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靶位透入大黄至天枢穴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9-02-15 04:01袁海娟张小林陆红霞谈晓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靶位电导天枢

袁海娟, 张小林, 刘 楠, 陆红霞, 谈晓月

(扬州大学 临床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但患者术后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呕吐、排气及排便障碍等症状[1-3]。目前临床上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主要是鼓励患者尽早床上活动和下地行走、指导腹部环形按摩、遵医嘱鼻饲促肠蠕动类药物、肛管排气及开塞露灌肠等,但效果欠佳[4-7]。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药物治疗技术,可综合采用电致孔、超声空化、离子导入等物理手段来实现定位、定量、定速透皮给药[8]。本研究探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治疗对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本院胃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纳入标准: ① 术前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经胸、腹部CT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脏器及器官转移; ② 无严重心、脑、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 ③ 年龄18~79岁; ④ 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排除标准: ① 术前存在胃肠动力障碍; ② 术后6 h内出现严重并发症; ③ 存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治疗禁忌证(排除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支架、人工瓣膜、严重心衰、呼吸衰竭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病理分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早期肠内营养、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腹部环形按摩、开塞露灌肠、遵医嘱鼻饲促进肠蠕动类药物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电导靶位透入大黄至天枢穴治疗。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1 设备与材料: MC-TD-01型超声中频导药仪1台,超声耦合剂贴片1盒(包括止水碗和药贴,药贴主要成分为大黄)。

1.2.2 天枢穴定位: 以剑突为一个体表定位点,以耻骨联合上缘为另一个体表定位点,二者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点处旁开5 mm为天枢穴[9]。

1.2.3 使用时间: 术后第1天,责任护士使用超声中频导药仪将含有大黄成分的耦合剂贴片连接电极置于患者天枢穴,注意避开切口及引流管口,并用胶布固定,治疗30 min/次。治疗结束后取下电极,保留贴片40 min后再取下, 2次/d, 连续治疗7 d。

1.2.4 参数调节: 根据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年龄、体质量等因素调节仪器参数,包括频率、电致孔、超声波、电导。频率默认值为4.2 Hz, 最大可调至6.2 Hz; 电致孔默认值为10 mV, 无需调节; 超声波默认值为7 W/cm2, 最大可调至10 W/cm2; 电导默认值为10 西门子(S), 最大可调至20 S[10]。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通气后连续5 d排气次数、首次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腹胀、胃肠功能损害、肠梗阻、胃瘫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通气后连续5 d排气次数、首次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6/50), 低于对照组的42.00%(2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胃手术后,腹腔内环境发生改变,胃肠道被激惹,加上术中损伤、麻醉药物刺激等因素刺激,严重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多处于抑制状态。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将导致切口愈合延迟,增加吻合口瘘、切口感染与裂开的发生风险。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严重的患者因膈肌上抬和运动受限,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下腔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11-13]; 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禁食,还可引起胃肠道黏膜萎缩,细菌易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14-16]。

近年来,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治疗是通过促进药物渗透以实现良好效果的新方法[17], 药物导入深度可达8~12 cm, 广度可达15~20 cm2, 可在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度区,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药效稳定持久[18-19]。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天枢穴超声电导靶位透入大黄治疗,大黄是临床常用的泻下药物之一,有效成分包括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及双蒽酮类。术后早期使用大黄可兴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加速肠蠕动,抑制肠细胞膜Na+-K+-ATP酶,阻止Na+转运吸收,使肠腔内渗透浓度增高,保留大量水分,从而促进肠蠕动及排便[20]。大黄还具有增加肠血流量、降低肠壁血管通透性、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减少肠道淋巴细胞凋亡、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避免菌群移位和二次感染以及改善凝血功能等作用[21]。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2寸,为肠道的体表投影区,具有理气行滞、疏调大肠腑气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22]认为,按摩天枢穴对肠道植物神经有刺激作用,可促进肠蠕动和肠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恢复肠道功能。实验组患者在进行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治疗时,胃肠道还同时接受仪器超声和电脉冲的物理作用,多方协同作用下达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功能损害的效果[23-24]。

本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超声电导靶位透入大黄至天枢穴治疗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缩短12.62 h, 首次排便时间缩短1.12 d, 胃管拔除时间缩短1.13 d, 首次进食时平均提前0.70 d, 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44 d, 与靳海荣等[25]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该方法能有效地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且无严重并发症。

猜你喜欢
靶位电导天枢
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早熟甘蓝型油菜材料
尊敬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
文本挖掘在药物靶位研究中的应用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