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莱茵邦联对德国统一进程的影响

2019-02-14 05:55耿开羽
青年时代 2019年35期
关键词:拿破仑

耿开羽

摘 要:莱茵邦联本是拿破仑为法国谋求的边界缓冲地带。随着其事业的持续推进,不断扩张的邦联逐渐又成为解决德意志地缘政治问题的工具。对多数德意志诸侯而言加入邦联并非情愿而是被迫。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没有使普、奥两强放弃领导德意志走向统一的努力,二者都在积极寻求新的模式来同邦联竞争,这表明邦联实际上宣示了另一种构建统一德国的可能道路。此外,邦联所发挥的某些作用客观上推进了德意志统一进程。

关键词:莱茵邦联;拿破仑;德国统一

一、引言

1806年7月12日,由巴伐利亚王国和符腾堡王国领衔的16个德意志邦国代表齐聚巴黎,同拿破仑签署条约,宣告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而组建新的政治实体莱茵邦联。拿破仑随后迫使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由奥托大帝所奠基,腓特烈一世所开拓的千秋大业就此倾覆。在之后的几年時间里,伴随着拿破仑事业的蒸蒸日上,不断扩张的邦联一度囊括了除普奥两大邦之外几乎所有的德意志诸侯。传统观点倾向于将邦联视为拿破仑的附庸,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发现拿破仑对邦联的影响力并非通常认为的那般强大。作为解决德意志地缘政治问题工具的莱茵邦联,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构建德意志统一体的新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旧帝国之于帝国诸侯的地位,并非完全是拿破仑的棋子。剥除了普、奥两大国的邦联之所以能够为法国所信任,也回答了一个关乎德意志统一的核心问题,即能够为法国所接受的统一体究竟应有多大体量?

二、拿破仑的构想

拿破仑建立莱茵邦联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德意志西部和南部诸邦的控制,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强迫帝国解体是为了给邦联增加合法性,以便争取到更多德意志邦国的加入。拿破仑的结盟行动主要是出于防御动机,他一再向外界保证自己无意将国界推进至莱茵河以东(莱茵河线也是法兰西革命者们吁求的天然疆界)。法国对于东岸领土确实兴趣有限,战胜第三次反法同盟后,它甚至愿意将自己控制的汉诺威出让给普鲁士以换取盟国巴伐利亚在普属安斯巴赫地区的权益。在向德意志议会通报邦联成立时,拿破仑强调维护南德意志的和平与法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腐朽的帝国已不再能够给它的成员带来和平的福祉,他还向德国人承诺自己将使他们从此远离战乱。

邦联成立条约的第37条也尤为有力的证明了这种防御动机。该条明确要求邦联最大成员之一的巴伐利亚时刻将奥格斯堡和林道尔两地的防务置于首要位置,确保两地有充足的战略物资储备。对巴伐利亚而言,这是两处分别位于西部和南部,亦即靠向法国一侧的边界据点,而非更有可能遭受进攻威胁的东部边界。由此不难看出,拿破仑无意将莱茵邦联视为法国的一部分,他最为关注的还是法国的安全。邦联不过是保护法国东部边境免受普、奥、俄侵略的缓冲地带而已。

三、邦联诸侯的态度

在帝国存续的近千年里,德意志王公们为捍卫自己的封建权利一直不屈不挠的反抗着皇帝的野心。长期的积怨使得诸侯们有理由去拥抱诸如拿破仑这样的庇护者,就像宗教改革时代新教邦国们曾做过的那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决定背弃帝国。虽然大多数德意志诸侯都太过弱小以至于根本不能参与对他们自身命运的裁决。尽管拿破仑的出现可以为他们在普奥两强之间的朝秦暮楚提供难得的喘息之机,他们也并未对莱茵邦联报以足够热情,而是量力而行的反抗拿破仑。这既是出于民族主义思想下对旧帝国的留恋,从现实的角度来考量,他们也不愿看到一个可能更加难对付的新主人,加入邦联显然不如维持现状更有利于行动上的自由。早在1806年1月,拿破仑就曾尝试过同巴伐利亚等盟邦组建一个更紧密的同盟,但却遭到了后者的坚决抵制。在7月份决定邦联成立的巴黎会商中,拿破仑甚至粗暴的阻断了大使们同各自政府之间的联系,胁迫他们签署了条约。消息传到慕尼黑,拿破仑扶上王位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勃然大怒,声称他宁愿枪毙掉签字的大使。同样是受惠于拿破仑的符腾堡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也难掩愤懑,其宫廷发布了一份抗议宣言,控诉了拿破仑的暴行。

这些事例表明,即便是受惠最大的两个主要盟邦也没有甘心听任法国的摆布。德意志诸侯最初并没有普遍的接受邦联,他们同法国之间的关系,除掉迫于淫威便是貌合神离。握在拿破仑手中的缰绳远没有看上去那般有力。

四、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反应

曾经幅员辽阔的帝国数百年来一直江河日下,由于在意大利和尼德兰等地区的领土日渐收缩,“神圣罗马帝国”这一称谓越来越多的被替换成“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发现他的尊号虚有其表,在对手拿破仑称帝后,他选择组建一个自己能享有绝对威权的新帝国作为回应。1804年8月,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摇身一变成为奥地利的弗朗茨一世,这为他在一年之后解散德意志帝国埋下了伏笔。

奥地利试图将德意志帝国内化于哈布斯堡家族之中的努力其实早已悄然进行。早在庆祝弗朗茨二世加冕的游行时,人们便看到仪仗兵的盾牌中心纹着醒目的哈布斯堡家族徽章,而帝国的双头鹰标志却毫不起眼的环绕在四周陪衬。这无疑是哈布斯堡家族野心的表现,他希望用奥地利来取代神圣罗马帝国对德意志人民的领导地位。解散帝国并不意味着奥地利同时放弃了对德意志诸侯的影响力。皇帝在退位诏书的结尾部分明确宣示,自己将以奥地利皇帝的身份继续致力于给那些愿意同他保持联系的诸侯予以和过往一样的种种保护。弗朗茨二世还不卑不亢的声明,他在普雷斯堡和约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经营帝国的努力,是邦联的出现违背了和约精神,令他无法将选帝侯们赋予的神圣职责继续执行下去。

挑战皇帝的权威甚或是取而代之,一直是普鲁士的一项核心国策。当弗朗茨二世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后,普鲁士随即着手筹划在北德意志地区组建一个由其领导的联盟。这同1867年铁血宰相大败奥地利后的政治手腕如出一辙,而且还比60年后的那个北德意志联邦更急不可耐的采用了皇帝的头衔和礼仪。

可见,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并没有放弃领导德意志的努力,而普鲁士也认为这是他争夺帝国领导权的绝佳机遇,两者都在积极寻找新的模式替代原有的帝国体系。这不仅是他们一以贯之的长期政策,还是之后他们各自所鼓吹的两条统一道路的预演。既然普奥二者的举动都是对莱茵邦联的建立和帝国解体所做出的竞争性回应,那么邦联显然也事实上充当了构建统一德意志的另一条可能路径。

五、莱茵邦联的若干影响

除了作为一种可能的统一模式,邦联本身也客观上推动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首先,邦联的成立标志着旧有帝国秩序的彻底瓦解。成立条约第25条明确提出成员国将能吞并邦内的教会领地骑士采邑,这扫荡了旧帝国内广泛存在的封建残余。此外,在莱茵邦联的40项成立条约中,有12条(约占条约文本总篇幅的一半)涉及领土变更。过去通过联姻或外交吞并等手段产生的兼并使邦国疆界犬牙交错,飞地随处可见。邦联整合了德意志诸侯的领土,使他们能够连成一片,呈现出一种更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推行集权的状态。并且这种整合也大大减少了德意志諸侯国的数目,经历了邦联时期之后,至维也纳体系时德意志联邦成员已由数百之众降至区区38个(包含34个君主国以及4个自由市)。

此外,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先后认同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大革命思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废除特权,改革土地制度,解放农奴的政策,还明确提出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允许新闻出版自由。这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民主进程,为统一扫荡了落后思想的桎梏。政治的进步同时还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会成为支持统一运动的中坚力量。以上举措表明,莱茵邦联的出现大大加速了封建体系的瓦解,是德意志统一进程的重要步骤之一。

六、莱茵邦联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刍议

如前所述,邦联不仅有力的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在事实上也已宣示了德意志统一的第三条道路。不论是奥地利的大德意志道路还是普鲁士的小德意志道路,其设想都是基于强权和武力威慑。普鲁士主导下的第二帝国尽管也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他身上浓厚的集权主义特质也让联邦注定有名无实,并且最终在第三帝国时发展成彻底的中央集权制。而莱茵邦联的存在,则代表着一种更加民主的德意志统一之路。

德国统一不仅是德国的问题,更是整个欧陆的问题。如果一个强权通过武力整合了处在欧洲十字路口的德意志,中欧势必会出现一个庞然大物,这是其它欧洲国家,尤其是近在咫尺的法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法国始终不遗余力的狙击德国统一,原因也正在于此。若以今人的视角回顾德意志历史上的风风雨雨,那么1871年的统一,真的解决了德国问题吗?法国上上下下都充斥着复仇主义,德国的备忘录里也已经预设了针对法国的预防性战争。历史已证明,通过武力压制外界干预建立的统一终将招致复仇和更大的灾难。欲实现长久平和的统一,必须取得外界的接受。即使两次世界大战已让德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心有余悸的英法在1989年仍一度阻挠两德统一。他们显然担心统一后的德国将有可能发展成为第四帝国。事实上,联邦德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后取得英法的谅解,也与他那个能够让后者感到安全的体量有密切联系。于是,再度回顾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外交策略时便会发现,他成立莱茵邦联,将奥地利和普鲁士排除在外,实际上是在欧洲政治地图上给法兰西圈定了一片可以为她所接受的“德意志兰”。

参考文献:

[1]Peter H Wilson.Bolstering the Prestige of the Habsburgs: The End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in 1806[J].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2006(28).

[2]Peter H Wilson.A Companion to Eighteenth-century Europ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

[3]Clausewitz.Notes on Prussia During the Grand Catastrophe of 1806[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4]Hans A Schmitt. Germany without Prussia: A Closer Look at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J].German Studies Review, 1983(6).

[5]BurgdorfW.1806: The End of the Old Reich[J].German History,2006(3).

[6]詹姆斯·布莱斯.神圣罗马帝国[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

[7]丁建弘.德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拿破仑
下期预告 拿破仑:折腾的前半生
“拿破仑大军”
拿破仑美言惑敌
通识少年·拿破仑
拿破仑一世和他的战争
拿破仑赐地
拿破仑的军事立法活动
拿破仑的流放、监禁及其死后
拿破仑和他的士兵们
论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