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年献词:除害兴利循天道,治水安邦藉创新

2019-02-15 19:45:20《水利学报》编辑部
水利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利水资源

迈上2019的台阶,回眸览望,70年来的征程令人心潮澎湃。《水利学报》精心为广大读者奉上新年第1期纪念专刊,特约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撰文,综述新中国70年来水利相关学科、领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历程,展示水利科技创新进取对水利水电事业蓬勃发展的卓越贡献,阐明水利基础设施对支撑共和国大厦的坚实作用,以此拉开喜迎新中国70华诞的序幕。

我国雨热同期、水旱频仍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治国如治水,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是中华农耕文明流传千古的至理哲言。在漫长的治水历史中,智慧的先民因地制宜,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造就了功能多样的水利工程,对治水规律的认识与对工程建造技术的掌握,长期领先于世界。十八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水利科技的崛起,我国的农业水利与治河技术日渐落后了。自明末起,西方技术开始传入我国,清末及民国时期李仪祉等人留洋回国,兴学办刊、创建水工试验所,聘请国外水利专家来华考察,开始传播现代水利知识。其后有众多学生出国选择学习水利,1950年代毅然回国,成为中国现代水利众多学科的开拓者,并与国内土木水利院校培养的骨干一道,为创立与发展水利相关学科,做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利建设的基本方针是防治水患,兴修水利。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热潮,开展了“战天斗地”的豪迈实践。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利建设逐步走上科学治水和依法治水的轨道。1998年大水之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水安全保障不断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治水思路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更加重视人水和谐发展,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防洪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生态治理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工程建设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等等,加快了水利工作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迈进的步伐。

70年来,我国水利科技实现了由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科技创新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和关键动力。长期以来,水利科技工作紧密结合国情水情,聚焦水利发展需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在泥沙研究、坝工技术、水资源配置、水文预报、长距离输水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地攻克了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利信息化也跟上了时代步伐。我国相继建成葛洲坝、小浪底、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标志我国水利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南水北调工程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极大提升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控能力。

而今,我国水利地位正发生着重大转变。随着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的贯彻,河长制全面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水安全保障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水旱灾害风险演变,水利建设既不能一味沿袭传统经验,也不能简单照搬他国做法,必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主创新。如果说,20世纪水利科技发展具有学科越分越细特点的话,那么,新时期水利科技创新必将更多体现为学科交叉融合统筹,更好地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水利学报》自1956年创刊以来,历经风雨,两落两起,与共和国的成长共命运。历代办刊人始终秉承严谨治学的精神,坚守创新求实、崇德戒躁的信念,63年来成功发行49卷7000余篇涵盖水利水电各学科领域的高水平论文,为促进水利学科建设,助力人才培养,服务于水利水电事业的创新进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衷心感谢历届编委、几代审稿专家、广大作者与读者对学报的指导、厚爱与支持!回顾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任重道远。2019年面对国际期刊竞争,面对国内改革的澎湃大潮,我们愿和全国水利水电工作者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和期刊传播能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奋力开启新时代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新征程!

《水利学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利水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农村水利水电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