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军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
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总公司战略决策,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了集团公司《科技管理办法》《科技工作考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职工创新创客大赛,营造了“科技优先、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累计下达科研开发课题520项,站段自主立项课题169项;一些高铁运维中的重点课题、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关键、设备设施上的疑难问题取得突破,一批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成果陆续涌现并得到应用,在安全、经营、建设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全员创新活力显著增强。职工群众自主的小改小革和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大量具有针对性、新颖性、实效性的优秀合建和技改项目投入应用,创造了良好效益。四是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加强。以总公司“百千万人才”、集团公司“三支队伍”建设为主线的科技人才机制,培养积聚了一批各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人才,推动人才总量不断扩充、梯队结构更加合理、作用发挥进一步强化。五是科技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健全集团公司、站段两级科技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全流程闭环管理与资源保障相结合的管理新机制,项目立项、经费投入、研发攻关、评审奖励等过程控制得到进一步优化。
尽管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对标全路最高标准、行业最好水平、与“排头兵”的目标定位相匹配,当前工作还存在一定短板,在推动更高水平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部分站段领导对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认为搞创新远没有直接购买服务、引进项目见效快,因而对科技创新持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对科技创新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缺少项目储备意识和系统发展规划。
尽管近年来铁路在科研经费投入上保持持续增长,但相较于收入占比仍然较低,远低于国家、地方的平均水平。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也相对单一,主要来自总公司拨款和集团公司投入,很少能够争取到国家、地方基金或者社会资本的参与。
在当今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孵化器和综合服务平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沟通科研项目与成果产业对接上,其作用日益增大。但我们恰恰缺少类似平台,造成科研单位与使用单位间、科技成果供需双方间缺乏有效信息交流渠道。
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企业间,缺少稳定成熟的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和成果共享机制,也缺少一个明确的管理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因此,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大都还是停留在技术合作、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的合作上。
科技成果的转化仍以各成果单位自主转化为主,未形成系统分工、协作共赢的转化格局。一些优秀的成果往往由于转化机制不通、转化能力不足、转化积极性不高或与现场需求不匹配等条件的制约,未能得到转化应用。
科技人才队伍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技术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单一领域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比例偏小,能够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不足,尤其缺乏行业领军人物和创新型技术人才。
当前,集团公司正处在全面深化公司制改革、加快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必须牢牢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水平上新台阶。
科技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一是提高领导思想认识。科技创新是决定集团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决定性因素。要对科技创新工作有深透的认识,努力营造重视创新、支持创新、促进创新的良好环境。二是培育职工创新意识。采取交流培训、典型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让职工认识创新的重要作用,鼓励职工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实现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三是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完善创新的制度环境,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观念氛围,积极培育创新团队和创客群体,不断激发创新创造热情。
制度是驱动创新的引擎。抓科技创新,必须有科学的工作机制,必须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束缚。一是突出科技工作的分级管理。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着力进行管理模式重构和管理流程优化,从科研计划课题立项论证到科技成果评价,全面实施分级分层管理,形成归口部门抓统筹,专业部门抓具体的新模式。二是突出科技创新的规划设计。紧密围绕科技工作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创新主要方向,制订好计划储备清单、项目研发清单和成果推广清单“三份清单”,每年从清单中选取部分项目,突出重点进行实施,形成有计划地系统推进。三是突出科技创新的机制完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构建以集团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创新积极性。
研究开发的财力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一是加大科技经费投入。要将科技创新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适当提高科技经费在年度收入占比。同时,多申报各类国家及地方的扶持基金,多争取总公司在资金上的支持,确保每年科技经费适度增长。二是设立科研专项基金。探索科研专项基金的设立和运作,研究各单位从运输经营收入、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本单位科研专项基金的可行性。该基金作为单位自主立项项目经费或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三是引入科研风险投资。就内部而言,探索以多经企业作为风险投资主体的模式,设立科技创新风险准备金池,健全风险投资及其配套的技术转让、成果共享机制。就外部而言,依托集团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巨大市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进入,培育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市场,逐步形成以集团公司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载体和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一是设立科技孵化器。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及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设立科技孵化器,探索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并在项目选择、内部服务等方面实现专业化发展途径,使孵化器成为培育重大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形成产品集群的重要载体。二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设集展示、交易、转化、共享、服务、交流于一体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将运输站段、运输辅助单位、科研机构、多经企业等单位集中纳入平台,充分发挥在政策咨询、项目评估、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风险投资等方面作用。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及时发布科技市场供求信息,展示推介最新成果、技术,为科技创新供求提供平台、创造条件。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确立专门从事成果转化的多经企业,与成果研发主体形成从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产业化的转化渠道。对外,与厂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完善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和成果共享机制,采取联合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建立合作载体,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联盟、研发中心等,逐步形成市场导向、产带学研、自下而上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二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研究从科研专项基金中,划出部分作为成果转化基金可行性。每年对通过评审验收的成果进行评估筛选,从专业需求、市场前景、产品定型、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具有新颖技术、市场需求的成果进行转化基金扶持推广。允许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转化项目投资,对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转化推广收入按一定比例返还进入科研专项基金池。
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科技创新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拓展人才引进渠道。了解各单位科技人才需求,通过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完善“互联网+”招聘模式,实现与高校人才对接,加大一流高校毕业生和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二是强化人才使用培养。推动科技创新与培养选拔人才紧密结合,抓好培养、使用、选拔三个环节,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依托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培养一批能够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拔尖人才。三是发挥科研骨干引领作用。发挥好总公司“百、千、万人才”,集团公司“三支队伍”、上铁工匠、技能大师等的创新骨干作用,组织参与到技术难题攻关、前瞻技术研究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引领带动身边更多科技人员成长成才。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申请、保护、运用和维护体系,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增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及其项目发展的主动权。研究知识产权运作模式和许可转让方式,有效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措施。借鉴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研究如何用好用足这些激励政策,同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譬如,对各单位实行科技创新绩效考核,把创新能力指标作为评价单位业绩的重要依据,对自主研发能力、业绩突出的单位,给予一定奖励。三是强化科研所作用发挥。重视自身科研机构的培植与扶持,把更多科技创新的载体落到科研所层面,把控好核心技术和关键、权重的科技产品及其产业。充分发挥其技术机构优势,在项目论证、专利申报等方面,更多地承担集团公司层面技术归口工作。借鉴地方对科创中心的定位和支持,在政策上予以一定优惠,在资源上给予适当倾斜,探索突破体制机制上的某些瓶颈,让科研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技创新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部署,立足铁路发展根本,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全路先进的现代运输企业、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