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学轩 张明建
指点江山,激扬四川。
早春二月,习近平总书记春风送暖,来川视察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扬起了四川“公园城市”建设的风帆。
由此,四川从本省实际出发,探索“公园+城”融合发展之路,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杜甫赋诗赞成都“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座城用“锦”字形容,碧波粼粼的锦江,色彩斑斓的锦城,成就了成都最早成为公园城市美名。
成都创建“公园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域内有3 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江堰的宏伟,青城山的妩媚,大熊猫的珍奇,无不让世界为之称绝,近年来又在申报“蜀道”世界“双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如果申遗成功,成都就有四处世界“双遗产”,展现出世界最大公园城市的魅力。
成都巧借风景,成仙境“园城”,其中最抢眼的是“锦里”一条街,“锦里”被解释为:锦上添花,里藏乾坤。是秦汉三国时期成都织锦最著名的街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外客商云集,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佳商业气息的的街坊,名副其实的“西蜀第一街”。为再现昔日的辉煌,成都武候祠本着“古为今用”的宗旨,于2001 年复建“锦里”,再现了川西民风民俗,营造了繁花似锦的旅游文化氛围,历史与现代相融,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为古老的武候祠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民俗休闲街。
巧借风景,成仙境“园城”,“天府绿道”横空出世。这是一张超世界级的名片,天府绿道全长16930 公里,将在城市中再现田园、森林、公园、湖泊,将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巨型绿色空间,它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令人神往的美感,它覆盖全市所有区(市、县),将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同时又将城市要素引入农村,推动整个成都发展,它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片。
其魅力就在于,天府绿道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将相应范围内建设16 个“环境青而绿、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优、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30个特色园区形态的二级驿站,170 个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和亭楼小品形态的四级驿站,在沿途为群众提供休闲游览配套服务的同时,也配合各级驿站发展各类相关产业,并辐射周边千亿级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经济、物流各要素的流动,预计每年将吸引上亿旅游人次,提升公园城市宜居品质。
其美感就在于,天府绿道沿途的水网、湿地、丘陵、林地和河流,设计不同体验感受的绿道,一步一景,千姿百态,绿漫万里,望山、见水、观田、游林、赏花、钓鱼、欣赏多样化的生态景观,置身于“绿满蓉城,花重锦官城,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中,赏心悦目,感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杜甫诗韵,兴趣盎然。
海绵城市是四川公园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起因于遂宁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的成功。2015、2016 年度,遂宁连续两年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二。2017 年4 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现场会在遂宁召开,“遂宁经验”得到国家三部委领导和海绵城市专家及其参会代表的充分肯定。海绵城市让遂宁更知名、更美丽、更宜居,也带给这座城市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给“园城”一个更生态的未来。首先是城市内涝得以消除。针对城市易涝点,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上截——中蓄——下排”的排水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通过整治的区域已成功应对近年来多次强降雨的检验。其次是河道水质明显改善。通过控制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工程措施,有效减少了污染、净化了水质。2018 年7 月26 日,生态环境部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18 年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100%。第三次是城市生态明显修复。3 年试点期间,原状为废弃采砂场坑洼地的莲里岸线被打造为城市综合公园,原状为河滩荒地的九莲洲被打造为城市湿地绿肺,原状为“三面光”的五彩缤纷路北延河堤被打造为城市休闲中心,原状为脏、乱、差的那些老旧小区被打造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宜居小区,涪江两岸生硬岸线被生态柔化,生态及防洪属性更加凸现,城市热岛效应有效缓解,城市更加绿意盎然,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得到了巨大提升。
给“发展”一个可持续的未来。海绵城市试点后,城市短板不断补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同步推动投资环境改善、商业价值提升,旅游、康养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遂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 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11.5%,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例,处于领跑方阵。
给“社会”一个更和谐的未来。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及时解决了老百姓反映强烈、普遍关注的道路破损、停车难、环境差、绿化少等问题,既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目标,又实现了“路平、灯亮、景美”的民生需求。无论是物管小区还是无物管的老旧小区,老百姓充分体验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对海绵城市建设好评如潮,试点区域外的多个小区也主动申请希望纳入海绵城市建设或改造。
目前,遂宁市正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紧密结合,坚持“三个导向”,即: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与公园城市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不断优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坚持探索创新,在不大拆大建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精巧构思实现海绵功能的自然植入,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入;坚持目标引导,先“梳理山水”,后“造园营城”,将公园城市建设指标要求落实到每个地块和项目,努力将遂宁打造成品质之“园城”。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中国生态文明县、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和园林县城的洪雅县,森林覆盖率达70.5%,有“天然氧吧城”之称。
洪雅县把“绿色、低碳、康养”理念融入公园城市建设中,实现“一半是城市,一半是自然”,形成“山水入城”“工业外迁”“文景一体”等规划成果, 被列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典范,其亮点是:
做足绿:大力建设园林之城,启动江南湿地公园、九龙山森林公园建设,倡导“我为城市值棵树献片绿”,几年来,建成城市绿地9.3 平方公里, 城市绿化率达到51%, 实现“城在森林中”。
做活水:实施引水入城和临水景观打造,改造2 公里临堤路为滨江亲水公园,打造中心城区10 公里活水景观带,建成世界银行贷款小城镇建设项目示范工程,受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肯定和点赞。
做美景:推动山水自然景观与现代光彩技术融合,投巨资建成“山水洪雅灯光秀”等项目,修复川西特色老街2 公里,修缮民俗博物馆3200平方米,保护历史遗迹215处,建成青衣江两岸文化景观长廊,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发扬国家级非遗项目“五月台会”,全力实施“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等四心工程,吸引天下游客观光,呈现一派兴旺繁荣景象。
大竹县十八大以来,走具有川东丘陵地区特色的公园城市道路,跻身“中国西部竞争力十强”“全省重点开发区县”行列,县城建成区发展到26 平方公里,常住人品达26 万,成为全省宜居县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县。
大竹县公园城市建设的奥妙在于大力推进“三个融合”。
一是园田融合:坚持“建园”与“建城”相结合,将工业新城纳入公园城市“三大新区”建设,基础设施覆盖区达10 平方公里,入驻项目101 个,实现营业收入215 亿元,大竹经开区被列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培育计划,创建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基地,机电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省级经开区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审,正全力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二是产城融合: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推动机械制造、轻纺鞋服等产业发展,引进西部皮鞋城、川奥国际皮鞋产业园、黎明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带动直接就业3.3 万人,产业链吸附能力增强,建成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川环科技成为达州市首家上市公司。
三是景城融合:围绕“八城同创”,规划建设34 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竹海和2 平方公里的百岛湖湿地公园,沿五峰山—海明湖—县城建成6 公里竹长廊,着力引山、引绿、引水入城,借助“中国绿竹之乡”的称号,打造“中国竹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五峰山创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成功承办第五届四川温泉旅游节,乌木滩水库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