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化运行: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2019-02-14 00:00章洁庄晓华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

章洁 庄晓华

摘    要:学生支部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支部的党建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加强学生支部的建设,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对进一步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意义重大。借鉴学生社团的成功经验,进行学生支部的社团化探索是新时期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社团化运行;优化组织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0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生党建工作是为中国共产党选拔和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要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对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高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指南。高校党委要把学生支部建设摆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地位,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学生支部的建设,增强学生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组织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

当前,在高校学生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学生支部负责人的能力和精力都存在不足,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没有很好地与时俱进,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等还需要不断提升。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影响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而且还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党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支部活动单一,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高校学生支部作为政治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政治性较强,且一般都是按照上级党组织或有关规定开展,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学生支部集体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开会,开会的内容主要就是布置工作、提出要求、政治学习、组织发展、党员评议等,经常是支部书记唱独角戏,或者是程序化的表态发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主动的特点不协调,组织生活与实际学习、工作相脱节[1],导致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欠佳,不利于增强学生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刘文伟教师的调研中有一半的学生党员认为目前党组织所开展的组织生活实效性“一般”或“不满意”,仅有1/4的学生党员是主动、自愿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2]。虽然近年来各个高校开展了不少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但学生党员的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一年就一两次活动,没有常态化,更没有规范化。

(二)学生支部较为封闭,组织架构一成不变

高校学生组织众多,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作用明显。相对于那些开放活跃的组织,学生支部显得较为神秘、较为封闭,几乎不与其他组织发生关系,更不要说一起开展活动。同时,相对于其他学生组织,特别是学生社团灵活、开放的组织架构,反衬出学生支部的组织架构一成不变、过于简单。学生支部一般就是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人,这种组织架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三)学生支部书记兼职多,工作精力与能力不足

高校学生支部书记一般由政治辅导员兼任,也有少部分是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担任,实际上都是兼职,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党务只能是兼职,而政治辅导员一般也是一个人要管理和服务200—300名的学生,学生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负责,因此学生党建与支部工作也只是政治辅导员全部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能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部分党员干部“在其位”,却未“履其职”,存在相互推诿、随意应付等不良作风[3]。同时由于学生和政治辅导员的流动性较大,党建工作能力的培训又不够,导致多数支部书记相对于学生支部工作的高要求显示出能力不足,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支部工作的成效。

(四)学生入党动机多元,政治素养与理想信念有待加强

新一代的大学生成长在社会思想多元化且激烈交锋的时代,成长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功利主义日盛的时代,同时也是互联网日益发挥深刻而广泛影响的时代。虽然不少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有较高的期望,笔者所在学院大一期间就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一般在一半左右,近年来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经过认真谈话会发现多数学生的入党动机并不是很端正,考虑个人利益、个人发展的比较多,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同时,入黨申请人对入党的条件、党员的义务以及党的性质、宗旨、路径、奋斗目标等掌握不全、理解不深,政治理论素养欠缺。因为看重党员身份带来的红色福利,不少大学生入党是出于现实需要而非内心自愿,不仅存在着思想不纯、认识不清、动机不端正、服务群众缺乏真感情等问题,而且理想信念缺失、自我要求降低。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社团化运行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学生发展,服务学生成才

高校学生社团多是学生自发、自愿组成的团体,多是志同道合者的组合,同时为了发展壮大和提升影响,学生社团要满足成员的需求,给成员提供交流、锻炼和提升的机会,以此提升社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生党员入党之后在政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方面还有提升的需求,在能力提升、素质拓展、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指导。因此,学生支部要从学生党员的自我发展需求出发,积极提供机会和服务,如邀请党建专家、政治理论教师开设学习讲座,邀请优秀党员教师分享自己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心得,邀请职业规划指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学生党员交流大学生活与职业方向,同时针对学生党员中学生干部多、从政意愿强烈的情况组织开展一些沟通交流、组织策划、时间管理、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和实践锻炼。此外,学生支部还可以在学生干部岗位调整、学生干部挂职锻炼、联系实习单位、联系考研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党员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新一代的大学生党员对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实际、说教式的党员教育比较排斥。那些应试教育模式的党员教育很难让学生党员将党的发展与民族的兴亡与自身命运产生联系,无法实现内心的震撼效果和深切的教育体会。针对新一代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如观看主旋律影视剧、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寻访优秀共产党员、重走革命路、创作党史党性教育漫画、话剧、诗歌、微电影、微视频等,还可以开展新中国发展成就大家说PPT展示、改革开放巨变看家乡摄影展、人民群众眼中的中国共产党调研、争当志愿服务标兵、创建党员服务示范岗等活动。学生支部要利用新一代大学生熟悉新媒体、亲近新媒体的特点,积极运用学生互动社区、主题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建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等党員教育平台,实现党员教育全时空覆盖、党员活动线上线下联动。特别要通过党性教育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党员对当今中国社会现实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党员的使命与责任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政治态度。学生支部还可以和学生理论社团共同开展理论学习、理论研讨、政策宣讲或者社会调研活动,和其他学生社团、学生会分团委等举办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活动。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让他们自己策划、组织和实施,教师负责指导和把关。

(三)优化组织架构,增强组织活力

学生支部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组织架构,依赖于核心骨干。优化组织架构就是要完善职责分工、拓展组织功能、发挥骨干作用。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需要,可以增设部分委员,使学生支部委员会人数适当增加,一般来说可以有7名委员,分别是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服务委员、外联委员,在此框架下分别设立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服务部和外联部,对应的委员担任部长,另外各推行副部长1—2人,其他的学生党员也都要担任其中一个部门的干事。这样,学生党员骨干的作用可以得到发挥,有潜力、有积极性的学生党员也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每一名党员都有事做,使得支部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是支委的事或者书记的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每一名学生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弥补支部书记精力与能力的不足。同时,有部门就有职责,有岗位就有任务、就有考核,每一个学生党员都积极工作并且接受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每一个学生支部的内设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并且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具体来说,组织部主要负责党员发展工作,负责对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培养、

教育和考察,要确保培养和发展过程公开、公平,同时每一学年进行一次党员综合评价,结合普通群众、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的意见、支部党员的民主测评、志愿服务、本职工作和理论学习等情况评定等级,优秀等级的将由支部进行表彰,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将由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宣传部主要负责政治理论、时事政治的学习研讨、党性修养的教育和优秀党员事迹宣传,负责支部微信群和网络学习平台的管理。纪检部主要负责进行党风廉洁教育和纪律监督,接受和处理群众对党员的意见或投诉。服务部主要负责党员的志愿服务工作,安排学生党员在校内的党员服务岗或校外的志愿服务基地做好服务工作,并做好每一名学生党员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评价等登记工作。外联部负责加强与其他学生社团或校外共建单位或优秀校友的联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服务于学生支部建设和党员的教育。

(四)广泛利用资源,提升工作成效

学生社团的开放性是组织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前提,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合作互惠共赢也是学生社团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学生支部在开放合作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那就是分布于各个基层单位的党的基层组织。为此,学生支部可以与农村党支部、城市社区党支部、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开展合作交流,在加强党员教育、志愿服务、协同创新方面进行尝试。笔者所在的学生支部就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如与农村党支部就关爱留守儿童、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等开展合作;与城市社区党支部就义务家教、周末国学讲堂、城市文明创建等开展合作;与社会福利中心党支部就服务老人、实践育人等开展合作,与小学党支部就开展传统文化讲堂、服务弹性离校等开展合作,均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利用社会资源也是开展有效的党员教育、拓展党员社会实践和开展志愿服务的需要。学生党员在革命纪念场馆开展义务讲解、资料整理、摄影摄像、寻访记录等志愿服务,可以实现寓教育于服务,增强党员教育的有效性。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进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在革命遗址或纪念馆开展“庆祝党的生日、回顾党的历史”主题教育都能让学生党员更受教育。学生支部的党员流动性很大,每一年毕业生离校就会有不少的学生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加强与已毕业的学生党员的联系可以为学生支部建设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如在学生支部到外地开展“寻访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当地的党员校友不仅帮忙完善活动方案、联系相关单位,还担任义务导游全程陪同学生党员走访各个革命烈士纪念场馆,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邀请工作多年已在党内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员校友回校与学生党员进行互动交流,开设党的创新理论或党性修养讲座,一起交流对信仰、对人生、对事业的思考,其效果比一般的党课要好。

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和党性修养锻炼,学生党支部要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建立一系列的党员教育基地、社会服务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如革命纪念场所就是很好的党员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基地,同时也可以成为党员社会服务基地,而城乡基层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等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党员服务社会做贡献的社会服务基地,也可以成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国家扶贫政策、城乡居民生活状况等调研的社会实践基地。

新时代,中国正加快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年轻一代几乎都要经历大学生活。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支部建设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广大学生也会见贤思齐积极上进,就会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踊跃向党组织靠拢,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2]刘文伟.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

[3]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
党内民主语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公推直选机制研究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基于叙事实践视阀的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育人机制研究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