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作为近些年来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非虚构写作”可谓方兴未艾,备受关注。在创作方面,从《人民文学》《收获》到《当代》《花城》《钟山》,诸多重要文学期刊都纷纷开设了“非虚构”或与此相关的写作专栏,推出了一大批颇受热议的文学作品;在研究方面,一些活躍的中青年批评家或学者,也在不断发表各种评论和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跟踪研究这一文学现象,形成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随着创作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看到,“非虚构”写作在强调“真实感”和“现场感”的同时,逐渐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姿态。它不仅囊括了众多类型的文学实践,产出了一系列别有意味的典型作品,还延伸到当下的新闻写作和“口述史”写作等领域之中。如何结合这一写作的开放性特质,从理论上不断追踪和探讨“非虚构”的写作范式、审美理念及其价值取向,辨析这种写作现象与信息时代的特殊关系,形成某些具有范导性意义的经验总结,显然还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
为此,本刊特设“非虚构写作”研究专栏,着力探讨这一文学现象。本期选发了三篇文章,均从不同层面探讨了“非虚构”的某些特点或倾向。其中,杨庆祥与沈闪的对话强调在“整体体”视野中推动“非虚构写作”,使之达到社会性和文学性的有机融合,以实现文学与时代的共振关系。徐刚则通过表达对象的归类,展示了“非虚构写作”的开放性特征。王光利通过对中外非虚构文学历程的简要梳理,指出了新世纪以来非虚构写作存在的五种困境,作者虽未提供建构性的思考,但也同时道出了这种创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价值。对话即建构,欢迎学界同仁围绕这一话题,惠赐大作,奉献思考,以期在探索与争鸣中将这一研究推向深入。
洪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