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鲁
摘要:文章分析了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旅游扶贫的现状,依据屏山县的地理资源特色优势对旅游开发进行的创意策划,大胆选择了在当地创办民宿的实验方案。构建了“扶贫-民宿-旅游”的新模式,为当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富民惠民的新型就业渠道。
关键词: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民宿
一、旅游扶贫的背景及民族地区扶贫现状
(一)我国旅游及研究地区扶贫的背景
2015年《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我国民族地区凭借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价值,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贫困攻坚战的决定》发布,2016年2月发布的《中共宜宾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贫困开发攻坚战确保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称,屏山县作为“九九”脱贫攻坚的重点乡镇,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要紧的中心工作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二)民族地区屏山县扶贫现状
屏山县总面积共1504平方公里;现有贫困村7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0.12%。贫困村有贫困户4026户,占全县贫困户37.98%。贫困村总户现有16,954户,总人数68,442人。2017年屏山县围绕创建扶贫示范县工作部署,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发挥城市城郊、山区和现有的彝族特色,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目标。
二、屏山县的资源优势分析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交界处,岷江与金沙江经五指山而过。县境内海拔300~1400米,山地和丘陵分别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部。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使县内年均气温在14.9℃上下起伏。
屏山县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璀璨夺目的三国文化、纯真质朴的客家文化、磅礴壮观的江河文化在这里交汇、延续。彝族、苗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在内的15個少数民族在屏山县境内安居乐业,彝族居民近万人,珍贵的彝族文化是屏山历史文化的绚烂瑰宝。富有特色的“火把节”、充满了浓郁神秘气息的祭祀活动等都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体现。
屏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都为民宿的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当地有国家级保护区老君山森林、文化名镇龙华古镇、清平彝族风情园。同时境内生长着国家保护动物三十余种,高等植物三千余种,是珍贵的生态资源腹地。
三、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旅游扶贫背景下的民宿发展现状
民宿(Minshuku),是指户主利用自家住宅空闲的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同时搭配活农耕或者渔牧业活动,为旅客提供乡野生活的住宿处所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国外民宿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我国民宿业自改革开放后萌芽,大多数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类型单一。我国民宿的主要模式有“自主、分散经营”、“农厂+农户”、“公司+业户”、“公司+社区+业户”等模式。
(二)屏山县旅游扶贫发展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绿色生态、乡愁情感、乡村休闲等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韩国综艺节目《孝利家民宿》、我国本土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The Inn)》、《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火爆荧屏,引发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讨论,也掀起了大众对民宿探索的热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正在逐渐朝着回归本真的方向前进,越来越多奔波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之间的市民渴望到自然中放松自我、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屏山县作为一块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宝地,应当大胆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建立起当地的特色民宿,帮助当地居民彻底除去贫困之“劣根”。
四、民宿旅游模式的构想以及建设计划
(一)主题及风格定位
通过对四川省屏山县旅游资源特色的挖掘和综合评价,可确定该地区作为旅游扶贫的突破口有利于集中优势,更好地整合资源,有广阔市场前景。凭借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多样的人文资源,将该地建成扶贫旅游休闲体验民宿度假村。民宿主题风格以三国文化、客家文化和江河文化为主,各式各样的主题民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二)设计思路及创意策划
利用屏山县三大民族文化特色,依据当地的发展情况为其量身定制民宿主题风格。在构建之初采用自主经营的模式,屏山居民每家贫困户均可加入合作企业,公司会根据每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民用房和庭院的建设与改造。
1. 三国文化主题民宿的创意策划
将三国文化融入民宿,在客房的布置方面采用中式格调并赋予其辉煌壮阔的三国文化色彩。与当地能工巧匠合作,利用当地天然植被制作家具,同时在家具的设计上营造出古朴质感,体现古色古香的雅致和华贵。努力保证客房的一器一物都甄选自当地的天然材料。另外在客房内放置三国演义等相关书籍,摆设具有地方特色饰物、书画和相关艺术品,放置三国人物的陶艺或泥塑工艺品,以及三国故事的国画、剪纸、皮影灯画等富有屏山县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充分挖掘当地民间手工艺人的创作特长,在民俗的建设过程中与之合作,为其提供更多就业和增收的机会,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2. 客家文化主题民宿的创意策划
在客家文化主题风格的民宿建设过程中,可围绕屏山县客家文化内涵即“团结和奋进”进行建设。如今在屏山县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土著居住的干栏式客家居所,在保留其原有外观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将独特生动的客家戏曲、博大精深的客家擂茶、别具魅力的客家习俗都融入客家文化风格的民宿建设中。让游客在入住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体会到屏山县客家人经历过的岁月沧桑和来自心灵的感喟。
3. 其他辅助设计策划
除了民宿的整体建设要体现出屏山县的民族文化特色,还应该重点强调“体验式”的服务理念,即将扶贫与探寻民族文化以及旅游相结合,通过利用带有屏山县地区特有的文化活动吸引其进行消费,从而达到“不仅仅靠民宿本身获得利润,更是靠其他第三产业辅助增加居民收入进而脱贫”的目的。
如游客可在屏山生态茶园采摘茶叶,并且亲自体验茶叶的加工过程,更好地了解茶文化。将自己烘焙的茶叶带回家中,整个过程配备当地经过培训的居民讲解和指导,并针对每个项目合理收费。另外,游客可以漫步在国家级保护区“老君山森林”中,在当地居民陪同下发现原始生态魅力;行走在龙华古镇,感受古典人文情怀;畅游在清平彝族风情园,品味泡子酒的醇、体验达体舞的烈。
五、屏山县民宿发展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缺少规范和相关经验
乡村民宿作为“可行的参与式扶贫”产业,产业链相对较长,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有规范的准则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督,屏山县试水民宿产业可能会面临服务不规范、无证经营等棘手问题。由于我国民宿起步较晚,国家对于民宿的管理缺乏明确条例和规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这种缺乏规范的市场难以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也无法确保民宿经营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不利于良好口碑的形成。再者,由于民众缺乏培训和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破坏。
(二)缺乏专业经营模式和规划
游客之所以愿意入住民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自身的独特性。每一处民宿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特色和人文环境。屏山县民宿想要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个性化的经营理念作为保障。起步之初,很有可能会囿于模仿他人、趋于雷同的泥沼,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同时,由于屏山县以农业(Agriculture)为主,游客进入民宿后容易仅限于“摘摘水果”、“采采野菜”等走马观花的表面化观赏和游玩,缺乏深入互动,参与度不高。
(三)缺乏营销理念和服务意识
创办民宿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线下的口口相传很难使屏山民宿得到大众的认可。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都集中在初中水平,缺乏对民宿经营的主观认识,对于营销推广的主观能动意识不强。如果在坪山民宿成立阶段不懂得搭乘共享经济的列车,利用线上平台促销,将会损失大部分客流量和收入。
六、民族地区发展民宿旅游模式的对策
(一)发挥主体作用,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旅游收益是否公平分配的问题,必然会出现在旅游扶贫工作过程中。所以应该积极发挥政府、社区、居民等三个相关者的主体作用。
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带动屏山县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同时承担项目的规划、监督作用,保障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在建设民宿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在“可行性参与扶贫”的过程中主动分权,深入而全面地考虑居民的利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同时对居民进行大规模的培训,更新其老旧的思想观念,扶持特色民宿示范户,形成带头效应。真正实现民宿经营者服务意识的转变,构建乡村地区度假型民宿的体验性。
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民三个相关者的带头作用,才能为创建民宿扶贫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公共服务、和群众基础。
(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文化内涵
民宿是乡愁文化和贫困民族地区传统保护与传承的载体。时代背景下的新农村的建设与改造是同贫困地区民宿的规划与建设相辅相成的。当今的民宿应该实现现代城市形态与传统之间的平衡,不应该局限于作为承担提供一日三餐和游客居所的简单角色,而应该成为文化、精神的媒介。传播屏山县特有的金沙江文化、三国文化、彝族文化,演绎自身独有的乡土生态美学。
屏山县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在此地创建精品度假体验型民宿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民宿体验旅游的新模式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屏山县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和蜕变成享誉全国的风土名片。充分利用彝族村寨区域的农业特色资源,在保留沿袭民族文化脉络的条件下,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村寨的改造進行扩展和延伸,同时留住乡愁、形成民宿接待能力、把对外的号召变成内在本身生计和职务的要求。按照“动力-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着重突出经营者和乡村风情的优势地位,挖掘和保护当地人文历史资源、民俗风情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用当代的创意手段使文化得到延续,提升乡村魅力,为之注入新的内涵,提升乡村地区发展的竞争力。
(三)改变营销理念,“线上+线下”模式结合
随着网络日益成熟,民宿的经营不断要求经营者需要过硬的素质和营销理念,民宿的营销和设计应结合地方美食、美景、人文、体验、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深度旅游。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注重屏山民宿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定期更新网站,增强用户粘性。成立初期与“去哪儿”、“携程”等实力雄厚的门户旅游网站合作,进行OTA(OnlineTravelAgency)平台上的推广,选拔运营和维护App、微博、微信的负责人。在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时代下,合理利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和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让民宿真正成为一个共享平台,打造品牌化优质民宿。不仅实现“线上+线下”共享,更是给旅游者提供一个可以交友、交流和深度体验的社交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延,代慧茹.民宿分类研究[J].江苏商论,2016(10).
[2]曾磊,段艳丽,汪永萍.台湾民宿产业对大陆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04).
[3]张雪丽,胡敏.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民宿产业定位、现状及其发展途径分析——以杭州市民宿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6(23).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