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英杰
(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新时代召唤能承载历史、负载当下、引领未来、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担负着培养有科学技术与知识文化的青年人的责任,更担负着培养出能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人的重担。因此,对青年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系统地介绍给大学生,也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教学过程与课程实践之中。通过对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的回顾、对中国共产党艰辛历程的介绍、对中国未来辉煌前景的展望,使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完成自我成长成才意识的构建与国家民族复兴目标一致的理性认同。
教育部所规划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与党情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中所介绍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最新理论成果,紧扣国家发展与社会现实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理论、认知历史;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知行合一、勇于担当。让学生从课程的“获得感”中认知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融合,从而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进行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同时,在国家与人民不断追求发展与复兴的重要时刻,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复杂的思想政治领域里,现实依然严峻。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1]因此,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思政课”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占据意识形态主阵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高等本科院校“思政课”之一的“概论”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与切实的帮助。[2]为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宣部与教育部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根据这门课程的要求,新版的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经过的历史进程和形成的基本经验,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部署。因此,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明确“思政课”的功能定位、承担起“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责任、作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占据意识形态主阵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政课”教师应该牢固树立政治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路走来,经历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辛探索,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的历史进程。通过中国近代以来曲折探索的历史纵轴和当代中国逐渐发展强大的国际横轴对比呈现,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情观和世界观,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课程为本体功能定位,通过了解大学生现阶段思想意识中的困惑与迷茫,在课程内容中对具体而现实的事例进行讲解,引导大学生以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个人价值。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完成系统的理论框架搭建,协助青年学生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自主自立地进行理性判断,从而自发地增强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教师对课程功能的正确定位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报国为民的热情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情怀的统一,从而感受到课程之外所带来的“获得感”的体验。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意识形态安全不容忽视。进行“概论”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以课程体系为基础,通过教学讲授、学生讨论、案例分享与点评的方式,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回应某些错误思潮。作为教师,应以课堂为主渠道,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3]教师在进行“概论”课的教学专题设计时,不仅需要将最新的理论引入到课程体系中,还需要适时回应社会上存在的某些错误思潮,使学生能客观认知与理性判断充斥于各种媒体中的某些不真实信息与错误思潮。为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与精神引导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面对此起彼伏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在大学校园中的蔓延、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扩张,“思政课”教师需要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有效回应这些错误思潮。苏联历史课本的全部销毁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使人们警醒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使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于中国而言,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材料,也是最真实的材料。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不断增加正能量,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好武器。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国革命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回顾,使大学生了解到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关键环节,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历史的前进。因此,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从而坚定大学生走中国道路的“四个自信”,有效回应某些错误思潮与言论。
“概论”课的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充分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基础上产生“获得感”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思政课”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感受和理性需求。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采用学生喜欢的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新教材体系下,将新时代思想有效融入到课程设计体系,以完成学生的“获得感”构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把握新版教材的体系,以“概论”课为例,新版教材将主体内容划分为三个大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所形成的三次理论飞跃为界进行划分。新版“概论”课教材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部分组成。“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坚定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理论自信、道路信念、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虽然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逐步呈现出多维的特征”[5]。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条主线并没有改变。
新版教材的三个部分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为历史线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脉络为理论体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诠释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成就。围绕新教材体系,设计不同内容的教学专题,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与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式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学生在课前自发准备专题材料进行演讲或者分享。分享的材料可以选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成立初期直至当代,既涵盖了历史,又延伸至当下,为大学生正确认知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提供全面的素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素材的准备、教学过程的讨论、教学之后的感想总结过程中。这不仅适应了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知、健全我国未来国民的素质、落实政治过硬的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获得感”的界定涉及主体层面和客体层面。前者包括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获得感”,后者包括获得的内容和层次。从国家设置“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来说,就是要促进学生“获得感”的提升,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客观“获得感”和主观“获得感”两部分。[6]因此,教师以培养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担当,是将学生的客观“获得感”与教师的主观“获得感”融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思想与价值引领作用下,确立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复兴的目标,其实质就是一种客观“获得感”转化为主观动力的表现。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领作用得到体现,也是教师成就感的客观体现。因此,新时代教师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担当需要适时将新思想的内容融入到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
长期以来,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过程中,所持的错误认识包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讲大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强制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课程,不是专业课程,缺乏学术含量”,甚至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我们找工作没什么用”等错误的观念。这些对于“概论”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增加了现实考验。如何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积极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设计下的教学过程?如何既能将新思想自然融入到课程中,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获得感”?
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获得感”,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突破口,而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融合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利用新教材中的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国际国内现实问题紧密联系的关系,抓住大学生对未来人生规划与社会定位的关切,通过既涵盖课程教学的理论点又融入大学生个人发展理想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和组织。进行课程设计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理论学术的层面转向面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教师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以学生实现个体自由、个性发展为目标,避免过于侧重宏大叙事造成的距离感。教学过程还可以充分结合专题式教学的改革尝试,将理论热点与现实热点结合,进行若干主要专题的教学安排,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由辩论、分享发言。通过安排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讨论,使学生对于教师的设问,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分享让学生上台分享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使学生能够在分享过程中展现其理性思考的过程;通过设置具有思辨性的讨论话题,使学生在小组讨论或同学交流时,乐于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分享,并对同伴的问题进行积极反馈;通过小组团队的作业,使小组成员在相互协助下,积极参与,从而共同完成小组任务。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帮助学生主动去探寻合理而又正确的理想定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课堂上的“获得感”。“获得感”的提升,不仅关涉学生的实际获得与主观需求,对于学生而言也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
“概论”课是一门理论属性非常强的课程,作为课程教师需要用好新教材,上好“概论”课。理论研究的与时俱进是提升课程设计质量与教学深度的关键。在深入理论研究过程中,也需要适当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基础上,根据新教材中所蕴含的新理论,重点分析不同学生的起点水平与期望目标,通过与课程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课外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小组讨论及分享、与教材体系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互动,从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间接推动课程教师进一步地深入进行理论研究。
新版“概论课”教材在体系结构上,增加了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理论体系部分,并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为主体的三个专题部分的教材体系。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新理论的体系结构,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坚持和发展党的领导这一理论思路演进。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新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与学生进行课堂内外、教材内外、校园内外的深度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既有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新鲜感,把握理论的形成脉络,适时引入新理论。通过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展示,让学生认知到新理论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最重要的是来源于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新理论、体会新时代的激情与憧憬。
在新版教材的课堂教学过程之外,还需要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通过课堂内外社会实践的安排和引入,帮助当代大学生认识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而达到对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所形成的基本经验的认知,形成对党和国家的对未来要求和发展的理解和认同,实现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在安排社会实践时,应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意识为主线的引导下,教师应将社会时事与新理论结合开展课程的实践教学。比如今年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可以结合教材中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之一的改革开放理论的提出、发展及形成,展开大讨论、大分析、大辩论。同时,还可以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进一步开放的思想,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理论,引导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分享改革与开放对个人生活所产生的变化、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过着较为单纯的学习生活,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则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与现实矛盾。因此,在大学期间,利用“思政课”课堂,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将抱有对未来个人理想实现的美好愿望与国家需要能承担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安排。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同构于同一维度内则是很好的尝试。大学生作为个体,有为实现个人发展的远大理想与抱负;作为国家的一名公民,更应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个人力量。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在这一维度下完成了同构。因此,通过“概论”课的理论教学与大学生自我的实践认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环境、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辨明方向、看清趋势、把握未来的能力,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7]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将形成个体与国家未来理想信念交织下的共鸣点。
“中国梦归根到底其实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依相存。通过课堂教学有必要使大学生明白: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融合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和付出。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把我们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理想很好地融入“中国梦”之中。作为大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勤奋学习,珍惜校园丰富而宝贵的学习资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未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让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时期需努力学习、刻苦攻关,把个人的聪明才智与祖国的需求、个人的报负与祖国的腾飞相结合。只有从认真学习开始,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理想,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这一结合方式,使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目标在同一维度下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实现课堂内外的“获得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版教材在全国高校的广泛使用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如何在这一新时期下实现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不仅关系到高等院校“思政课”新教材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关系着当代学生的集体价值认同教育,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教育关怀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