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燕
(湖北省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 4300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2]。AD早期发病较为隐匿,且呈进行性发展状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主要表现为失认、失语、极易障碍、行为障碍、认知障碍等,同时还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精神行为症状主要是指不同类型AD患者表现的行为紊乱及精神症状,例如妄想、幻觉、狂躁、敌意和攻击行为等,在AD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90%[3-4]。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是AD患者住院治疗的常见原因之一[5]。目前临床上治疗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多采用抗癫痫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和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两种常用于治疗AD患者的临床药物,分别用药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旨在探讨联合用药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15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AD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AD诊断标准[6],且伴有精神行为症状;(2)1个月内未服用其他药物治疗;(3)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重度意识障碍;(2)伴有其他脑部疾病者;(3)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4)对本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证者。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75.65±5.7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1±1.0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76.97±6.1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2±0.97)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0 mg×30片,国药准字H20010595]治疗,初始剂量为200 mg/d,如果患者没有不适情况,在2周内逐渐增加到600 mg/d。研究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其中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喹硫平[Astra Zeneca UK Limited(英国)(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装),规格:25 mg×20片,批准文号H20130035],初始剂量为25 mg/d,在2周内将剂量增加到200~300 mg/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疗效标准临床疗效根据病理行为量表减分率进行评价:显效:减分率>60%;有效:30%<减分率≤60%;无效:减分率≤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1)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2)在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AD病理行为评分(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3)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对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2.12组患者疗效对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见表2。
2.22组患者BEHAVE-AD、MMSE、BPRS评分比较治疗前, 2组患者的BEHAVE-AD、MMSE、BP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的BEHAVE-AD、BP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BEHAVE-AD、BPRS、MMSE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2 2组患者疗效对比/(n/%)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BEHAVE-AD、MMSE、BPRS评分比较(分,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L-1、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NO、VEGF、IL-1、TNF-α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有7例患者(12.96%)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患者(14.81%)发生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D为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痴呆,AD患者多伴有吵闹、兴奋、叫嚷、言语行为紊乱等症状,还伴有认知功能、记忆、日常生活能力呈进行性减退[7-8]。此外,患者还会发生激越/攻击等精神行为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由于AD患多为老年人,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极易发生跌伤、碰伤,给病区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及时控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至关重要[9]。目前临床上治疗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多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虽然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记忆发生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10-11]。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其治疗AD患者的有效剂量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有效改善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可有效通过关节躁动、兴奋等的症状,而稳定患者的情绪[12-13]。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AD患者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单独应用时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AD患者,发现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此结果可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本研究发现联合用药组的BEHAVE-AD、MMSE、BPRS评分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说明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AD伴精神行为症状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精神行为症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药物联合应用,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使治疗效果加强,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O、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炎症反应较对照组降低。有研究显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AD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收缩与舒张的平衡被打破,引发血小板聚集、白细胞粘连,并使炎症因子水平升高[15]。VEGF是机体促血管生成的有效指标,当其水平降低使会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重;NO是一种非经典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IL-1、TNF-α可有效反映机体炎症状态。AD患者因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IL-1、TNF-α等炎症因子,其中TNF-α能够通过促进NO的生成,间接地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因此本研究结果说明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AD伴神经行为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AD患者神经行为症状的机制之一。在对患者不良反应分析中显示,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喹硫平治疗AD伴精神行为症状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疗效欠佳的患者或需要进一步改善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联合用药。本研究证实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联合用药的疗效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综上所述,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并能使患者智力提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