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奇
乡村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8 年国家专门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未来的乡村一定是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明显提升,乡村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016 年只有60%的村庄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20%对生活污水处理。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来说,科学、系统的一套评估体系,可以说是引领人居环境发展的手段。
乡村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选在上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上海作为十八大以后颁布的大型城市总体规划,它的目标是全球形式,比如上海建设对标伦敦、东京、纽约等等,乡村受到经济条件的支撑,所以有很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经验,供大家进行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上海乡村和全国主要地区一样,都面临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典型意义。
做乡村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之前先将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现有研究环境评估标准多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缺少以乡村配套的评估,这是研究最主要的意义。现有的人居环境评估标准大多数研究,国家没有正式颁布乡村振兴战略,所以在时代需求上还有不足。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标准主要是目标导向,要建到什么程度,但是缺少问题导向,乡村人居环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也是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评估标准一定是一套标准,但个体是有差异的,尤其是乡村,各个地区的乡村不同,如何把这套评估标准和个体差异性结合起来,也是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这是我们研究重点做的工作。
基于上面的分析,既有时代需求,又有现实需要,所以以上海为案例,站在乡村振兴案例规划的视角,规划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既针对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又面对乡村振兴未来导向,有针对性,针对人居环境乡村环境的实际和突破性。还有差异性,乡村是多样化的,如何通过标准引导差异性,这是很有意义的。
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特点进行具体指标项目的选择。比如,这里面有六个方面的原则:一是体现人居环境的新内涵。二是目标导向。三是乡村人居环境问题导向。四是乡村的特点。五是不同乡村之间的差异(我们还提出了拓展指标,有的乡村智能管理化做得比较好,有指标进行加分,但不是要求所有乡村都按照这个来)。另外,乡村有很好的历史古迹,我们设置历史遗产活化利用率(但是有的乡村没有历史遗产),六是上海乡村的特殊性(这套指标可能不适合其他地方,比如上海乡村有低效率再利用率,上海现在建设用地负增长)。除了这六个主要的元素或者特点之外,贯穿其中的一定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
例如:为什么这里有公共厕所覆盖度?在没有调研之前,一般乡村要传统是要配小学、公共设施、文化设施等等,调研上海之后,上海的乡村老龄化很严重,而且上海的城乡一体化非常好。上海的农村,村民上学是去镇里上学。另外,上海经济非常发达,有很多外来人在上海农村租房子,上海农村都是自己宅基地盖的房子,一层自己住,其他层租给外人。但是上海人不喜欢把自己的卫生间让给别人用,所以就有公共卫生间的必要性。
一共有25 个指标体系构成的评估体系,其中有目标值、分值,目标值是引导未来发展方向,分值是对它进行评价,乡村从人居环境建设来说达到什么标准,可以通过这套体系进行客观的评估,这是这个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
上海人居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有做得好的,我认为上海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上海乡村经济发展的模式。上海乡村经济总结为四个模式。模式一:可以由区县镇政府带动若干村连片发展。不是某个村做得好,而是这个镇做得很好。比如徐行镇草编文化,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和宣传,区市县政府给了很好的平台。模式二:龙头企业市场化运作带动乡村整体提升。对乡村进行整体发展,包括它的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改善,做了一揽子计划,提出了很好的方案。模式三:明星书记(主任)带动集体共同发展。个人带动了整个村的发展。包括现代农业发展,三小园建设,都是村镇领导个人的魅力。模式四:个体能人以点带面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美丽庭院为抓手,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和参与度。上海非常重视规划,尤其乡村规划。上海做了一个大师+乡村的活动,对一些非常有潜力的乡村,请名牌大师来亲自操刀做规划,即使对一般的乡村,也提倡乡村规划师制度,每一个乡村都由规划师来做,而不是随随便便的生产。其次是技术规划,根据发展定位需求,进行艺术化处理。比如徐姚村做的是一街一景,道路做的是乡约,还有一些乡村旅游的主题画。精准落实,一系列的规划,基本都是按照规划做的,因为有相应的技术保证,所以规划的时候也考虑到实施了。
三是上海乡村公共空间特性和利用。空间复合利用,多元化手段突破土地瓶颈限制,草帽的形式,以后可以成为举办论坛的空间,下面是绿色的,下面的耕作城市没有被破坏,被破坏就不符合政策了,通过这种手段来突破土地利用限制。优化道路空间,民生问题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农村道路安全措施是很缺乏的,因为上海是特殊的结构,主要公路和住宅都连在一起,晚上没有路灯,很危险。所以怎么样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结合起来?把道路的横断面进行适当改造,1.5 米左右,结合它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建设,把道路空间安全问题和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做很好的尝试。建筑垃圾再利用,突出乡村公共空间的特性。
四是采用科学手段实施垃圾分类。上海农村每家门口都是分类垃圾筒,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激励奖励制度,比如谁收集得好我就给谁一个肥皂、牙膏,一个月评一次。通过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地激励村民,而不是给你一个桶就行了。针对不同乡村特点,制定多元化污水处理方案。上海探索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2 ~3 户,可以建一个污水处理设施,总造价6 万元,保25 万元,一家3 万元,处理标准非常高,处理完的水几乎可以直接饮用。
五是上海乡村治理成功经验。上海自上而下,分工明确,系统制定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很不得了,它还形成了经济激励的微循环,保证人居环境建设落地的根本关键,不是建完就结束了。比如,区域政府可以制定评价标准和机制,镇级政府负责村和村之间的空间,比如道路怎么做、水系怎么做,村一级负责村一级的公共空间,村民负责自己的庭院,分工明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在这个基础上,人居环境一定能够做好,更关键的是形成了一套以经济激励为主的机制,比如他要凭小三园,村里做得好奖励50 元,每个季度由镇对村一级进行评,评三星,区政府又进行评,评五星,奖励就更高了,200 元,虽然不多,但对老百姓非常有激励作用。
加强乡村治理智慧化进程,提高乡村治理率。例如华侨村花了上百万,请专门的公司设计了一套全村的信息管理平台,网络化处理,整个村所有的产业都在里面,鳏寡孤独的人,哪个地方容易出现交通危险、哪个房子住的外来人口等等,把乡村人居环境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值得推广。目前只能是一种示范效应,因为集中渠道、镇各方面的条件,制定准则,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和规范化意识。塘北村做了村民自治章程及实施细则,此外,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以党组织引领乡村文化建设,从内部讲可以更好地宣传自己,也可以吸引政策整合,可以做一些有意尝试和探索。(第十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