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目标构建初探

2019-02-14 02:31易强
大学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目标大学物理

易强

[摘 要]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结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提出大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这能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队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096-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按照党的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教领域一场关于高校转型的深刻变革悄然兴起。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试办应用型本科班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等现象,备受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其是既不同于四年制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一种较高层级的职业教育,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其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型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與高职高专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尽管高职都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应用型本科出现以后,高职高专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所调整,与应用型本科有所区分。高职高专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十三五”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急需大量高层次、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技术型和工程型专门人才。近年来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然而,我国现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存量还远无法完全满足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而高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学科与应用并重的一类高等教育。按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要求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且具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不断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应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物理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各专业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通往工程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桥梁,是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及应用意识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担负着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培养数理思想的重任,还是这类学生进入应用型课程学习的敲门砖。然而由于大学物理课程教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教学内容多,学生消化掌握起来有难度,并且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相关内容联系紧密,当用到矢量代数与分析、微积分、微分方程和概率与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学生觉得大学物理难学,教师认为大学物理难教的现象。因此,改善大学物理教学在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中存在的这种状况是当前试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课程目标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的基础。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这类人才培养的特色及要求,构建属于应用型本科的大学物理课程目标,这对大学物理在应用型本科生中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课程总目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通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夯实理论修养,强化知识应用,提高综合素质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物理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通过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1.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理解,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高级应用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物理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引进科技发展的新成就,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基础;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接触了许多物理现象,获得了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并且不断更新,初步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所有这些都起着开阔思路、增强适应性、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3.为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以及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使学生初步树立工程意识,能够自觉地探索将物理学基本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问题的途径,这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质疑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具体目标

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课程目标将引导教师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定理和定律,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及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物理课程,可以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知道物理学与高新技术、高科技发明以及社会发展等的关系,能将物理知识用于生活和工作中,为今后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敢于打破物理学本身所具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如电子电气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静电场和电磁感应的基础知识,列举在工程技术和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物理学中众多的理想模型的建立和應用,培养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抓住关键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处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论和思想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电磁学中的等离子体、压电效应,光学中的全息技术、核磁共振及激光技术的应用等,引进和介绍物理学原理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提出工程应用中出现的一些物理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参考资料独立解决问题,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利用大学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物理学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物理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用物理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整个物理学学习认知的过程中,在逐步形成物理学概念和掌握物理学规律时,会熟悉诸如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猜测与验证、模型化法、理想化法及数理统计法、半定量法和统计法等常见的物理逻辑思维方法。

经过物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后,学生在遇到工程技术问题时,能够自觉深入地分析问题的实质原因,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史及物理学家的生平与科研经历,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及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世界观。

通过物理学中诸如作用与反作用、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连续性与量子性、运动与静止、排斥与吸引、相对性与绝对性、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正物质与反物质等辩证矛盾的物理规律和现象,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通过演示实验、基础性实验和自主探究实验的学习过程,能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探索和发现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思维更加活跃,体会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养成将科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同时通过班级分组合作学习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相关实验,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应指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领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确保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将科学服务于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正如郝柏林院士所言:“物理学是多门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是技术进步的源泉。科学与技术不是一回事。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不断扩展着人类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自然观;科学的内容与作用远远多于‘生产力。以技术涵盖科学的简单、机械的理论和实践观,一直在妨碍着学者们安心致志、长期坚持地做出事情。”

三、结 语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应用型本科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层次,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不仅要求具有本科教育的共性,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与技术性。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物理学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学的理论已应用到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大学物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及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结合自身在高校的工作教学经验,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课程目标构建进行初探,针对应用型人才提出大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旨在探索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让大学物理教育与时俱进,迎合21世纪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史友进. 提高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有效性探讨[J]. 高教论坛, 2016 (6): 35-38.

[2] 张玉强,崔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J].大学教育,2016(12):126-128.

[3] 李双美.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以大学物理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3(1):72-75.

[4] 李延龙,胡国琦,季丰民.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4):36-41.

[5] 李桦.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标准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雍永亮,李小红,陈庆东.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1):88-89.

[7] 毛仕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111-112.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目标大学物理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