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探析

2019-02-15 10:19周中臣
山东水利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水价节水用水

周中臣

(齐河县水利局,山东 齐河 251100)

齐河县位于鲁北平原德州市的南部,辖13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 014个行政村。齐河县是全省农业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多年来,齐河县积极发展节水工程建设,建设节水灌溉面积310 km2。其中: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工程面积227 km2,建设引黄灌区末级渠道衬砌工程316 km,末级渠系配套建筑物3 139座。现有小型扬水站86处,总装机功率6 660 kW,主要分布在赵牛新河、赵牛河、温聪河和徒骇河上。建设机井工程11 610眼,配套9 750眼,总配套功率85 065 kW,工程完好率80%以上。

2009—2018年,齐河县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发改、水利等部门共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6.02亿元,其中,各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补助项目资金2.24亿元,其他渠道投资3.78亿元。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及配套设施不完善

齐河县农业灌溉以引黄为主,引黄工程经过长期运行,部分渠道防渗效果很差,渠系水利用系数不高,在一些适宜井渠双灌的灌区配套设施建设不全,末级渠系改造不彻底,有些地区还存在“最后一公里”情况。2019年,齐河县遭遇特大干旱,由于干、支、斗、农不配套,引黄灌溉水无法达到田间地头,农作物受灾现象严重。另外,计量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农田灌溉用水监测设施覆盖率很低,取用水监测方面存在诸多盲点,节水监测计量水平较低,无法实现“按方收费”。

1.2 节水意识不强

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淡薄,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大水漫灌现象,用水粗放、浪费严重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尚未形成。喝“大锅水”,浇“透地水”“过头水”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小麦种植实行深耕模式,这种深耕模式如果遇到大水漫灌,每亩地浇一次水能用水100 m3以上,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全县多数水费征收依然是“按亩收费”,全面实施水价改革困难大、阻力大、问题多。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不强,要让社会和农民群众充分理解节水的意义,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并取得其认可、理解和支持,引导其自觉节水,仍需做大量工作。

1.3 节水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齐河县农业节水建立了多种机制,这些机制措施在全县节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齐河县农业灌溉主要是“一家一户”灌溉方式,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以及财政奖补方面,节水正面激励机制出现不健全,面临执行难、执行不到位问题。以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为例,不仅涉及灌溉制度、灌溉保证率、灌水定额等理论数值,还要统计当年的降雨、农民实际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不仅给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标准制定带来难度,而且执行起来很难到位。此外,倒逼节水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现行水价形成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用水户主动节水、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不高。

1.4 监管力量较薄弱

目前,齐河县已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但这次改革中仍然没有单设的节水机构,对节约用水工作进行全面统一的管理。体现在农业用水方面,在“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下,产权虽然进行了移交,但仅仅依靠基层水管组织来管理,不仅管不了也管不好,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表现较为明显。

2 建议

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解决农业节水面临的困难,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节水型社会的浓厚氛围,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措施。

2.1 以节水工程建设为基础,完善配套工程体系

农业是弱质产业,在粮食生产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的情况下,通过建设节水工程,完善灌排设施是农业节水灌溉的关键。没有完善的灌排设施,水就难以顺畅高效流到田间,缺乏配套的计量设施,就无法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计量收费。在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到农业节水工作中,配套完善工程体系,保障工程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2.2 以水价改革为核心,创新发展源泉

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在工程体系完善、计量设施完备、用水精细化管理到位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探索实行分类分档水价,鼓励协商定价,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优化用水结构。统筹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和提高节水积极性的精准奖补政策,建立健全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等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可操作性、实用性的节水新机制,推动农业节水持续健康发展。

2.3 以转变治水方式为重点,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要按照水利部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积极进行水利工作重心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现阶段治水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水资源节约保护不充分,水资源的市场价值体现不充分等。

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一方面就是要补齐工程短板,协调推进供水节水工程建设,在开源节流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更加严格执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强度双控、新出台的节水评价等各项制度,在管控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方面下功夫。通过补短板、强监管,加快推动治水管水方式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

2.4 以宣传为载体,形成节水良好氛围

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以宣传为突破口,结合实际,拓宽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宣传促工作,以工作带宣传。应大力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群众充分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图片、文字、电视等多种途径对节水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工程规划建设、筹资筹劳、运行管护的全过程,形成广泛支持、关心、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

2.5 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促进节水工作实效

要做好节水制度考核相关工作,积极制定年度考核工作方案。优化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多下基层,到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重要决策要反复深入论证。要强化责任担当,克服怕问责、不作为、慢作为的倾向,以实际行动和优良工作业绩生动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猜你喜欢
水价节水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