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1]。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也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就是要求职业院校在准确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把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机制”作为发展、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三个层次:全校性的、专业性的和培养途径的改革”[3]。“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4]。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开始,就在探索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1956年2月,学校选址于“于此建校诚极理想”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旁,新生入学教育均在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现场专业技术的启蒙教育和水文化教育。1970年开始,在“出人才,厂方针”、“课堂开在生产现场”、“生产现场引入课堂”等思想指导下,先后创建了水利机械实习工厂、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勘测设计室、教学科研电厂、四川锦欣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完善生产实体的育人功能,已形成占地13.33hm2,年产值和社会服务价值过亿元,能同时满足1000余名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实训的“厂中校”,在生产线上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形成了“亦校亦厂、师徒传承”的办学传统。从行情、省情、校情分析,学院有良好的构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坚持产教融合是目标,校企合作是基础,工学结合是抓手,知行合一是目的;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践行“四合机制”,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十年来,学院搭乘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顺风车,继承“亦校亦厂、师徒传承”办学传统,不断深化对职业教育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认识,经过“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论证”四个阶段,实施“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员打造有效课堂、全方位覆盖ISO9000质量管理”的“三全”措施,完善“顶层设计、育人平台的完善搭建、全面贯标、科学论证”四大保障,以能力为本位,实践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识岗、跟岗、入岗三个台阶递进,形成了学院“亦校亦厂,师徒传承,能力递进,进阶入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3.1.1 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平台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在省水利厅领导下,学院于2011年牵头成立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包括87家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夯实学院与校外企业合作育人平台,搭建专业对接岗位(群)、课程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建设发展平台,探索集团化办学长效运行机制。2014年9月,由省水利厅主导,联合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电力设计院和四川省黑龙滩灌区管理处等8家单位,成立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管理委员会,涵盖都江堰千万亩灌区、百万千瓦装机、数十万公里渠系,万名产业职工的水利职教大校园,推行管委会治校,发挥对学校发展战略以及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咨询、协商和监督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年,学院为探索行业职工终身学习机制,积极将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争取到学院,面向全省水利系统,特别是水利基层单位,持续推进水利系统大规模培训工作,为四川水利行业职工搭建终身学习平台。三平台的搭建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161家,解决了学生的识岗、跟岗实训及教师的顶岗锻炼和兼职教师的聘请。
3.1.2 完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两中心
(1)实践育人中心:在完善“厂中校”教学科研电厂、机械制造厂、设计院、监理公司等生产实体的实践育人功能的同时,在校园内修建莲花电站、污水处理厂、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和水利工程实训基地、各专业生产性实训中心(场)、开元项目管理(模拟)公司及各系(模拟)公司,建设“校中厂”,形成实践育人中心。实践育人中心通过顶岗实习、生产实训,强调高技能培养,增强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岗位责任、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等,与三平台相互支撑和功能增强。
(2)文化育人中心:依托四川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蜀水文化研究培训基地、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七大创作培训基地和中国国家画院书法创作基地,搭建文化育人中心。利用文化育人中心的基地优势,构建起以历史文化为源头,感恩文化为脉络,行业文化为基础,企业文化为核心,社团文化为载体的水利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协会→基地→社团(活动)→学生”的培养模式;同时,开展丰富水文化活动,创新水文化传播途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综合文化素养。实践育人中心通过理想激励、情感陶冶、行为训练和修养指导等,强调高素质,增强学生政治信仰、人文素质、优秀传统文化、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等。
三平台两中心并非相互独立,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都服务于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于识岗、跟岗、入岗的需要。
3.2.1 “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依托“三平台”的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相应专业的目标岗位,精准相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与相应专业骨干教师,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按照工艺操作技能精湛、技术革新、管理创新核心作用突出的要求,将技术技能工艺水平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岗位工作,能解决工艺疑难问题、现场关键技术问题、复杂管理问题等作为制定人才质量标准。
3.2.2 “解析”目标岗位工作特点
学院依托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课题组,开展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状况及需求调查,分专业从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企业角度,重点调查水利水电类企业、事业单位。分析学生掌握职业能力实际水平与目标岗位需求,形成《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能力调查报告》。各专业根据调查报告分析,形成《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把分析结果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与创新。
3.2.3 “备足”学生学情特点
根据职业能力调查组的调查发现:学生有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参与消极、缺乏主动等不足。但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心理暗示强、喜欢动手操作,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的评价普遍远高于用人单位的实际评价,也反映出他们充满学习的自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充分备足这些学情,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热情,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实现。
3.3.1 “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
各专业按照“企业调研→明确岗位群→确定重点岗位→形成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能力要求→形成课程体系”的思路,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能力层级递进”,以学生学习力制作课程地图,形成了“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知识与技能课程+职业能力(综合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多元化、多方向的课程体系。
3.3.2 “做中学”教学方式改革
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根据调查发现,消费者是否满意,跟课程是否“有用、有趣、有信心”密切相关,只有根据学情特点,教师自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以“做中学”的教学观指导教学行为,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体现完整的“六步法”,采用符合“做中学”教学理念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为用、学有趣、学有信心”。
3.3.3 “双师”教学团队打造
背靠职教集团、管委会成员单位,出台《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同时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训、举办专题讲座、参与课程开发建设等。这为基于“四合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3.3.4 “多元”评价体系探索
强化企业、教师、学生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实行“分段管理、分头负责”的办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及时评价、阶段评价和终期评价。
3.4.1 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学校层面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专业层面推进专业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入课堂;教师层面全面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设了一支由27名教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职队伍;学生层面开设专业模拟公司,成立创新创业互助协会和兴趣小组。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模式研究》,被立项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3.4.2 全员打造有效课堂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了打造“名课程名课堂”,研究制定《有效课堂创新行动计划》,按照“全员参与、示范带动、稳步推进、全员验收”的原则,开展有效课堂认证检查和“说课大赛”。把学习结果、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作为衡量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3.4.3 全方位覆盖ISO9000质量管理
2015年6月,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审核。以此对接企业管理文化,聚焦“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5],牢牢地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了一条“保险杠”。
3.5.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通用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训练,对接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群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牢牢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适应不同岗位需要,紧跟市场需求,设置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重力坝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和土石坝设计与施工等五个模块,实施选择性教学;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资源,实施认岗、跟岗、顶岗实习,实现进阶入岗。
3.5.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一条主线、三层对接、五项提升、进阶入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三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顶岗单位与就业单位对接”;五项提升,“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能力提升,电气一次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提升,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提升,电气工程局部设计能力提升,电力工程基本管理能力提升”;通过识岗、近岗、入岗三个台阶递进,强化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素质养成,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门人才。
3.5.3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螺旋上升、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以合作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创新了产学结合、服务社会的“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螺旋上升、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了“三结合四推进”的教学模式,采取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边学习、边工作”的教学组织方式,将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及新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3.5.4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交替、进阶入岗”人才培养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引导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改革。根据识岗、近岗、入岗、顶岗的专业人才成长规律,按照通用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逐级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和企业密切合作,通过将学生派往校外实训基地和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等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测绘生产,达到工学交替的教学目的。
经历了前期的市场调研,根据学院办学特色传统和调研结果,初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各专业的改革实践,学院形成了“四合”理念下基于水利行业性向的“亦校亦厂,师徒传承,能力递进,进阶入岗”人才培养模式。
(1)宏观规划:致力于零失败教育。理顺现代院校治理结构,紧贴行业办学校,紧贴产业办专业,跨界整合“政行企”资源,实践基于“四合”的人才培养,建立校企通行的质量保障体系,让每一名学生不掉队,致力于零失败教育梦想。
(2)中观设计:为“工作而学习”服务。就是以学生为本,将职业教育的学习活动与企业一线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做中学”。
(3)微观实施:更加重视微观教学研究实践。以前都热衷于宏观的理论、政策研究,也是重要的。但是,微观的教学过程研究实践是必要的,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言:“质量建设主要是微观教学方面。这个工程是浩大的,希望能够重视微观教学过程方面的研究,包括课程、教材、教法,也包括评估,等等”[6],只有这样,理论成果才能进入人才培养实践。
首要受益的是学生,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我院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6.71%、97.32%、96.9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学为所用,且毕业半年内离职率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好,同时,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在职场的主观感受好。仅在2018年,学院学生参加国赛获得团体三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9项,教师参加各类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这都从侧面说明培养的毕业生初步达到了“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和“知行合一”的目的,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其次是通过基于“四合”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锻炼了一支打硬仗的骨干教师队伍,是一笔可以发光的巨大财富。
基于“四合”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首要就是保证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工学结合培育人才,才能让学生知行合一,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只有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实践育人平台和文化育人平台足够稳定,才能在政策促动下提高融合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几个要素中,课程是关键纽带,这就必须要过三道坎,一是完成项目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二是深入单元设计,三是实现有效课程到优质课堂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