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

2019-02-15 04:01弘,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比星氟尿嘧啶环磷酰胺

师 弘, 刘 娟, 王 伟

(1.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1. 肿瘤科; 3. 感染科, 陕西 西安, 710038;2. 兵器工业521医院 肿瘤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65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2], 化疗是针对乳腺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临床实践中对于术前曾行新辅助化疗,临床降期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应用根治性放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本研究为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将本院10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机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满足《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病理学、细胞学检验确诊。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纳入标准: ① 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 cm, 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 ② 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 ③ 淋巴结转移1~3枚的T1/T2患者也应接受术后放疗; 年龄≤40岁; 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10枚且转移比例>20%; 激素受体阴性; HER-2/neu过表达等高危人群[3-4]。同时排除[5-6]: ① 合并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或转移瘤患者; ② 存在远期失访风险患者; ③ 合并手术、化疗或放疗禁忌证患者等。其中,放疗组年龄30~53岁,平均(45.70±4.40)岁; 术前T分期: T340例, T410例; 术前N分期: N08例, N122例, N215例, N35例; 浸润型导管癌41例,其他类型9例; Luminal A型7例, LuminalB型14例, HER-2过表达22例,三阴型7例。未放疗组31~54岁,平均(45.00±4.70)岁; 术前T分期: T341例,T49例; 术前N分期: N09例,N121例, N216例, N34例; 浸润型导管癌40例,其他类型10例; Luminal A型8例, Luminal B型15例, HER-2过表达22例,三阴型5例。2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与分子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未放疗组仅给予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其中手术术式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化疗则选择全身新辅助化疗,包括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CAF(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FEC(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与AT(多柔比星、紫杉醇)方案等,其中CMF方案为: 第1~14天口服环磷酰胺 100 mg/m2, 第1、8天静滴甲氨蝶呤 40 mg/m2, 第1、8天静滴氟尿嘧啶 600 mg/m2, 28 d为1个周期; CAF方案: 第1天静滴多柔比星50 mg/m2, 第1天静滴环磷酰胺 500 mg/m2, 第1、8天静滴氟尿嘧啶 500 mg/m2, 21 d为1个周期; FEC方案: 第1天静滴氟尿嘧啶 600 mg/m2, 第1天静滴表柔比星 90 mg/m2, 第1天静滴环磷酰胺 600 mg/m2, 21 d为1个周期; AC方案: 第1天静滴多柔比星 60 mg/m2, 第1天静滴环磷酰胺 600 mg/m2, 21 d为1个周期; AT方案: 第1天静滴多柔比星 60 mg/m2, 第1天静滴紫杉醇 125~200 mg/m2, 21 d为1个周期。放疗组患者加施放射治疗,即根据胸壁厚度采用常规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均为50 Gy/25 f, 放疗范围均为胸壁野与同侧锁骨上、下野,照射方案为: 2.0 Gy/f×25 f, 5f/w。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参考实体瘤疗效标准(RECIST 1.1)[7-8], 病灶消失维持4周以上,且无新发病灶为完全缓解(CR); 病灶最长总和减少>30%且维持4周以上为部分缓解(PR); 病灶最长总和减少≤30%且维持4周以上为疾病稳定(SD); 病灶最长总和增大20%以上或出现新发病灶为疾病进展(PD)。其中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人数×100%, 总有效率=(CR+PR)/总人数×100%。生存质量参考癌症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QLQ-C30), 包括总健康领域与症状子量表等。QLQ-C30(V3.0)是在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测量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量表由30个问题构成,分别从5种功能(生理、日常生活、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3种症状(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及整体健康状况,整体生存质量和其他单独的6项(睡眠质量、食欲、腹泻、便秘、呼吸困难和经济状况)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将所有测量结果进行汇总得到最终分数,分数的高低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放疗组中CR患者为4例(8.00%)、PR患者为14例(28.00%)、SD患者为27例(54.00%)、PD患者为5例(36.00%), 放疗组中有效率为36.00%、疾病控制率为90.00%; 未放疗组中CR患者为0例(0%)、PR患者为9例(18.00%)、SD患者为24例(48.00%)、PD患者为17例(18.00%), 未放疗组中有效率为18.00%、疾病控制率为66.00%; 放疗组患者疾病总有效率、控制率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放疗组患者1年平均生存期为(11.80±0.11)月, 1年生存率为92%; 未放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54±0.14)月, 1年生存率为80.00%。Log-rank比较, 2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患者2年平均生存期为(22.34±0.59)月, 2年生存率为82.00%; 未放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9.94±0.81)月, 2年生存率为60.00%。Log-rank比较,放疗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患者3年平均生存期为(31.22±1.18)月, 3年生存率为66.00%; 未放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5.72±1.48)月, 3年生存率为38.00%。Log-rank比较,放疗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2组患者1、2、3年生存曲线

2.3 2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比较

放疗组末期随访躯体领域、角色领域与情感领域评分均显著性高于未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未放疗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2~51.91)/10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9-10]。乳腺癌细胞可随血液与淋巴系统散播至全身器官,形成远处转移,是造成患者复发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肿瘤转移成为临床关注热点[11-12]。全身静脉化疗是针对乳腺癌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常用方案包括CMF、CAF、FEC、AC与AT方案等[13-14], 无论是手术治疗之前或之后,都可达到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并有效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放射治疗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患者放疗适应症并不明确,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5-16]。研究[17-18]指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量可显著降低中晚期患者复发率,提升生存率,尤其对于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以上的患者应用效果更为显著,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 放疗组患者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 末期随访躯体领域、角色领域与情感领域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未放疗组; 2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虽然放疗治疗未显著提升1年生存率,但在短期内可达良好的辅助效果,清理残留癌症病灶,并提升短期治疗效果,通过降低癌症复发率或转移率等形式改善远期预后,从而提升2、3年存活率,其3年平均生存时间可达(31.22±1.18)月,在远期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并改善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19-20]。综上所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但因本研究属于单中心研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进一步探讨术后放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猜你喜欢
比星氟尿嘧啶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勘误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在乳腺癌化疗中的疗效对比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1例儿童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致癫痫样大发作的护理体会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