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化设计策略

2019-02-14 15:28季晓莲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4期
关键词:风景区廊道生态化

季晓莲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1 概述

水利风景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保护水利景观环境,实现水利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且能够提升生态与经济效益,促进民生水利的全面发展[1]。水利风景区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产物,而生态化设计以尊重自然为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因此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必须坚持生态化设计,坚持人水共存,实现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2 水利风景区概念与功能

2.1 水利风景区概念

自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水利管理单位便开始尝试开发水利发展资源;1997年,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水利旅游区的设立[3];2006年,“水利旅游区”正式改为“水利风景区”。所谓水利风景区,是指依托于水域或水利工程,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有机统一为目的,具有一定规模、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通过系列提升工程保护水资源、优化水环境、传播水文化,同时具备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及文化教育功能的区域[4]。

2.2 水利风景区功能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不仅能让人们享受优美的水环境,同时还能促进我国治水历史及水利知识的宣传,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当代水利事业的恢弘成就。因此,水利风景区建设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

(1)生态美化功能。水利风景区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功能。在风景区中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能够促进空气同水交换热量,有效的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使水体周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同时,景区中丰富的植被资源能够在调节城市近地小气候的基础上保证氧气、二氧化碳良好的动态平衡性,这对防风防洪以及生态平衡保持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外,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过度重视水利功能而忽略了景观中美学价值的体现,且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与植被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域周围景观枯燥乏味、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而水利风景区风景化的处理方式,能在有效恢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使其成为风景优美的生态栖息场所。

(2)休息游憩功能。随着现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回归自然成为了人们放纵情怀、提升生活品质的理想途径[5]。水利风景区中水、声、形、态等因素的相互影响[6],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贴近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憩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之美,重新释放心灵,陶冶身心。

(3)科学文化教育功能。从科学文化普及教育的角度来说,水利风景区是展示特有地形地貌、民族乡土建筑的宝库,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代表性及典型性。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设计注重文化展示和德治教育,使人们在实际游憩过程中能够享受优美环境景观的同时了解水文化内涵,丰富水利知识,获得社会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学方面的科普知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3 水利风景区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文明发展,其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异质性原则。在实际景观设计中,必须联系实际场地情况,有机组合水利风景区的文脉以及地脉,将异质性理论应用在风景区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旅游开发等中,对山体、人文以及水域等景观的异质性进行突出体现。

(2)生态化原则。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应努力对原有的河流等自然要素进行保护利用,对大型的廊道以及自然斑块进行保留。根据场地地脉情况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7],增加软质景观设计,营造水域自然风情浓郁的生态化景观空间。

(3)共生性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所遵循的重要原则。生态学共生原理的使用能够有效保障自然同人文景观间具有较高的共生程度[8],促进自然廊道、人文建筑基质以及斑块间的相互协调,同时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综合效益原则。在实际景观生态设计中,要保障水利设施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使河、湖、渠等水利功能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对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统筹,以此保障水利风景区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能够具有最大化综合效益。

4 水利风景区生态化设计方法

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中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9]。因此水利风景区的景观也可分为斑块、廊道、基质三部分,其中基质主要指整个水利生态系统,斑块根据景观性质分为自然斑块和人工斑块,它和廊道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主要对象。

4.1 人工斑块设计

要实现风景区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首先要理顺人工斑块与自然斑块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两者之间景观的共生设计。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依托于水利工程,而水利工程的主体内容是水利建筑及设施的规划设计,因此,水利建筑是风景区人工斑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建筑的设计,必须依据当地水利文化情况做好详细的规划设计思路,在满足水利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其景观功能。作为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组成要素,水利建筑本身也应形成风景,其外观设计应尊重原有场地精神,同周边地形地貌相适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积极融入当地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得体于自然,巧构于环境”的独特水利风景[10]。此外,景区中其他不同的旅游服务设施也应依托周边自然环境以及水利设施,根据其功能适当的散置于整个风景区的景观结构中,并努力融合于当地的地形与自然景色,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栖息空间。

4.2 廊道设计

旅游廊道设计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到景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正常服务,同时还影响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安排。

水利旅游廊道主要包括由风景区外部进入风景区的通道和景区内部的道路系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步行道、车行道以及船行道,其中还可以细分为汽车、骑马、自行车行道、游步道等类型。廊道的设计除了保障旅游交通运输简单、高效外,还要注意满足其他功能。首先,廊道形式应为旅游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向前游览的兴趣。其次,廊道连接着不同的自然斑块和人工斑块,是景区当中旅游活动频繁的区域,因此要注重其观光、休闲体验的娱乐功能。廊道系统的设计要重点做好功能定位,同时注重道路景观设计的美观原则和舒适性原则,充分联系地脉情况设计景区的生态游径,并在主要的观景点设置观景平台及休息设施,形成观景游憩空间。

4.3 自然斑块设计

水利风景区的自然斑块主要包括景区内的山体、水体以及植被等,其对景区的生态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自然斑块的景观设计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水体斑块是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塑造良好的水景空间必须尊重原有地脉,在原有水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进行局部水体的人工改造。此外,自然斑块中的植被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原有植物,景观提升以乡土树种为主体,利用外来树种营造局部景观。在选择外来树种时要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同时考虑其对乡土树种的影响,避免生态入侵情况的发生。植物种植应满足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景观异质性原则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乔、灌、草合理配置的自然景观空间。

5 结语

水利风景区建设不仅是实现治水目标的关键举措,更是发展水利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水利风景区的生态化设计必须坚持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联系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与设计,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水利风景区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人工参与自然共同营建栖息环境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更好的水利景观。

猜你喜欢
风景区廊道生态化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