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兰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政治保障,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方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进一步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地位、原则与执行提出了更鲜明、更深入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政治保障、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面临着新的挑战[1]。本文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了阐释,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识别,并结合当前发展现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建议。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功能定位
(一)政治领导
我国现行的党章、党内法规等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进行了明确规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广大农村地区,通过行使行政职权来确保党对于广大基层绝对的领导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展开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的政治地位是不容动摇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以及其他各类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及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利得以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地位的保障与巩固,也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维持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2]。
(二)利益整合
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切身利益,对农村居民的利益维护是通过利益整合而实现,与广大农村居民有着最直接最深入的接触,更能够准确而真切地了解到农村群众的困难与诉求,很大程度上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有将群众的困难与诉求向上传递、对党的各项政策向农村基层群众进行传达与执行的义务与责任,并对农村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予以协调,令国家利益与群众具体利益能够得到平衡,也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3]。
(三)服务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4]。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更是要守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不断将“服务”理念体现在具体细节中,让农村居民都能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并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
(四)人才积聚
按照党中央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还需承担为党组织吸收新生代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的职责,确保党组织能够始终保持正常的人事更替及运作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人才招募活动,将基层人才与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从而实现人才在党内的储备凝聚。同时,向基层选民群众推荐优秀的人才,通过民主选举的流程,令这些优秀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
三、新时代农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下达与群众诉求回应不畅
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包括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等,是我国乡村治理行政系统中的基层节点,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但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基层党组织都存在政策下达与群众诉求回应不畅的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度不足、对政策的内涵理解有所偏颇,对国家政策进行选择性传达或者在传达时候加上自我解释,从而引发群众的疑虑,甚至是“塔西佗陷阱”现象。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对于广大农村居民的困难及诉求关心不足,对群众的诉求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不愿意将群众的困难及诉求向上转达并努力解决问题,致使矛盾在拖延中激化。
(二)乡村经济发展引领能力不足
一是对产业发展的契机识别把握不足。不能结合本地优势资源来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二是对外来资源的吸引与统筹安排能力不足。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很多原本就具有一些优势资源的农村地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然而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外来资源的统筹协调能力欠缺,甚至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会对外来资源进行卡要克扣,令外来资源难以充分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
(三)村民自治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对不力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民主政治的理解与把控能力不强,存在权利与责任分配不明晰的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镇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的行政组织是行政平级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具体运作进行引导监督。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将自身视为乡镇政府的延伸机构,越权承接招商引资、社区维稳以及环境治理等原本该由村民自治组织承担的工作,令村民自治组织被架空,难以发挥出民主政治的真正优势。加之对村民自治组织的监督约束不力,发生部分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在权力与利益的诱惑下反倒从内部发生了联合腐败现象,从而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民生改善都起到负面作用。
(四)公共精神塑造能力不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直以来公共精神都是维持乡村公共秩序的重要元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有传播社会主义公共精神的首要责任。但目前有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公共精神塑造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各地很多村庄不断地兼并重组,加上外来资源及人口的流入,对于村庄长久以来的人际关系秩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传统的人情、面子、道德、信用及村规民约等要素对于村民的约束作用已经不及以往,因而加剧了村庄公共精神的消解以及集体主义观念的淡漠。
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措施建议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在农村所有行政组织中,基层党组织是领导的核心,因此必须要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党组织要有效地嵌入其他组织并与其他组织形成良好互动,确保基层党组织权力的无缝覆盖,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普通群众的动员能力,提高农村群众的公共精神水平,从而激发发展潜能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基层党组织要对农村群众的问题、困难及诉求高度关心,真正体现出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对政务服务流程予以优化,建立民生“微实事”相应机制,让群众关心的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大小急事、难事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二)发挥其他基层组织合力作用
一是明确基层组织各自的權力与责任的范围,防止行政权力对于自治功能过度入侵以及权责模糊导致互相推诿的现象,并节约自治成本,提高社会的秩序性。二是充分发挥各类基层组织拉动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的功能,通过积极引进创富项目、发掘本地优势资源建设本地品牌、促进高效集中化生产机制的推行等,从而释放本地经济发展活力,建立良性有机循环的本地经济系统。三是充分激发其他基层组织活力及参与感,基层党组织要在做好权力保障与政策供给的基础上,与其他基层组织共同协作,拓展农村项目引进、人才培育、生态保护、公益慈善、矛盾化解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服务内容。
(三)发挥乡村外部力量协同作用
乡村的发展,既要依靠内部力量,也要发挥外部力量的协同作用。内部力量主要就是农村各类自有的基层组织,而外部力量包含了外来投资者及创业者、返乡就业者、外来企业等。这些外部力量虽然结构复杂,但通过有效的治理与协调,可与本地居民处于同一利益立场,并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同时,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地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优势的农业集体生产组织及农业企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返乡创业,并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要对这些外来力量能够起到的作用要有所认识,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将其潜能激发出来。
(四)运用现代网络化技术宣传作用
当今时代是充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这为广大民众的资讯获取、相互通信以及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效利用现代网络化技术为基层治理带来的便利,多形式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一是建立乡村治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网站及微博等,做好信息公开与信息收集,为当地群众提供对当地行政状况及治理状况进行监督与反馈的直接渠道。二是通过该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公布上级政府各类涉农及惠农政策,让这些政策能够第一时间为农村居民知晓。三是通过网络平台普及适合本地开展的致富新项目、市场信息快讯以及工农业生产新技术,从而服务于本地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四是通过该网络信息平台向当地居民做好法制及道德宣传,敦促其知法守法、学法用法,从而提升村民的自律与监督能力。
五、结语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与关节,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优化制度供给,提供良好政务服务,确保乡村社会在实现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和谐稳定,展现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蒋红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
[2]沈杨雅淇.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
[3]张玉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分析[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谈“初心”系列之二: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EB/OL].(2019-06-28)[2019-10-3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628/c117092-3120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