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健 王青钦
(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2.独山县农村工作局 558200)
种桑养蚕具有投入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是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独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将种桑养蚕作为2018~2020年扶贫主导产业。种桑养蚕能否稳定发展与桑、蚕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密切相关。从2017年、2018年两年监测的气象资料来看,2017年共降雨125天,平均每月降雨10天,5~8月平均每月降雨16天,集中降雨在6~8月,6月最多24天;2018年共降雨109天,平均每月降雨9天,5~8月平均每月降雨15天,集中降雨在5~8月,8月最多19天;2017年25℃以上共有136天,5~9月每月超过15天,7月和8月每天气温都处于25℃以上。2018年25℃以上共有135天,5~9月每月超过19天,7月和8月每天气温都处于25℃以上。独山县属于降雨多、温度高、湿度大的自然气候环境区域,极易诱发桑、蚕病虫害的发生,现将独山县桑、蚕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阐述如下。
1.1.1 为害症状
桑赤锈病是对独山县桑园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此病在温度13~18℃、湿度80%以上易发生。发生呈2种方式,一是叶片背面感染,呈圆形小点,隆起呈橙黄色,小点布满全叶,与桑里白粉病共生;另一种在叶脉、叶柄方向蔓延成纵长形。7~9月是为害高峰期[1]。
1.1.2 病原
为锈孢属的真菌。往往在病组织皮下形成菌丝体团块,以后发育成球形的锈子器,产生锈孢子,随风雨传播。
1.1.3 防治方法
一是发现感染的桑病叶病枝,及时摘除,集中处理。二是彻底夏伐,消灭病原,防止再侵染。三是在初发病桑园用25%的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 000倍液喷药2~3次,喷药后20天左右再喷,或用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300倍喷布叶片,可控制发病。四是加强清沟排水,做好下部叶的摘除以利通风换气。
1.2.1 为害症状
多发生于枝干中下部将硬化的叶片上,随叶片老熟而逐渐严重。多由下部叶向上发展,枝梢先端嫩叶一般不受侵害,但晚秋也能侵害上部叶片。初发病叶背散生白粉状圆形霉斑,常与桑锈病共生。严重时布满叶背面,最后出现小黑点。桑白粉病多发生在秋季湿润的环境中,病菌发芽适宜的温度为23℃[1],独山县7~9月是为害高峰期。
1.2.2 病原
为球针壳属的真菌。它利用附着器附着在叶片表皮上,部分组织能从气孔进入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产生吸收器,摄取营养。
1.2.3 防治方法
一是防止干旱,及时灌水,保持桑园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注意给树体施钾肥。二是选择硬化迟的桑树品种,防止树叶硬化。三是发病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25%粉锈宁2 500倍液喷洒,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续2次,即可控制病情发展。
1.3.1 为害症状
桑萎缩病分花叶型、黄化型和萎缩型三种。桑树发病,叶片缩小,叶色转黄,病叶变成圆形或半圆型。枝叶丛生矮化、细小,侧枝簇生成团,病枝无花椹,逐渐死亡。叶肉部分斑块状褪绿,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有小瘤状突起。在气温20~29℃的春未夏初为发病高峰期[1],其次9~10月间,盛夏至秋初,气温30℃以上时症状随气温升高而表现消失(隐症)。
黄化型叶片显著缩小,变黄,叶缘向叶背卷曲;侧枝丛生,节间缩短,枝条短化严重,发病后2~3天死亡;花叶型叶片略小,叶缘略向叶面卷缩,侧枝条细而长,较弱,逐渐死亡;萎缩型叶片皱缩变小,但叶不卷曲,枝叶丛生,矮化,侧枝细小,逐渐死亡。
1.3.2 病原
由病毒引起。
1.3.3 防治方法
一是发现病株应及时收集处理,防止病原扩散。二是加强桑园管理多施有机肥,夏伐不宜过迟。三是消灭传毒昆虫拟菱纹叶蝉。四是选用抗病品种,如育2号、湖桑199等。
1.4.1 为害症状
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幼虫为害桑叶最为严重,独山县在7~8月是为害高峰期,特别是8月,80%桑树不同程度受害,被害桑叶相互重叠或折起,绿色组织被吃,仅留一层透明的表皮。
1.4.2 发生规律
桑螟在独山县一年发生3~5代,均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3龄后吐丝卷叶,蜕皮5次而老熟,在折叶内或枝干裂缝中结薄茧化蛹,蛹期8~22天。桑螟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同时与天敌、桑园地理位置及树形养成等有关。高温干旱不利于桑螟的发生;夏秋季偏低温多湿有利于桑螟发生。
1.4.3 防治方法
1.4.3.1 人工防治
一是秋蚕结束后及时清除桑园余叶和落叶,集中处理。二是冬季用石灰浆刷白。三是做好蚕室内越冬幼虫的清理。四是对蚕沙要集中堆制沤肥。
1.4.3.2 药剂防治
夏伐后立即进行一次桑树白拳喷药,夏秋季重点防治第4、5代幼虫,在幼虫低龄阶段未卷叶前使用800倍的敌敌畏用药。最适宜的用药时期是幼虫3龄期之前,幼虫主要集中在顶端嫩芽上,没有卷叶隐藏。
独山县家蚕血液性脓病发生在4~5龄,5龄第5天开始发病最为严重。发病最为严重的是5~6月的第1~2批,严重时发病率高达30%以上。
2.1.1 发病症状
体色乳白,体躯肿胀,狂躁爬行,体壁易破,流乳白色脓汁而死[2],其表现的症状可分为:
(1)不眠蚕:各龄催眠期发病,体壁紧张发亮,体色乳白,节间膜高突,不食桑,爬动不止,爬于蚕座四周坠地流脓而死。
(2)起节蚕:各龄起蚕发病,体色乳白,体壁松弛多皱,体躯缩小,前节节间膜向后节套叠,饷食1~2天,体躯反而缩小。
(3)高节蚕:4~5 龄盛食期发病,节间膜高突,形如竹节,症状同不眠蚕。
(4)脓蚕:5龄后期至上蔟前发病,体壁紧张,体色乳白,环节中央拱起,如算盘珠状,生产中较为常见。
(5)斑蚕:3~4 龄将眠期发病,在腹足、气门周围、背腹部等处出现对称黑色大病斑(焦脚、黑气门等),较少见。
2.1.2 传染途径
病原体经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及野外昆虫的互相感染而引起蚕儿发病。从感染到发病约经过5~7天时间,小蚕期发病较快,大蚕期发病较慢,主要发生在3~4眠前后及大蚕将熟蚕时。
2.1.3 防治措施
一是在养蚕前、中、后进行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消毒,消灭病原。二是饲养中及时分批提青,淘汰迟眠和病小蚕,将病蚕捡出投入石灰消毒缸中,经1~2天后埋入深土层。三是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和蚕座消毒,每天给桑前撒一次。四是注意桑园害虫的防治,防止野外昆虫传染。五是蚕期添食抗菌素类药剂,可抑制病情发展。
独山县发生蚕僵病主要集中在晚秋。主要有白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3个类型,其中白僵最为常见。
2.2.1 白僵病的主要症状
初死时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稍吐液,体色灰白,手触软而有弹性,有时可见淡黑色油渍状针尖大小的病斑或1~2个圆形大病斑。尸体逐渐变硬,有时呈桃红色,最后变成白色。如遇高温多湿则发病快,低温多湿则发病稍慢。
2.2.2 传染途径
僵病病菌孢子通过空气、桑叶、蚕体残留物、饲养工具等媒介,附着蚕体皮肤钻入蚕体内寄生导致蚕体发病,使蚕体干枯硬化,体表表皮进而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3]。僵病是由真菌寄生于蚕体上引起的蚕病,病蚕死后不腐烂,尸体变硬。
2.2.3 防治方法
一是蚕具彻底消毒。二是僵蚕尸体及时烧毁或深埋。三是在收蚁期、各龄蚕的起蚕期、眠期及盛食期用防僵粉进行常规预防。四是发现僵病立即使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上午、下午各1次,直到消灭为止,同时少喂或不喂湿桑叶。
独山县蚕桑生产要发展壮大,蚕农蚕茧产量、质量要提高,收入要增加,就必须针对独山县气候特点,加强桑树病虫害和蚕病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了解病原和害虫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利于桑树生长的环境,改善蚕儿生长发育条件,把防治工作做到位,把技术贯彻执行到位。
为确保桑园丰收,必须作好监测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检疫工作,防止危害性病虫害传入;选择抗病虫品种;改善桑树的生长环境,提高桑树的抗病能力;加强桑园的管理,创造不利于病虫的生活环境;利用虫害的习性,进行必要的人工捕杀和诱杀;保护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农药进行防治,注意用药的浓度、时间和残效期。
为达到养蚕期间生产稳定,蚕儿无病高产,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具体为:进行蚕前、蚕中、蚕后的严格消毒防病,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 ;良桑饱食,精心饲养;发现蚕病,正确诊断;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防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