价外,更要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评价,诸如参与兴趣、专注程度、探索精神、合作态度等;在教师评价内容上,要从教师的理念认同、专业知识、教学材料、选课人数、成果展示、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通过书面作业、成果展示、研究报告、现场演示、竞赛活动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采用差异化激励措施,引导各主体自我反思、激励和改进。如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通过让学生填写《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校本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对课程实施进行反馈和归档,教师根据反馈进行再次完善或二次开发,不断提升课程质量。[21]
美国经济学家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 (N.Gregory Mankiw)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经济学更多地关注和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稀缺的资源。[22](P4)差异化战略所关注的正是利用稀缺性资源打造独特优势和品牌,所以,学校及社会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资源供给,应该更加致力于如何开发、利用、管理、创新这种稀缺性校本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校本课程创新性供给机制,并与其他学校和社区共同建立一个合作共生的资源共享平台。
1.全面分析校内外资源环境
资源是差异化战略的基础,全面分析组织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以明晰核心竞争力,是差异化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搭建校本课程资源平台的核心,就在于创新性资源的有效供给,追求资源有效配置和最大效用的管理。在此,可以借鉴“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将其作为差异化战略优势资源分析的有效途径。“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的,它关注资源的稀缺性。“长尾理论”由美国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提出,强调资源的丰富性,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补充,各有价值。“长尾理论”就是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尤其是创新性资源,除了校内人力资源如校长、教师、学生;静态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资源如科技展览、主题讲座、竞赛、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还要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如区域文化资源、社区资源、博物馆和社会中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其他资源;“二八定律”则是在以上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整合,形成学校最具优势的资源,并将其运用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当中,凸显特色与创新。学校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小组,全面分析校内外环境,仔细寻求、充分挖掘、准确评估、合理整合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价值。
2.深入挖掘学校内生性供给潜力
差异化战略实施的目的,是通过核心优势资源,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实现组织的内生性发展。 “内生性发展”是一个动员的过程, 即通过构建本地社会成员中各种利益团体集合起来的组织结构, 建立符合本地发展的资源分配机制,实现本地发展意愿的战略规划, 其最终目的是激发本地发展的技能和资格的能力。[23]学校的内生性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以校内师生支持和校外政府、社会等外部力量支持为保障,以当地的文化底蕴和社区资源为基础,以校内外人力资源为动力,挖掘内生动力和潜力,激发学校内生性力量,有效满足校内师生主体差异化的需求,积极调动校内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集多方资源和力量,提升校本课程的供给水平和质量, 发挥出校本课程资源平台的“内生性”力量。如北京十一学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整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对常规课程进行改编、扩充、整合、拓展, 使符合教的课程走向符合学的课程[24](P37~55);台湾云林县成功小学,则把紫斑蝶生态纳入学校发展的独特资源, 结合政府及民间力量,使学校成为紫斑蝶保育的志工学校,并将紫斑蝶设计为学校本位课程[25]。无论是原有资源的深入挖掘,还是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两所学校都实现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内生性有效供给。
3.构建创新性校本课程资源平台
创新是差异化战略成功的动力。校外课程资源的全面分析,内生性供给潜力的深入挖掘,最终都需要通过构建创新性校本课程资源平台,为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政府支持和学校主导,促进校内外各主体积极参与,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 形成以学校为中心, 地方文化与社区资源为支撑的多主体协同治理资源平台, 为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提供内生动力,促成差异化的长效性,进而实现优势的持续性。资源平台的构建,需要形成一个“需求—反馈—供给”的有效循环,提升信息流通和反馈的实效性。在知识不断裂变和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信息与资金、人力、设备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能够提升学校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力和适应力,提升学校对于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推陈出新,保证课程资源平台的创新性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富多样的、动态性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从而创造优质的校本课程品牌,发挥校本课程的内在价值。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运用差异化战略的核心理念,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指导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是学校特色化管理的客观诉求,是师生个性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它可以逐步消解目前校本课程面临的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资源缺乏等问题,结合外部区域优势、品牌效应、核心资源,以及内部多样化课程内容,灵活性课程模式、弹性化时空转换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通过多元化发展取向的逻辑建构、特色化生长合为的实践生态,以及创新性供给机制的资源平台等路径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特色发展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