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双修背景下生态城市设计策略初探

2019-02-15 04:01
山西建筑 2019年8期
关键词:双修特色生态

靳 波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城市正经历着由“粗放式为主的增量发展”形式逐步朝向“集约式为主的存量发展”形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采用有效措施,构造系统性、渐进式、可操作性体系,促进城市修复与更新,构建城市发展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与循环机制。

1 “城市双修”概念与发展背景

1.1 双修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城市修补以及生态修复是城市双修的两个工作内容。城市修补是指对城市风貌、景观以及建筑所构筑的空间环境的更新修补,结合城市所处的地域特征,重在提升城市的特色风貌,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提升、城市建筑色彩修补、城市夜景照明修补等;生态修复则是一项相对来说艰巨的任务,其修复难度往往视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情况、生态被破坏情况而定,生态修复也是一项更加系统性的工作,重在逐渐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主要修复各种自然生态环境,旨在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

“城市双修”这一理念于2015年被提出来,并且在同年将首个试点城市定在三亚。经过接近一年多的建设活动后,三亚市的城市面貌以及生态发展都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善,2016年在三亚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修补总结推进大会,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双修这一理念。在2017年国家住建部正式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自此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双修”建设活动,预期在2020年完成初期预想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转型升级。

1.2 城市双修的内涵

“城市双修”的重要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于进一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调节能力的提升,有效改变城市的生态面貌。

2)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双重修复的过程有助于城市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规划,在生态优先原则下,确保城市的特色性得到有效提升,能够一定程度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全方位的发展,实现各方面的可持续。

2 生态城市设计的着重点

城市双修视角下,生态城市设计的着重点将主要围绕“改善环境、塑造特色、绿色经济”为中心,追求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不刻意强调生态自然先行,也不刻意追求经济发展的最大化,而是注重二者的有序的发展过程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现。

2.1 改善环境,保障居民生活

城市双修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空间。因而在“城市双修”视域下,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首先就是要确保相关设计、建设不会对城市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不能够纯粹的追求修补进度,而忽视了民生要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主要着眼于对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绿化面积设计、城市功能分区、空间规划等。

2.2 塑造特色,传承历史文化

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双修视角下城市的生态设计还肩负着创造城市特色的重任。在现代城市建设同质化十分严重的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是发展生态城市中的又一重要内容。一方面,城市的特色依赖于地域的特殊自然环境,修补好了特殊自然生态,就能有效凸显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生态设计着力于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挖掘,也会进一步的形成城市特色。

2.3 绿色经济,秉持可持续战略

经济与环境是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两个议题。发展绿色经济,是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驱动社会发展最优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城市双修视域下,要通过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工作开展使城市发展向着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前进,使城市发展从粗放扩张的模式转变为精细且内涵丰富的发展。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城市景观风貌的美化,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的补足、公共服务水平的完善,进而逐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3 生态城市设计策略

明确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设计目标后,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发展观念,在具体实践环节中,可以从全城化、持续化以及精细化三个方面展开设计工作。

3.1 持续化设计策略

在生态城市建设活动中,不少城市都出现了重建设而疏于管理的问题,在生态设计上的表现为忽视了对生态城市的持续化设计。在“城市双修”的可持续宏观发展观念下,不仅要确保所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修补和治理,还必须要保证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避免再次被破坏,实现城市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

展开持续化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应当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径,科学控制资源开发的力度,严格遵循生态容量,与此同时,前期生态设计规划还应当对城市的持续发展留出适当的空间,实现对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对城市土地的规划设计,应当通过贫瘠、地质条件欠佳、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采取土壤处理、植被修复、重建等生态措施,低效工业用地等进行拆除复垦,改善用地条件与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土地功能有机更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同时,一切建设活动都应严守城市各项基础控制线,围绕“城”“绿”“人”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建立“山、城、水”融合、健康的关系。

3.2 全城化设计策略

“全城化”是指在城市双修视域下,生态城市设计的对象应该是城市的全部。全程化设计策略,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大生态观,以时间和空间为轴来演替城市局域到整体所存在的问题,依据生态特征,找出生态问题突出、亟需修复的区域,构建出“水绿共举,复绿养水,水绿孕城”的整体生态格局。

全城化设计需要把握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建立有序的水体生态、土地生态、环境生态的修复修补计划。水体治理修补应当适度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互结合,依托城市现有水系管网,整合扩展形成新的集约式管网管理模式,实现全城范围内的协调管理体系。应重点展开排水系统整合重建、水体污染控制及治理、上下游河道排泄能力以及调节能力的修复等。对于土地资源的功能性修补设计,则应当统筹城乡用地布局,降低生态空间的碎片化、高敏感性、高干扰等影响生态系统质量和健康性的生态风险,激活贫瘠、地质条件欠佳、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全域化的网络,构建牢固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3.3 精细化设计策略

“精细化”设计策略是对生态城市设计的一种理念上的拔高,其宗旨是在“城市双修”过程中,雕琢出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征的城市空间,有效的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构建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精品城市设计。实践精细化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测评“基底”。

设计者应当深入讨论和挖掘当地的特色自然风貌,深入统筹生产、生产与生态空间的布局关系,构建出生态城市的重要骨架。重点梳理自然基底,包括对矿产资源、水系、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同时对人文基底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历史沿革、特色文化等进行筛选。

2)优化城市。

结合城市山体水系、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地域特色、绿地系统、道路体系,着眼全域,统筹各类城乡用地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关系和谐发展。

3)优化空间。

突出人本思想,修补城市建设的短板,以构建全覆盖的网络型服务体系为目标,优先修补与公共安全、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先从问题导向入手,解决核心的城市现状问题,关注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给等,提升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优化人居环境。

4)双向优化。

设计工作在统筹城市生态以及城市各项功能发挥的同时也要通过设计工作提升居民对生态城市的认同感与使命感,能够享受城市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形成自然与人的双向优化循环。

4 结语

城市双修是新时期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思路,也是新时期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必要发展策略。在城市双修视域下,基于生态城市的设计和规划需要变得更加科学、严谨以及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生态构建环节中的各种主体、各种关系,这样才能够确保生态设计能够达到生态修复的预期目标,还能有效的促进城市的深度发展。

猜你喜欢
双修特色生态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江西省“全省通”飞越抚州暨抚州市“城市双修”展示飞行活动圆满成功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