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族服饰的样式由简到繁,颜色由单一色彩到多种色彩,功能由使用到装饰,等级意识由无到有,不断加强。男女老少服饰富有特点,女子服饰讲究严格,衣服搭配绚丽多样,引人入胜。满族服饰文化也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本文详细分析了满族服饰的特色。
关键词:满族 女子 服饰 来源 特点
一、满族服饰历史由来
因满族始创八旗制度,后人也称满族人为旗人,旗人的衣服也就称之为旗袍,旗装是满族独有的服饰。
满族人根据天气寒冷的特点,对衣服的设计考虑了保暖性,不仅保暖实用而且增添了衣服的特色与亮点。由于满族先辈以狩猎为生,衣服材质便以皮毛为主,皮毛的御寒效果十分突出,打猎得到的猎物,物尽其用,一举两得。
满族先辈因要便于骑射,以裤子为主,外袍御寒,不过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满汉交融,满族服饰大受汉族文化影响,女子也开始流行裙装。衣服材质以棉为主,皮毛为点缀,样式也不断增加,由低俗到高雅、简单到复杂、朴实到奢華。入关前,满族人穿着大多相同;入关后,等级意识加强,满族人穿着逐步趋于等级化,皇族服装种类多样,不同场合须穿不同类型服装,服装色彩鲜明,由实用性开始向美观性不断发展。
二、满族女子服饰特点
满族人崇尚自然美,尤其喜欢用鲜艳的花朵提升个人魅力,头饰上喜欢佩戴艳丽的花朵,衣服上喜欢绣制花朵,鞋上也喜欢以花儿增色,其他配饰更是少不了花儿的点缀,如香囊、荷包、扇子。满族人也崇尚对称美,衣服配饰几乎都是对称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给人美的享受。在衣服袖口绣对称图案,中间部分也同样以对称图形出现,如祥云、瑞草等。
此外满族人十分热衷于在腰间和衣服的大襟上挂不同的佩饰点缀,腰间佩戴的配饰更是身份的象征,隐隐凸显等级意识。满族女子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香囊、玉佩、流苏、荷包,充分体现出女子的温柔典雅,温婉贤淑。精巧的香囊、荷包多选用丝滑的绸缎精心缝制,制作精致喜人,种类繁多。女子更喜欢手拿轻扇,以扇遮面,凸显女子娇羞可人。女子会在扇子上绣牡丹、梅花、竹等样式,彰显绣工,凸显才气。
三、满族女子旗装
(一)旗头
入关前,满族女子都是盘发辫,头型简洁、干练,便于劳作、骑行,也可在露营时盘发而眠。入关后,满族女子梳两把头,梳头时将扁方横贯于发中,头发上逐步有发展的空间,开始佩戴金银步摇、插花、头簪以凸显气质。
到清朝末年,由慈禧发明,满族头饰发展成大拉翅,如今称之为旗头,头发上开始增加假发,黑色缎子发展为帽子,使之可以佩戴更多的头饰,凸显身份气质,具有艳丽夺目的效果,最终形成了满族妇女风韵独特的发式——旗头。
满族女子喜在扁方上缀挂丝线缨穗,与脚上穿的花盆底鞋遥相呼应,轻摇漫步,使之行动有节,灵动可人,增添女人端庄秀美的仪态。头上的扁方,会限制脖颈的扭动,令女子身体自然向上挺直,配上优雅的旗袍和高底的旗鞋,女子走起路来格外端庄、娴静。搭配手帕,女子步伐优雅,如杨柳一般婀娜多姿。
(二)旗袍
旗袍是满族人专有的服饰名词,满语称“衣介儿”。[1]旗袍源于清朝发源地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取得政权,创立了满族八旗制度,八旗制度不断成型壮大,社会盛行旗制,衣服也随之称为旗袍,最开始男女老少皆穿旗袍,入关后,随着满汉文化融合,男子为长袍,女子成旗袍,后世旗袍仅为女子服饰名词。
满族服饰以白色为主基调,以红、粉、淡黄、黑等色为辅,成其服饰的常用色。[2]在满族服饰中白色占有重要地位,满族人虔诚地信奉着萨满,崇尚白色,认为白色圣洁,因此旗装大多以白色为主。满族妇女所穿的旗袍,无论是样式还是做工都有学问。在旗袍的领口、衣襟、袖边等多处镶嵌着花条、彩牙儿、祥云、福兽,个别为了展示出极致的美还要镶上18道衣边儿。样式美观高贵大方,穿起来显得女性匀称苗条、婀娜多姿,却又毫无冶艳和媚俗之态。旗袍充分展现出了满族妇女婀娜的身形、温婉的气质与民族的特色。
满族旗袍虽受汉服影响,但没有采纳汉族服饰中的上下分身制。另外侧摆开衩,无论衩口的高低移动,无论单双,旗袍从没改变开合形制,没有遗失源于马背袍服的民族特点。以扣代系。女子身着旗袍凸显舒缓闲适、安然静谧的气质,穿上显得又高贵又端庄,分外吸引人。旗袍孕育着中国满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经典风韵,演绎着中国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姿。
旗装早时为立领子,衣服左右重叠,以扣系衣,袖口宽大舒适,袖口处挽起来,凸显层次感,腰部以下分为四部分,东西南北划分,可使人行动灵活,不受拘束。民国时期旗袍样式有了转变,袖口变短,变细,可露出胳膊,轻巧可爱。腰部以下分为两部分,前后划分。腰部也逐渐修身,开省收腰,穿起来更契合身形体态,体现女子身形曲线、人体线条的自然美。旗装内穿长裤,开衩较低,在开衩处隐约可见绣着花的裤脚,而民国旗袍开衩处较高,内可仅穿内裤或肉色丝袜,尽显女子的妩媚妖娆。旗装面料沉重,多以棉制,装饰繁琐庄重,民国旗袍面料较为轻柔,装饰简约轻巧。
(三)旗鞋
1.来源
一种说法是,起初满族女性经常上山采集野果、野菜,为了避免山上蛇虫侵扰,在鞋底垫上木块,增加高度,逐渐流传且日益精良,传之为高底鞋。另一种说法是,原是满族的先辈们欲夺回失去的城池,却遇一片泥塘,聪明的满族人便模仿白鹤长长的腿,在鞋底绑上长长的树棒,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为了纪念带来胜利的高底木鞋,人们便穿上了高底鞋,代代相传。[3]
2.作用
古代满族妇女经常上山劳动,旗鞋不仅鞋底可以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驱离蛇虫,还可以在夏季防鞋底遭泥湿,秋季防蚊虫叮咬,冬季将脚垫高隔凉。满族女子喜穿旗袍,花盆鞋跟高,可使腿长增加,使女子身形修长,增加美感。旗鞋底高不令旗袍落地,有效地避免了将旗袍弄脏,或不慎被旗袍下摆绊倒。旗鞋底高可不露双脚,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封建意识:女子身体不能外露。女子落座官家座椅时,不必欠脚即可入座,避免腿不够修长的尴尬。旗鞋上的鞋穗,可与扁方上的缨穗遥相呼应,使女子有灵动的美感。又因旗鞋的特殊形状,女子走路时需手臂摇晃,体现杨柳般的姿态。
3.样式
满族史上曾出现以木制鞋的传统,称之为削木为履。[4]清代旗鞋削木头作为基部,跟底的形状又分为花盆底、马蹄底、船底等样式,又统称为“高底鞋”。诗情画意的满族人给它起了一个迷人的名字,称为“晚下”,寄意为,鞋子的底是渐渐落下的,高高在上,缓步而走。“花盆底”是一种上宽下窄,呈倒梯形的花盆形状,[4]走路时最稳,达到的高度是几样鞋底中最高的,显得女子高挑,凸显气质。马蹄底是上下等宽、中间细窄,鞋底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的印痕、声响皆似马蹄。走路时,难度是几种鞋中最为困难的,不好驾驭。但是小巧可爱,深受女子喜爱,因而广为流传。
平民日常穿平底鞋,特殊节日穿厚底鞋,贵族与皇族平日里穿厚底鞋,特殊节日穿高底鞋,这也体现着满族时期的等级观念、服饰深受政治影响。绣工高超的女子常常在鞋布丝绸上绣出绚丽的花样。鞋帮处刺绣纹样或装饰亮片为旗鞋增色,木跟不着地的部分即用刺绣和串珠装饰点缀,鞋尖上加丝穗、毛球装饰。[5]
参考文献:
[1]王忠欢.从满族传统服饰变迁看满族文化观[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2]谭玲.绿色环保洪氏“骨底香”扒鸡包装设计探究[D].株州:湖南工业大学,2014.
[3]杨宏.宁古塔旧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范成杰.中西方高跟鞋文化发展对比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5]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7.
(作者简介:刘嘉欣,女,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满族文化)(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