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尧
摘 要:本文通过对坝体填筑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渗透特性进行研究,对新疆某水库工程筑坝材料料场复查进行相关室内试验检测,为水库软弱基础筑坝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工程概况 筑坝材料 实验分析
1.工程概况
新疆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下游灌区防洪的综合性利用水库,总库容654.74万m3,坝高56.65m,控制灌溉面积0万亩,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1)型。水库枢纽由浇筑式沥青心墙坝、溢洪道、导流兼冲砂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为垂直式,墙体轴线偏向上游,距坝轴线1.5m。心墙厚度为0.5m,在底部做放大脚与基础相连。过渡料位于心墙的两侧,水平宽度均为2m,在坝体两岸底部建在弱风化基岩建基面上,河床部位建在覆盖层上。
2.筑坝材料级配分析与试料制备
2.1筑坝材料级配分析
根据地质资料给出的12组砂砾石料场的颗分结果(见表1)进行分析,细料含量分布在19.0%-40.7%之间,平均为32.2%,坝料总体偏粗,级配变化较大,坝料平均线的不均匀系数较大,Cu=473.5,曲率系数Cc=1.0,级配良好,含泥量分布在2.7%-9.1%之间,平均值为5.7%,有些坝料含泥量稍偏高。
2.2试料制备
粗粒土的試样制备按《土工试验规程》SL237-053-1999方法进行。根据坝料填筑要求,料场试验级配曲线通过对12组料场砂砾料原级配进行分析,得出其上包线、平均线和下包线3条级配曲线。并对3条级配曲线进行超粒径处理,处理后试料颗粒组成见表2。
3.筑坝材料试验结果
3.1相对密度试验结果
本次共进行了三组料(上包线、平均线、下包线)的相对密度试验,其中每组料均进行了两次平行试验。试验采用风干土料,试样筒尺寸为φ300×360mm。最小干密度试验采用固定体积法,试验按《土工试验规程》SL237-054-1999方法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采用振动击实法,以模拟堆石坝现场施工振动碾振动压实,试验采用粗粒料相对密度仪,试样顶部静载14kPa,振动频率为20Hz,振动历时6-8分钟,试料控制干密度按Dr=0.85进行控制。
3.2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结果
试验仪器采用粗粒土直剪仪。直剪仪容器的直径为500mm,高为400mm,最大垂直压力为2.0Mpa。根据试验级配及控制干密度称取试料,拌合均匀,分三层装入剪切容器,分别夯实到要求干密度。向水槽中注水至满,使试样饱和。垂直压力等级为0.2、0.4、0.6、0.8 Mpa四级,垂直压力稳定后立刻施加水平剪应力,剪切速度控制在3mm/分钟,使试料在5-8min内剪破。直剪试验成果见表3。
3.3渗透试验
试验设备采用直径30cm垂直渗透仪,按各种坝料控制干密度进行装样,在容器边壁涂一层红粘土防止产生集中渗漏。从底部先使试样饱和并排气,保持水头不变,出水30分后开始记录,按体积法测定渗透流量3次,改变水头后重复上述试验。
4.结论
(1)从坝料级配分析上看,细料含量分布在19.0%-40.7%之间,平均值为32.2%,能够得到较好的密实度,含泥量分布在2.7%-9.1%之间,平均值为5.7%,有些坝料含泥量稍偏高。
(2)新疆某水库料场坝壳料试料上包线经过超径处理后最大干密度为2.22 g/cm3,最小干密度为1.83 g/cm3,相对密度控制在0.85,对应干密度为2.15g/cm3。平均线经过超径处理后最大干密度为2.24 g/cm3,最小干密度为1.85 g/cm3,相对密度控制在0.85,对应干密度为2.17 g/cm3,下包线经过超径处理后最大干密度为2.15 g/cm3,最小干密度为1.75 g/cm3,相对密度控制在0.85,对应干密度为2.08 g/cm3。
(3)通过对坝料直剪试验整理出的抗剪强度试验参数(饱和剪切),上包线抗剪强度最低,摩擦角为38.8度,坝料强度指标较高,能够满足坝体强度要求。
(4)从渗透试验成果可以看出:由于料场坝壳料上包线细料含量较高,且细料中含泥量较大,渗透系数在10-3cm/s数量级,平均线及下包线渗透系数均在10-2cm/s数量级以上,完全满足自由排水要求,坝体碾压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排水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彦刚.水库筑坝材料现场碾压试验解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4):118-119+121.
[2]张勇荣,周忠发,蒋翼,尚梦佳.筑坝河流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对库区水质的影响——以平寨水库为例[J].水利水电技术,2019,50(04):138-145.
[3]武晓菲.守口堡水库胶凝砂砾石筑坝材料强度试验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8,38(08):26-28+5.
[4]孙超.基于某水库工程软基筑坝有限元分析[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