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四川 都江堰,611830)
创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历史久远、费省效宏,至今仍发挥效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由秦昭襄王时期的著名水利专家、蜀郡太守李冰率众兴建。都江堰的创建,使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成都平原从此变成了天府之国。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层层审核,将都江堰水利工程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国际灌排委员会再次把都江堰水利工程收录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本文拟从多方面对都江堰水文化特点以及李冰精神进行挖掘,与传承和发展的理念相适应,以期更好地让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当代工农业生产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指导。
在李冰创建都江堰之前,古人对岷江的治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开始是大禹的父亲鲧对岷江水害的治理,以堵为主的思路想把岷江上游的洪水通过层层的蓄水拦洪工程拦截,从而调节下泄流量,减缓洪水对下游造成的隐患威胁。这与我们今天在上游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以达到提高江河防洪标准的做法很相似,但是受当时建筑材料、科技水平的局限,注定了这些措施的失败;再是大禹治水,在总结鲧治水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引、输相结合的治水思路,“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疏岷山而导江,东开玉垒而成沱,一方面缓解了岷江正流的洪水压力;另一方面,将岷江水通过沱江引入成都平原。从此,成都平原逐渐成为了蜀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蜀山氏从此逐渐离开深山,开始了对成都平原的开发利用,为长江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岷江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禹将这些经验推广到了九州大地,“禹分九州”,神州大地的水系逐渐得以完善;之后比较著名的是开明(鳖灵)治水,由于岷江出山口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受长期地震的影响,地貌变化大,河道淤塞严重,沱江口泄洪过水不畅,于是,鳖灵“决玉垒”而疏沱成为了治水的核心,沱水的进一步疏导,成都平原越发富饶起来,“民得陆处”,长江文明逐渐得以完善和发展;至公元前256年的秦昭襄王时期,蜀守李冰在总结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于岷江出山口“度势以建堰”,修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将宽浅式的河道变成了窄深式的河床,平枯水季节,主流通过内江河道东别进入沱水,进一步提高了成都平原沱江(今青白江)两岸的用水保证率,而洪水季节,通过鱼嘴的分流,将岷江的洪峰削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岷江水害对沿途造成的洪水威胁,同时,“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开二江于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至于所过,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由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从此,天府之国就诞生了。都江堰的创建,成功地实现了两个转变,一个是从除水害到兴水利的转变;另一个是从防洪到灌溉的转变。都江堰的创建史,无不体现着传承和发展,也正是有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才有了天府之国的诞生。
西汉文翁凿湔江,建成了湔江堰,对都江堰宝瓶口引水无法灌溉的江北地区进行了有效控灌;唐代,因地貌变化,沱口逐渐封闭,导致内江过水不畅,一侍郎官根据前人的治水思路在宝瓶口以上内江右侧主持修建了一个旁侧溢洪道(古称侍郎堰,今飞沙堰),都江堰水利工程日臻完善,更进一步诠释了“传承和发展”的内涵。
首先是治水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从鲧的“堵”水削峰到禹的“导”江分流,再到冰的“引”水通航、灌溉,无不体现推陈与创新的理念;“深淘滩、低作堰”等治水名言,更是历代水利人智慧的结晶,在没有现代测量设备的古代,如何确保宝瓶口的引水流量既要满足成都平原用水需求,又要保证引走岷江适当的洪水,以确保岷江两岸的安全,我们的先人们煞费苦心。首先采用立石人作标记的办法;在石人被冲毁后,又研究出了埋卧铁作记号的办法;同时将淘淤与筑堰的关系辩证统一起来,形成了以”深淘滩、低作堰”为主的治水格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更是明确要求要遵崇水流之规律,根据时节的不同制定相应治水方略。
其次,在建筑材料方面,也在不断地推陈与创新中完善和发展。从禹之前就有的羊圈堵水;到李冰的“壅江作硼”做成分水鱼嘴,采用了岷江河道及两岸盛产的原始建筑材料竹、石做成竹笼、杩槎来控制水流;再到后来采用“铁牛”、“铁龟”做成分水鱼嘴;元代的以铅笼替代竹笼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今天的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替代原始笼石工程、以水工钢闸门替代原始的杩槎截流工程,利用现代科技,实现现地及远程控制、自动控制,数据自动测报、运算,提供最优调度方案等,无不体现推陈与创新的力量。可以说,一部都江堰治水史,就是一部中国科技史,更是一部中国历史。
首先是除害。这是治理岷江的本意,远古的四川盆地,是由海子陆化而成,蜀人都居住在山上,称“蜀山氏”,靠水而居,才能生存,也很危险,暴雨洪水来时,避难困难;居住在山里,地震来时,难以逃生;居住在高处,用水困难;居住在低洼地带,长期受洪水威胁,这就是古蜀山氏人的生活真实写照。岷江的治理,要以“留得住水,避得了灾”为理念,这就有了鲧的以“堵”治水的实践,是为了生存而治水,以除水害为主,生存离不开水,实际上已经开始盟生了水利;到了大禹治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将岷江的治理从山区转向了平原,人们认识到了平原生活的好处,逐渐从深山移居平原,至春秋时期,水利这一概念逐渐兴起,以水兴利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至开明时期,鳖灵决玉垒而进一步改善沱江引水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兴水利、除水害的内涵,“民得陆处”,成都平原逐渐富饶起来;李冰治水兴堰,“辟沫水之害”,是以除水害为主,将岷江洪峰引走,“开二江于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将水的航运功能进行了发挥,实为水兴利的一个典范,“至于所过,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由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可见,当时的灌溉只是个附带的效益,是由除去水害后逐渐产生的水利功能,至此,岷江的治理产生了质的飞跃,从之前的以除水害为主演变成了兴水利为主了。水利又如何兴呢?当成都平原水网密布的时候,除水害就成了兴水利的关键,成都平原的各大河道,除了引走岷江洪峰这一功能外,还要排走区间暴雨形成的涝水、排走沿途生活污水等,更要承担沿途的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供水任务,除害和兴利互融共济,都江堰灌区水系连通日渐完善。
今天,我们水利人讲奉献,离不开我们的治水先贤,鲧治水虽不成功,但提供了失败的经验,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成“分九洲”的状举,留《禹贡》而成名天下;开明治水,“民得陆处”;李冰治水兴堰,创建“天府之国”,后在洛水治理过程中,因积劳成疾而飞升,得后人尊为川主;文翁治水,将都江堰灌区进一步扩大;“侍郎建堰”,将都江堰枢纽建设得更加完善;可以说,每一个治水先贤留给我们的,都是丰硕的成果。
以人为本,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水利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践行这句话。鲧以人类生存而治水,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禹治水分九洲,将水系进行了连通,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开明治水,“民得陆处”,改善了岷江沿岸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为长江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冰治水,建成天府之国,将水之功效发挥到了极至。之后,在历代蜀人的治理下,都江堰水利工程更趋完善,内外江分流,形成与天地阴阳相协调的工程布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是人类对水流流态认识的一次大的提高,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法则的重要表现;岷水通过宝瓶口引水成都平原后,通过不断分流,一分二、二分四的灌区渠系网络,构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基础,“道法自然”成为了道文化发展的根基;可以说,水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为道文化的衍生奠定了基础,青城山因而也成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并反过来不断指导水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更是将水文化和道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都江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更成为了全国生态灌区建设的典范。
我们说李冰创建都江堰,是不是说都江堰就是李冰一个人兴建的呢?显然不是!李冰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率众修建出了一个伟大的工程,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产物,这个团队,既有李冰之前的鲧、禹、鳖灵及其同时代的人,也有李冰那个时代的众多能工巧匠,更有李冰之后历代治堰人的辛苦付出。但李冰是个主帅,他的卓越智慧和非凡能力以及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了创建都江堰工程的脊梁,成为了所有建设者和所有管理者们赖以遵循的魂。事实上,也只有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团队当中,团结协作,才有可能创建出如此伟大的一项工程,“遵旧制、毋擅变”,就是要后人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团队中,尊崇都江堰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思路和理念,以更好地完善和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建堰后,文翁于“江北凿湔口”就是尊崇的李冰治水的理念和思路,都江堰灌区从而得以发展,侍郎建堰,修成旁侧溢洪道,更是对李冰“引疏结合”治水思路的完善和发展,对淘淤深度和筑堰高度的进一步探索,形成了以“深淘滩、低作堰”为主的治水三字经,深刻地诠释了天府之国的内涵,侍郎堰也因此具备了著名的飞砂功能,被后人形象地叫做飞砂堰。神话巨著《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长驻灌口,因护堰有功,被后人指认为李冰的第二个儿子,在继李冰被封为王后,再被封为二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间神道文化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同。
都江堰有很多神话传说,事实上,每个神话传说都会有她的原型,而都江堰的神话传说,更有其特点,形成了许多实物相印证,已经成了都江堰水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里,选几个典型的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说说二王庙的来历。二王庙,原二郎庙,为灌口二郎神之庙,这在《封神演义》上也有表述。因李冰创建都江堰,治水有功,蜀人遵为川主,齐建武时(公元494-498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祠”迁到郫县,以原庙改招李冰,名祟德庙。唐为李氏天下,太宗时(公元712-756年),褒封李冰为“神勇大将军”,玄宗时,赐封李冰为“司空相国”,再封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在李冰飞升地(今什邡)建庙以祭之,是为王庙。宋开宝七年改封为“广济王”,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加封李冰“敷泽兴济通佑王”,并赐“绩垂保障”额。光绪三年(公元1887年)加封李冰“通佑显英王”,并赐“功昭蜀道”额,次年加封为“通佑显惠襄护王”,赐“陆海金堤”额。而民间传说,二郎神居于灌县,且有迄今屹立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二郎庙(又称二王庙)为证。《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均有“灌口二郎神”之说。都江堰水利枢纽所处地带为龙门山断裂带的二王庙断层,长期大小地震层出不穷,古人对地震认识不足,只见山崩地裂,波浪涛天,认为是孽龙兴怪,而一般地震持续时间也不长,几秒、几十秒、百秒左右,地震来时,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巨浪淘天,但时间不长,传说是久居住于此的二郎神显灵,出面制伏了兴风作浪的孽龙。朱熹《朱子语类》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指认二郎神为李冰之次子。其后,这位李二郎曾被元朝封为“英烈昭惠显圣仁佑王”,被清朝封为“承绩广惠显英王”。当四川巡抚上疏清雍正帝给二郎加封号时,礼部认为封儿子而不封父亲,似不妥当,所以雍正同时给李冰加封“敷泽兴济通佑王”(《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二》)。这就是灌口二郎庙由原名崇德祠改为现名二王庙的由来,而原什邡的王庙就改称大王庙了。由于皇帝敕封,方志见载,李二郎享祀灌口的说法长期流布全国,尤其受到讲究引经据典的士大夫文人的支持。
其次,再说说伏龙观的来历。因孽龙兴怪,二郎神为护堰奋勇搏击,终将孽龙制服,以锁链锁之,并将它压于离堆之下,上修伏龙观以镇之,让其常年吐水,造福川西。这就是伏龙观的由来。
三是沉香救母的传说。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思凡嫁给了凡间一个姓杨的男人,玉帝因为妹妹嫁给凡人,龙颜震怒,就把自己的亲妹妹(也就是二郎的母亲)压在桃山底下,二郎神劈山救母。后来的沉香劈山救母,其实是根据二郎神劈山救母(三圣母)的神话,众人在口头传述中演变而来,又经后人加入了很多杜撰的元素,成为了后来的《宝莲灯》。都江堰民间一直流传着沉香救母的故事,并有现存的黑风洞相应证,据说,位于现二王庙下首半山腰的黑风洞(据传其与灵岩寺黑风洞相通)正是当年关押三圣母的所在。
事实上,地震让都江堰周围的山崩地裂,流域变化,沱口逐渐封闭,在重大地质灾害面前,人类是极其渺小的,一个村庄被淹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山崩跨塌封闭沱江口的过程中,半山腰形成孔洞甚至相通也属正常,时间一久,这些孔洞就逐渐演变为了山洞,因内部相通,夜晚风声响起,也属正常,活着的人们更想有一种神的力量能够救出被地震淹埋的亲人,故有了沉香救母的传说,因后期地貌的变化,加之此处为二郎神长驻之地,这一传说在民间逐渐细化,就愈加真切起来。
“冰任蜀守,度势以建堰”,可见,李冰任蜀守的第一件要务,就是实地考察,一是考察岷江的主源;二是考察岷江的支流,最终选定在岷江的出山口,也是岷江上游最末一条支流——湔江口,建成了分水鱼嘴的雏形,分水鱼嘴这一位置的选择,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当时的沱江口在平枯水期的引水条件,“凿离堆”,建成宝瓶口,将内江余下的水引进成都平原,更是有效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用水需求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建成了富饶的天府之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在李冰建成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虽然已经是达到了“民得陆处”的景象,水网密布,但是,由于沱江引水的不畅,平枯期用水高峰期,成都平原处于长期缺水状态。而洪水季节,岷江两岸一遇暴水则是洪水滔天,水害连连,而此时的秦昭王尚处年幼,地位岌岌可危;当时的四川,在秦统治者及贵族们的眼中,属于蛮荒之地,发配之所,在此情况下,李冰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勇挑重担,临危受命,任蜀守,除水害,最后得以功成名就。
李冰时期,秦国在六国中相对富强,李冰舍弃安逸的生活,进入蛮荒的四川,水旱灾害连连,当时的四川,居住的多是少数民族,语言不通,入蜀道路艰险,蜀道之难,可以想象,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当的艰苦。李冰以其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开始了他的艰苦行程和忘我的工作,最终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四川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天府之国。四川,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因她建立蜀汉政权,达成三国鼎立;抗日战争,这片沃土,不仅成为了重要的后方粮油基地,更是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川军,最终成了抗战的主力。而都江堰的低调,是从骨子里的,是从李冰治水开始,留传千年的骨血。
李冰治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尊重自然,今天,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对都江堰的评价有这样的一段话:她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李冰以尊重自然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自己、把人类融入到了自然之中,构思并设计出了一个伟大的工程,在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建立新生态新环境中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这是一种科学精神,在这种科学精神指导下建成的工程,更具有生命力。
李冰治水,建成的是一座伟大的工程。没有口号,没有吹嘘,实干兴帮!李冰治水,以除害为目的,建成以后,利益天府2000多年了。直至后来的《史记》,也只说“有余则用于浸溉”,其灌溉效益已经养育了历代蜀人2000多年。不仅如此,他还在自贡盐井开发、技术上不断创新,让我国的盐井技术更上了新的台阶;他不满于现状,继续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不断复制创新,在洛水的治理中,终因劳累过度而飞升。只有实干才能兴帮,这是蜀人治水的精神,更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有人问我,李冰为什么要凿离堆呢?据说花费了近八年的时间,八年啊,漫长的八年,在李冰那个时候,那个艰苦的环境,多么难熬的八年!要是从离堆右边绕过去修建引水工程,多么简单啊,要不了半年,这个浩大的工程就可以建成受益,还政绩斐然。我这样回答和介绍的,如果李冰按照这个思路做了,还有天府之国吗?一是平枯期的进水不畅;二是一遇洪水,进水口就被冲毁,成都平原可能就是一片汪洋。正是由于离堆、玉垒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和宝瓶口的有效控流过水功能,让洪旱灾害远离了我们成都平原。李冰用火烧、水浇的原始办法,以“不求近利,但求永恒”的态度,以“工匠”的精神,精雕细琢,正是由于李冰的这种一丝不苟、不求急功近利的工匠精神,才有了今天天府之国的富饶美丽!
都江堰水文化内容丰富,可以说,一部都江堰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水利史、也是一部中国科技史,更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甚至可以说,她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部缩影,是中华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进一步深刻挖掘都江堰水利文化,把祖先创建的古老水利工程进行认真地研究,既是对前人治水功绩的肯定,更能对今人治水以启迪,传承古堰文明的精华,真正让都江堰的成功经验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造福万代。
李冰精神,不仅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传承下来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更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他的奉献、担当、创业、科学、创新、工匠精神,是当前最需要的时代精神。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发扬李冰治水精神,克服麻木、懒散的作风和浮躁的心态,以踏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工匠的精神、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险的闯劲面对我们的工作和困难,我们的水利事业必将迈出崭新的一页。
深刻挖掘都江堰水文化内涵,发扬李冰精神,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再立新功。