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炜
(福建省鸿达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建筑智能化系统,最早兴起于西方,早在1984年,美国的一家联合科技UTBS公司通过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并命名为“City Place”,具体改造过程即是在大厦原有的结构基础之上,通过增添一些信息化设备,并应用一些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设备、程序交换机、数据通信线路等,使得大厦整体功能发生了质的改变,住在其中的用户因此能够享受到文字处理、通信、电子信函等多种信息化服务,与此同时,大厦的空调、给排水、供电设备也可以由计算机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大厦整体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为住户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服务与居住环境,自此以后,智能建筑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如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功能更加丰富,并衍生了一种新的智慧化平台,该平台依托于物联网,不仅融入了常规的信息通信技术,还应用了云计算技术、GPS、GIS、大数据技术等,使得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智能性得到更为显著的体现,在建筑节能、安防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统的建筑智能化衍生为系统智能化,将局域的智能化通过通信技术进行了升级和加强,再通过平台集成将原有智能化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操作界面,使智能化管理更加便捷和智能。以下有五大优点
针对建筑设施设备使用期限,实现自动化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一般开始使用后,在系统之中,会自动设定预计使用年限,在设备将要达到使用年限后,可以向用户发出更换提醒。设施设备维护自动提醒,以提前设置好的设备的维护周期内容为依据,并结合设备上次维护时间,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下一次设备维护内容清单,并能够自动提醒。并针对系统维护、维修状况,能够实现自动关联,并根据相关设备,实现详细内容查询,一直到设备报废或者从建筑中撤除。能够对系统设备近期维护状况进行实时检查,能够提前了解基本情况,并来到现场对设备运行状态加以确认,了解详细情况,并将故障信息实施上传,更加方便管理层进行决策,及时制定对合理的应对方案。例如借助云平台,收集建筑运行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分析,例如通过统计设备故障率,获得不同设备使用寿命参照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技术以图表形式现实出来,更加有助于实现事前合理预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有效提升系统设备的管理质量水平。
将建筑内涉及能源采集、计量、监测、分析、控制等的设备和子系统集中在一起,实现能源的全方位监控,通过各能源设备的数据交互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主动节能的同时,还可通过对能源的使用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找到能源消耗与楼宇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匹配的地方,抓住关键因素,在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及健康舒适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降低能耗。同时该系统通过I/O、监听等专有服务,将建筑内的所有供能设备及耗能设备进行统一集成,然后利用数据采集器、串口服务器,实现各类智能水表、电表、燃气表、冷热能量表的能耗数据的获取。并通过数据采集器、串口服务器或者各种接口协议转换,对建筑各种能耗装置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设备管理。针对收集的能耗数据,通过利用大规模并行处理和列存储数据库等手段,将信息进行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重构,用于进行更高级别的数据分析。同时系统嵌入建筑的2D/3D 电子地图导航,将各类能耗的监测点标注在实际位置上,使得布局明晰并方便查找。在2D/3D 效果图上选择建筑的任何用能区域,可以实时监测能耗设备的实时监测参数及能耗情况,让管理人员和使用者能够随时了解建筑的能耗情况,提高节能意识。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完成不同建筑能源的分时—分段计费、多角度能耗对比分析、用能终端控制等功能。
将智能化的各个子系统通过软件对接的方式平台管理,通过智能分析及大数据分析,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其中网络设备系统、无线WiFi 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智能停车场系统等各个独立的智能化系统有机的结合实现:
2.3.1 危险预防能力
只听“砰”的一声,宿舍门被撞开了,孙敬文、赵天亮等新来的知青,扛着行李从外面闯了进来。但听“嘭通”一声,黄伟被他们的突然闯入吓了一跳,从椅子上跌了下来,倒在地上,糨糊盆扣在炕上,糨糊溅得四处都是。
通过具有人脸识别、智能视频分析、热力分析等功能,在一些危险区域、事态进行提前预判,有针对性的管理。
全天时工作,自动分析视频并报警,误报率低,降低因为管理人员人为失误引起的高误差。将传统的“被动”视频监控化转变为“主动”监控,在报警发生的同时实时监视和记录事件过程。
热力图分析的本质——点数据分析。一般来说,点模式分析可以用来描述任何类型的事件数据(incident data),我们通过分析,可以使点数据变为点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点过程,可以准确地发现隐藏在空间点背后的规律。让管理人员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持,及时规避和疏导。
2.3.2 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GIS 技术、通信技术和应急信息资源基础上,实现紧急事件报警的统一接入与交换,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突发性、区域性、持续性等特点,以及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工作流程、应急响应、处置方案等应急业务的集成。
同过音视频系统、会议系统、通信系统、后期保障系统等实现应急指挥功能。
2.3.3 事后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事件的流程和发生的原因,进行数据分析,为事后总结分析提供数据支持,避免类此事件再次发生提供保障。
2.4.1 客户提醒
通过广播和LED 通过数字化连接,通过平台统一发放,能做到分区播放,不同区域不同提示,让体验度提高。
让客户在陌生的环境下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系统和显示系统得到信息,摆脱困恼。
2.4.2 信用体系
在平台数据提取的帮助下,建立各类信用体系,也对管理者提供了改进和针对性投入,从而规范市场规则。
通过各类数据提供,能提取有效的资源供给建设方或管理方,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和营销,提高推广渠道。
不断关注营销渠道反馈的信息,能改进营销手段,有方向投入,提高销售效率,在线上线下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互联网、无线网、物联网、GIS 服务等信息技术,将城市间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实现物、事、人及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为智慧城的“感”、“传”、“智”、“用”提供了基础支撑,从而对城市管理、公众服务等多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早期数字城市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升级和深化。
在平台的帮助下,各个建设方和管理方能有依有据,能做到精准投入,高效回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当下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智慧化平台的应用发展,有效提升了建筑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因此需要科技工作者与行业人员进一步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智慧化平台的应用研究,从而打造出更实用、更强大的智慧化应用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推动建筑行业实现更加平稳顺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