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镇伟
[摘 要]当前二类本科院校课堂学术文化普遍缺失,而大学职能的核心是学问与学术。大学课堂是实施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加强二类本科院校学术文件建设中,必须要抓住课堂这一关键领域,从新生教育这一重要时点、课堂这一空间点,从课堂内外的学术制度构建入手,加强课堂学术文化建设。
[关键词]二类本科院校; 课堂;学术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142-04
一、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最主要实施主体,了解“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大学的职能发展和人才培养。
孙绵涛等在《大学本质观探论》中(2011年)总结了大学本质观的不同观点,认为:从大学运行管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本质是学术自由;从大学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本质是学者的社团;从大学的功能来看,大学是探索和传授普通知识、高深学问、培养高等专门人才、服务社会的机构;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多元性。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大学的本质,都离不开“学术”与“学术自由”。
除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也都对大学本质给出了评价。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限定及阐释》中指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Jaspers,Karl,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London: Peter Owens Ltd, 1965,p19.)。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蔡元培认为,大学要“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梅贻琦也认为,“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学术研究,二是造就人才”。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徐超富主编在其著作《大学的多维审思》中也指出:学术自由乃大学的永恒诉求;知识传授乃大学的存在之义;科学研究乃大学的活力所在。
綜合各种观点,不论一类本科院校还是二类本科院校,大学的职能的核心是学问、学术。
二、当前二类本科院校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受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目前大学的本科在校生基本都是“95”后,且已开始进入“00后”时代 。“00后”的学生接受了相对较好的家庭教育,而且伴随着信息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是好的方面。
另一方面“00后”的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整体好于之前的学生,因而比较欠缺吃苦耐劳精神;受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一些社会领域过度市场化的影响,“00后”学生更重物质,缺乏精神信仰,在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更容易依赖网络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类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弱于一类本科院校,“00后”学生的消极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二) 二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因学校排名和性质不同而不同,但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研究型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几乎所有的二类本科院校和相当多数量的一类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目标都涵盖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这一类高校逐渐形成了重实践课程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大量压缩课时,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大量建设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本无可厚非,但在一些二类本科院校中却造成了基础性、理论性学科被弱化的后果,学术氛围日渐淡薄。
(三) 二类本科院校科研现状
现在的二类本科院校非常注重科研,其对科研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一流的一类院校,把科研水平当作本校发展的最高指标和生命线,这种科研现状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1.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几乎无一例外的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而在学校的运营层面上,却高举科研的大旗,对科研的考核渗透到教师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职称晋升方面,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远不如科研工作。
2.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脱节,即科研的灵感不是来自于教学或任教的领域,而科研的成果也无法反哺教学。这使得学校中出现这样一种怪状:学校异常重视科研,教师全都在搞科研,但学校的学术氛围不浓。
3.科研强于教研,这是因为从实际效果来看,科研的经济效益远高于教研的经济效益。
4.相对于教师科研的重视,学生的学术培养越来越少,造成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较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差主要体现在:第一,课堂教学以满堂灌为主;第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第三,受“泛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的教学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由此再引发学风恶化,进一步导致人才质量下降,长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三、二类本科院校课堂学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学术文化
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教授从组织的观点出发,把高等教育看作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学术文化主要是针对具有正规实体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大学及其学院)而言的,我们把能够维系人们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科学规范)、利益和信念称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学术文化[1]。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认为:现代教育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而课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存在,这种文化我们称之为课堂文化。现代大学教育也是通过大学课堂来实现的,大学课堂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种批判精神、自由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存在,是一种学术文化存在,是一种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表达的文化存在。同时大学课堂是一种学术制度文化的存在,不仅要受制于一定的学术制度,同时更是要通过学术制度培养精神文化的存在,因此大学课堂文化主要是大学课堂学术文化。大学课堂学术文化主要包括大学课堂学术精神文化和大学课堂学术制度文化[2]。
学术文化很难找到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但概括来说,学术文化是一种精神,包括了学术研究、学术批判、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的一种精神;从其内容上来看,包括了学术阅读、学术写作与学术呈现。
(二)二类本科院校课堂学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的本质与核心是学术与学术自由(如前所述),而大学课堂是实施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构建大学课堂的学术文化正是体现了大学的意义与职能。
2.目前二类本科院校的课堂学术文化严重缺失。根据朱旭东教授关于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重建的论述,当今大学学术文化普遍失落。二类本科院校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刀阔斧发展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学术文化更是严重缺失。
在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极具证明力的例证,二类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困难重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前对本科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的最重要的检验,然而相当数量的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存在很多问题:其一,不知道写什么。因平日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头脑中没有累积学术方面的素材,因此在确定论文题目和方向时十分迷茫。其二,不知道怎么写。如何获得相应的资料和数据,如何确定论文的结构,如何对论题进行合理论证,这些都是困扰学生的问题。其三,不知道如何呈现。七拼八凑的论文内容确定后,如何按符合学术规范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是困难之一。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困难,曾有一种呼声要取缔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更加体现了当下本科教育中的课堂学术文化的缺失。
四、具体措施
在加强二类本科院校的课堂学术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抓住两点,一个是时间点——加强大一新生教育;二是空间点——抓住大学课堂这一主阵地。
(一)进行大一新生教育
1.大一新生面临的转变
本科生四年的教育,诚然需要时时对学生加以关注,但并非均匀使力,关键节点上需要格外关注,譬如大一新生時期。高中生晋级为大学生,需做出很多方面的转变:
其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生要由以前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
其二,思维方式的转变。进入大学后,学生学习的思维由有限变为无限,例如学习高等数学的微积分,学生思维由确定变为不确定;又如学习概率,学生由原先的封闭性思维变为开放性思维。
其三,生活方式的转变。学生一般进入大学都在18岁左右,已是成年人。此时需帮助学生建立、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其四,学习课程由基础知识性课程转向某领域专业课程。中国的大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若入学之初,不能让他们了解、认识自己所学专业,那极有可能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他们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本专业的知识及知识体系。
2.如何进行新生教育
一是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主要是对专业属性、主要课程、毕业生走向进行了解。
二是开展专业座谈会。首先,同学间加强了解、沟通;其次,请本校名师或本学科名师解惑,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再次,通过名师正确的引导,帮助新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开展专业方面的讲座。进行本专业的入门级相关知识的介绍,最好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恰当的与实际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四是推荐基础读物。可以向新生推荐一些经典的读物,增加对学生的文化刺激。
(二)建立课堂的学术文化制度
中国的大学生不会提问题——这是外国教师对中国学生的评价。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大学生上大学之前的十几年被动学习已成习惯,长久以来游离于课堂的教学过程之外。本学期笔者执教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实施了加强学术文化建设的工作,在刚刚结束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本学期的教学方式?调查问卷共41份,有17份强调课堂还是应以老师多讲为主,占41%。这17份中有2份,明确指出十几年的被动学习习惯不易改变,最好延续下去。剩下的24份强调了有必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占59%,而其中有9份则明确要求必须有老师的参与或指导。
学术文化包含的学术精神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学术批判精神。如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加强课堂的学术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高校的学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课堂。因此要构建大学的学术文化,必须抓住课堂这个主战场。根据时间点不同,构建课堂的学术文化制度。
1.课堂上的制度构建
(1)讲课前对一周本领域国内外重要时事进行汇报及点评
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可以较好刺激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以笔者执教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为例,每一次在正式讲课前笔者都安排了15分钟的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时事汇报及点评。起初,学生并不习惯,有3周的时间由教师来讲,每次1~2个话题,并做简要分析。从第4周开始,由学生自己讲本周关注的时事,教师做简单评价,并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若其中具有可持续关注性质的时事,会要求学生持续关注。以“叙利亚危机”为例,开始大部分学生会从新闻的角度、美俄及中东的军事角度去观察,笔者于是要求学生从美俄的经济对抗去关注,这样既有趣又恰好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去分析问题。进行到期末第16周时,学生的积极性大大超出预期,现在的“每周关注”由学生自己提时政,学生自己来分析,笔者只单纯作为一个参与者参与讨论。学生已把这种学习形式运用到了课堂之外,宿舍的闲暇时间也经常会探讨一些经济与贸易的有关问题。
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实施的积极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也有一些需改进的问题:
时间需严格控制。每次需控制在15分钟左右,偶尔超时也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教学计划会受到影响。
班容量不宜太大。若超出60人就会非常不好控制,因每次只对1~2个话题来分析,班容量太大则不能保证全员都参加。
(2)即兴研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解决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或与实践关系密切的,或有争议的问题的课堂即兴讨论。即兴讨论往往是课前并无设计,只是突然灵光闪动,提出一个话题,临时设定的讨论。即兴讨论往往有极佳的讨论点,但教师也要注意对课堂现场进行把控,因事前无周全设计,容易现场失控。
(3)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可以在本课程进行过半后,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有了较明确的了解与把握后,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形成对该话题的符合逻辑的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专题研讨对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本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门课的专题研讨不宜太多,1~2次即可。若班容量较大,组织较困难,1次即可。须提前2~3周布置任务,由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思路,呈现问题。
(4)不断引入前沿知识
学生学习一门课程,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之外,更需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前沿知识。教材的知识是相对封闭和滞后的。任课教师可以在每一次讲解结束后,引入本章节内容的前沿发展动态,為感兴趣的学生指引研究方向,以便其深入学习和研究。
2. 课堂外学术制度构建
课堂虽是学术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有很多的事情是在课外完成的,课堂之外的努力应当视为是课堂建设的延伸。
(1)阅读经典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本专业甚至跨专业的经典读物的阅读。现在的学生受网络读物和时下流行的“速食文化”、“快餐文化”的浸淫,逐渐缺乏对经典读物的判断。众所周知,学习无非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的实践,一是前任的实践经验,已被总结到经典的读物中。目前学生的实践活动较少,主要靠阅读经典读物。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不久,还不了解经典的书籍,因此教师的推荐必不可少。
经典书籍的推荐宜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新生入学之初,学业导师宜将本专业的经典书籍推荐给学生。这种推荐范围较宽,经、史、子、集的,自然学科的,社会学科的,人文学科的皆可。二是具体课程的经典读物。这种推荐范围较窄,仅限于本专业、本领域的,分析问题程度较深的。
(2)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包括专业知识性讲座、学术方法方面的讲座、学术制度方面的讲座。专业知识性讲座作为课堂授课内容的延伸,可以拓宽学术的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学术方法方面的讲座应包括查找资料、数据方法、论文写作方法的讲座,例如如何写读书报告、如何写文献综述、如何运用计量等方法的知识讲座。学术制度方面的讲座主要是关于学术态度、学术规范、学术成果呈现等制度方面的讲座。通过举办这些讲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更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风范。
(3)撰写学术论文
通过上述训练,让学生找到本专业、本课程的兴趣点,然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与数据,按照一定的论述方法,以符合逻辑的形式将该问题分析清楚,最后写成一篇学术论文。了解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了,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达到熟练的写作,必须经过大量的写作训练。
学术论文的写作可以从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文章摘要写起,逐渐可以写学科小论文,最后写毕业论文。
(4)其他的配套措施
要搞好课堂学术文化建设,仅依靠课堂、依靠任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这其实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从任课教师的教学努力到行政人员、行政制度的配合,缺一不可。例如行政方面,需要加大对教师教学投入的认可度,支持教师在课堂学术文化建设上的工作。
(5)考核制度
学术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学术精神的人才,表现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不会即刻反映在期末试卷上。若采用传统方式考核,不但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应考虑采用能反映应这种教学特点的多种考核方式进行。
五、结语
现代教学学认为,大学的本质是学术与学术自由,大学的核心职能是学问与学术。而目前二类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课堂学术文化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重科研轻教学,尤其是未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使科研不能有效服务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差,未能有效引导和启发学术研究。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要构建二类本科院校的课堂学术文化。首先要抓住大一新生教育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为大学四年的学习与学术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要抓住课堂这个重要的空间点,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学术研究。
在课堂内,可以采用时事点评引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广泛关注;采用即兴讨论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思维发散;采用专题讨论来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引入前沿知识启发学术研究。在课堂外,可以通过引导阅读经典、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学术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学术文化构建。同时,学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也应提供配套措施,改革考核制度,共同努力提升二类本科院校的课堂学术文化构建。
[[ 参 考 文 献 ]]
[1] 孙绵涛,康翠萍.大学本质观探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9-111.
[2] 代蕊华.大学是什么:历史的考察与气势[J].教育管理研究,1997(2):62-63.
[3] 李杰.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74-77.
[4] 林光彬.论以学为中心的大学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27-29.
[5] 钟秉林.推进大学科教融合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6,10.
[6] 邹统钎,黄琳琳.网络时代“90后”特点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1):38-41.
[7] 旋天颖,黄伟.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2):33-36.
[8] 朱旭东.论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重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57-63.
[9] 贺利坚.本科生科技文献运用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43.
[10] 姬庆红,王延庆.在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术训练[J].历史教学问题,2014(2):125-126.
[11] 雷丹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实现自我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00.
[12] 李振玉.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伯顿·克拉克的学术文化思想及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12):50.
[13] [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4]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5] 徐超富.大学的多维审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6] 黄延复,刘树里.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