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写作能力更是重要的语文素养。所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事实上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教师怕教得枯燥,學生怕写得尴尬。人们一直苦寻其中原因,但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从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可以让写作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
关键词:中职教育;快乐写作;教学模式
通常情况下,作文课大部分时间会被分析所占据,这样可以快速让学生写成一篇“标准”作文,但思想活跃的学生就被禁锢在一个标准答案里,失去了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于中考和高考,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们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从现状中总结经验,从教学本身寻找答案。
一、 体验型模式:联系生活,抒发真情
(一) 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由此可见,作文不是靠作文课上大段大段的分析写出来的,也没有任何绝招和捷径可言,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才能写出美的文章来。
例如,中职学生在写应用文时,因为平常没有仔细观察过生活,通常会感到无话可讲。为了应付写作,学生们就生编硬造,抑或模仿抄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空洞,严重偏离实际生活,更没有任何新意可言。要想让应用文显得丰满而有新意,学生就必须从平时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在写作时加以创作运用。一般来说,应用文是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事件进行了解的同时对事件进行分析:人物是谁,事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是怎样的,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又是怎样的。通过具体的分析后,学生不仅充分掌握了素材,也弄明白了应用文的写作要素。这对写作是有巨大帮助的。
(二) 抒发真情实感,避免空谈
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该怎么培养学生在写作时抒发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情境设置和阅读两方面进行写作培训。
例如,在教学生写评论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叙述让学生对要评论的事件或人物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角色分配,在课堂上即兴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自行体会。这样学生基于一定的角色代入,就能产生较为真实的情感。当然,教师在设置情境时需要将情境与现实联系起来,注意情境中刺激的强度,这样才能让学生能置身其中,产生共鸣,无病呻吟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存在了。另外,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生们虽然人生经历依然不足,却可以通过阅读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丰富自己的见识,并以此避免作文中的空谈。
二、 改进型模式:反思教学模式,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一) 加强写作训练,增强语文基础
学习写作是一种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知识,所以写作必须当作一门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的学科。另外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产生,它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修养。一是普通知识。它包括各种生活常识、历史典故、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经验。二是专业知识。创作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不同领域或各种行业,这就需要作者对该行业有较为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因此作者必须时常查阅资料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三是体裁知识。不同的写作方式可以使文章显得更有层次感,还可以迅速抓住读者眼球。由此可见,写作能力不通过训练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但写作课时间毕竟有限,短时间内该怎样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呢?对此,笔者认为鲁迅先生提出的“读写”方式非常适合中职学生快乐写作的主题。
教师不直接指出学生文章的错误处,不灌输作文应该怎样写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读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乍一看显得教师十分懒惰,却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并让学生将这种思维深入到骨子里去。例如,教师在讲解文章的修饰与润饰时,可以让学生们把上次写的作文拿出来,然后将一些同学的优秀作文分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自行阅读并自行修改,如果完成得不好就让学生再读再写。教师也可以在平时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或举办阅读大赛,或者请一些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学生们补充专业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
(二) 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以写作理论为作文课主要内容,脱离具体的例文,会把作文教学彻底变成空谈,这样的教学势必会走向失败,要把作文教学从空谈解放出来,就要把理论讲解与例文联系起来。教师在选择例文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迷名家名篇,而选择与理论密切联系的,对学生有吸引力和好处的时文、美文,可以是报刊或杂志上的,也可以是学生原创的。在学生阅读完例文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思考例文的主题设置、细节描写、写作方式、语言特色和结构安排,并通过详尽的讲解让学生领略到文章的美感。教师还可以从正反两面积累学生的写作经验。这种操作不仅能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和鉴赏水平,还能增强审美意识。
三、 激励型模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心灵接触的过程,一个不注重学生人格保护和情感交流的教师是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的。作文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宣泄的途径,更需要倾诉和交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热心读者,这样学生在创作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产生创作兴趣。当然,教师应该独具慧眼,能捕捉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优秀之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为学生提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在作文的评价方式中,教师应注重正面评价,以赏识为原则,多褒少贬。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作文的反馈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各个角度寻找成功之处。
对于那些作文非常出彩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表扬。对于那些作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小处着手,从整体完成度、立意新颖度和细节描写等各个方面进行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把好句佳段抄写下来进行展示。
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要让学生们提高其创作水平,首先要让他们对写作感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认识现状,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并带领学生们发掘自身创作能力。这样,学生们就能从写作中感到快乐,作文教学也将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他们的一种爱好。
参考文献:
[1]包金荣.中职作文快乐教学法[J].新一代,2014(9).
[2]姜友芝.写作教学模式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
作者简介:房明,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