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理论内涵

2019-02-16 08:51曹银忠闫兴昌
关键词:幸福观劳动时代

曹银忠,闫兴昌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道:“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1]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2]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奋斗与幸福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在当代为何谈奋斗、为谁而奋斗、由谁来奋斗、如何去奋斗等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时代特色。对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理论内涵的研究,不仅能够抵御负面社会思潮对主流价值观的侵蚀,而且为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为何谈奋斗——奋斗幸福观的问题缘起

(一)社会思潮激荡,民众价值观错位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抢滩登陆,相继涌进国门,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各种思潮涌动,民众精神信仰迷失。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尊美崇美的民族,自上古炎黄和尧舜禹时期,对于幸福的追求就从未中断。从“五福”到“新五福”幸福观,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基因。但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物质、感官上的享受为追求,以资源、利益上的占有为目的的快乐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消费主义幸福观等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开始“大行其道”,扰乱了人民对幸福真谛的探寻与思考,造成民众幸福观的扭曲与人生方向的迷失。“朝闻道,夕死可矣。”部分传统幸福观一开始与道德紧密结合,用德性作为幸福的衡量标准,坚持德行至上原则,甚至出现“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的错误价值倾向,使得民众悲观失望、信仰空白。

教育引导作用式微,思想防线松弛。理性主义及感性主义幸福观是西方幸福观的两大派别,但无论是从抽象思辨还是从感觉论的角度来理解幸福观,都是从单一层面与局部视角去解读幸福,恰恰忽视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颇和曲解。高校是思想碰撞、思潮交汇的主要阵地,对广大青年乃至全社会的价值观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当前部分高校倾向于对西方理性主义及感性主义幸福观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忽视了教育方向的正确引导,使得青年群体在面对各类“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冲击时,容易出现思想动摇、立场不坚定、信念滑坡等现象。在西方思潮及泛娱乐化思潮的作用下,社会出现了以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快乐以及个人体验为目的错误幸福观,教育引导作用日渐式微,民众思想防线日渐松弛,加强主流幸福观的引导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社会矛盾转变,发展目标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

首先,新时代必然伴随着新的社会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前我国近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中国已经从站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不仅包含更加丰富的物质文明生活,而且包含更高标准的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生活等。它不只是物质、道德和精神需要的集中统一,更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希冀与渴望。

其次,新时代必然需要新的奋斗目标的指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既是我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既是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追求和夙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就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取幸福。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党和国家肩上的责任和使命,而且是各族人民期待许久的梦想,需要党和人民始终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同心同力为之奋斗。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史时刻警醒着国人,唯有奋斗方能立足。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变革,“奋斗本身就是幸福”已经铭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

(三)国际竞争激烈,博弈阵地转移

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世界到底怎么了”是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世界政治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挑战日益增多,区域性恐怖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新一轮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国之间的博弈也愈演愈烈,人类幸福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一方面,冷战思维依旧根深蒂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既然和平与发展已然是时代主题,就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而思维却停留在冷战时代。然而,反观目前的国际局势,热战局面虽已停止,但大国间对峙的格局依然存在。另一方面,零和博弈积重难返。面对全球性挑战,大国博弈争长竞短不再是发展之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赢局面才是人心之所向、众望之所归。摒弃“零和游戏”的旧思维,国与国互通有无、择善而从才是时代主旋律。

国际竞争方式多样化,政治博弈阵地发生转移。二战以后,虽然国际竞争较之于自由竞争与垄断竞争出现了相对平等化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幸福稳定的生活能够始终如一、永世长存。范围更大、手段更多样、形式更隐晦是当前国际竞争的主要特征。“科技不强,一打就垮;文化不强,不打自垮”,尤其是在“颜色革命”影响下,网络文化阵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文化殖民、思想渗透屡见不鲜。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更是露骨地宣称,开辟网络战场的目标“就是要用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4]。为防止主流价值观被蚕食鲸吞,意识形态的斗争与主流价值观的捍卫自然风起云涌。唯有不忘初心,坚信“奋斗即幸福”的价值理念,守住自己的一方阵地才是治本之道。

面对亟待解决的国内外时代难题,为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主流幸福观被侵吞蚕食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总结我国历史发展实践经验,结合新时代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新时代“奋斗幸福观”。这不仅是对当前人们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幸福问题所作出的时代回应,而且为世界各国人民实现幸福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分享了“中国经验”。

二、为谁而奋斗——奋斗幸福观的目的归属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幸福。幸福不是脱离人民群众现实问题的虚无幻想,也不是坐享其成的既定存在,更不是西方幸福观所宣称的神秘主义,而是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解决人民、国家、全人类的现实问题为旨归,在劳动和实践中孕育的产物。

(一)目标一: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为了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和真正幸福而奋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奋斗是马克思劳动、实践等概念的中国式表达,它把幸福从抽象思辨及注重感官体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幸福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基因。不论是脱离“此岸世界”的冥思苦想还是坐享其成式的直接享用都是短暂、即时的幸福,唯有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得到满足和真正奋斗而来的幸福才更耐人寻味、弥香持久。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才是人民群众的第一欲求。而真正的幸福是相对于物质幸福、纯粹的精神冥思以及“异化劳动”下的幸福而言的,它与全面、自由自觉的幸福相联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旧能牢记使命、初心不改,精准扶贫,发展医疗教育,补民生短板,再造生态之美,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获得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

为了人民的体面劳动和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习近平指出:“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劳动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但并非所有劳动都能创造出真正的幸福,只有自由自觉地劳动才能获得幸福。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非但不能让人体验到劳动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反而使人受到劳动的压制和奴役,出现异己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物化下,人人都是一颗“螺丝钉”,人的本质力量无法体现,丝毫体验不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尤其在“福特制”传入欧洲以后,劳动者更是沦为机器的附庸,人们最终将劳动和幸福对立起来。所以,新时代唯有消除“异化劳动”,实现自由自觉的体面劳动,人的劳动才能回归本原,人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产品并在劳动中获得真正的幸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所描绘的“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样的理想画面。与资本主义“物化”下的劳动相比,人通过这种劳动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才能与动物相区别,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二)目标二: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方面,民族复兴是相对于古代中国高度文明及国家强盛而言的。疆域辽阔、文化繁荣、科技发达是古代中国的重要标识,“文景之治”“孝文中兴”“开元盛世”无不彰显着古代中国文明之强势、艺术之勃兴、科技之精湛。因而,民族复兴具有深厚悠久的文化现实基因。另一方面,民族复兴是相对于近代中国文明没落及民族危机而言的。19世纪注定是个风云万变的时代,“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正悄然酝酿,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欧洲格局亦迁往大西洋沿岸。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古老的中华文明犹如西风落叶、日暮途穷。“通商之战”、甲午突变更是将中华文明掷于谷底,将“天朝上国”坠入万丈深渊,民族复兴之愿便油然而生。中华民族自古便是文明大国、世界强国,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之历史大变局,民族复兴成为大势之所趋、民心之所向。但是,新时代的民族复兴并不是让中国重回“四方朝拜”的“天朝上国”之列。今日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使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文化享誉世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三)目标三:为了全人类发展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方面,全球性问题突出,人类发展受到威胁,对人类幸福的探索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自15世纪末以来,随着“新大陆”的开辟以及“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经济全球化初具规模,演化为“竞争博弈式”及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全球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但“丛林法则”“零和游戏”的旧思维依旧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在“利益最大化”观念的支配下,产生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贫富分化、政治冲突、网络安全、生态危机等给人类生存发展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时代难题,对人类幸福的探索也成为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为全人类发展而奋斗,是中国文化的现实基因,蕴含深厚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中华民族自古便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之说,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厚植了别具一格的“和”文化,“泛爱众,能亲仁”,“兼相爱,交相利”的优秀基因更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西方宣称的“修昔底德陷阱”,更不是“一国独霸”,而是始终致力于为全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三、由谁来奋斗——奋斗幸福观的主体构成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开始关注人类幸福问题,在批判继承西方理性主义及感性主义幸福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时代语境,创造性地提出“现实的人”不仅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而且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一)奋斗的主力军: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6]一方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几千年历史长河,不论从先秦诸子百家,究天地之理、析人间之道、悟治国之策,还是近代爱国志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无不是人民书写奋斗的结果,人民的特质、人民的禀赋、人民的创造铸就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精神风貌,书写了中华文明气吞山河的奋斗史诗。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不论是部落联盟、原始社会,还是阶级社会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现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推翻的是旧的奴隶制度,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十月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的历史新纪元,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变革、王朝的更迭无不是人民群众奋斗的结果。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人的物质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动因,它不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而且要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类自己在实践中创造的产物,从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进工具到最终生产力的提升,无不是人民备尝艰辛、久经风霜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衣必常暖然后求其丽。”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满足为精神上的享受提供前提,精神上的充盈反过来激发人的劳动热情,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先秦诸子的百家智慧、魏晋人士的玄远高迈、明清理论的系统建构到今天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正是劳动人民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的结果。

(二)奋斗的引领者:中国共产党

党是国家发展的领航者和掌舵人,指引着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一方面,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近代以来党带领人民在艰难竭蹶、筚路蓝缕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党员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带头加强政治建设、理论学习、道德修养、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继续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另一方面,党是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的制定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国共产党始终登高望远、审时度势,着眼国内大局、把握时代脉搏,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指引中国改革发展方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到“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党总能在历史的节点和关键之际挺身而出,给踌躇迷惘的中国指明道路。实践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

党是刀刃向内、无私无畏的革命者。“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不出错,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一百多年前的虎门滩头,区区两万英国侵略者便打开了清朝的大门,从甲午、戊戌到辛丑,满清帝国最终还是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新中国成立后,为跳出历史周期的怪圈,我党始终初心不改,带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依旧不忘初心和使命,祛病疗伤、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带领人民继续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已涉危履险、走过万水千山,但前方仍需顶风冒雨、跋涉山川。

(三)奋斗的继任者:广大青年群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首先,青年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1969年,年仅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当知青,七年的知青生活,使得从城市初来乍到生活甚至不能自理的懵懂少年成为种地、打坝、挑粪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抗的奋斗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7]白驹过隙、物转星移,新时代的青年虽然告别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仍需不忘初心、铭记历史,上下求索、砥砺前行。西部极贫之地,青年大学生展现着最可爱的面孔;精准扶贫路上,青年“书记”躬身垂范脱贫一线;烈烈寒风的边防战线上,“00后”的年轻身姿昂然挺胸。当青春碰上奋斗,定会奏出时代最强音。其次,青年是民族复兴的推动者。“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一百年前的五月四日,军阀混战、“外交失败”、风云突变,中国的热血青年作为一支生力军登上历史舞台,掀开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帷幕。虽已度过春秋百载,五四爱国精神、民族复兴大业却时刻激励中国青年不忘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青年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兑现需要青年的参与,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更需要青年者的接续奋斗。“长征七号”的顺利发射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们不分昼夜、宵衣旰食的结果,从“90后”女博导到“00后”边防战士,愈来愈多的青年者开始挑起民族之梁、复兴之担,青年饱经风霜,老来不畏风霜,民族复兴大任需要青年来抗。

四、如何去奋斗——奋斗幸福观的实践指向

(一)奋斗的精神驱动:奋发图强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勇气

坚持主流价值导向,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方面,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引领多元价值取向是时代之需、当务之急。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交织一起,人民群众中出现了一些价值观错位、信仰迷失的现象,主流幸福观更是遭到了来自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幸福观的蚕食冲击,更多的人沉迷于物质享受、醉心于个人体验,更有甚者去触碰道德底线、越过法律红线。因此,坚持主流信仰、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就显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的同时,也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理想信念不论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理想成为一种信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要将理想信念、民族梦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内化于心,通过奋斗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通过奋斗创造属于人民的幸福,通过奋斗实现自己最本质的力量。

突破思维定式和大脑“舒适圈”,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培育全民族创新意识。“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纵阅古今内外,人类文明进步无不与创新休戚相关。古有商君专于变法“强国之术”,近有英国“产业革命”引领“机器时代”潮流,现在有中国改革开放开启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创新为时代精神之核心的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总结,又是对人类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果。创新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别科学思维,创新的本质是要打破常规格局、突破思维定式、摆脱大脑“舒适圈”、破除现有的条条框框,最终形成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以解决现有时代难题。奋斗不是蛮干,不仅需要诚笃忠厚的实干,而且需要开拓创新的巧干。

(二)奋斗的技能支撑:卓尔不群的能力与大匠运斤的技术

厚植至精至善、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气质”之一。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文化、培育中国匠人。“工匠精神”既要保持精雕细镂、深耕细作的细心,同时也要秉持不骄不躁、宁静致远的耐心。“良工不示人以朴”不只是中国人的专利,同样是世界各国追求的至美境界,制作“永不松动”螺母的哈德洛克株式会社、对细节有着狂热追求的德国宝沃公司、将乐器作为生命体对待的美国施坦威公司,“要么不做,要做最好”便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奋斗路上心无旁骛、学有所成,制造路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识路上物我两忘、至善至美,才能达到白日飞升、天人合一的崇上境界。

培育技术深湛、技艺超群的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华大地自古就不乏技艺精湛的原创性人才,不论是“匠人”还是“匠品”都曾独领世界风骚。公输班雕木成凤、吕不韦首提“物勒工名”、韩公廉建造水运仪象台,瓷器、丝绸、茶叶甚至远赴欧洲,成为欧洲皇室的“宠儿”。今天的工匠精神正是对古代工匠制度、工匠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匠精神,匠人为基,从工匠大国到工匠强国任重道远,拥有一批坚守初心、追求卓越的技能型人才正切时病、符合时需。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换档期”,奋斗路上练好内功、上下求索不能少,技艺深湛、运斤成风的技能性人才更不能缺。

(三)奋斗的存在场域:优良民风的养成与舆论环境的营造

培育优良家风家训,提供奋斗精神的生存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风是一种无形无言的训示教诲,而轨物范世的家风必定离不开优秀家训的滋养。不论是家国同构的血亲宗法社会,还是追求奋斗即幸福的当今社会,家庭始终是人赖以生存的场域。中国家风家训积厚流光、源远流长,上至君王帝后下至商贾农夫,家风家训几乎贯穿于整个宗法社会。诸葛亮戒子箴言、朱子家训、治家格言等相关的家训资料更是卷帙浩繁、数不胜数。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风是社风、民风的根基,扬弃传统家风家训,把富有时代内涵的文化基因注入新时代家风家训建构中,定能提供奋斗精神的生存土壤。

营造健康舆论环境,供给奋斗意识的生长养料。鼓励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努力营造劳动创造幸福的舆论环境是时代之需、当务之急。习近平多次谈及人类的一切幸福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终岁勤劳农可念,不耕而食余堪耻”便是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它既体现了劳动过程的艰辛与不易,也体现了劳动者的态度;诚实劳动是劳动者最基本的理论品质,“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是本分”[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自古就是中华儿女所秉承的基本信条;创造性劳动并不是对传统劳动的抛弃与否定,而是对传统劳动的超越与发展,“不创新,就死亡”,创造性劳动不是偶变投隙、投机取巧,而是起到一本万利、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实现的是更丰富、更高端的人类幸福。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舆论环境,努力让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劳动、实现体面劳动并获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治本良策。

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巩固奋斗精神的生成果实。要建构“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家庭、社会、国家教育体系的协同效应,增强三位一体教育合力。新时代关于“奋斗幸福观”教育内隐着一些结构性矛盾,“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某些微妙张力,家庭、社会、国家应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引领主流价值导向,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础上,总结新时代育人经验,建构起与时代接轨与国际对话、以“奋斗幸福观”为主体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在发挥教育合力的同时也要“各司其职”,家庭是教育的微环境,高校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而政府是管理引导的主抓手。只有三者通力协作、各尽其责,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总之,习近平关于奋斗幸福观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主流幸福观发展现状以及全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继承与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它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全人类谋发展为目的和旨归,以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干部、青年群体为主体构成,以精神驱动、技能支撑、舆论营造为实践指向。在奋斗幸福观的指引下,全体劳动者必将披荆斩棘、劈波斩浪,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猜你喜欢
幸福观劳动时代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