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昆 沈莉萍 徐 锋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110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斯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 引起猪的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紊乱、关节肿胀、中枢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多发性关节炎和浆膜炎为主要病变特征,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HPS 血清型众多,可分为15 个血清型,命名为1~15 型,另有约20%分离株尚不能分型。HPS 属于典型的“机会主义”病原,在机体遭受应激或感染病毒性疾病(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猪瘟)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可以侵入机体引起发病[1]。本菌可使2周龄到4 月龄的猪感染发病,尤其以5 周龄至8 周龄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猪比较常见,发病率10%~15%,病死率可达50%[2],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健康猪群进行监测,以期了解副猪嗜血杆菌在健康猪群中的携带情况,为上海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1.1.1 样品来源
2018 年在上海2 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猪唾液20 份、猪鼻拭子60 份。所采集的样品经保温箱运回实验室,当天进行检测。
1.1.2 培养基和试剂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Columbia 血琼脂基础购自BD 公司,辅酶I(NAD)购自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菌脱纤维羊血购自杭州新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小牛血清购自Thermo 公司;Premix 购自TaKaRa 公司;引物由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质谱样品处理基质液(VITEK MS-CHCA)购自生物梅里埃公司;微量生化鉴定管购自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1.3 标准菌株
副猪嗜血杆菌HP8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惠赠,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8739 购自ATCC。
1.1.4 仪器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 MS)购自生物梅里埃公司;PCR 仪(PTC-200)购自伯乐公司;恒温箱购自Thermo 公司。
1.2.1 细菌分离培养
在生物安全柜中用接种环蘸取样品,划线接种于含5%小牛血清和0.1 g/mL 的TSA 平板上,于37℃培养48 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含5%小牛血清和0.1 g/mL 的TSA 平板进行纯培养。
无菌挑取纯培养后的菌落,平行划线于无NAD 的绵羊血平板上,再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垂直于水平线划线接种,于37℃培养24~48 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1.2.2 细菌的生化、PCR 和质谱鉴定
挑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半乳糖、甘露醇和木糖微量生化鉴定管中,鉴定管中每管按10 μg/mL 终浓度的NAD,于37℃培养24 h。同时,对可疑菌落进行硝酸盐还原试验、尿素酶试验和氧化酶试验。
挑取3~5 个可疑菌落于含100 μL 去离子水的离心管中,100℃水浴10 min,8 000 r/min 离心5 min,吸取上清作为模板。使用笔者团队设计的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 引物(见表1)进行扩增。副猪嗜血杆菌反应体系如下:premix 12.5 μL,DEPC 水8.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2 μL;反应条件为:95℃2 min;94℃30 s,58℃1 min,72℃1.5 min,扩增33 个循环;72℃延伸10 min。
于鉴定前一天接种副猪嗜血杆菌HP80 和质控株ATCC 8739,使用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 MS) 按照操作步骤对HP80、ATCC8739 和可疑菌落进行鉴定,读取鉴定结果。
经48 h 培养,TSA 平板上生长出的可疑菌落直径约1~2 mm,不溶血、半透明、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经革兰氏染色,可疑菌落呈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大小约0.5 μm×(1.5~2.0) μm。将可疑菌落纯培养,24 h 后出现上述菌落形态。
可疑菌落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养后出现“卫星生长现象”,即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旁边的可疑菌落较大,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疑菌落较小。
可疑菌落的生化试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到,所分离的细菌发酵葡萄糖、半乳糖,不发酵乳糖、甘露醇和木糖。触酶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尿素酶试验阴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表2 细菌的生化反应结果
PCR 检测结果见图1,可疑菌落出现275 bp 的目的条带,20 份猪唾液中检测出1 份阳性,60 份猪鼻拭子中检测出5 份阳性。
使用VITEK MS 对可疑菌落进行蛋白质谱鉴定,见图2,结果与数据库中的副猪嗜血杆菌同源性达到75%以上。综合上述分离鉴定结果,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
图1 副猪嗜血杆菌的PCR 鉴定结果
图2 副猪嗜血杆菌的质谱鉴定图
副猪嗜血杆菌病相对于其他疾病较难防控的原因有:一是目前该菌已确定的血清型有15 种,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力较弱或者没有。有研究表明,已经接种过灭活菌苗的猪群也会因缺乏交叉保护而致免疫失败。二是该菌属于机会性致病菌,在猪群整体状态较好时不发病,容易被猪场管理者忽视,但是在猪群存在猪蓝耳病或圆环病毒病时,HPS 易继发感染,该菌的分离率会增加[3];或者在猪群遇到气温骤降、运输等应激条件下,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4]。因此,防治本病的前提是做好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免疫力,采取疫苗加抗生素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具体来讲,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保育阶段是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高发年龄段,在仔猪断奶后到保育舍时,由于保育舍温度较低,仔猪受到寒冷应激之后抵抗力下降,此时容易感染副猪嗜血杆菌这类条件致病菌。所以在转舍时,将保育舍的温度提高到同产房的温度,而后每天缓慢降低。
二是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副猪嗜血杆菌常继发于圆环病毒病、蓝耳病和支原体肺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所以对于本病的预防应该从这几种病入手,做到及时免疫。
三是合理使用药物。副猪嗜血杆菌对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等比较敏感。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尽早,如果在发病后期则治愈率较低。同时,在治疗时一定要找到病因,找到原发病,然后配合该菌的敏感药物就可以较好地治愈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