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波 葛丽丽 郑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18)
内容提要: 目的:探索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在杜氏肌营养不良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郑州儿童医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7例杜氏肌营养病例进行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Sanger测序检测。结果:随机挑选7例DMD疑似病例及母亲,通过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Sanger测序检测,7例为均阳性或携带者,4例患儿发病年龄为8月~8岁,其中3例患儿为运动障碍来医院就诊。结论: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在杜氏肌营养不良检测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能检测出大部分的患者,但是需要以Sanger测序方法作为补充。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又称杜氏肌营养不良,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1处的DMD基因发生缺失、重复或点突变导致[1],发病率为1:3500[2],初期病征3~7岁,像鸭子般摇摇摆摆的步态、腰椎前凸、经常跌倒,从地板上站立和攀登楼梯时出现困难,跌倒时站立困难。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病变萎缩越来越严重。到12~13岁时,患者便需倚助轮椅出入。患者的心脏肌肉也会因此病而引起变化,导致心肌病。可能发生心律不正,心脏衰竭等病症。通常到20多岁就会因为心肌、肺肌无力而死亡[3]。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诊断DMD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一种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可以诊断DMD,使用MLPA技术可以同时检测DMD基因所有外显子的缺失重复,约占病因的70~80%。
取新鲜或两周内4摄氏度保存的EDTA抗凝全血,用QIAGEN试剂盒提取DNA,再用Nanodrop测量浓度,将DNA稀释到20ng/μL,进行去下步骤的操作(荷兰MRC公司MLPA试剂盒):(1)取PCR反应管,各加入5μL DNA标本;(2)98˚C变性5min,25˚C冷却;(3)配制探针MIX,往每个反应管内加入3μL的探针MIX ;(4)95˚C变性1min,60˚C杂交过夜(16~20h);(5)配制连接酶MIX,吹打混匀;PCR仪降至54˚C,每个反应管加入32μL的连接酶MIX,54˚C连接15min,98˚C 5min灭活连接酶,反应体系降至20˚C;(6)配制PCR MIX,吹打混匀;每个反应管加入10μL的PCR MIX;(7)进行35个PCR循环(95˚C 30s—60˚C 30s—72˚C 1min);72˚C继续延伸20min,15˚C完成扩增;(8)配制毛细管电泳反应液MIX;取PCR管,每管加入9.2μL反应液MIX和0.7μL PCR产物;(9)86˚C变性3min,4˚C迅速冷却;(10)上机。
本试验使用ABI-3500基因分析仪,仪器设置:36cm毛细管:注射电压:1.6 kV;注射时间:15秒;运行电压:15 kV;多聚物:POP4;运行时间30分钟。如果用POP7,运行电压:10 kV;相应增加运行时间。密封注射混合物后,86˚C变性3分钟,4˚C2min迅速冷却。
2018年3月~2018年8月来郑州儿童医院就诊的疑似DMD患者:位**,位**之母,靳**,靳**之母,徐**,徐**之母,郭**。见表1。
郭**的MLPA检测结果即非阳性又非阴性,如图1。由于郭**的结果无法判读,我们又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其进行测序,设计引物序列如表2。
检测出郭**的序列后用Snapgene软件与标准序列比对,发现郭**的DMD基因44号外显子部分区域及上游内含子缺失196个bp,为阳性病例。
表1. 结果
图1. 6例DMD患儿及母亲的MLPA结果
表2. 44号外显子引物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于2002年由Schouten等首先报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待检DNA序列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新技术。该技术高效、特异,在一次反应中可以检测45个核苷酸序列拷贝数的改变,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多种疾病的研究。Sanger法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并且在每个碱基后面进行荧光标记,产生以A、T、C、G结束的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可见DNA碱基序列的一种方法。
七位受检者全部是阳性或携带者,这表明DMD不难诊断,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基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型诊断。
郭**的MLPA结果出现0.4个拷贝是因为探针区域存在部分缺失,改变了模板的序列,影响了探针的结合。DMD是比较经典的大片段基因缺失重复导致疾病,MLPA是检测DMD的首选方法,阳性率达到70%~80%。微小缺失及重复占所有DMD患者的10%~20%。对于有明显DMD临床表型但MLPA结果阴性的患者建议进行测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