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9-02-17 08:38程宏燕李忆辛
关键词:理论课深度融合

程宏燕 李忆辛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1]。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增强教学体验性、鲜活性、互动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信息时代学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当前,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主要特点是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从精英普及到大众,从专业领域拓展到一般领域,从教学的外部表层渗透到内部深层,从教学辅助手段发展到教学的主体性元素,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呈现出全新面貌。作为学生政治素养、思想觉悟提升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要求更加迫切。然而,信息技术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甚至在探索中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效应。为了避免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表面性、机械性、功利性等现象,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验性、鲜活性和互动性,克服空洞说教的“知性化”弊端[2],我们必须结合信息化新阶段的特点,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机理,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利引擎。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早在201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就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之后,各种文件、文献大量使用“深度融合”一词。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究竟什么是深度融合,人们在使用该词语时往往“述而不表”。其实,在文件语境中所提到的深度融合,确切地说不是当作一种概念在表述,而是作为一种观念、原则或要求在使用。至于深度融合的具体内涵和表征,各种文献解读的角度和依据不一,分别提出了深度融合的“资源说”“环境说”[3]“工具说”[4]“重构说”[5]等等,从某一侧面揭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或深度融合的内涵。但是,这些文献对深度融合内涵的归纳表述仍然带有一定的局部性和学科针对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固然具有一般教学的共性内涵,但作为一门针对学生头脑建设的特殊课程,还具有自身特殊的内涵。

从语义修辞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规律以及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索等方面综合分析,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应从深度、广度和效度等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一)深度:信息技术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层结构并影响其内在运行

深度融合的基本体现应该是深层次,就是教学要素深层次重组重塑,用很多学者的话说就是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2010年11月《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2010)。这一报告认为,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据此,有学者认为,深度融合要求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6]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借助于这种环境与条件来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7]

营造环境,创新方式,改变结构,这是一个层层递进、动态循环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初级阶段,它对教学的影响和改变往往体现在外部环境、局部手段等显现因素,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则是通过教学外部环境、辅助条件的改善,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引起灌输与探究、主体与客体、说教与交流等教学深层结构和内在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为教学组成中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师生交往模式、教学双方主体地位、教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重塑、重构。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这种关系的重塑与结构的重构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主体性,促进其政治自觉和理论自信。

(二)广度:信息技术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部领域并改变其基本形态

教学系统深层次结构性变革是教学全域性、系统性变革的结果,这种变革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局部影响而导致的。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必然是信息技术全方位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领域、各层级,全面渗透到学生思想活动、政治认知、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各环节,这既是引起教学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

深度融合意味着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改变不是修修补补,不是仅仅通过动画化、形象化、便捷化来增加外部吸引力,而是从教学的显性元素深入到隐形元素、从硬性的条件环境深入到软性的观念思维,无论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还是辅助性的教学环境、教学平台和教学时空,一切教学领域都要渗透信息化技术和资源,一切教学元素都要赋予信息化的明显痕迹,呈现鲜明的信息化气息。在这种广泛的影响作用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态得以重新定义,教学形态由传统的“认知型”转向“建构型”“体验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效度:信息技术化解教学的突出矛盾并激发其新型活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在与教学深度融合后,必然引起教学的革命性变化,例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催生更多新型教学工具、营造全新学习环境,等等。[8]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导致一些根深蒂固的教学矛盾的化解,尤其是长期制约现代教学理念得以实现的教学障碍和矛盾。例如,通过“可视化”“形象化”“体验化”“现场模拟”等技术增强形象思维的启迪和主动探究的兴趣,能重现历史真实感,强化思想心理活动的震撼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摆脱说教的面孔,直面学生的心理体验,触及学生的思想深处。

事实上,伴随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渗透,信息技术在化解传统教学的深层矛盾中发挥着越来越具体的作用。有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结构的影响方式:社会文化学习视角里的共同体模式,关注网络环境下重构公共知识话语,旨在促进集体知识的深层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视角里的交互分析模式,强调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重要意义,力图通过可视化交流促进网络环境下知识的意义建构;分布式认知学习视角里的多维联通模式注重借用先进的移动技术来观察和描述知识建构学习的复杂过程,并尝试开发多种工具去评估整个知识建构过程的显性与隐性行为;活动分析理论视角里的合作反思模式对前三种模式进行整合,特别强调反思性思维和合作反思性话语对知识建构系统的作用。[9]这些分析说明,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是深度融合,教学的深层次矛盾越是能得到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追求的教学的对话性、主体性、反思性、建构性就越是能够突出,育人的效度越是明显。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标志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促进教学的深度改进,其基本标志要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根本提升上。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因素看,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标志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形态“网络化”促进学生自主性提升

“网络化知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载体,这不仅大大改变了知识的传统形态,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开放,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思考主体性的提升。首先,网络化知识来源开放必然促进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网络化知识从传统的“直线式”“合法性”“权威性”变为“开放式、扁平化、大众化”,“知识无处不在”,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信息都会同时到达学生和教师手中,师生成为同步获取资源、同步受教育的人,教学中依靠“教参”“内部资料”的时代终结。这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共享教学内容,充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的交流与创新,更加具体地凸显其教学主体地位。其次,网络化知识性质复杂必然促进学生的辨别力。网络时代的知识从“相对确定、封闭、权威、经典”的知识变为“不确定、开放、交互”的知识,因而不存在绝对权威的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也是随着形势发展处于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和现代传播手段下,各种思想观点争鸣、百花齐放、答案飘扬。这使得知识环境复杂,对学生的辨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学生辩证思维和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教育形态“在线化”促进师生角色转变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教师形象、角色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深度影响下,知识来自四面八方,出现“教学主体多元”,这就导致教师“角色变更”与教育的“权威转移”。一是师生角色界限模糊。由于“在线教育”打破教育时空限制,“在线即学习、上网即读书” ,学校由“物理空间”变为“线上交流讨论平台 ”,因此,学生是法定的“受教育者”,但有时是课程开发者和“教育者”。二是教师权威内涵转移。“在线共享交流”促进了师生角色向“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转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明显增强,学生群体在接受新事物、网络知识和信息手段运用上更具优势,他们知识层面有时候走在教师前面,教学由“先后传递”活动变为“同步发展”活动,教师由“闻道在先”变为“与学生同时发展的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已不是一句谦逊的话。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必须成为人格权威。三是教师从学生思想的“塑造者”变为思想的引领者。“翻转课堂”实际上重新定义了教师的作用,学生在家通过老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不仅内容极其丰富,而且冲破了课堂、教师、教材的局限,使得学习者成为主动选择和评价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远离被动“塑造”、被动“灌输”旧模式,越来越呈现出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的新模式,教师越来越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而不是塑造者,越来越成为教学中“平等中的首席”。

(三)学习形态“自组织化”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体验性

“自组织学习”是印度教育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即在不需要老师或科学家输入逻辑和程序的情况下,学习者可以独立自主完成。[10]而信息技术创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组织学习”的条件,能极大地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体验性,为其思想政治的内在认同提供心理基础。首先,自组织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有助于知识过程的体验。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环境,通过社会学习、可视化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学习、讲授学习等,使得思想政治领域的抽象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感性体验,促进了他们对政治理论的内在接受。其次,自组织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有助于知识背景的体验。自组织学习过程充满自主性、合作性、选择性和反思性,这为学生创设了思想交流和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在选择、反思、碰撞交流的丰富体验中提升道德与价值辨别力,丰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第三,自组织学习是一种沉浸式、泛在式的学习,有助于知识情景的体验。自主组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孔不入,这恰恰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条件,开展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学习,使得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更加鲜活、更加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实际,更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化体验和自觉建构。

(四)思维形态“多维化”促进教育者对学生思想的精准把握

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在信息化新阶段,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得“统计实证思维”成为可能,拓展了传统教育的“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可精准记录和分析,从而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信息技术可使学情分析进入微观层面,例如,通过跟踪行为轨迹、收集语言数据、分析网络记录等,可以推理和预测学生行为特点,进而分析其心理和思想状态,增强教学的预测性。其次,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抽样分析”拓展为“全样本分析”,使得教育者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中归纳相关性,以数据的关联、走势等来洞悉、检测和分析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内在关联特征,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从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性特点和现实问题看,当前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把握好以下路径。

(一)把握好深度融合的阶段特征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具有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由辅助性装饰到主体性参与的三个阶段。一是从信息技术的进入阶段。这一阶段是引入阶段,信息化技术初步开始进入教学的元素中,实现教学的锦上添花,即教学的形象化、趣味化,使得教学生动活泼。这一阶段主要是让信息技术进入教学,为深度融合打下基础。二是在信息技术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信息化技术进入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的直观”,极大地“增强了形象思维”,其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了教学的“形象化理解”,并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探索性,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特点规律。三是我信息技术的融合阶段。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开始进入融合状态,信息技术运用从外在因素进入教学内在机制,从教学设计的辅助、装饰手段发展为深化教学设计的必要元素,在思维过程的展示、延伸教学思维的深度、体验环境的营造、自主学习和交互教学的实现方面不可或缺,使得传统教学中的矛盾难点得以有效化解、教学功能从根本上得以延伸、教学生产力得以全面解放。

(二)把握好深度融合的突出问题

问题是最好的突破口,只有把握好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实施。目前,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的完备性和融合性不足。首先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没有放在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设计中,没有按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客观认知和情感规律来整体设计,而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外部添加和表面装饰;其次是信息技术运用没有进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维和心理层面,没有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内在过程,因而没有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与体验活动的真正融合。

第二,功能发挥的充分性不足。有些耗资巨大的信息技术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而仅仅是用作表层的功能。可视化、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仅仅是发挥了一些直观、统计说明的效能,并没有发挥其促进思维、拓展创造力的功效。例如,在可视化的实现上,思维导图仅仅是作为一个概念,并没有深入促进学生的思维轨迹的优化;模拟技术的运用有时候是为了直观而直观,并不是思维拓展的需要和学生思维规律的体现;大量复杂的虚拟技术与设备虽然有助于学生的体验与兴趣,但并没有从设计上科学促进学生的思维与全面体验。再如,在教学大数据的运用上,很多数据虽然看起来大,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大数据资源与技术的功能,这些大数据的运用仅仅是用来描述现象,没有通过跟踪学生思想行为轨迹来形成数据并揭示规律、实现精准描述、准确评价和个性定制的功能。

第三,信息技术运用的匹配性不足。在信息技术的选择上,没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理和实际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技术,达到科学精准的匹配。比如,有些环节是不需要动画、VR技术的,有些技术是为了过分满足兴趣和效果的光鲜。同时,由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教学实践有限性的矛盾,加之信息化资源的筛选和优化不够,导致课堂教学资源的过度堆积和教学信息化成本的增加。

(三)掌握好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

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问题和发展趋势看,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

第一,进一步明确深度融合的教学内涵。首先,从深度融合的功能上看,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作为外在因素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例如辅助手段、动态形式、画面装饰等),而是作为内在因素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认知、价值观体验、道德感知等的有机要素(例如分析工具、思维依托、自主学习与交互教学的必要环境与中介等)。其次,从深度融合的地位作用看,信息技术必须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内容加工、教学活动策划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路径、方式和策略上不可或缺。最后,从深度融合的效果评价看,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能直接导致教学难度的新突破、教学重点的强化、教学思维的拓展,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鲜活性、体验性、主体性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第二,进一步突出深度融合的现实重点。首先是延伸教学和思想交流的时空。要实现线上与线下并重、课内与课外融合、校内与校外关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上下拓展。其次是拓展思维。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从“接受”转变到“建构”、从认知延伸到体验、从经验拓展到数据、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再次是优化设计。从基于组织性学习的设计发展为基于自组织学习的设计、从教的设计逻辑转化为学的逻辑设计。最后是化解矛盾。教学的矛盾就是教学目标终点与学生基础起点之间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个障碍的核心就是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思维不能到达应有的状态,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创设拓展思维的条件,从而化解这些矛盾。

第三,摆脱信息技术的负面束缚。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辩证的作用,一方面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出异化的束缚力量,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克服其负面效应。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处理好客观数据与主观思想、形象描述与抽象思维、网络交流与思想沟通等辩证关系,在技术运用中始终以人为本,在信息数据分析中始终以内在思想为本,在虚拟技术辅助教学中始终以人的真实体验为本,真正在教学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网络、线上交流的同时,要防止人际交往“生态”的破坏,尤其是要防止“网情”替代“人情”;在网络知识共享的同时,要防止简单的“复制化”“碎片化”学习;在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分析时,要防止以数据代替内在思想的弊端,透过表层数据揭示其内在思想和心理意义。

猜你喜欢
理论课深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