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眼凝望的嫉妒之火

2019-02-16 05:21王威廉
书城 2019年2期
关键词:安吉拉小鹿皮皮

王威廉

罗兰·巴特写道:“就嫉妒而言,我痛苦了四回:因为我嫉妒;因为我怪自己嫉妒;因为我担心我的嫉妒伤害另一个人;因为我任凭自己落入俗套。我痛苦,是因为被排斥,因为自己咄咄逼人、疯狂、粗俗。”原以为嫉妒的四层痛苦已经很惊人了,没想到匈牙利作家萨博·玛格达(Szabó Magda,1917-2007)的长篇小说《鹿》带来了更为疯狂的嫉妒之火。

《鹿》[ 匈牙利] 萨博·玛格达著余泽民译花城出版社2018 年版

小说是以女主人公恩契·艾丝特的第一人称叙事展开的,是带有强烈意识流色彩的内心独白。我首先被作家对日常生活的还原能力折服。一只甲虫、一双鞋都在叙事中复活了。你会以为这是一部散漫无边的意识流小说。但等到小说读到五十页左右,质变发生了,小说的空间轮廓开始出现。那是一个暴力的场景,很简单的描写:艾丝特看见朱思蒂趴在地上,“插着白色梳子的红色发绺下有一把斧头,砍进她的脖子里”。如此血腥,但就这样一笔带过,反而让叙事陡增了紧张的氛围。你知道,总会发生些什么的,于是,阅读期待被建构起来了。

继续读,忽然没来由地出来了第二人称—你。这个“你”显然不是像我刚才写到的那样指读者,因为这个“你”出现在故事的关系当中,很明显是小说中的人物。但“你”是谁?不知道。这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小说这种絮絮叨叨的风格并不是意识流,而是一种独白、一种倾诉。这个“你”是全部倾诉的特定对象,这些倾诉因为“你”而具有了叙事结构上的意义。“你”既是叙事的承载者,也是叙事的驱动者,成了小说的最大悬念。大部分小说,人物的出场都会被交待得清清楚楚,但这部小说是对倾诉的模拟,是原生态的话语洪流,一切的情节、人物、场景以及关系都要从倾诉的细节中一点点去拼凑。你终于发现,这个“你”是叙事者深爱的人,这通篇的倾诉都是恋人的絮语。

“你”原来是一个大学教授,是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著名教授,“你”不仅仅是理论家,“你”还上台表演,有着充分的舞台表演经验。叙事者“我”经常和“你”一起表演,因此,当“你”告诉“我”你爱我时,“我”已经无法相信了。“我”觉得你在表演。但“我”不相信“你”的更深层原因是:“你”有“你”的妻子—那可爱的安吉拉,“我”和“你”的恋爱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不伦之恋。安吉拉其实是“我”很好的朋友,但是因为“你”和安吉拉生活在一起,“我”也开始厌恶安吉拉,尽管她是无辜的。“我”爱上了“你”,和“你”有了私情,“我”陷入了无边的嫉妒。即便今后安吉拉和“你”离婚,“我”也无法接受“你”了,因为记忆不会消失,那些美好的场景依然会存在于安吉拉的脑海中,“我”对此无能为力。“我”是因为爱“你”才产生了嫉妒,但这种嫉妒开始折磨“我”的生命、“我”的心,“我”陷入了疯狂。

萨博·玛格达(1917-2007)

每当我控制不了嫉妒的疯狂时,“我”都会去找皮皮,和他睡覺,用这种背叛的方式,似乎能使“我”暂时摆脱一会儿嫉妒的痛苦。皮皮爱“我”,但“我”不爱皮皮,那天,即便“我”知道皮皮的未婚妻要来找他,“我”还是待在皮皮家里,可我们没有睡觉,“我”想请他帮个忙。皮皮听到“我”的要求居然哭了。“我”却因为嫉妒而对他的哭泣无比冷漠。后来,“我”把“你”的手表指针拨快了,“你”匆匆忙忙出门,然后,“你”遭遇了车祸,死了。

我们读到这里,深深感到了嫉妒之火的炽烈和可怕。原来是叙事者谋杀了自己最爱的人!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最震撼的是叙事者“我”谋杀了“你”之后,“我”的怒火依然没有消散。一般而言,死亡是情感的终点,生命都没有了,附着于生命之上的情感自然也就消散了。但是,“我”并非如此,“我”已经在嫉妒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我”想让“你”痛苦地死去,还要在炼狱里遭烈火焚烧,直到时间终结—这种嫉妒确实堪称登峰造极了。玛格达自己这样谈论《鹿》:“我—写这本书的人,只要有可能避免,就不会去读它:我怕它。”这其中地狱一般的嫉妒之火,出自她的笔下,也必定出自她的内心。这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深处压抑着的黑暗洞穴,没有熊心豹子胆,没人敢探入那洞穴并回来告诉我们里边的景象。就此而言,玛格达的勇气令人吃惊。但她的真诚也让我们心惊:我们或许也不敢再去读第二遍了。

不过,这部小说的倾诉过程是极为丰富的,并不局限于恋爱的细节。生命、历史、时代都在语言细节处熠熠生辉。漫长的倾诉不免伴随着对往事的回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是如何进入人的生命中、人的话语中的,历史的逻辑与个人的命运在倾诉中凝固在了一起。叙事者对父母这一辈人的回忆,尤其是对自己父亲的回忆,是极为细腻的,充满了历史的同情感。但叙事者忽然说:“我爱你胜过爱我的父亲,也胜过爱我的母亲,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好吧,“我”对“你”的爱原来是胜过了亲情的极致之爱,那么,这种极致的爱带来的这种极致的嫉妒,才是不突兀的,才能被我们理解。

这是一部不能轻易进入的小说,但读进去了,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部特别迷人的小说。整本小说,其实都是“我”站在“你”墓碑前的倾诉,就现实层面来说,这是本书的基本场景。“我”站在“你”的墓碑前悼念你,“我”努力要把“我”生命中全部的秘密、全部的美好、全部的生活都告诉你。当然,只有读完整本小说,才会知道场景原来如此简单。我们之所以比较难进入,就是因为这些叙事是说给另外一个人听的,我们都是这场独白的旁听者。因此,在你恍然大悟之际,你已经读完了全书,因此你一定会觉得非常精彩。

“我”的内心独白全是情感的涌动,极为真实和克制。每句话几乎都带着扎实的意象。即便说到战争带来的残破,“我”都是一笔带过。这是特别逼真的,一个经历过战争摧残的人对于满目疮痍反而是麻木的。但是小说在整体上的叙事有种汹涌的力量,是肆无忌惮的,无数细节构成了滔滔不绝的倾诉。在细节的克制和整体的肆意之间,《鹿》呈现出了一种极富张力的叙事美学。

在我看过的小说里,关于表现伴随着爱情而产生的嫉妒,《鹿》写得最深刻、最生动,也最丰富。嫉妒是爱情当中最常见的情绪。爱情跟普泛的爱不一样,普泛的爱是没有特定对象的,但是爱情有着特定的生命对象,因而需要不断克服与这种极端占有的情感相违背的障碍。探测这样的障碍,需要我们有过撕心裂肺的情感体验。你会清楚,嫉妒是所有的人类情感中最微妙的琴弦,萨博·玛格达把这根琴弦弹拨得非常细腻、极端和残酷。

嫉妒仅仅是偏执带来的痛苦吗?当然不是。嫉妒跟生命的关系比我们认为的要更加深刻。

“我”当然知道“你”其实是很爱“我”的,因为“你”的钱包里放着“我”的一张照片,是“你”在美丽的湖边亲手给“我”拍摄的。而且正是因为这张照片,“我”和“你”的不伦之恋暴露了,安吉拉知道了一切,但“我”已经不在乎了。小说写道:“我一直想要告诉你,我是从你那里获得了我自己的身体。”这句话特别耐人寻味。既是爱情让“我”发现了身体的愉悦,但又是爱情同时让“我”衍生出了巨大的嫉妒,让“我”深感痛苦。这愉悦和这痛苦都是一种自我的唤醒。“我”要真正成为我自己,“我”就必须要让自己从爱情的权力关系中挣脱出来。为了彻底地獲得“我”的生命主体,“我”宁愿让“你”去死,让“你”对“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羁绊。

嫉妒从生命的原始冲动中升起,其最终是对生命主体自身的无限确定,正因其无限,才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不可能,才有了大海般浩瀚的痛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马丁·布伯阐述的“我—你”关系,在他那里,“我—你”的关系是人类全部关系中最重要的,没有了你,也就没有了我。主体正是因为他者的存在而存在。

那么,我们可以说:嫉妒,在与他人有关的情感范畴内,毫无疑问,它最深刻。

一部主题是嫉妒的小说,为什么标题叫《鹿》?读完小说后,这是令人感到迷惑的地方。小说中唯一写到鹿的部分,是说安吉拉养了一头小鹿,然后“我”特别想要小鹿,“我”就去把小鹿偷过来,结果小鹿自己跑掉,被车给撞死了。然后叙事者说,其实“我”也不想让小鹿去死。鹿跟“你”的命运无疑有种同构性,因此,鹿的意象被作家赋予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象征意味。

鹿到底象征了什么?

不妨设想,如果没有鹿的存在会怎么样?我想,这本小说会彻头彻尾地陷入非道德化的困境。因为“我”到最后也没有忏悔,“我”要爱到死,嫉妒到死。但是有了“鹿”作为小说题目,就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更高的视野,得以重新去审视人类的这种偏执的情感。在鹿的纯真、可爱、脆弱与嫉妒的残暴、丑恶、死亡之间,是人性的挣扎历程。换句话说,是鹿的温柔平衡了嫉妒之火的可怖。正因为有了《鹿》这个标题,小说才一下子变得开阔高远起来了。如果此书的标题就叫《嫉妒》,那将会陷入无休止的执念,如同密封的黑匣。法国作家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倒是写过一本小说,就叫《嫉妒》,他的写作风格跟《鹿》的写作风格完全相反。他完全像摄影机一样,用说明文的方式写了情感的出轨。如果那个小说不叫《嫉妒》,读者甚至都很难明白究竟是写了怎么一回事儿。因此,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提醒:题目的力量如此重大,它虽然只有寥寥几个词,却可以平衡小说那庞大的身体。

感谢这书名,当我们即将被嫉妒之火烧灼到窒息之际,一头蹦蹦跳跳的可爱小鹿忽然出现了,它睁着硕大的、萌萌的眼睛望着你,在鹿的眼神里你暂时忘却了那些折磨着你生命的利刃,也暂时宽恕了你对你自己的极端惩罚。

猜你喜欢
安吉拉小鹿皮皮
我也得了A
幸福的方法
小鹿的玫瑰花
大团团和小圆圆(上)
小鹿跳鞍马
春天
谁厉害
如此晨跑
书低了
真的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